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天台山道教组织的兴衰及其原因剖析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山道教组织的兴衰及其原因剖析

  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诸多道派的集合体。距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最早是东汉顺帝(126-144)时出现的五斗米道,灵帝之际(168-177)又有太平道建立,这是最初的道教。至东晋南北朝,又产生了上清、灵宝、楼观等派别,影响逐渐扩大。至南宋前后,北方又兴起了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等派;南方则出现了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及金丹派南宗等道派,此时为道教发展史上宗派繁衍最盛时期。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一些宗派衰弱,另一些宗派又繁衍了;某种条件下,若干宗派又联合成一个大宗派;而另一种条件下,一个大宗派又可分化为若干小宗派,这种宗派兴衰分合现象,贯串道教发展史的全过程。

  一、天台山道教组织的发展与衰落。

  天台在三国时立县,而道教的活动则要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三茅传说;到三国时,葛玄开始在天台创建道教灵宝派;晋时,上清派茅山宗师许迈游江入赤城山,接着陶弘景到天台山寻杨、许其迹,特别是唐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爱天台山之幽美,隐于桐柏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修炼坐忘、导引、辟谷、服饵之术;曾四次应诏赴京,面圣阴阳术数。其居天台山约40年,传第子70余人,此时天台山道教活动很盛,几乎是上清派茅山之外的大本营道场。后经名道冯惟良、徐灵府、叶藏质、应夷节、闾丘方远、杜光庭等的弘扬传接。得开上清派天台道宗,百余年间绵延不绝。这个时期,天台道观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桐柏观、元明观、白云寿昌观、昭庆院、洞天宫、法莲院、圣寿院等,有千僧万道的规模。

  宋时,张伯端号紫阳,撰内丹著作《悟真篇》,提出性命双修理论,创内丹术——以人体为鼎炉,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克服了以往炼外丹(金丹)制造长生不老药的缺点,提升了炼养理论。开创金丹派南宗。五传至白玉蟾时,南宗得以弘扬。到宋徽宗时天台山道教发展达到巅峰。那时不但道教南宗理论在全国影响很大,而且宫观的规模也大、数量多,全县共有宫观36处。著名的有桐柏宫、玉京观、桃源庵、仁靖宫、纯素宫、鹤峰全真院等等。

  到元明时,天台道教开始衰落,南宗与王重阳开创的全真道北宗合并,开龙门桐柏宫支派。明代朱元璋实行“三教归一,儒学为主,释道为辅”政策,为以后历代帝王所奉行,且钦定限制道教派别。此后,龙门律宗罕见高道。到清初,得雍正皇帝的支持,冷落而破旧的桐柏宫得到了修葺,全县道教一时得以重兴,但没有道学大作,接着道教地位又下降。随着科举制度的沿袭,儒学的主导地位日渐凸现。清末国力衰退,社会动荡,道教组织松散,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道教受西方宗教的侵蚀,进一步衰败,民间的信仰非道非佛,处于瘫痪状态。以致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文革中,各地道教组织再受冲击,活动一度终止。

  二、原因剖析。

  第一、道观代表—桐柏宫的沉没是天台山道教衰落的主要原因。

  从天台道观领头羊的桐柏宫看,它创立于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中间历经了“肇于周,灵于晋,盛于唐,扩于梁宋”等各个阶段,其鼎盛时期为唐代、宋代。当然,这与唐、宋两朝帝皇极力崇道密切相关。唐时,高祖李渊尊老子为祖,称自己为“神仙之苗裔”。高宗李治尊《老子》为上经,设为科考内容;为提高道士地位,大量兴建道观,这时道家辈出,如司马承祯、应夷节等;这为桐柏宫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人力条件。宋朝宋真宗、宋徽宗力倡道教,宋徽宗则以“教主道君皇帝”自居,规定道士、女冠地位在僧尼之上,大兴道教之风。那时,桐柏宫多次受历代帝王的敕财敕物。因此为桐柏宫发展到历史盛势,提供了有力保证。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收缴焚毁道经,桐柏宫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失。朱元章部将攻打台州时,天台百姓纷纷入山避难,涌进桐柏宫,结果酿成火灾,桐柏宫及历朝御赐珍品焚烧怠尽,化为废墟。给天台山道教以致命的打击,从此道徒贫匮,天台道教逐步衰败。到了清初,范青云、高东篱等几位道士的努力,桐柏宫又获得一时中兴,建起了中轴线六殿,东西轴线7殿。到了清末,政府无能,外族入侵,后又军阀混战,殿宇破败到几无道徒生活。社会的动荡,致使道徒生活艰难。1958年政府建设桐柏水库,规模宏大的桐柏宫全部沉入水底,由于当时缺乏易地保护意识,大量的古物、建筑遗物任凭入水,损失极其严重,尽管尚存的一些法物、经卷、石像移至鸣鹤观,但领衔地方道教组织的桐柏宫从此湮灭。于是天台道教组织散居无首,处于半生不灭的瘫痪状态。

  第二、支撑道教的理论发展缓慢,不适应信众信仰的发展变化,是道教组织衰落的内在原因。

  道教理论是产生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教义。它包括哲学、医学、养生学等。而中国传统哲学,就门派而论,主要有儒、道、释三家。道教理论确立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基本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道教形成了追求生命永恒的信仰精神,它区别于儒家社会论理教化理论,与中国佛教哲学理论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佛教的教化乃以人生为苦难,注重引导信徒苦修来生,那么道教则是追求现世生命的延续,以生活于现世为实在,并侧重于从现世寻找快乐。基督教以上帝作为宇宙的主宰,伊斯兰教则以真主安拉作为至上神,因此它们的观点是一切为至上神存在服务的。从道教诸派内部看,早期各派皆以长生成仙为目标,以肉体与精神共有,肉体不死为特征,所修道术也为了炼神炼形,以达到形神共存而“肉体飞升”。但经过好多年代的努力,都达不到肉体不死的目的。于是,许多道派不得不在信仰上作出修正。如北宋张伯端,提出“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理论。尤其是后起的全真道干脆抛弃这个目标,而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即“精神”不死。这一转变,虽解决了信仰与实践的矛盾,但淡化了道教固有的特性。使之逐步融合于佛教思想。

  道教理论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汉初张良、萧何、曹参以黄老道术治国,促成了“文景之治”的社会繁荣。唐时,唐太宗起用高道魏徵为相,崇尚“以静养民”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稳定而繁荣的局面。但是长生不死和肉体成仙无疑是违背了生命发展之自然规律,无数信道者都乐此不疲,并创造了种种修炼方法,导致了汉武帝、唐太宗等许多帝皇都因为吃丹药而丧生于此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教训。因此,道教信仰逐步失去支撑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不安致使大批难民及隐士,厌世逃生,看破红尘,这又与道教“追求现世生命快乐”的思想,格格不入,于是遁入空门,为佛教的兴盛填定了基础,导致道教的衰弱。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注重实践,为儒家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创造了条件。而道教的生命观在人生格调上显得有些低沉,缺乏社会群体性,过多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与顺应自然,忽视天人之间的斗争性,具有脱离现实的消极色彩。这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大干快上”“人定胜天”的革命热潮相悖,因此这也是道教理论走向低潮,促使组织衰弱的一个内在原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