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佛教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及面临的现实任务
试论佛教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及面临的现实任务——汪祖民
一、佛教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研究
当前佛教复兴广大的重要课题,就是要重视佛教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研究,下面常识探讨这问题。
(一)与宗教化发展特性相适应
尽管欧阳竟无等前辈提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的观念,指出佛教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宗教,展示的独特性,增强了社会大众对佛教的深刻认识。同时,我们还需要肯定佛教具有宗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神圣性与超越性。如今,佛教界提倡“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时,不少人担忧佛教的世俗化、肤浅化倾向,涉世过深失去宗教的本来的特性,必将丧失作为宗教的凝聚力,难以发挥佛教感召儿,失出佛教弘化的作用。
当时佛教自身建设,必须把佛教传播过程中,佛教主体性与世俗化倾向的天系处理好,变挑战为机遇,化淘汰为生存,保持佛教的的主体性不受伤害,维护佛教的健康形象。为信教群众提供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佛教文化,引导新教群体进入佛教的智慧大海,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才能真正地为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佛教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目标。
佛教轻微,探究其内存原因,中目的部分宗派佛敦确实有先天不足之处,仅仅能够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实修法门,尚不足以形成独立的修学体系,完整的休学体系,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因素: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律仪基础,这几条件缺一不可。当今在佛教的弘扬中,又出现了新的倾向,就是法院于“佛教是文化”之说,发展成当今佛教的学术化倾向。
佛教界如果能从文化、教育、红弘法、慈善、修持等五个方面着手,扎实加强自身建设,这样,就既包能够保持佛教主题精神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够有效遏制佛教世俗化、庸俗化和学术化绵延,保持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
(二)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中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寺院从山林走入城市。众所周知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已经快步跑进了姑苏城内。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佛教信众都市化比例提升;城市土地缺乏,寺院建筑从情面化向空间发展;受都市化的熏染,佛教现代气息日趋浓厚。
正确认识城市化利弊得失。次元经济发展了,宁静安乡失去了;政治待遇提高了,神圣性、查阅性淡化了;佛教世俗化氛围浓厚了,禅味稀薄了;次元服务与管理社会化了,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训却很难找到了。
面对这些修缺点,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一是人生幸福与三乘解脱及大乘不共脚法的关系,也是“入世”与“出世”成都如何掌握?佛教躺倒的修行方式多是头陀苦行、山居坐禅为主,主张远离尘嚣、箫然物外。二是出家人与次元到底需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杂阿含经》说:佛教的出价目的有二,一为了自求解脱,二为助人解脱。三是佛教义理与城市文化如何融合问题?佛教是一种以信为根本,以解脱为目的,以教育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佛教文化要体现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解脱几项主题。城市文化本质是物质文化,体现的是物质财富,科技进步,社会秩序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四是佛教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的区别,因为经济基础问题,存在话语权如何实现平等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
(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佛教弘扬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交通的边界华,二是信息网络化。一方面佛教恩爱的传播快捷便利,另一方面人员交流十分广泛。佛教的弘扬面临着新的环境,即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今利用科学技术,将寺院建设得富丽堂皇;运用数码技术,将佛教讲经说法变成了录像,图象音乐更是美不胜收;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建设虚拟寺院,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桑尼的流动也更加快捷,托钵行食,“三步一百,五步一叩”的环境已经不存在。弘扬佛法,可以借助更多现代技术,不仅仅在寺院建设、文化传播、对外交流都提供了新方式,让社会人士更方便接触佛教。如信众普遍使用的念佛机,经久不息的佛乐梵唱,一改过去认为“人生难得,佛法难闻”的困境,当代人不仅能够从当地寺院了解弘扬佛教的情况,更可足不出户,就从网络上了解更多佛教信息。
(四)与国际化发展要求相适应
世界已经被人称为是“地球村”人们流动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文化影响深、经济互动星强,产业关联性大,人才物流动性广,相互冲突更激烈等,在这种强烈的激荡之中,佛教文化面临着诸方面的调节。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只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方便了,绕地球一个全也不是什么问题。这种国际化的发展空间,也为弘扬佛教提供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计划发展,但单级还是多级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计划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化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计划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都是依然深刻复杂。
这就要求佛教能够有效地进行文明间对话,求同存异,和合供应,进行深层次交融。
(五)与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相适应
面对大调整、大变革的世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虹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从根本上回击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些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
和谐世界是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从“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大“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展示了佛教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最成体系,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缘和合,如何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世界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弘扬政法,化育众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佛教面临的现实任务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及所谓的“国学”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久远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要珍惜这笔财富。然而,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笔财富又可能成为沉重的包袱。尤其是精神遗产,无论曾经何等辉煌,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例如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何不想一想,旧中国早就有了整部《论语》,也早就有人“独尊儒术”,可有谁真正把天下治好了?尤其到了封建社会默契,同志阶级把儒家思想作用压制革命维持统治的工具,所以革命者才会高呼“打倒孔家店”!即使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可以批评当年的无先驱们一棍子打死孔子的做法有点过激,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而去完整继承“孔家店”吧!
