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以学术为核心论现代佛教发展的途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熙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学术为核心论现代佛教发展的途径
  王熙元
  一、绪论:佛教与佛学—宗教、学术兼备的本质
  佛教自从佛租释迦牟尼创教以来,从当时的菩提树下说法,到后世的代代广为传布,一直是以浓厚的宗教特质吸引着信众,使佛教成为一种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信仰,可以助人解脱心中的烦恼痛苦,破除无明的蔽障,获得自在喜乐,达到超脱生死、常住不灭的生命境界。
  自从佛教传人中国以来,经过几番冲突与长期交融,由于佛教的基本精神与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文化颇有相应之处,故自然逐渐趋向于融合,而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乐于接受。且由魏晋、隋唐以至宋明,佛教对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学艺术,都曾产生极深远的影响,故佛教在中国,早巳融入传统文化的巨流,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少、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发源于印度,而壮盛于中国,因为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养分,并得到广大中国人的信从,尤其是魏晋以来,许多第一流的人才、卓越的思想家,纷纷投入佛教译经弘法的事业,由于这些高侩大德的心血灌溉与辛勤耕耘,使佛教的经论三藏内容日益丰富,而学术基础也日益深厚,且使佛教得到迅速而普遍的发展,一时宗派林立,人才辈出,丛林僧寺,尽占天下名山,佛教事业不仅盛极一时,而且长期绵延不绝。
  佛教的本质是以宗教性为基础,而兼具浓厚的学术性。换句话说:佛教一方面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的宗教,一方面在浩如烟海的经论典籍中,蕴藏着极丰富而有待开采的学术价值,这一部分学者们习称佛学。这种宗教与学术兼备的特色,是自古至今佛教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佛教向未来拓展最具潜力与前景的重要因素。
  一、现代佛教发展的前景
  (一)社会型态的急速变迁
  无论宗教或学术的发展,社会型态的变迁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而环境也会影响人的需求和基本心态,因此,在剧烈变迁下的社会型态与社会风气,是推动宗教与学术发展的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世界局势往往瞬息万变,而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也不像古代社会那么缓慢,一种制度或观念,也许可以维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坠,但如今则情况大不相同,苏联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在三天的流产政变后全面改观,民主潮流、自由经济、科学技术、工商业发展,引导着世界走向一个讲求合理秩序与繁荣富裕的社会。
  每个国家都可能有内部的问题甚至困境,也可能发生伴随大潮流而来的种种弊端或后遗症。中国目前的政治处境,是处在所谓多体系的国家,或二次大战后少数国上分裂的国家状态,而台湾则是一个孤悬于大陆东南沿海的小岛,由于土地、经济乃至政治资源都十分有限,而人口密度不断增长,虽然教育发达,知识普及,但人力素质不见提高,思想观念纷歧,故社会问题丛生。
  台湾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度繁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商企业的蓬勃发展,知识资讯的迅速传播,使社会发展步调快速,相对的,诸如伦理道德的教化,守礼守法的精神,都已逐渐沦落,而不为众人所重视。不少人只知贪取暴利而不知节制,只知满足私欲而不顾公益,只求自我膨胀而无视群体安危,所谓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遂造成价值混乱,道德堕落,伦常失序与法纪荡然。
  (二)宗教精神的逐渐式微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宗教,尤其是一种崇高的宗教精神,如果匮乏,则社会人心一定茫然,而且不免沈沦。现代社会既然已由过去稳定而且安定的型态,变迁为不稳定也不安定的局面,则人心也自然随之浮动,人们连带对自己所追求的财富、事业,或面临未来前途的抉择,都落入茫然不定的感觉中,过去足以维系信仰的宗教力量,也就渐趋式徽而不受重视。
  人们为追求物质享受、名利、权势等欲望而终日汲汲营营,奔波忙碌,根本无心去接受宗教精神的净化、宗教力量的提振,于是许多人坠落在功利的漩涡中、欲望的深渊裹而不能自拔,因而贪心、嗔心、痴心随著一时未能顺心满足的欲望,或未能顺利取得的权利而滋生,如对钱财的贪婪,有的穷炒股票地皮,有的从事赌博,沉迷于大家乐、六合彩等金钱游戏,有时倾家荡产,有时家破人亡,甚至为了得到不义之财,而不惜抢劫杀人,绑票勒索,贩毒走私,作奸犯科,艇而走险。
  显然,宗教精神维系人心的力量,在这个贪风炽烈的时代,已经大大地式微,有人味著良心做坏事,不怕来生下地狱,变畜生,不怕因果报应,只想寻求短暂的感官麻醉,贪图一时的眼前暴利,不顾良知的谴责,不管舆论的批评,不怕法律的制裁,也不受宗教的劝戒,这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见宗教劝人向善的作用真的已经式徽,未来社会的安全与人类的前途,令人十分忧心!
