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文明和谐
佛教文化与文明和谐
湖北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正慈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象一盏灯照亮了东方文明。今天,佛陀的教义在全世界仍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特别是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精神对于提高人类道德情操、净化社会促进人类和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之一的佛教文化,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得到了许多有识者的重视,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佛教以及研究佛教的兴趣。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仪轨制度和佛教思想文化三种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可以说,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自从传中国后,佛教便与中国的固有文化在碰撞中走向融合,经过两千年的试探、依附、冲突、改变、适应和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佛教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佛教,是包含经学、哲学、艺术、文化、真谛信仰和俗谛信仰在内的综合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遍及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因此,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佛教文化里有许多积极进取的思想,可以通过提炼消化成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成分。因为佛教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体现了节制、忍让、奉献的精神,如能充分发扬和提倡,对社会道德的提升、人心的净化、社会的稳定以及廉政建设、法制建设都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佛教有利于提升人类道德情操,创建和谐世界
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道德建设问题。道德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走向与成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两大转变:经济体制上,初步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结构上,正在经历着由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要素、社会利益都在分化、调整和重新组合,并由此而引起社会文明与道德的深刻变化:原有传统的基础文明和道德准则正在经受考验、筛选和重构;人的主体性、进取性、务实性增强,社会的宽容性、自由度、融摄性扩张。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功利主义价值一旦被不适当的引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便有可能出现个人至上、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等非道德现象,片面追求物欲享乐和急功近利,其结果往往是道德失序,混乱甚至沦丧。许多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例如爱心、同情心、助人和奉献等感情伦理,并不能自动地从尚未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产生。因此,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可汲取佛教道德观念的有机成分,来充实传统道德资源,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文明和道德准则。
佛教以“四谛”说为中心,包括“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等理论,强调事物的生灭是由因缘决定的,所谓“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忘我利他、普度众生”,从善恶观念出发,奉行五戒十善,要求四众弟子遵守世俗的伦理法则,父慈子孝,夫妇互敬互爱,其对父母与子女、夫妇、朋友、师生、主仆之间的伦理义务,都从对等的角度予以指示。尤其提倡大慈大悲,无条件利他,乃至牺牲自己救度众生的精神。佛教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善恶因果报应的教义,亦即“为善受福、作恶遭殃”,这种教义在传播过程中,与各地伦理观念相结合,对善恶行为标准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规定。这些伦理道德,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当代我国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文明相一致,在纠正文明偏弊方面赋有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社会法律是制犯罪于已然,而佛教道德的感化则有助于防止犯罪于未然。佛教的诸多说教及戒定慧等行为规范,都是告诫人们如法行事,假使社会人群都能奉行佛法,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发生一个大的飞跃,人们的道德水准也就会相应提高。
二、佛教有利于净化人心 安定社会更加和谐
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物质利益改变着人际关系。现在人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使物质生活日益富裕,以致于使人类偏重物质追求而导致精神上的迷茫,甚至可能产生对自己生命活动意义的怀疑。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其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且也需要一种精神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能为我们展示一幅壮观的经济发展图景,但并不能为我们提供足够“消费”的精神食粮。人们为了获得(精神)心灵慰藉,便可能从多维视角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时,佛教文化的精神补充功能便实显出来了。
佛教以“无常”、“无我”理论否定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追求,认为所有的物质存在都是有限的虚幻不实的,从而引导人们把自己的心调适得非常安详,希望人类能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无疑,在喧嚣、噪杂的现代生活里,佛教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满生命之喜悦的“精神公园”。
诸法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佛法《缘起论》的基本原理,认为人总是执着我执,以所固执的私我为中心扩张占有欲,这是滋生自私、傲慢、贪婪、狠毒、残忍、嫉妒等不良心理,发起杀害、劫盗、诈骗、邪淫、强暴等恶行的根源,是导致人们流转生死、不得解脱的根本。从缘起论和诸法无我论出发,佛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立场是“自他不二”。认为个人与众人,乃至人与众生是相互依存,密切关联,同一体性,平等不二的,彼此之间,应和睦相处,以利乐众生,无私奉献为职责为幸福,以压榨索取、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耻辱。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论,其宗旨是教化人们淡化、消灭我执,增长慈悲利济之心。因为心是万法之本,是世间一切现象中最灵妙的东西,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所有相关问题的枢机。《大日经》中“如实知自心”一语,被强调为获得无上菩提、得大自在的诀要。《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三界之心、心名为地”。表明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心这片土地上出生的。要想战胜生老病死等灾患,关键在于战胜自心;要想认识宇宙万物的真实面目,关键在于认识自心。佛陀及其无数弟子,通过如实知见自心的实践,发现自心蕴藏有不可思议的潜能,若能完全开发,便会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揭开宇宙的一切奥秘,获得无所不知的智慧和永恒的幸福。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维摩经》里的一句名言,集中表述了佛教“庄严国土”、“改造世界”的主导思想和现代文明建设的基本路线。依佛法而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世间的种种丑恶现象,世界的不和平等都是人类自己的恶业所致,是人们内心的秽浊不净所致。要想根治必须从净化人心着手,人心净化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普遍提高,各种社会弊端和丑恶现象也会大大减少,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会相应好转。掌握了这些法则,可以使人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避免教条主义;能够唤醒人们跳出“我执”的迷潭,发展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使人做到处世宠辱不惊,真正获得心灵的解脱,从而找到可贵的安身立命之本。佛教文化的这些思想在客观上消解着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心理压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润滑作用。
三、佛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就交织在一起。人先是由自然力量的威慑而乞求大自然的恩惠,后来却因认识自然到利用自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因而,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能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人们维持生命最为重要的空气、水和食物被严重污染,臭氧层空洞,大气层化学污染,“温室效应”等正在酿造着可怕的劫难。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资源已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现代文明之所以走到破坏自然这一步,其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认为自然界是与人类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忽视了自然那也是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的存在”。其二,认为人类“最接近神的存在”,理所当然地要征服其他生物和自然,使其为人类服务。佛教“依正不二”等思想,阐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对待态度。
根据佛法的原理,地球亦或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体。宇宙中有三世也数不完的佛土,看起来是没有生命的众生。这里的生命不单是生物学上的生命,宇宙本身就有生育生物的力量,只不过是以冥状的状态存在于无生命的物质之中。由此看来,自然界本身就是维系独立生存的生命的一个存在。人类只有和自然即环境融合,才能共存和获益。佛教是尊重人的,认为人最具有开悟的可能性,并主张人以外的所有生物都具有佛性。佛教最大的特质是在于它对万物的慈悲。
佛教以为人的身体是由他周围的物质形成的,人受到万物的恩惠。因而,教导人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到的恩惠,自己要为环境和其它生物作出贡献,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也就是佛教制订最根本的一条戒律“不杀生戒”的基础。人处于比其它生物界优越的地位,所以,他们不应该成为生物界的压迫者,而应当作为善良的保护者,对所有的生物施加仁慈。佛教“依正不二”的理念有助于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促进社会合理的开发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当今世界对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最有发言权的要算佛教了,因为佛教的教义,其本身就是一部天然的环境保护法。其法则难以述数:保护鸟类、昆虫,以及野生稀有动物;保护森林、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空气的纯洁,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其实,佛教还有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里就不再列述了。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佛教文化,如日月丽天,万古常新,增指引东方上百代人进行“人的革命”。在今天,面临世纪之末,我们相信佛教文化对人类现代文明新纪元的开创,将会被愈来愈多的仁人志士所推崇,我们将迎来一个佛法昌明、清净庄严的新世纪。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