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李万进
随着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在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及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类不仅失去了青山绿水,失去了蓝天白云,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自我的心灵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侵蚀。人类不仅要在自我生存的环境中去寻求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灵与精神家园同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样,遭到了物欲横流的污染,也需要进行环保。许多人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享受丰富了,但这些人并不快乐,心灵依然痛苦,精神依然烦恼,当今时代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活得太累,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太累,那是因为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只有物欲的诉求与满足,没有确立与寻找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们在了无价值与意义的人生中生活,就会觉得整个社会犹如一台紧张运行的机器,每个人只不过是这台机器上微不足道的小小螺丝钉,在这种紧张而程序化的社会模式中,人们看到的人类世界是充满了痛苦、烦恼与焦虑的社会,自己的心灵与精神也难以得到安顿与清净,由于这种烦躁不安的心绪,人们所营造出的一片心境世界,不再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合一的祥和景象,而是充满了怨恨、充满了愤愤不平的人间景象。对于当下人类的这种心境,佛教唯识学早在一千多年前即以“唯识无境”的命题进行过发人深省的分析,而中国佛教则更注重个人意识与个人心境的修持,由此形成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观念,以此而观之,这种修持个人心境,提升个人心性的佛教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今人类的心灵环保提供可资借鉴的内容。
一、欲净其土 当净其心
说起净土,人们自然会想到佛经中宣扬的西方极乐净土,东方的琉璃净土以及南方的兜率净土。但在中国佛教思想理论体系之中,始终有关于唯心净土的说法,“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之弥陀与净土。因谓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又连称己心弥陀,唯心净土。”①从唯心净土的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当个人的心性不是清净无染之时,而是充满了贪婪的欲望之时,那么由这种贪欲而生成的心境,以及由此而来而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秽土而不是净土。当今的不少人之所以会挣扎于心灵的痛苦与精神的烦恼之中,就是因为那些人的心中充斥着太多的贪欲,在那些人的意念之中有太多的欲求,故而以不净之心而观人世间,自然是处处不平等、处处不祥和的人间秽土、人间浊世,
—————————————————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第2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针对这种当代人类的污浊心理状态,千百年前的禅宗大德早已有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述:
又问:愿生净土,未审有净土否?师曰: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其心若不净,在所生处,是土不净。净秽在心,不在国土。①
因此净土不在心外,就在众人的清净心性之中。时下人们的心理处于一种浮燥、燥动不安的状态,即使是在开车时也难得一时的心平气和,于是各种心理疾病乃至于由心理而引起的生理疾病纷纷出现,在这种情形下,唯心净土理论的重要性,即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当今人类心灵环保的有益启示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净土的构成有着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从客观上而言,随着人类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但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客观环境的改善,并不一定能够使得人们的心理情绪趋于快乐与祥和,这就表明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对于生存状态及生活水平的欲求是无止境的,如若人们在改变客观环境的同时,不注重从主观因素上改造自我的灵魂,去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那么所谓的净土就无从谈起,这正好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对于去除人类心灵污染的重要性,所谓的心灵环保其实就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的观念。只要确立了一种心性本净的理念与价值观念,就能够逐渐去除人类被物欲腐蚀的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在这样一种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心灵境界中,就会逐渐减少乃至于消除人类因贪执而形成的痛苦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在没有了贪执于物欲之中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就会现出一切平等的清净净土: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净心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②
