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浅谈隋唐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晓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隋唐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一)
  作者:王晓丽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隋唐时期是佛教极为兴盛的时期。在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和默许下,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僧众人数众多,寺院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到唐武宗灭佛之前,“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同时,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寺院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鼓励僧人参加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利用他们的思想、学识以及言行等,宣传佛教,对世俗的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佛教教义是以慈悲救世为中心,一些佛教僧人把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利益有情作为他们的基本行为准则,以求得道成佛,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隋唐时期的佛教寺院和僧人们于有意无意之间,在客观上推动了当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佛教寺院和僧人在社会公益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救灾济贫
  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水灾和旱灾比较严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佛教寺院和僧人对于救灾赈灾的事业非常关注,他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在祈雨和赈灾两个方面。早在东晋时候,就已经有了在佛教寺院里举行祈雨的法会,到了隋唐时期,这种法会更加盛行起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有关当时祈雨的记载很多,其中僧人道世编辑的百卷本《法苑珠林》里面专门有“祈雨”篇,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不空的《表制集》里也记载了很多有关祈雨的表文,如《恩命令祈甘雨表》、《恩命祈雨三藏和尚贺雨表》、《青龙寺僧昙贞贺祈雨赐物表》等。唐玄宗时,开元三大士的密宗领袖梵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都曾经受敕设坛祈雨。实际上这些祈雨的举动带有某种迷信色彩,对于当时的救灾活动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帮助。然而通过这样的大型法事,以及很多祈雨之后即天降甘露的传说,佛教寺院却可以轻易的吸引大量民众前来皈依。另外在灾荒期间,佛教寺院还经常发起广泛的赈灾活动。每当碰到大灾年的时候,一般的佛教寺院都会在寺院门口用大锅煮粥,分给灾民食用。佛教寺院的这种举动更吸引了无数饥民纷纷涌入寺院,剃度为僧,寻求庇护。这就使得佛教寺院在与朝廷争夺人口和劳动力的时候,无论是从精神依托上,还是从百姓的实际生存需要上,都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除了救灾赈灾以外,佛教还强调济贫。佛教“三福田”(供父母的称恩田,供僧尼的称敬田,施贫苦者称悲田)之一的“悲田”,就提倡悲悯与救助贫弱病苦之人。所以隋唐时期的佛教寺院和僧人往往用布施的方法来接济民间贫弱。隋朝僧人德美,每年夏天时都要在他所在的寺院大殿前面放一个大盆,接受信徒们的施舍,叫做“普盆钱”,德美就用这些“普盆钱”来周济饥民。隋朝末年,有一个叫做法素的僧人劝说寺僧把寺里的两尊金佛像熔化以后换成了米,赈济饥民。唐玄宗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专门设“粥院”,供养各地来的游方僧,同时也周济贫民。唐肃宗至德初年,成都僧人英干“于广衢施粥以救贫馁”。唐宪宗元和年间,僧人智頵“于世资财,少欲知足,粝食充腹,粗衣御寒,余有寸帛,未尝不济施诸贫病”。此外,天台国清寺僧人清观,“贵人所施皆充‘别施’”,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时,“江表荐饥,殍踣相望”,清观“并粮食施之”。另外,佛教寺院把收容孤贫也作为一种功德。隋代僧人智通建立了一个孤老寺,对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以时周给”;光明寺的主持昙延“凡有资财,散给悲、敬,故四远飘寓,投告偏多,一时粮粒将尽”。据张读《宣室志》记载,唐扶风县天和寺“在高冈之上,其下龛宇轩豁,可居穷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扶风天和寺周济穷苦的情况。一般来说,佛教寺院和僧人们用来赈灾布施的财物,除了有一部分是寺院本身的资产和朝廷的额外资助以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信徒们的施舍。佛教教义所宣扬的因果业报的观念,不仅对佛教僧众本身有影响,在社会上也是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一些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他们的支持下,唐代佛教寺院的财产一直非常丰盈。相对于他们的对外布施而言,佛教寺院本身的收益更为可观,甚至有些佛教寺院打着济贫的幌子,大肆敛财,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阶教的“无尽藏”。在创设之时,“无尽藏”也是以积累一定数量的财富,以备灾年之时救济饥民为宗旨的,唐代的化度寺以及东都洛阳福先寺的“无尽藏”,“其布施亦为救济贫穷人等”。但是到了后来,“无尽藏”就因聚敛财富而臭名昭著了,以致玄宗专门下诏切责,指责“无尽藏”“名为护法,称济贫弱,多斯奸欺”。
  二、施药治病
  佛教律典《梵网经》把“见病不救济者”看作是犯戒,并要求佛教僧人应该像对待佛那样对待一切有病的人。佛教论著《大乘庄严经论》中提到菩萨有九种修行,其中的“善行众生”一条就是“若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正是受到这些佛教教义的影响,中国的佛教僧人对施药治病这种功德非常重视。道宣在《四分律》中还专门对佛教寺院和僧人对外施药、施食、照顾病人等方面的行事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若彼病者,慈心施食,随病所宜。……婴儿、狱囚、怀妊等,慈心施之,勿望后报。”“若和尚父母在寺疾病,弟子亦得为合药。又,父母贫贱,在寺内供养;净人兄弟、姊妹、叔伯及叔伯母、姨舅,并得为合药。无者,自有,亦得借用。不还者,勿责。”其中表现出了相当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从敦煌佛寺的《破历》中也可以看出,唐末五代时期,敦煌的佛寺经常支出面和油,给寺奴及其家属治病。不仅如此,佛教史上还曾经出现过许多以治病而著称的神僧。其中隋唐时期比较有名的有法进、波颇、法喜、神智等人,他们本身就有非常精湛的医术,同时又能通晓梵文,这样一来,他们就把天竺的“医方明”介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传统医学结合起来,在佛教寺院里或者是民间的村落之间行医,为病人解除痛苦。这些治病救人的医僧在民间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时候开始流传“药王菩萨”的传说。唐末江都开元寺的惠镜上人发现了一个温泉具有医疗功能,开发温泉浴,治愈了两万余人,也被人们所称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