“过学”基本上是属于思想史、哲学史、训诂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通过专家们的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思想资料为我们的创新思维服务,但不适宜直接搬来作为广大民众思想道德的教科书。现在的某些寺院和佛教的团体放着伟大的佛教思想宝库不弘扬,却热衷无所谓“国学”的弘扬,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二)高扬“以戒为师”的旗帜,加强道风建设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扬己之长,弃己之短;取别人之长,去别人之短;改造自己也改造别人;融入别人也被别人融入;骨质不变而肉质因应需要而肥瘦,即坚守核心精神:慈悲、智慧、去执、无我、宽容、忍让、济世、度生、持戒、禅定等。
其实践形式,就是要继续不断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需要本土化的主要方面:佛教观念、佛教行为、佛教经验、佛教体制。“众生觉悟劫成佛,正法弘扬本在僧”。佛教“以戒为师”,不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品质;佛教“续佛慧命,绍隆佛种”,加紧佛教人才的培养;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1.实践“慈悲济世”春秋,开展慈善公益事业
慈悲是与平等观念直接练习着的理念,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对终生的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是人间情怀。“地狱未劲,实不成佛”。以慈悲为怀,关爱天下众生。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慈是给终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终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
济世是佛教修行的行动体现,获现世福报,修来世功德。以初试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佛教徒对自己的生活朴素、践行素食布衣;对社会无私奉献,慷慨大度。平时访贫问苦,接济弱势群体,体;节日慰问孤寡,送上人间关爱。发挥联系信众广泛的优势,积极参与和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助残、助残、养老、义诊、精神救助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每当某一国家、地区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世界各国人民慷慨解囊,给予无私援助,是人类同情心、慈悲心自发的生动体现,而佛教徒往往站在援助行列的前头,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内在慈悲心的实际表现。佛教的慈悲理念有助于化解人们的妒忌心、仇恨心、复仇心,有助于缓解弱势群体的痛苦,有助于减少恐怖主义和战争的发生。
在广泛开展物质帮困同时,高度重视精神帮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受助者让他们能够自信自强,改变生存状态;二是对潜在的捐赠者,提高他们乐善好施的自觉性,扩大捐赠人员队伍。精神帮困有助提高社会的道德风尚,有助慈善工作得到新的提升。
慈善是人类心灵的阳光,慈善工作是为社会排忧解难的大德大爱之举,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崇高事业。
2、建立讲经说法的长效机制佛教有机体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就是佛教的本土化或中国化,特别是当代中国化。当代的首要任务就是佛教经典现代化,即运用现代语言对佛教哲学范畴作出当代人易于听懂看懂的表述;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新的群势,包括推导出合乎逻辑的引申义;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阐发范畴涵义;产样范畴中所包含的真理要素、智慧成份、合乎社会发展内容,即阐发范畴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理论思维成果;提出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范畴。
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是一个有机体,是社会有机体的环节之一。佛教有自我繁衍、自我整合、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的功能。这种动态的生命的高级存在形式,注定了佛教有机体在内外因缘变异的逼迫下,必然会自我调节、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法师们能够深入阐扬佛教义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佛教义理,从而信仰佛教,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3、重视僧才教育,提高弘发人员素质
当年世尊弘法,所弘之法是他本人体验、政悟、知道、见到的。后来所派出的六十位阿罗汉,也是各个如此。今日的弘法人员,有没有这种素质?