  最严重的是宗教界本身,出家人或修道者,未必个个严守清规,教界发生的遗憾事故,时有所闻,宗教徒应守的戒律,被人性中无明的贪念所蒙蔽,于是有立即成佛的速成说,有虚张声势的年轻“大师”,有神功异能的秘密传授,有不循正途的邪魔外道,古代宗教家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精神,度人离苦得乐、了脱生死的挤世精神也已式徽,幸而近年出现了一位证严法师,使宗教精神的爝火得以不息。
  (三)人类生命的精神需求
  以血肉之躯的人类生命而言,基本上是脆弱的,有限的,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其实最大的生命充实,还是来自精神层面的哲学、宗教、文学或艺术,只有这些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意义,才能丰富我们生命的内涵。
  宗教就像船舶的避风港,就像鸟雀的园林,它是生命的归趋,也是灵魂的安顿。自古以来,中西文化体系中,便少不了宗教这一璟,而且源远流长,一直是人类的精神支桂,它对生命的浸润力,对人间的导引力,往往具有神妙的力量。
  在变迁的社会里,在纷乱的世界中,宗教所能给子人心的定力,以及维系天心与人心的超自然力,有时是不可思议的。佛教自久远以来,让人类谨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的行为准则,提出“因果循环律”以为善恶报应的自然法则,奉劝人们拿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的悔改勇气,提振“我不入地狱,谁大地狱”的救世精神。
  越是变动剧烈的社会,人们越是需要精神的凭藉,寻求心灵苦闷、情绪烦恼的出路,因为财富不能满足精神的需求,物质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只有信仰一种无形的力量,了解一种世间的真理,履行一条精修的道路,证悟一种生命的正果,才是人生的究竟,生命的圆满。
  (四)纳入教育体系的愿望
  教育是发掘人类生命潜力、启迪人类心灵智慧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古代大思想家、大宗教家无不运用教育来传播哲理教义,培养世世不替的传道弘法人才,如此方能使宗教精神永续慧命,此所以佛教常以灯灯相传来比喻后先相续的佛法传承事业,以法轮常转来象徽佛法真理的永恒不息。
  佛教界一直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办一所佛教大学,以研究佛教学术,并为佛教的长期发展培养人才。日本有专门的佛教大学,韩国也有,甚至连美国也有一所佛教办的法界大学,中国自古以来是盛行大乘佛教的国家,竟然没有一所佛教大学,应该是一大缺陷。我国现阶段教育政策,或许认为佛教不是纯学术,因而未能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此事仍有待佛教界人士继续努力。今年教育部已核准辅仁大学设立宗教系,这是将来发展宗教学院、佛学院或佛教大学的契机。
  尽管政府认定的教育体制内,一时未能将宗教全面纳入,成立宗教性大学,但一来前景仍然可期,二来佛教界也办了不少佛教研究所、佛学院,以传授佛教教义,培养侩众子弟。近年来较著成效者如福严、中华、法光、华梵、玄奘、圆光、佛光山、香光尼众等佛教学院或佛教研究院,课程、师资、制度等都渐具规模,办理奖学金、博硕士论文考试及留学事务,对佛教教育界具有相当的贡献。
  (五)切入学术层面的需求
  如前文绪论所述,佛教兼具宗教与学术两种待质,则其学术性格实为本已具有,只是过去佛教发展的趋势,一般的宗教烦向大于高层的学术倾向,尤其在民间世俗社会,佛教寺庙中的佛像,是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祈福消灾的对象,即使庙貌庄严,建筑宏伟,甚至香火鼎盛,信徒云集,足可表现佛教的兴盛,但若从深一层的学术层面来观察或思考,佛教教义并不能因此发扬光大,佛教慧命也不能因此而长远延续。
  佛教的整体生命,在人类知识高度发达进步的时代,如能深深切入学术层面,方能发挥光大绵长的功效。从学术研究的立场,将佛学中所含的真理,一一阐发其精蕴,无论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佛教经论的理论基础,佛教各宗派的特殊精神,佛教丛林的经济制度,佛教高侩的修道成就等等,都可成为学者探讨的课题。