个人心理状态的迷与悟,其实就是个人心性或心灵的境界是否得以提升,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否得以转变,迷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的心理充斥着物欲与功利的诉求与贪欲,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处于心灵被污染,烦恼与痛苦不断之中。反之,悟或觉的状态自然使得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大光明的祥和与安宁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中去观照人世间,就不再是充斥着焦虑、烦恼与痛苦的人生。从人类心理活动的迷与悟这一角度出发,佛教强调了自净其心、自净其意的重要性,从而显示了唯心净土理论的特殊性,即“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所谓身中净土就是唯心净土,这里的心就是众人本具的清净自性。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净土是因人心的差异而确定的,故而对于觉悟之人而言“随所住处恒安乐”。要获得这种无时无处都“恒安乐”的境界,就必须去除十恶、八邪,特别是要心怀善念、善意,否则即使是口头上念佛,也无法识得自身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的理论告诉人们,不去注重自我主观、内在的心理活动的改变,就无法见得大光明的净土。特别是在快节奏、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再去希企脱离社会、脱离人类,前往深山古寺之中过隐居的生活。并且,若是自我的内心不清净,即使是身处西方净土之境,人的心理感觉依然是喧嚣的尘世与闹市,体会不到净土的清净。
————————————————
①《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200—201页,中华书局。
②《六祖坛经?疑问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42页,中华书局。
因此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因为自我的贪欲而造成了心灵的污染,从而产生了烦恼与苦痛,那么就必须从产生烦恼与苦痛的病根入手,去除贪欲,从而去除心灵的污染,恢复本有的清净心性。这样唯心净土理论主张,秽土与净土的区别不是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也不是截然对立的,秽土可以转化成为净土,并且这种转化的过程其实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心理的不同境界,成为了个人能否见得净土的关键。秽土是人类心灵遭受污染的结果,是人类心理处于贪欲而不觉悟的状态;净土则是人类遭受污染的心灵得到了清理,恢复了觉悟的状态。故而人类心灵环保的过程,是秽土转变为净土的必要途径,是人类体悟到唯心净土这一佛法真谛的不二法门,这也决定了人们必须从自我心识意念着手,改造自我的心灵。而改造自我的心灵,其实质在于转变自我的价值观念,不再一味去追求与满足无止境的物欲与贪念,而是放下执著于物欲与贪念的躁动不安的心识意念,去寻得许些与片刻的安宁与祥和,以这种安宁祥和的心态反观自我的内心,这时就会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一个体验了清净心性的自我,再以这种体验为基础,不断反思与反省自我,那么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渐恢复清净心性,于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自然合二而一,即体悟、修证与佛无殊别的清净佛性,以与佛无异的心性去观照人世间,自己所看到的与所感触到的就不是秽土与浊世,而是清净乐土,因为尽管观照人世间的主体的个人没有改变,被观照的人世间的客体环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发生了变化,这种主题意识由染而净的转变,将直接决定个人会以怎样的心境去看待人世间变动不已、虚妄不实的万法,这即意味着个体的心识意念的变化完全可以造出一片属于自我的净土,从而营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的环境,这种唯心净土的关键在于个体的心识意念须去除对立、妄执与分别: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行说;随如行说,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①
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我佛国土常净,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②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心境是营造唯心净土的关键,这种心境就是佛法所主张的直心、深心与般若智慧。当今之世的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活得太累,活得没有滋味,关键在于人们的心识与意念犹如永不停歇的流水与瀑布一般,从未有过一时一刻的停留,人们从未在自我内心的深处对真实的自我进行过观照,也从未有过要从内心的深处认识与体会真实自我的念头。佛与菩萨教化众生时,十分强调对于自我内心的观照与认识,唯有通过对于自我内心的真实自我的体悟,才能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才能成就无上智慧,才能“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因此,人世间是净土还是秽土,关键在于人们的心中是否有分别与执著。佛与菩萨的心中充满了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法,所观照而得的境界就是“五蕴皆空”,在这种般若空智的境界中,佛与菩萨就不会起心动念去分别与执著于世间万法,更不会为世间万法而污染了本净的心灵,故而佛与菩萨观看到的世界就是一片光明、处处清净的净土。人们若是能够象佛与菩萨的清净心性一样,不是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一味去满足物欲的刺激,而是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安宁,那么以这样一种心态去观照世间,则不会再有什么烦恼与纷争,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痛苦与焦虑了,因为烦恼与痛苦的产生,大多是与人们分别与执著的意念有关,
——————————————————
①《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一四,第538页中、下。
② 同上,第538页下。
一旦去除了分别与执著,也就意味着人们的心灵境界有了提升,人们的心态有了转变。换言之,世间本身没有污浊与清净之区别,人生本身也没有什么痛苦与快乐之不同,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与心境。若是没有一种清净的心性境界,即使是身处净土之中,也无法体味到净土之乐趣;若是有一颗清净无污浊之心,有一种祥和安宁的心情,即使是身处浊世,依然可以体味到净土之乐趣。佛教唯识学倡导的“唯识无境”以及“转识成智”的理论,其实质即在于强调境随心转,而运用于人生智慧的实践之中,则与唯心净土的理论是一致的,都强调了由清净心性营造净土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境由心造”的真谛所在。
