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的中国期待和谐共生的世界
和平发展的中国期待和谐共生的世界
全国政协副主席 刘延东
阳春时节,西子湖畔,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朋友在此相聚,就建设和谐世界进行探讨,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世界各地的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人类福祉、国际友好、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的各位高僧大德,表示崇高的敬意!
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家和”才能“万事兴”。国与国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发展,国家的和顺兴旺,民族的和睦团结,社会的祥和稳定。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灾难、恐怖暴行、贫富差距、环境破坏、毒品走私、恶性传染疾病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世界和谐、人类和平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次论坛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着重讨论佛教界的合作、社会责任及其和平使命,反映了时代的呼声,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关注社会的理念,对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去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郑重倡导“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关于世界发展的主张,是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升华。和谐世界必然是共同繁荣的世界、民主平等的世界、团结合作的世界、相互包容的世界、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同繁荣,就是要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实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以缩小差距、消除贫困,使各国人民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民主平等,就是不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种族构成,都是国际社会大家庭和人类社会平等的一员,都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都应该享有自主自立的权利和应有的尊严;团结合作,就是要努力超越社会制度、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扶贫帮弱、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相互包容,就是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化,使各种文化、文明能够相互尊重、交流借鉴,在求同中取长补短,在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持久和平,就是要通过协商、沟通,交流、对话,消除各种误解和隔阂,妥善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实现各国和睦互信、和谐共存,共同反对战争、暴力和恐怖主义,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先哲们进一步确立了“和为贵”的价值追求,阐释了“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重视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始终重视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始终重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形成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的思想不仅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而且得到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尊重和赞誉,受到世界上许多著名思想家的重视和推崇。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根据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大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正在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积极探索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内和而必求外顺,内和而必致外和。和平发展的中国,期盼着和谐共生的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加强团结,密切合作,携手共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宗教界发挥积极的作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佛教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观念,与和谐、和平、和睦紧密相联。在历史的长河中,佛教为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次世界佛教论坛,为探讨佛教在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社会和睦、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对话交流平台。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相信,有各位佛教界的朋友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衷心祝愿佛教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衷心祝愿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六时吉祥。 (摘自《中国宗教》2006.4)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