  一种宗教能切入学术层面,禁得起客观、严谨的学术研究如分析、归纳、演绎、综合、比较、推论等方法的考验,而更能呈现它高度价值的只有佛教,因为佛教在印度的早期成长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其本身的历史事实便是最好的证明,何况历代累积而成的经律论三藏法汇,浩如烟海,一部佛教史、一部《大藏经》中所包含的文献资料之丰富,是任何个人穷毕生精力所无法究尽的,佛学等于是一座矿藏深厚的宝山,值得吾人世世代代去开采。
  佛教所包罗的知识极赓,如因明学便是哲学里的逻辑学⑥;唯识学类似哲学中的认识论。三千大干世界是佛教中的宇宙论;三世因果轮回则是佛教中的循璟论证。《华严经》中所开展的无尽庄严世界,净土宗所描绘的极乐净土,都为人类精神生命创辟了一片出世的理想归宿。禅宗语录中的语言机锋与注重实际生活体验的启发教育方式,为语意学及教育学别开生面。佛教教理本身除了哲学意味甚浓,而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外,其中也有与心理学、法律学、文学或艺术等领域相关互摄之处,所以大有开发钻研的空间。
  (六)融入文化内涵的功能
  宗教本来便是人类文化的一环,无论对高层文化思想或社会通俗文化,佛教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就数十年来的台湾社会来说,政府依据宪法所赋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佛教的发展空间很大。基本上佛教发展固然是宗教事业,可以传播教义,可以吸收信徒,也可以兼办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尤其大可发展文化事业,如出版书籍,编印杂志,制作录音带、录影带,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弘法,发展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与佛教艺术等。
  文化的内涵是丰富而多彩多姿的,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品质,社会秩序的和谐,乃至个人气质的涵养,都有极深赓的净化、美化作用与慈润、提升功能。由于佛教教义的宏深美善,如能在宗教、教育、学术之外,再融入当代文化的内涵,结合出版、传播、文学二晋乐与艺术等文化力量,对社会人心乃至人性作潜移默化的转移、改变或澄清,则佛教在文化上所发挥的功能将更为深钜。
  再推广来说,如佛教各种法会仪式之庄严,这是礼;钟磬法鼓之声,节奏和谐,这是乐;而礼乐是移风易俗最有效的文化利器,佛教即可提供这方面的示范。又如吃素或食用天然食物,对身体健康的维护,疾病的预防,都有正面的功能,并有科学的依据与事实的见证,对饮食文化的改进,也大有裨益。放生与戒杀对动物与人类生命的尊重,慈悲心肠的表现,与耶稣的博爱精神,孔孟仁民爱物的怀抱,同样出于高贵的道德情操,正是文化的高度精神价值。凡此都值得透过生活行持去融入当代文化的内涵。
  三、现代佛教发展的途径
  (一)基于理性的宗教信仰
  一种宗教信仰,如果停留在迷信的阶段,而未能提升到理性的层次,在知识普及的现代社会来说,信仰的基础很难稳固,也很难长久维持,更难得到知识分子的信赖。因为理性是欲求他人接受意见时能心悦诚服最好的凭藉,它是经过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明确判断后的产物,所以它不是盲从我、附和的,而是自我独立认知的。
  如果让知识分子接受佛教,唯一的方式是透过理性,因为知识分子的特徽便是尊重理性,在理性的基础上,才可能让学者们对佛教从事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而不会心生疑惑,或心存排斥。佛教过去所呈现的宗教形象,有时不免会使认知不深的人带著世俗的迷信观念来看待佛像,或以消极遁世的论点来批评佛教,其实佛教的真精神是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是一种彻底奉献的伟大精神。
  凡是禁得起学术研究的宗教,才是真正基础稳固的宗教,也是可以历久常新的宗教。佛教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许多第一流知识分子、思想家投入译经、传教事业。近代学界人物,如杨仁山、梁任公、戴季陶、欧阳竟无、杨管北、李雪庐、詹励吾、巴壶天、周子慎、周庆光等大德,他们或深研佛理禅学,或振兴佛教事业,或极力护法弘教,或学养行持卓越,都是众所景仰的佛界长者,也是典型的理性的佛教信仰者。
  (二)基于知性的学术探讨
