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加强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加强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窥

  【摘要】文章从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角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宗教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开办或复办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宗教院校教育的范畴,同宗教课程、文化课程并行并重。国办发〔1982〕60号文件规定:宗教院校“授课比例,一般为宗教课占百分之七十;文化课占百分之二十;政治课占百分之十”。这就为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设置依据,作出了制度规定,明确了教育方向。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逐步推进、有序开展,在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授课载体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日臻完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宗教院校的特殊性等原因,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遇到了诸如院校师生思想重视不够、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积极主动性缺乏、教学质量和水平不平衡、教育经费不足等困难,仍有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改进。本文拟就在当前形势下,从如何加强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角度,谈谈笔者个人的管见和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方家。

  一、加强教育力度,充分调动宗教院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被动受教育的状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远远低于宗教专业课,往往流于被动受教和应付考试。因此,要真正达到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标,必须转变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宗教院校由各爱国宗教团体举办和管理,不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归教育行政部门管辖,因此,加强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负责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尤为重要。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工作队伍,把院校领导、班主任和全体教师都纳入工作队伍中,经常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宗教院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以此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的作用。要改进教学手段,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提问、上讲台交流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丰富教育教学形式,积极采取多媒体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幻灯片等载体,调动学生的耳、鼻、口、手、脑、眼等各种器官的知觉,改变狭隘的、静态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以外,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活泼生动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加强选拔培养,提高宗教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宗教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必须立志献身宗教事业,并准备以宗教为职业的信教青年。有些宗教对宗教教职人员的要求还更为严格,除了要有本宗教的信仰外,还要求必须遵守特殊的戒律,如天主教要求教职人员终身不娶不嫁,佛教要求比丘和比丘尼独身、素食等。一般情况下,能考上国民教育高等院校的学生,不会把报考宗教院校作为第一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和深化,普通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入学门槛逐渐降低,民办大中专院校也大量兴起,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生都流向了普通大中专院校。因此,除少数立志奉献宗教者外,宗教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高考落榜的青年信徒,或者来自中西部地区、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社会知识面也相对窄,综合素质处于中低水平。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宗教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是严把招生关口。宗教院校的招生工作采取个人报名和宗教团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因此,宗教团体的选拔推荐是宗教院校招生的第一道关口,对所推荐考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怎样、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宗教信仰虔诚与否,应是最了解、最熟悉、最有发言权,推荐什么样的考生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直接关系到本宗教的未来和发展。各宗教团体一定要把那些政治合格、思想进步、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宗教信仰虔诚的青年作为首要人选进行选拔和推荐,确保选拔推荐工作有效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杜绝走过场式的随意化、简单化、形式化。宗教团体的选拔推荐、宗教院校的招生录取和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政审工作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积极协调、有效运作,共同把好宗教院校招生的关口,宁缺勿滥,绝不能马虎了事、降格以求、滥竽充数。二是整合办学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开办或复办的宗教院校仅27所,而现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宗教院校已达100多所,更有为数不少的培训班、培训中心在各地竞相涌现。宗教院校的量多质弱导致了办学的低水平、低效率,更分散了有限的办学资源。整合宗教院校的办学资源,特别是整合同一个省级地区的宗教院校,已经成为提高宗教院校办学水平、保证宗教院校学生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清理整合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有限的资源举办宗教院校,才能真正把宗教院校办好办大。三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先天不足,后天补救”,针对宗教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要加强宗教院校学生语文、外语、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宗教专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宗教院校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办或复办,基本上都紧紧围绕“培养一支热爱祖国、接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的办学方针,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越来越多的宗教界人士认识到,宗教院校同样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宗教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师生对宗教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应摆在什么位置等问题存有疑问,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宗教院校重宗教修持、宗教学识教育天经地义,轻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理所当然。再加上宗教院校特殊的办学体制,与其他普通大中专院校缺少交流,不为社会各界所熟悉,宗教院校因此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18日进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宏伟大业,人才为本,宗教院校教育作为培养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界后继人才的活动,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是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的摇篮,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环节。而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宗教院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不能培养出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大中专院校一样,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扎实推进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加强同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是加强同类宗教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国五大宗教的爱国宗教团体经过多年的努力,都开办了培养本宗教教职人员的院校,同类的宗教院校又分有不同层次,全国性宗教院校和地方性宗教院校各司其职,开办研究生教育、四年制本科教育、三年制大专教育和两年制中专教育,以培养不同层次的宗教教职人员。同类宗教院校因其相同的宗教信仰和相同的教育形式,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宗教院校的沟通交流创造了平台。因此,同类的宗教院校更应该抓住这种契机,加强沟通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共谋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路径和教学途径,切实推进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二是加强不同宗教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同的宗教院校虽然宗教信仰不同,教学形式也各异,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相同的,目标和标准是一致的。因此,不同宗教院校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在沟通中了解各自的办教、办学特点,在交流中认识对方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达到共创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共营宗教院校教育的社会效果。三是加强宗教院校与普通大中专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与宗教院校相比,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更悠久、制度更健全、经验更丰富、方式方法更灵活,宗教院校应该与普通大中专院校加强沟通交流,大力借鉴普通大中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通过沟通交流,增强社会各界对宗教院校的了解,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四、结合宗教资源,建设具有宗教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的总和,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宗教院校营造富有特色和独具魅力的优良校园文化,是办好宗教院校的关键之所在,是熏陶和感染宗教院校学生的积极力量,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推力。因此,加强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宗教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宗教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宗教院校作为教育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的机构不能例外,也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努力建设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宗教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二是弘扬各宗教的优良传统。每一种宗教都有其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和非常独特的神圣性资源,其教义教规中都有爱国爱教、积极向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优良传统对于宗教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要努力挖掘宗教这些神圣性资源为宗教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对各宗教的教义教规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建设庄严整肃、祥和有序、充满活力的宗教院校校园文化,让广大宗教院校学生沐浴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良好氛围里。如佛教院校在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就结合佛教教义教规自编学习“以爱国爱教为荣,离经叛道为耻;以勤修三学为荣,犯戒空谈为耻;以禅悦法喜为荣,低级趣味为耻;以谦虚惭愧为荣,憍慢浮躁为耻;以感恩随喜为荣,贪著嫉妒为耻;以和合大众为荣,拉帮结派为耻;以培德惜福为荣,奢侈放逸为耻;以利乐有情为荣,损人利己为耻”的佛教八荣八耻。三是结合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推动宗教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宗教院校的校址大多设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如佛教院校依托于寺院丛林,或是宗教院校里设有供学生过宗教生活的场所,如基督教神学院校设有礼拜教堂、忏悔室等。宗教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宗教活动场所的信仰建设结合起来,在举行集体的宗教生活外,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祈祷、打坐、忏悔、灵修等等,让他们自觉参与和培养宗教生活习惯,通过宗教素养的提高和道德戒律的修持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强宗教院校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让他们在得到宗教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得到心情的愉悦和身心的健康。

  总之,做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教育是关键,选拔培养是基础,沟通交流是促进,建设具有宗教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保证。只有宗教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宗教院校才能办好;只有宗教院校办好了,培养合格宗教教职人员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何文凤.走近宗教院校的师生们[J].社会观察,2005,(9).

  [2]罗伟虹.揭开上海宗教院校的神秘成纱[J].社会观察,2005,(9).

  [3]朱新阳.发展中的上海宗教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5,(5).

  [4]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发[1982]19号.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办宗教院校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2]60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91]6号.

  [7]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宗教院校工作的意见.国宗发[1996]40号.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