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大藏经的结构体系是怎么安排的?
汉文大藏经的结构体系是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从现存的各种佛经目录可以看出,直到东晋道安时代,我国的汉文佛典还没有形成什么体系及有机的结构安排。当时把所有的佛典总称为“众经”,也就是“许多经典”的意思。进入南北朝之后,佛教目录学家企图对佛典进行分类,安排其结构体系。他们有的从中国佛教的判教理论出发;有的从戒、定、慧等小乘三学出发;有的详细爬梳经典的内容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到了隋代,佛典的分类基本形成以大小乘、经律论来安排的格局,这是借鉴了印度佛教关于经典的理论后出现的分类法。作为这种分类法的代表是隋法经等所撰《众经目录》(简称《法经录》)。《法经录》在大小乘经律论外,还安排了西域贤圣及此方诸德著述一栏。从而确立了汉文大藏经结构的基本格局。
以后,大藏经的结构虽又有所调整,但基本上以上述分类法为主。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长安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成《开元释教录》,进一步完善了前此的分类法。智升设计的汉文大藏经的结构如下:
1.大乘经
1.1般若部
1.2宝积部
1.3大集部
1.4华严部
1.5涅槃部
1.6五大部外诸重泽经
1.7大乘经单译
2.大乘律
3.大乘论
3.1大乘释经论
3.2大乘集义沦
4.小乘经
4.1小乘单重合译
4.2小乘单译
5.小乘律
6.小乘沦
6.1有部身沦
6.2有部足论
6.3毗婆娑支派及余派
7.圣贤集传
7.1梵文翻译集传
7.2此方撰述集传
智升以后,历代大藏经绝大部分都沿袭了这一分类法,本世纪日本编印《大正藏》时,另创了—套新的分类法,它以阿含部居首,依次为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律部、释经论部、毗昙部、中观部、瑜伽部、论集部、史传部、事汇部,目录部。两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既承袭智升的分类法,又有所发展。
汉文大藏经是汉文佛教典籍的总汇,内容十分丰富。究竟以什么样的分类法去安排它的结构,才能既可涵括它的全部内容,又能分门别类地把它们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体系,揭示这些经典本身最本质的属性和内容上的相互联系;便于人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佛教;便于人们触类旁通,认识某一种经典在整个佛教中的地位;也便于人们检索、查阅及管理,这还是一个有待于研究解决的课题。近数十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此,并拿出了许多互不相同的方案,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设想,这些都为新的科学的汉文大藏经分类法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