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推进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魏德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推进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
  魏德东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展,宗教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科学地把握中国宗教的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2004 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哲学宗教学系连续举办了两项活动,期望以此促进对中国宗教的实证科学研究。
  10 日至12日,“中国宗教社会学:现状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以“宗教社会学”命名的专业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名专家出席。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巴克(Eileen Barker)教授、国际宗教社会学会会长、美国包尔大学塔木内(Joseph Tamney)教授、美国天主教大学侯格(Dean Hoge)教授、意大利罗马大学西普里阿尼(Roberto Cipriani)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吴梓明教授等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会议围绕三大主题进行研讨。一是对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总结,学者们从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实践出发,探讨了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基本现状、特点、理论核心、研究经验及发展走向。二是关于中国宗教的实证研究,内容涉及基督宗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个方面,特别突出的是对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研究。三是对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讨论,与会者就近10年来流行欧美的宗教市场论展开了辩论,赞同者认为这一新范式将对中国宗教产生巨大的解释力,质疑者认为该理论远不能说明宗教的神圣特质,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美国宗教社会学家的自恋。
  12日上午是会议的闭幕式,同时也是“第一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的开幕式。此班的主题是“宗教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区的近百名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学习。
  研讨班聘请了三位国际一流的外籍教授系统授课。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巴克(Eileen Barker)教授是国际最著名的新兴宗教研究专家,她建立了“宗教运动信息网络中心”(Information Network Focus on ReligiousMovements),为社会各界提供有关宗教特别是新兴宗教的信息,曾任国际宗教学会和科学研究学会的会长。她主要讲授了宗教的科学研究如何开展以及具体研究方法。
  美国天主教大学的侯格(Dean Hoge)是著名的基督宗教研究专家,其著作《消失的边界:主流清教与婴儿潮》曾经获得美国科学研究宗教学会的大奖。他主要介绍了世俗化理论和宗教市场论的关系,以及4个经典的研究范例。
  美国普度大学的杨凤岗教授在美18 年,近年分别当选为美国宗教社会学会理事、科学研究宗教学会理事,是进入国际学术主流的青年学者。他主要讲授了开展美国华人基督教研究、移民宗教研究的经验体会,并与学员探讨了当前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向、突破点等。
  研讨班还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专题演讲,以开阔学员视野。包尔大学塔木内(Joseph Tamney)教授以现代化境遇下的宗教为题进行了演讲;香港中文大学吴梓明教授介绍了香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介绍了佛教研究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国际宗教学现状的看法;武汉大学的宫哲兵教授介绍了他从事田野工作的体会;中国人民大学何光沪教授论述了对宗教功能认识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师宁教授综述了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她个人的参与经历。
  研讨班的第三项活动是实习、作业和讨论。学员们利用周末时间考察了北京佛教法源寺、天主教宣武门教堂、基督教崇文门教堂和道教白云观,做出研究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系统讲课、主题演讲、田野实习、作业、讨论和辅导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密集训练,学员们在两周的时间内对国际宗教社会学的前沿状况及如何开展宗教的实证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收获很大。
  会议和研讨班均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知名宗教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认为第一届中国宗教社会学国际会议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教授则对研讨班的召开给予了充分肯定。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宗教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历史、哲学、神学等研究角度,忽视当代实证研究的倾向,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宗教学研究在理论上的突破,更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不相适应。然而在国外,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主流的学科,有宗教社会学会、宗教科学研究学会等专业学会,有高质量的学术刊物,形成了良性的学术传统。
  在理论上,以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等为代表,出现了众多的学术大师,有丰富的思想创造。
  在实践上,这些实证科学研究,对社会和政府准确地理解当代五光十色的宗教现象并制定合理对策,有巨大的帮助。而这些都是中国宗教学界比较欠缺的。中国人民大学希望从今年开始,每年都邀请一流的国际宗教学者来华,与中国学者研讨最新的学术成果,逐步形成高起点的学术团队,从而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希望以此加强西方学者对中国宗教的了解,促进中外宗教学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自《中国宗教》2004.8)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