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佛寺
马来西亚的佛寺
黄夏年 徐华
马来西亚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1957年独立后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50%以上。但是其它宗教也在该国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印度教和佛教也为国内主要宗教。马来西亚的佛教徒主要活动在槟城(Penang)和吉,隆坡等地,尤以摈城最盛。从19世纪中叶起北传大乘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教徒陆续开始活动,建造了不少的寺庙,本文主要介绍一些槟城地区的佛寺,兼论其它地方的佛教寺院。
一、南传上座部佛寺
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是一些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的侨民,自然佛教传入马来西亚也是由上述各国的比丘完成的。经过100年的努力,上座部佛教已有一定的势力,也建造了一些带有各祖先国风格的寺庙,属于历史悠久,比较重要的佛寺有以下几座。
1、泰国系寺院
①猜也芒卡伽蓝(Wat Chaiyaman—galarm)
此寺座落于槟城,它虽然不是岛上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但也是历史较长的重要寺院。传说该寺的创建人是一位不知名的泰族妇女为了满足摈城和提库斯州(PulanTikus)的泰族佛教徒的愿望,而发心施舍修建的。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所寺院应是泰国裔和缅甸裔两个不同民族的佛教徒共同修建的。1845年?月22日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W·L·巴顿沃斯代表女王将五英亩土地赐给了由缅泰僧侣组成的比丘僧团,以后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寺院。该寺的全体建筑保持南传国家寺院的风格,线条简捷,看上去不娇作,于炼,整体布局以轻快明了为主。寺塔也为典型的南传佛教的多层圆体锥塔。所立佛像为头戴王冠,手做定印的转轮王像,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云南上座部佛像形态相同。但是此寺现在也受到了中国佛教的影响,在寺山门外,塑造了几座中国形式的卧龙,殿内壁上画上了中国壁画,还有一些佛像的供养人碑文中频频出现了中国人的汉语音人名,说明了各派佛教徒之间的友好交流和互相支持。
20世纪初猜也芒卡伽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寺内奉有九块圣石(Sacred—Stones),吸引了各地的信徒;国内及邻国的高僧大德都来此参拜。至1920年寺内的丰盛收入常引起争吵,最后由法院裁决方子息。1930年一位名叫兰·朱内·婆拉迪波娜·泰娘(Nang Churne PradheepnangThallamg)的泰族女王女布施为寺僧修建了现代化僧舍一座,又从曼谷迎回大铜佛像一尊。 以后泰国雕刻师纳·劳·师林德(Nai LaowSirlndr)又建立新佛像;并为之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现在寺内供奉的卧佛(释迦牟尼涅架像)仍为全世界第三大像。
猜也芒卡伽蓝建立以后,一直由泰族僧人驻锡,充任主持,管理寺院。该寺第一任主持是威望甚高的费拉·夸德大长老(VenPhra Kuad),由于他对寺的初建功不可没,圆寂后,寺僧为他在寺内树立舍利塔,以志纪念。除夸德长志之外,寺内还出现了其它的有名僧人,住持费拉·坎(VenPhra Chan)和费拉·亨(Ven Phra Heng)曾就任另一重要泰系佛寺槟蓬昂寺的住持。另一位住持费拉·科欧(VenPhraKe—OW)创建了菩帕拉姆寺(Wat Buppharam)。现任主持是1948年7月18日接任的,他曾在1977年获得泰国王授于的一级召昆(ChaoChun)勋位,是以说明该寺地位之高。
