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关于佛教与慈善之渊源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远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于佛教与慈善之渊源的思考
  郑远长
  我国慈善事业潜力很大、前景广阔,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可以为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由于慈善事业与佛教的文化渊源和天然联系,佛教界参与慈善事业有着绵长而深厚的历史传统,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佛学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南普陀寺及慈善基金会一直是大陆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佛教界的突出代表,在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在宝岛台湾,由证严法师创建的慈济慈善基金会因其先进的理念和卓越的工作,不仅在台湾,而且在海内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群众好评。由于工作关系,本人近两年对慈济慈善基金会有所了解。作为一名佛缘浅薄的凡夫俗子,仅从一个从事慈善工作的行政人员角度,我对慈济的一些理念和做法感触非常深刻,甚至有些震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慈善和佛教的认识。
  通过比较大陆佛教界与慈济参与慈善事业的做法,感到大陆佛教界在慈善领域的潜力远未得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大陆佛教界参与慈善的理念、做法,更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体会之一:证严法师提倡佛教的生活化,提倡菩萨人间化,认为出家人修行,是为了普渡众生,一定要和群众在一起,并特别指出“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佛教的“坠入空门、四大皆空、不问凡事、独善其身”等印象。慈济所倡导的把自身修炼与扶贫帮困等慈善行为紧密结合,丰富了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使佛教与群众生活联系起来,不再变得神秘、孤独。
  体会之二:证严法师提倡佛教的现代化,不仅提出不烧香的佛堂,不贴金的佛像等理念,而且积极倡办现代慈济医院,利用现代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倡导开展器官捐赠等做法。这些理念和做法令人感叹,真正体现了佛在人们心中,也实实在在让社会和群众得到帮助和实惠。
  体会之三:慈济慈善基金会在开展救灾、扶贫、医疗卫生、救孤、助老、助残等传统慈善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吸收现代慈善理念和做法,成立了各类义工队伍,特别是环保义工等,扩大了慈济的社会效果和贡献。
  体会之四:在慈济人的眼中,为困难对象奉献了爱心、提供了帮助,不是祈求和满足于受助者的感激,而是对受助者心存感恩,感谢对方为慈济人提供了提升自己、回报社会的机会。从佛家的角度看,这是佛的本性、是佛的缘分,善行就是增福、修行;从俗家的角度看,这是对慈行善举更高层次的诠释,是人性的提升。
  上述佛教理念的完善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慈善事业的内容。同样,现代慈善理念和做法必将推动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提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