融入社会的居士佛教
融入社会的居士佛教
天津佛教协会 李莉娟]
人间佛教的落实,关键是在家佛教,也就是居士佛教。居士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通过各自的本职工作,将佛法运用到工作中。印顺导师在《为居士说居士法》中强调在家居士与社会的关系,正是大乘佛教所需要的。“在家人分布于农工商学兵各阶层,佛法正需要居士的力量,把他带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大乘佛法的物件是众生,所以著重村落、乡镇、都市的地方,向大众弘法,深入社会。居士与社会的关系密切,更容易达成此一任务,由此可见居士在佛教中的地位,是如何的重要!”(《妙云集》24,241页)
近代以来, 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居士林,这一传统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居士的社会力量来服务於社会,并带动群众力量将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深入到群众中。就佛教组织而言,居士林更容易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发挥居士各自的能动性,适应了大众参与管理的需要,更激发居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融入本职工作
佛法是为了改善人生,为此可以直接从事政治经济活动。“佛法是以有情(生命物)为中心为出发点的,所以佛法的目的,在使有情认识痛苦而求解脱。因为佛法的本旨如此,所以佛法完全是为了要改善人生。有情痛苦的发生,不出三方面:一是由於自己(身心之间)所引起的。二是由於社会(自他之间)所发生的,三是由於自然环境(我物之间)给予的。佛法的宗旨,是为了要解决这些痛苦。” (《妙云集》24,405页)
为了人身痛苦的解决,佛教居士直接从事政治经济活动,在世间的事业中得到解脱,而且以佛法的精神从事政治经济活动,这些活动本身也就成为佛法的表现形式。印顺导师说:“佛法对於现实社会的改造,可以约声闻佛教与大乘佛教,两方面来讲。声闻佛法与大乘佛法不同它是超越的,不是正面的从事经济、政治等活动,它是从有生到无生,超越社会而得解脱。……然大乘佛法的思想,则完全不同。它以为生即无生,无生而不离生,故正面的去从事经济政治等活动,并不防碍自己的清净解脱。它要从世间的正业去体验而得解脱,这种解脱,叫做不思议解脱,这在《华严经》说得很多。故大乘佛教的思想,对於社会,并不一定站在旁面,政治、经济等,在吻合佛教的思想体系下,何尝不是佛法?因为它主张世间法即是出世法的原故。总之,佛法一是净化身心的身闻教,守住自己的岗位,不失自己的立场,从旁面去影响社会,不去从事正面的经济等活动;它深刻不能广及。二是以世间而能达到清净解脱的大乘佛法,可以正面地从事经济政治活动。出家人应以声闻佛教为立脚点,而在家佛教徒则可本着大乘佛教的精神,正面的去从事政治经济等活动。这政治经济等就是佛法。”(《妙云集》24,407页)
在家学佛者,不但不要放弃正当的职业,将学佛建立在职业之上,而且要依佛教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体现出佛教的精神,使职业志业达到一致。太虚大师说“学佛不但不妨碍正当职业,而且得着精神上的安慰,做起事来便有系统而不昏乱在平常人做不了的事,若来学佛就能做了”见(《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第437页《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也就是说“在官即能为良官,在商即能为良商,在士即能为良士,在工即能为良工,在农即能为良农。”见(《太虚大师全书》第61册第1047页《海潮音第一期宣言》)。
行菩萨道
居士佛教强调以佛教的道理来服务社会,使佛教成为促使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助力,人间佛教强调在人间创造净土。人间佛教的论题核心就人、菩萨和佛教的关系,人间佛教修行的是人菩萨道,也就是由人发心学菩萨行,由菩萨行成佛。“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这一论题的核心,就是‘人·菩萨·佛’ ——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要从学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见《妙云集》14,第99页)
太虚法师也曾多次强调行菩萨道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今菩萨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太虚法师在《从巴厘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中说: “今菩萨行的实行者,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和品格,精博优良的佛学和科学知识,参加社会各部门的工作,如出家众可参加文化界、教育界、慈善界等工作,在家众则政治界、军事界、实业界、金融界、劳动界……都去参加,使国家社会民众都得佛教徒之益,佛教的细胞散播於社会各个阶层, 全不和国家社会民众疏远分隔。”(《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第30页)。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佛教徒是不是担负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事关能不能密切佛教与民众的关系,复兴佛教的大问题。