现在猜也芒卡伽蓝己成为马来西亚泰族佛教徒的中心和中枢组织。每年泰历新年、雨安居、佛诞日和卡蒂那(Kathina)等节日都在寺内举行,届时人头勇跃,摩肩擦踵,喜庆热烈。20世纪前寺僧还将佛像装到彩车,然后送佛到瀑布,举行浴佛仪式。而今这个仪式不再举行,大概和人们的观念改变有关吧。
②槟蓬昂寺(WatPinBangOnn)此寺座落槟城绿街,占地16英亩,1989年建成,创建人名已佚。传说该寺寺名与一名泰族妇女有关。有一名头戴发卡,性情温柔的妇女(在古泰语中Pin意谓发卡,bang Onn指温柔)常常向寺僧慷慨施舍,赢得了僧人的礼敬。因以其名命寺。但按寺住持的说法,此寺是由一位名叫Lim Phee Chiak的华人施主捐建的,他的妻子是泰族人,所以极有可能其妻为泰族比丘捐施了这个寺庙。但是在1934年前,槟蓬昂寺一直没有正式命名,只被称为“外庙”(WatNok),与今天著名的马来西亚佛教参禅中心“内庙,,(WatNai)相对,直到1934年由泰国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的儿子斯维斯迪(PrinceSwasdi)王子才正式把名字确定下来。
槟蓬昂寺处于可可绿树环绕,寺内有泰国雕塑家纳·尼特(Nai Netr)制做的一尊佛像,八块石碑竖立在佛堂周围,上面镌刻了佛教的227条戒律,寺内还珍藏一块佛陀足印石,这是槟城唯一有佛印的寺院,实际上此石早已有之,在佛像雕造以前,它就为佛教徒膜拜。
1926年以前,该寺的发展不大。之后,在施主的帮助下翻盖了僧舍。1931年又修造了焚尸炉。1935年斯维斯迪王子逝世,就是在此举行的葬礼。1941年大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侵占了马来西亚,佛寺又成为泰人和华人的避难处,先后有数百人在寺逃难。1945年日本投降,寺又恢复正常,1947年泰国前首相费·曼诺帕昆(Plya—Manopakorn)在槟城逝世,灵柩运回国之前,就暂时存在寺内。可见该寺和泰国皇室及显贵关系之深,非同一般。50年代寺的香火大盛,60年代未地位逐渐下降,现在回复到过去,成为仅能维持.泰族宗教文化的机构。
该寺自建立后到今天正好有100周年。百年问曾经有过数任住持。第一任住持是费·松(VenPhraSing)。现任住持是费·枯拉(PhraKhra)。他生于泰国,8岁时随母亲到摈城,1937年出家,现已高龄85岁,同他的几位前任一样,他也能说广口流利的汉语,颇得佛教徒的信任。
③坎达接姆寺(Wat Candaram)此寺座落在绿街355号,即现在的吉兰·马斯基得·内格处(Jalan Masjid Negri).1967年这里改称马来西亚佛教中心,又与槟蓬昂寺相对,也称“内寺”。
关于此寺的建造现在有种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坎达拉姆寺址原本属于槟蓬昂寺,但是华人却在这里盖起了三宝寺(TripleGenTenple)。另一种说法寺原为华人修建,以后又由华人赠送给槟蓬昂寺。当时正值回军占领马来亚期间,没有泰僧前去接管,只好暂时空关,直到战争结束后,才由一名俗家弟子开始接管,以后又改为禅定中心。还有人认为寺名为一名热心的女施主的名字命名的。她的儿子为满足母亲的愿望,捐献了建寺用地,但送地契时误送给他人,所以该寺的地皮至今为槟蓬昂寺拥有。从上述各说中我们可看出,该寺与槟蓬昂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同一位施主捐献了西寺的地皮,以后分批建造了两所寺院。现在在寺内的石碑上刻有“三宝寺,建于中国革命后第七年”的记载,还有一些碑文说寺始建于19世纪中期的清朝光绪年问,说明了该寺的建造曾经有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并且始于华人,以后才由泰族僧人接管。据现在寺内主持,参禅中心的创建者叶史红(Yew Sun Hohg)说坎达拉姆寺的建筑风格是汲取了19世纪的“王家”(Ong Clan)风格,带有明显的中国情调。但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多种风格相结合的产物,从外形上看,这座三层楼的参禅中心顶部采取中国汉式建筑式样,下半部又有西方建筑的形式,同时在整体上又蕴涵了南传国家的竹楼的形态,所以它看上去并不象一座庄严肃穆的宝刹,而更象一座招待所或一栋别墅。反映了马来西亚多种文化融合的特征。