  台湾四十余年来佛教的发展,最可喜的现象之一,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一个发展的方向,就是不少知识分子基于知性来对佛教从事学术探讨,尤其近年来佛教学术会诿频繁,溯自民国六十五年,由亚洲文化中心、亚洲议会联合会合办的“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便以佛教思想为大会研讨主题,当时佛学会议不多。约五年后,从七十年左右开始,阳明山华梵佛学研究所陆续举办“佛教教育研讨会”;七十四年高雄佛光山举办“世界佛教青年一九八五年学术会议”;七十五年中华汉藏文化协会在佛光山举办“世界显密佛学会议”;七十八年佛光山举办的“国际禅学会议”,以“六租坛经之宗教与文化探讨”为主题。这些会让,笔者都曾应邀参与,亲见会议规模日大,内容益富,可见教界人士颇有佛教学术化的自觉,也是近年潮流所趋,这是今日佛教发展蓬勃的生机所在。
  由于国际性大规模佛教学术会议的举办,国内外著名学者、法师的热心参与,一时蔚成旺盛的学术风气,会中精彩论文的发表,与会者意见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及会后蕾萃众人研究成果的论文集之普遍流通,可以想见这种基于知性的学术探讨,其影响力正随著时间的推移而作空间的扩散,可以达到超越时空的恒久性。
  (三)基于人性的社会关怀
  佛教在人性的基础上,承认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透过修行悟道的过程,在达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前,必须先做好人,先尽到人的本分。自古许多高侩大德,总是抱持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的态度,《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报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据《六祖坛经·般若品》作“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世间是佛教最大的道场,近代太虚大师、杨仁山居土等都极力提倡“人生佛教,”道理在此。
  佛教所提倡的慈悲精神中,有所谓“同体大悲”,是把众生看作与自己的生命同属一体,好比耳目口鼻与手足同属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也就是我国儒家“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仁爱怀抱。因此,当社会遭遇灾难,人类有痛苦存在,佛家是不肯坐视不头的,一定伸出援手子以救济,因为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度人济世、救苦救难的,这一精神,不但是佛教可贵的精神,也是基于人性的一分社会关怀。
  佛家认定:生老病死是人人都会遭受的生命中无可奈何的痛苦,因此,佛教徒总是抱著慈悲的情怀,去关心老弱、残废、疾病的人,捐出金钱、衣物救济,或往孤儿院、安老院、医院慰问,犹如儒家关怀“鳏寡孤独废疾者”而希望社会能给他们照顾一样。一分社会关怀与进一步的实际行动,是最具体的善行表现,慈悲精神与人烦大爱的发挥与落实。
  (四)发挥宗教教化的功能
  宗教的性质,本来就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无论对那一阶层的人,尤其是知识水准较低的群众,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教化作用。佛教过去的传统,是僻居深山,远离尘嚣,让出家人有个清静的道场好修身,所谓“天下名山侩占多”,大陆上自古以来,几乎所有著名的山岳,如峨嵋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都有千年以上的古利,号称佛教四大圣山。现代工商业社会,都市生活型态与古代农业社会大不相同,人们生活步调快速,物质生活水准日高,而精神生活内涵则日益贫乏,特别需要宗教精神的滋润。
  佛教如果依旧不向现代都市求发展,不利用现代传播媒体,不与教育学术结合,不关怀社会大众,不从事文化事业,不能与时并进,则佛教注定会日渐式徽萎缩,欲图佛教复兴,犹如缘木求鱼。因此,佛教欲发挥宗教教化人群的功能,至少部分侩侣必须建立都市道场,发展人间佛教,使佛教既能生活化,也能学术化,既为社会群众的佛教,也是知识分子的宗教。
  (五)提升当代文化的品质