太虚大师说:“佛教与民众,如树木之与土地。树木借着土地支援滋养,才可以成长繁荣,佛教赖着民众的信仰,才可以存在兴盛。如果佛教失去了广大群众的信仰,就如树木失去了土地的凭藉一样不能生长。所以我们多做救世利人的事业,使佛教在社会各个角落都起了作用,方不致与民众疏远,令他们因此对佛教生起信仰心和拥护心。例如:以一地的僧寺为教化中心,改善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提高民众一般的教育,增加农村的生产,协助工业的发达,兴办救济贫病的医院、、教养员等慈善事业,一地如是,各地佛教亦复如是,则佛教复兴庶乎在望” (《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第31页。太虚法师认为,要复兴佛教,就要特别注意密切佛教与民众的关系,决不能疏远民众,如佛教疏远了民众的关系,就如离开土地的树木那样枯萎而缺乏活力而要密切佛教与民众的关系,其主要途径是不要脱离为民众服务的正当职业,这样,才能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中密切与民众的关系。应该说太虚法师将佛教徒参加生产和社会工作的事情提高到关系佛教生死存亡之高度来认识和提倡的思想主张,对於佛教的改革和前途,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法师论及“菩萨学处”时又强调:在摄化大众的广泛事业上,在家菩萨什麽工作都可以做,出家菩萨则做文化、教育慈善。文化方面的如:图书馆、书报等;教育方面如:小、中、大各级学校;慈善方面为医院、养老院等;资生方面如:工厂、农场、商店等都可以佛教个人或团体名义去办,转移一般只谈佛教消极不办事的观念: 即在个人行历史,亦出现信仰佛教……真正的大乘佛教实行到民间去,使佛教成为国家民族,世界人类需要的精神养料,佛教当然就可以复兴,(《太虚大师全书》第57册第119页
在社会上,居士佛教将为社会服务的形态,成为社会的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慈善、教育、医疗是近代以来佛教参与社会事务的主要形式,其资金来源,及直接参与服务主要力量来自居士群体,近年来,大多数佛教团体都积极参与救灾、扶贫等慈善事业,佛教主办的慈善医院和学校也开始出现,这些活动也成为佛教界释放其日益强大之经济力量的健康管道,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事业成为居士佛教的主体,必须有长足进步。建立佛化家庭
1935年,太虚法师在《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一文中提出建设“佛化家庭”的问题,什麽叫佛化家庭?就是以佛法来化导众生,使众生改邪归正,接受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就是要将佛法成为处理家庭伦理关系的准则,使佛教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使家庭成为弘扬佛法的道场,建立人间净土的基地。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要建立人间佛教,必须从佛化家庭做起,如此,佛教才能深入人民群众之间,立足於社会。太虚法师为佛教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强调佛化家庭与否,关系着佛教的生死存亡。
要建立佛化家庭,须重视妇女的作用。妇女是一家之主,是维系家庭和谐。安乐的重要因素,主持家政的妇女,应该先培养自己的高尚美德和健全的人格,养成任劳任怨,勤劳节约的优良习惯,才能有效的训导子女,这样才使家庭和满,而妇女人格美德培养,关键在学佛。太虚法师说:“造成佛化家庭的因素,是在学佛的妇女”。《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太虚大师全书》第35册第266页。因此,妇女学佛,培养高尚的美德,是佛化家庭所不可或缺的。太虚法师还为妇女开示学佛之规范:第一,信念妇女学佛必须正信、信佛,永不信天魔、外道、鬼、神。信法,依佛教经典为依据,永不信外道、邪教之典籍。信僧,依世间清净大德为师,不依外道邪教之徒。依此正信後,需切实遵三皈、五戒。这为日常生活的根本信念。以此信念,在家学佛应常去供养礼拜三宝,为修福之基础,所行甚善。第二,事亲、训育:学佛妇女对父母应孝敬,对子女应训育。广行佛说报效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对於父母使他们能温暖、饱食、亲近三宝。对於师长常行供养,以德报恩。对於国土热爱,长做贡献。对於众生常施教化,皈依三宝,作父母想。训育子女常以温和慈爱善诱,不用打骂使之愤怒怨恨,长随以慈悲喜舍之美德,感化家人,使家庭和乐美满。第三,家政:对於家庭生活的资生器具以勤俭节约为原则,不浪费不悭吝,处事待客以六和、四摄为规则。
太虚法师认为:“妇女学佛,一在家为善”“平常人家,如妇女,能明佛法便能为良善家庭之良好妇女”。提倡佛化家庭,提高妇女学佛,都是从佛法普及人心,深人民间,实现人间佛教的高度考虑。如果不重视佛化家庭,佛教更不能深入民间,立足社会,人间佛教也便无从建立。
当今,居士佛教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中,使佛教真正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社会,并随着实践和发展不断地与时俱进。可以预见,未来居士佛教的发展,必将进一步融摄本土传统精神,赓续人世情怀,关怀人生,关怀社会。在心理上安立世俗身心,在顺应现代生活中引导健康生活,建设人间净土。为此,居士佛教将成为佛法融人生活,融人社会的主力军。
摘自《法海》第119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