④菩帕拉姆寺(WatBuppharam)此寺座落于皮拉克路(Perak Road)?与曾经一度是泰寺的塞万阿兰若毗邻,也是槟城创建较晚的佛寺?一般认为是在本世纪30年代建造的,具体建寺的日期已不可考。“菩帕拉姆”在泰语里是“鲜花”的意思,但华人一般把此寺称为“沙卡禅寺”(Wat Sah kakChan)?“沙卡禅”在汉语里是“三角稻田”的谐音,说明了该寺在建造之前,其寺址原为稻田.同时也表明了该寺和华人佛教徒之间亲密关系,因为华僧曾经为寺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菩帕拉姆寺的创建者是泰国南部宋卡府(Songkala Province)的室利·秤欧·苏万努(Ven·Phra Sri keowSuvanno),他曾经担任过倩也芒卡伽蓝的主持。 以后化缘得4英亩土地,乃建造此寺,成为首任主持,一直到50年代终逝于斯。但是寺建成后寺院的管理人员都是华人佛教徒,在他们的管理下寺内先后增盖了僧房、厨房和佛堂、佛塔,香火一度很旺。日军占领期间,主持科欧一直没有离开过寺庙。战后,在当地政府的泰族官员、议员等于预下,确定了寺庙属于泰族僧团的房产。1948年后,该寺又有了新的发展。现任住持达恩·阿迪婆罗(Phia Daenj Atipala)是1980年3月9日开始上任的。
在重要的泰寺中,菩帕拉姆寺可谓是典型的南传泰国佛寺。寺庙建筑都是空间开阔。四周有柱,周围有伸出长长的遮雨檐,有的房屋下面空敞,上面建房,带有浓郁的泰乡情调,寺塔亦为几个截面圆锥物组成,最上面一节园锥顶部直矗入云。寺院周围有棕榈树和常青木围绕,一幅亚热带风光的天然图画,使游人香客心旷神怡,走进了绿树幽幽的清凉境界,人间净土。
除上述几个在槟城重要的泰系佛寺之外,在马来西亚其它地方还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泰系佛寺,例如太平(Taiping)的菩提耶罗姆寺(Wat Budhiyaram)曾经开展了“太平英语佛法青年运动”(Taiping English Dhamma Youth Movement),影响一时。1984年6月又在此举行了马来西亚佛教50年来最大一次的吉祥赐福法会,台湾和泰国僧人参加这次盛会。怡保(1poh)的泰寺是当地的佛教活动中心。雪兰莪(Se—langor)的猜他旺寿(Wat Chetauan)是马来西亚宣教会青年部的活动基地,全国性的佛教传教会议曾在此举行。马六甲(Malacca)的金纳王寺(Jinaraja)也是现代佛教活动的重镇。当前在马来西亚约有200个泰系佛寺,其中包括在玻璃(Perlis)州、吉兰丹(Kelantan)州和吉打(Kedah)州的一些很小的村寺。有些寺院仍在改造和扩建不止。
2、缅甸系寺院
在马来西亚上座部佛教的势力中,缅甸的佛教势力则算最弱的一支了。达磨米卡拉玛寺(Dhammikarama Tenple)则是该国唯一的一座缅甸系寺院,但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一所寺院。缅语俗称“大众拜佛寺”(NandyMuloh)。该寺座落在槟城的缅甸街(Burma Lane),寺内大理石碑文记载始建于1803年8月1日。但据马来西亚佛教学者,马来西亚佛教青年大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奔尼·廖宛金(Penny Liow WoonKhin)的说法,该寺是威尔斯岛总督乔治·里尔斯(George Leith)在1803年将一块土地转给一名名叫乔治·莱顿(George Lay—ton)的手里,莱顿又以390元价格出手给一位叫诺尼亚·比顿(Nonia Betkng)的妇女,1828年5月21日地产正式登记注册为佛寺,所以此寺的建造又与一名妇女有关。又据寺内僧人收藏的《缅寺寺志》记载,早期参与该寺的管理人员都是妇女,而且都是一些缅甸血统的女性,看来这些说法很值得耐人回味,与泰系寺一样,是否一些女性佛教徒热衷于佛寺的修造,还是人们有意抬出女性来提高本寺的地位等等?从现存的寺院建筑风格来看,该寺确为地地道道的缅寺风格,寺塔结为一体,下半部为方形寺院建筑,上半部是四方锥形塔,与我国云南景洪的曼龙飞塔的总体风格极为相似,但后者为圆塔。也与印度的著名佛教古迹菩提伽耶大塔式样相近。该寺i塔居中,两边紧靠略小于主塔的二座边塔,对称有致,布局合理。每级塔沿装饰了波浪形饰物,看上去华丽多姿.塔顶葫芦形圆锥体突兀而出,别有风味。