讲解佛法,应是渐进的,基于缘起、基于慈悲、基于法的。然而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与技巧训练,不少弘发人员把初学者吓跑了。举例来说,渐进的佛法是先提人天福报、谈布施、讲行善,然后才谈持戒、修订。可一些弘发人员一开口就讲戒定,初学者一听就“谢绝弘法”。也有一些弘发人员,大概想到当年世尊首开金口讲的是“苦、集、灭、道”,于是就对初学者讲苦,结果苦了听者,也苦了佛教。须知当年世尊的对象是根基深厚的五比丘,他们一听就有所悟了。今天那么毫无根基的凡夫俗子,一听到苦就苦上加苦,从此断了佛缘,可惜!可惜!对于弘法的认知与技巧,看来还有待加强。
弘法者的素质,也包括多闻(多学也),善加记忆,勤念诵(今时今日,也包括书写记录),专心思考,深入悟解。今日的弘法人员,要常闻佛法,多读经典,多探索,多交流。这样才能增强信心,畅所欲言。
所谓多闻,不应只局限在内明。今日的世界是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只懂内明而不顾外明是不足的。五明兼顾,才能融会贯通时速升值生活与佛法,引起听者的共鸣。今日的弘法者,一方面固然要深入经藏,另一方面也需广学外明,增长各方面的知识,这包括不断提升本身的语言能力与讲演技巧。这样才能应付今日社会所需。
总的说来,弘法人员得有大慈大悲大勇之心;有修持;有学养;有技巧。这是极高的素质要求。
4.发挥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扩大寺院对外友好交流
充分运用佛教是国际性的宗教,发挥与国际社会练习广泛的优势,以文化交流为纽带,增进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练习,协助政府加强对外友好交流工作。
佛教对外联络有其悠久的、良好的传统。佛陀涅盘后,阿育王为了弘扬佛佛法,派人到印度之外的各国,馈送佛陀舍利,宣传佛法。佛教入华后,多少中华优秀僧才,如鉴真,七次东渡。如玄奘,西行求法,于印度美誉“大乘天”。如法显,南下求法于斯里兰卡,著《佛国记》,为中斯交往,功勋卓著。他们是中华民族脊梁,更是佛教的柱子。在国内,僧人就有云游的传统,勤走于“江湖”之间,省迹间的交流,频繁不断。现在,世界成了地球村,地球佛教的对内对外交往,就有了理解,就有了友谊,就有了互动,就能取陈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抑己之短,共同提高,也因此促进了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进展。这种内外交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内之间,可以是佛教与社会之间,可以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可以是佛教与政治、文化、艺术等界别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永远是必要的,也将因此使自己更宽厚、更睿智、更强大,更具未来眼光。今天,我们在不忘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渗透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以及以及东南亚等周边佛教兴旺国家的交往,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创造和谐的周边国际环境服务。
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佛教,特别是大乘佛学精神,之所以至今能够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就在于其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因缘和合的世界观,其官腔的生命力就是平等和平的价值观,其蓬勃的鲜活力就是慈悲济世的道德观,其弘法的感染力就是契理契机的教育观,其弘化的感召力就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观。
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之源。希望教内教外有识之士都能广泛研究佛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抓住复兴和广大佛教的历史机遇,正式现实问题,找出弘扬佛法的有效途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