  当代台湾社会,文化生活品质日趋低落、粗劣的有下列几方面:
  一是政治生活:有些政治人士,为了争权套利,往往失去理性,诉诸暴力,动辄杯葛抗争,拳脚相向,使议会问政品质粗劣,国会议事效率低落,既不尊重民主程序,更不顾虑国家安全与民众福祉,弄得法纪荡然,伦常失序,社会动荡,国家不安。
  二是社会生活:很多人不守法律,不守交通秩序,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都很严重,自私自利,不重公益,而且语言粗俗,行为粗暴,加上色情泛滥,犯罪普遍,如军火毒品走私、杀人抢劫横行,使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社会问题丛生,生活品质日趋低劣。
  三是经济生活:四十年来的台湾经济发展,由稳定增高的经济成长率、国民生产毛额、平均国民所得、外汇存底所缔造而成的亚洲经济奇迹与世所瞩目的台湾经验,过去页好的经济秩序,近年来已逐渐被投机短视的人所扰乱,也被政客及异议分子所扰乱,不是大量资金外流,就是企业倒闭或出走,加上工业建设受阻,如六轻与核电频遭反对,还有严重的经济犯罪,使投资璟境日益恶化。
  无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都缺乏文化品质,值得省思,也令人忧虑;虽然有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各县市文化中心,以及新近改组的中华文化复兴总会等机构,极力推动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但文化人口始终只占社会少数,而一般大众总是脱离不了“利”的诱惑,只要有利,便不顾法律舆论,不管道德页知,攘利惟恐不先,争权不甘落后,形成粗糙堕落的文化生活,低落的国民道德与文化品质。
  文学二晋乐、绘画等艺术,固然可以变化人的气质,趋向爱美的优雅生活,当前台湾社会,尤其需要哲学思想的启发、宗教精神的净化,使人们生活中有求真、求善的崇高倾向,则文化品质自然提升。
  四、结论——佛教学术化是现代佛教发展的导向
  综合上文所述,无论从近年台湾佛教发展的趋向而言,或者从近年台湾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动而言,都需要以佛教学术化为当前佛教发展正确的导向,使上层社会的理性结构,引导中下层社会的文化品质,使其渐趋转变。归纳来说,佛教学术化可以预见的成果有:
  第一,吸收高层知识分子参与佛学研究。凡研究哲学或哲学史的学者,有必要涉猎佛学,当年胡适先生因欠缺这方面的深入了解,以致计画中的“中国哲学史一只完成上卷,只好以“中国古代哲学史”为名先行出版,便是一个最显著的实例。如今大学哲学、辨必设佛学课程,而师资仍感欠缺,近年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及研究所,已先后开设“佛学概论”及“佛学研究”课程,甚受学生欢迎。这些课程,无形中培养有兴趣的青年,将来成为佛学研究的人才,而各种佛教学术会议,也可吸收有成就的学者发表学术论文,如此便足以蔚成浓厚的学术风气。
  第二,增加佛教教义的理性程度。即使佛教教义本身深具理性,但因长久以来的中国佛教,在民间得到普遍信仰,而形成一种供人烧香拜佛、清灾祈福的宗教形象,在一般人观念裹,似乎牢不可破,尤其在外行人看来,总认为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如果有众多知识分子,从学术观点写成研究论文,阐发教义中的理性层次,则自然能扭转形象,增强其理性程度。
  第三,充实佛教理论的学术基础。佛教各宗的教义理论,本就具有学理逻辑,只是属于同一宗派的经论既多,又兼跨数代,加以古代高侩大德学问渊深,用典雅的文言文写译的经论,往往不容易找出它的思想脉络,或用问答语录体裁记载禅师言论,也不容易看出它的思想体系,如能透过现代学者缜密的学术研究方法,将文献资料与理论概念,经过分析、归纳、演绎、综合、比较、推论之后,整理出一套套具有逻辑结构的思想脉络或体系,则必能充实佛教整体的学术基础,并能阐发其学术价值。
  第四,开拓佛教发展的知识领域。人类的进步有赖知识领域的不断开拓,使过去的历史、现在的社会与未来的世界能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并趋向于更理想、和谐与圆融的新秩序。佛教的学术化,使人们思想的触角,触及佛教有史以来的各项问题,并广泛而深入地加以探讨,大可开拓佛教未来发展的空间,而伸向无限的知识领域。  (摘自《慧炬》第33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