达磨米卡拉玛寺建造以后,一直为缅甸族僧人驻锡,首任主持是吴·难陀摩罗(Ven·U.Nomdmala),百年来先后经历了七任主持,现任主持是1927年接任的般若旺沙(Ven UPana—Vamsa)。该寺一直举行缅甸传统节日庆典,以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和出雨安居二节日最重要.也最为热闹。近年来随着缅甸裔的势力越来越弱,寺的影响和地位日益下降,出现了受华裔大乘佛教影响越来越深的趋势,昔日的传统庆典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中国传统春节和佛教徒通常奉行的佛诞节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此寺在日本军队占领期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当时缅.甸正与日本交战,因此逃避日军的难民都不敢到寺内避难,致使寺门庭冷落。现在该寺虽然仍有缅甸僧侣驻锡,但由于马来西亚政府对来本国居住的外国公民作出严格的限制,所以能够长期留在寺内的缅甸僧侣也必将越来越少,只好由斯里兰卡的佛教,因为僧伽罗人占该国人口总数的65%,而且佛教是他们的传统宗教.马来西亚的僧伽罗系佛教的力量强于缅甸,弱于泰国,佛寺有数所。摩哂陀王子寺(MahindaramaJem—ple)是槟城地区唯一的僧伽罗系佛寺。“摩哂陀”传说是古印度阿育王的儿子,他把佛教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因此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怀念。此寺的创始人是斯里兰卡的阿驮陀维·思摩拉塔纳(Vell AttudawePemaratana)。他是斯里兰卡迪克维拉(Dikwella)人,一次他和弟子到泰国游学,顺路到槟城讲法,受到了当地佛教徒的礼敬,于是萌发了就地建寺愿望。
1918年毗摩塔拉纳接受布施,盖起昆特 室 佛 寺 (Cauntet Hall BukkhistTemple),这只是一座小庙,主要为解决宗教活动而建立的一个场所。以后该寺改为舍利弗(Sariputta)佛教学校。 昆特室佛寺经常遭到水灾之患,1921年毗摩塔拉纳在坎波路(Kanpar ROad)重新觅得地皮,新建摩哂陀寺,将旧寺交给弟子管理。并于1926年从斯里兰卡运来佛像,寺亦初具规模。翌年毗摩塔拉纳去世,弟子秉承师志,继续建寺,先后募集资金64,500元,陆续建造了佛殿,厨房和僧舍等,1930年佛诞节期间摩哂陀寺正式向信徒开放。在日本占领时期,该寺成为难民的栖居地,保护了成千上万的难民。战后寺内恢复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寺院规模和措施日益完善,有了新的发展。1959年寺内建立摩哂陀星期日巴利语学校。1989年寺计划进行大规模扩建,筹资500,000,00马元,盖一座三层大楼,里面建有图书馆、校舍、大厅和祈祷室等。佛诞节、僧伽罗新年和华人春节等传统宗教活动和节日都在寺内举行。
摩哂陀寺至今历任5位主持,其中有几人知名于马来西亚佛教界。除创始人毗摩塔拉纳外.第二任主持苏摩纳沙拉(VenSumanasara)创建了摩哂陀星期日巴利学校的前身纳罗德(Nanoday)佛学会。第三任主持K·古纳罗它纳(Ven·K.Gu—naratana)是著名的佛教活动家和学者。他首次向英国殖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把佛诞节定为公共节日,生前任槟城佛诞节活动小组(Weask Holiday Gamp)顾问、槟城少年佛教中心(The penomg Juvenile Bud—dhiet Center).槟城青年佛教中心(ThePenang Buddhiet Youth Center)的创始人和顾问,并精通巴利文、梵文和比较宗教学,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
