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宗教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不久前,方立天教授主编的《宗教社会科学》丛刊(第一辑)(以下简称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自2004年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创办以来,学术界同仁一直以来的一个希望终于得以实现。
丛刊内容大约分为3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有关宗教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该板块首篇是“二战”以后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L.Berger)的论文《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与问题》,这是2008年5月29日伯格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的全文,文章也是第一次发表。1993年,国际顶级新兴宗教研究专家、时任国际科学研究宗教学会会长的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艾琳·巴克(Elieen Barker)在年会上发表“主席演说”,系统阐述了以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的可能性和困难,深刻地解释了宗教科学研究的意义,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文献,演说的中文译本《科学地研究宗教?开玩笑吧!》也被收入了丛刊。宗教经济学是最近20年来西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交叉研究的活跃领域,旗帜性人物是劳伦斯·艾纳孔(Laurence R.Iannaccone),他不仅发表了相关的众多著作,还组织了研究会和网站,丛刊也发表了他的论文《宗教经济学导论》,相信能够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宗教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缘起、内涵和走向。
丛刊的第二个板块是关于当代宗教的实证研究。美籍学者杨凤岗教授的《南方某市基督徒伦理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刘贤副教授的《中国城乡基督教会之差异研究——以泰安市青年路教会为个案》、山西大学梁丽萍教授的《中国人的宗教皈依历程——以山西佛教徒与基督教徒为中心》等都收在其中。笔者的《当代中国宗教红市的发展:以生活禅夏令营为中心》一文,分析了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从1993至2007年15年的演化,并希望以此概括当代中国红色宗教市场的发展规律。与此相关的论文是国际著名学者约瑟夫·谭穆尼(Joseph B. Tamney)教授的《华人社会的宗教市场》,该文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分析了全球华人的宗教版图。
在实证研究部分,意大利学者马西莫·英特罗维吉(Massimo Introvigne)教授的《赞美上帝、缴纳税金:意大利的宗教经济》一文值得推荐。这篇论文考察了意大利1984年政教关系改革前后宗教经济的变化,以精确的数据论证了在无宗教管制的前提下,决定教会兴衰的力量是宗教供给,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之间的激烈竞争,使人们将赞美上帝与缴纳税金结合起来,最终促进而非阻碍了当代意大利宗教的发展。该文虽然多年前已经完成,但今次依然是首次发表。
丛刊的最后一个板块是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综述。台湾宗教社会学创始人瞿海源教授专门为本刊撰写了《台湾宗教社会学的发展》一文,介绍了台湾宗教社会学30多年来的重要课题、论著和主要学者。
所谓宗教社会科学,就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宗教现象及变迁所作的实证研究。在对宗教思想、历史作文本研究的同时,宗教社会科学强调对宗教现象的实地调查,重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主张在把握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解释宗教的变迁与发展规律。宗教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经济学和宗教政治学等。“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科学地解释、把握中国的宗教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宗教社会科学的使命所在。” 透过发刊词,我们可以管窥丛刊的宗旨与追求,衷心期待海内外同行齐心协力,共襄盛举,使宗教社会科学在汉语界生根开花,产生无愧于中国宗教生活的理论成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