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序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序
卞孝萱
1986年,周群同志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1989年,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攻读明史。1991年,获硕士学位。同时考取中文系博士生,研修文学史。1993年,获博士学位。他以两年半的时间,撰成博士论文,又以两年半的时间,将博士论文进一步充实、提高。撰成《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专著。近十年来,我与他接触甚多,对他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融会中西的治学方法,深为赞赏。现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已接受他的书稿,即将梓行,老怀欣慰,命笔为序。
首先,我将此书的研究重点介绍给读者。周群同志研究的重点是晚明文学思潮与儒释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对前者本身的系统研究,因为文学不但受到哲学、宗教的影响,还受到其它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制约。
他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晚明文学思潮是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反映,而这种启蒙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主要是借助于对传统儒释道思潮作新的诠释而实现的。因此,要研究个性解放思潮对文学的影响就不可回避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晚明文学思潮的高涨时期正是佛教盛行之时,李贽、焦、袁宏道等人还对佛教有深刻的研究,而人们过去主要是将佞佛之风的盛行与文学革新锐气的减弱相联系,强调佛教作为逋逃薮的作用,而对佛教与正统思想相悖背的方面给晚明文学思潮的启迪作用认识不足。过去的研究往往强调了晚明文学思潮与正统儒学的对立方面,而往往忽视了在明代中后期称盛的儒学固有的狂者精神对晚明文人心态的影响。
其次,介绍一下此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往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批评史、文学史的纵向角度,而对其与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之间的横向关系研究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晚明文学思潮研究的深入。此书采取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学与哲学等学术思想相结合。这是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特质决定了的传统的研究方法。儒释道影响于晚明文学思潮本质上是其哲学思想。晚明文学思潮的核心是理论批评,这与以文学作品为研究核心的文学史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创作与理论批评是不可分割的,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方法及重点应有所区别。哲学对文学理论的影响比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为直接。
2、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这是由创作与批评之间固有的联系所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古代文论虽然也有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更多的则散见于尺牍、叙跋乃至诗歌等文学作品之中。如袁宏道的诗禅之论主要是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作品是作家文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深化和丰富了其文学思想。汤显祖的“至情”论便是在创作《牡丹亭》时所写的《牡丹亭记题词》中提出的。但是,此书所说的文学思想与作品之间的结合,仅限于同一作者的文学思想与作品间的互证,因为纯粹从作品中“开掘”出的文学思想,难免带有研究者见仁见智的偏颇看法。因此,此书对缺乏文学思想的作家的作品一般不予讨论。
3、文人性格与审美情趣相结合。古语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文人性格对文学思想、审美性趣有着深刻的影响。晚明文学思潮则是在一大批具有傲岸不羁、“伉壮不阿”的个性解放精神的狂狷之士的鼓荡之下形成的。从文人的心态、性格方面研究,可以加深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理解。
再次,向读者介绍此书的主要内容。周群同志将晚明文学思潮划分为酝酿期、高涨期、修正期三个阶段。以李梦阳、唐顺之、王世懋、屠隆等入酝酿期,以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宗道、袁宏道、陶望龄等入高涨期,以袁中道、钟惺、谭元春、冯梦龙等入修正期。由于文学思潮不同于一个时代的文学随着王朝的更替而起始具有确定的时间界限,对于晚明文学思潮的兴衰及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此书以其文学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特质第一、时间界限等二的原则进行区分。如王世懋、屠隆的生卒年,均在徐渭之后,但由于徐渭的文学思想与李、汤、袁等人十分相似,他们都代表着高涨期的成熟思想,王、屠诸人的性灵之论,对袁宏道有着深刻的影响,但王、屠都具有所谓“沿王李之涂饰,而又兼三袁之纤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九《由拳集》提要,中华书局版。)由格调而及性灵的过渡特征,此书将王世懋、屠隆列于酝酿期,徐渭列于高涨期进行论述。
晚明文学思潮中的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虽然人数很多,但由于明代文坛每每新论乍起,则“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序》,中华书局版。)即使倡言“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公安派亦不能免,此书重点研究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和作家。
最后,郑重介绍此书的新颖观点。周群同志提出,儒释道名曰三教,但影响于文学,尤其是文学思想的,主要是其学术思想而非宗教践履。儒释道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体现出的特点也稍有区别。影响于晚明文学思潮的儒学,是以左派王学为主而带有“异端”色彩,佛教以禅、净二宗为主,而道家及受道家影响的魏晋名士风流比道教的影响更大。
晚明文学思潮是受到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而高涨的。其间具有代表性的文人虽然文学主张、作品风格各有偏胜,但一般都主张文学“疏瀹心灵,搜剔慧性”,(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袁稽勋宏道》,古典文学出版社。)抒写真情、崇尚信腕直寄的创作风格,推重闾阎之诗、小说戏曲等民间俗文学。他们既反对七子派属守古法高格、摹拟前人的偏颇之论,又吸取了李梦阳、王世懋、屠隆等人关于“真情”、“性灵”及提倡民间俗文学的文学思想。李、王、屠等人与唐宋派的部分思想为晚明文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准备。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等人以基本一致的文学观念互相推挹,形成了晚明文学思潮的高峰。钟惺、谭元春及冯梦龙等人,或注重师心与师的结合,或着意于“真情”与儒家教化之间的联系,但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徐、李、汤、袁等人的文学思想,对其“矫枉过直”之论又有所修正。
总之,此书从对哲学、宗教思想的研究入手,圆满地论证了晚明文学思潮产生的理论渊源,起点高,视角新,资料丰,析理透,是周群同志的力作。此前,他已出版了《刘基评传》(列入《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和《充溢文苑的爱国精神》(列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二书,不久还有第四部学术著作问世。周群同志正在英年,希望他继续努力,精进不已,勇攀一个又一个新的学术高峰。
一九九六年冬于南京大学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