摩哂陀寺的建筑风格与马来西亚的其它寺院风格有明显的不同。 它不象其它寺院那样豪华、富丽、辉煌。整个建筑朴实、庄重、除寺大门和围墙雕有法轮饰物外,寺内建筑四壁外面没有装饰物,与一般的农舍无二。这种风格反映了僧伽罗佛教山林派的特点,该派以绝对忠实于原始佛教的教义,严守戒律,不蓄金银财宝而有名,僧人多不居繁华城镇.独居和少数群居郊外和乡村的“阿兰若”之中。据说该寺的僧人都是按沙门戒律严格受戒。但是有关资料表明,在寺的历史上,曾经聘请了华人做寺的管理人,反映了华人势力在当地的影响及其重要地位。
除摩哂陀寺之外,在马来西亚比较著名的僧伽罗系佛寺还有吉隆坡的砖窑佛寺(The Brickfields Buddhist Tenple)。该寺是吉隆坡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196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佛教宣教会(The BuddhietMissionang Society)总部就设在寺内,还设有佛教研究所(与斯里兰卡佛教界合办),佛教宣教会青年部、僧伽联合会(SasanaAbiwardana Society)和青年佛教大会雪兰莪州委员会等机构。1981年该寺暮集资金$400,000建造了一座3层楼的建筑,内有会议厅和图书馆。凡捐资500元者,其名字将镌刻在寺墙上,捐5,000元者,连同本人姓名和相片一并印在墙上,捐10,000元者将专门给予特别的永久纪念方式。在圣吐尔(Sentul)也有一些僧伽罗系佛寺,但是它们的影响很小。有的寺庙甚致连正常的佛事活动都不能保证。
二、北传大乘佛寺
马来西亚的大乘佛教徒主要是华裔?近年也有少量的日本佛教徒出现。19世纪以后,华人佛教徒一直没有间断活动,加之近几十年来不少中国佛教僧侣到马来西亚弘法,使当地佛教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今马来西亚佛教势力最强的一支,所建的寺院也是最多,影响最大。
极乐寺(Kek Lok Si)是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地区的最大一座汉传佛寺。该寺位于槟城,据廖宛金先生的研究,属于净土宗寺院。1885年后中国福州鼓山妙莲(VenBeowLean)法师到东南亚地区为福州昆山寺法堂的翻修募集资金,先后几次来到槟城。 时值当地空约(Kong Hong)寺僧团发生内哄,外来的妙莲应邀出任住持。1895年他从二位广东佛教徒手里购买了十亩土地,开始建立新寺。相传妙莲建寺时,寺址地形与佛经里所说的灵鹫山相似,又与家乡昆山寺的地形接近,乃才确定了建寺的寺址。1897年大雄宝殿落成,越年藏经塔完工。1915年开始兴修万佛塔,直到1930年才彻底建成。捐资建寺者主要来自华人,以五大施主功德最深。极乐寺的建造曾得到了满清皇帝的称赞。1904年10月9日清帝光绪曾颁《钦命管理僧录司印务觉》敕文,并御赐大雄宝殿匾额和木刻版大藏经一部。该寺自建立以后一直都由中国去的僧人担任主持,台湾著名僧人白圣曾任寺住持数十年之久,但是具体事务工作还是由当地僧俗两界人士负责。
极乐寺不仅是马来西亚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槟岛的旅游胜地。其建筑风格主要以中国形式为主,寺内建造了亭台楼阁,有弯折回延的坡式长廊,相当于13层楼高的观音塑像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教造像。万佛塔的形式独具一格,全塔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风格。塔基为中国式六角塔形,中部为泰国式的短檐塔身。顶部是圆盆形的缅甸塔顶,它们是“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亲密合作的见证”。此外,寺内还有纯粹的中国式塔,其风格完全依照了汉式宋塔的形式。 ·
妙香林寺(Beow Hiang Lira Temple)是历史较短晚出的寺院。据说该寺是由一对叫林本春(Beow NiangLim)的佛教徒夫妇为汉僧洪传(Ven H0ag Chuam)在槟城艾梯(Air ltam)捐赠了一块地皮。1942年开始动工,由于资金不足和战争的影响,2年后只完成了僧舍,大雄宝殿的计划一直未能得以实现。战后僧人光一(Ven KeangYi)带着弟子到新加坡蓦集了资金,1948年大殿终于落成。与极乐寺一样,该寺的僧人一直来自于中国,他们一般都不会说英语和马来语,只用广东话来讲经,有时也用普通话说法。除了日常经课诵佛外,佛诞节和观音诞日是寺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前夕,寺里都要举行去旧迎新的传统活动,搞一些像转经会的佛事和平安灯会。妙香林寺历史虽然不长,但已具有一定规模。寺大门前立有中式牌坊,上面用中文赫赫书写“妙香林寺”四个大字。寺庙建筑都是琉璃金瓦,房檐角布置了用来压邪的蛟龙等兽。整个寺院布置紧凑,于净整齐,是又一所典型的中国系佛寺。
昌隆寺(Ang Kook Si)是一座由泰系寺而演变为中系寺的佛寺。它座落在槟城的皮特大街(Perak Road),与菩帕拉姆寺毗邻。1911年一位名叫林兰昌(LinLengCheng)的女施主为泰僧捐赠了一座寺院。取名沙旺阿兰若(WatSawcm Arun),由泰国僧人进行管理。然而由于香火不旺和管理不善,寺变的越来越衰败不堪。日军占领时期,寺内泰僧全部跑光,于是华僧进入寺驻锡。1942年华僧清慧(VenChiHung)任主持,改名为“昌隆寺”。1945年中国去的僧人彭通(Ven Pen Thau)继任主持,香火逐渐兴旺,佛事活动增多,特别是增加了超度亡灵的活动。施主超过1,000人,每人每日捐款1.50元,其中1.00元作建寺基金,0.50元作香烛费。经华僧的努力,该寺已成规模,到1980年时已历经3任住持.只有一座佛塔还带有明显的泰国风格。昌隆寺从泰系寺转变成中国系寺,一度引起了泰裔僧伽的不满,哀叹“我们失云了本该属于泰人僧伽的寺院”。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意识到狭隘的封闭作法无助于寺院的生存发展,,以后很多泰系佛寺都增加了华人的传统佛事活动,促进了各族佛教徒之间的交流融和。
战后,槟城又相继建造了不少中式寺院。1945年华严寺(Hua Gian Si)建成。1950年又新修杭山寺(Hiang Sum Si),以后又建般若寺(PohErn Si)和上清寺(SuanChin Si)。1957年竹圆净寺(Chu YuenChill Si)开放三慧殿(The Buddhiet TripleWisdomHall)。此外在18世纪时建造的观音台寺(The Kuan lmm Teng Temple)也很有名,已成为摈城的旅游点之一。在心打灵查亚(Petaling Jaya)有一座蓬卢庵(PohLumTemple),有6个比丘尼在此生活,在费德尔·泰利托’(Federal Terriort)有威斯玛(Wisma)寺,在吉隆坡有河畔寺(HoehBengTemple),在马六甲有又林寺(Siomglin)等等,总之中国系佛寺遍布马来西亚东部和南部,数量占整个马来西亚佛寺的2/3。70年代后日本佛教的势力和藏传佛教渐渐传入该国,但到80年代初此二派还没有建立寺院。
现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州有各派佛寺庵堂600余座,其中大部份属于大乘佛教徒拥有。 由于该国外来的移民占有重要的比例,各种宗教文化相互融和或斗争,各国佛教徒在弘传佛教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佛教徒团结的重要性,各佛寺的母体宗教文化、宗派界限的区别正在渐渐缩小,融和的趋势逐渐加强,比较重要的佛寺都是各派竟存,佛事活动也为各宗并举,共同进行。参禅觉悟的宗教实践是寺院的日常重要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佛寺除了融合佛教各派的内容风格外,还摄取了中国道教、儒教和印度教等内容,佛寺及其活动反映了各种宗教文化的交流,又客观地促进了它们的融合。
主要参考资料:
①廖宛金:《槟成的佛寺和组织》,1981
②《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评论》,1976——1990
⑧《各国宗教概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