从“境由心造”的佛法真谛可以看出,个人心灵境界层次的差异,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对于所处环境的态度。当今世界,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由于时代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农耕的历史,并且今日之人类恐怕也不愿意再去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耕生活,这即意味着今天的人们只能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既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在充满了喧嚣与物欲的尘世中,人们想要寻得一方净土,想要觅得一块沙漠之中的绿洲,那么就必须在改变与提升个人的心灵境界上多下功夫。相对于被污染了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而言,人类自身被污染了的心灵,更需要引起自我的足够重视,否则即使是置身于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之中,也无法体会到片刻的安宁与清净。由此可知,“境由心造”的实质在于营造一种唯心净土,在于以佛法的般若智慧与清净佛性,医治人类饱受物欲与贪婪之苦的心灵。自我心灵受到了污染,必须去除自我贪婪的欲望,必须通过自我心灵境界的提升,才能在一种清净的心态中看到祥和与安宁的净土,这种唯心净土与“境由心造”相一致的理论,可以使得挣扎于烦恼与痛苦之中的人们获得当下的受用,这种真实的受用,就是“境由心造”的佛法甘露,也是医治人类心灵污染,进行心灵环保的良方与妙药。
二、慈悲之心 利乐众生
对于没有开悟般若智慧的人而言,都会存有一定的私心与杂念,都不会自觉地为他人作自我利益的牺牲与自我奉献,因此就会在人世间争名夺利,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种你争我斗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形成了“他人是地狱”以及“人对人是狼”的社会现象,同时在这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的争斗中,人们自然觉得身心疲惫,活得太累,对于人类的这种为了名利无休止的争斗,佛教认为是人类的无明与贪欲造成的,这就是人们心灵得不到片刻安宁与祥和的根本原因。人类虽然是具有理性与社会性的生物物种,但自我的私心也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必然体现。对于人类的这种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佛教并不是一概否定,而是以“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的方式予以度化,其中所说的佛智当然是般若智慧,众人一旦有了般若智慧,自然会生起慈悲度众之心,这也就是佛经中一再强调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济世度众情怀,也就是佛教主张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大乘菩萨道精神的核心是慈悲,而慈悲之心是基于个体舍弃自私的小我,而证得无我、法二执的般若空境智慧这一前提,从而才有了发愿度化众生的精神与愿行。在有了慈悲之心后,个人的意念则很少为自我之私利而算计、计较与争斗,一旦把自我放入无我的境界之中,那个处处为己争名夺利的私心意念便会彻底放弃,与之相应则会逐渐改善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个人所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益冲突的冷漠关系,这样个人的心理于内而言,因为不再算计他人与防止他人算计,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的牵绊与顾虑,也就会觉得在心理上不再活得太累。于外而言,因改善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冷漠与对立、冲突,自然会拉近自己之心与他人之心的距离,这样心灵会变得更为美好。
大家应该知道,佛教关于慈悲之心的理论,是基于佛教的缘起论对于人与社会现象的观照与分析而得来的。众所周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无数的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人集合组成的,因此个人与他人共同组成了社会,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这种个人、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佛教看来就是因缘和合,正是从这种因缘和合、因缘而聚的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个人发起利益众生的慈悲之心,不仅可以度化众生,同时也可以使个人获得众生的回报,因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这即意味着在因缘而聚的复杂世间关系中个人的付出与奉献,从形式上看是为他人、为社会,但在实质上因为个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因此间接也就是为个人,这在佛教教义中称之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自度度人:
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成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①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关于发慈悲心、利乐众生的主张,其实并不是一味强调个人的付出与奉献,因为佛教早已洞穿了人类具有自我私心的动物属性,而是强调了个人的付出与奉献是与个人成就无上菩提、获得般若智慧相一致的,普度众生的前提是个人须具有度化众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利、自觉与自度,对于这种能力佛教进一步认为“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②自利就是个体的自我在佛法的行持与修证中获得无上智慧的受用,只有自己获得了受用,证得了般若智慧之后,才具备了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自我要发慈悲之心去度化他人,其前提在于提升个体自我的智慧,在没有获得自利与自觉的时候,是无法去利他与觉他的。故而佛教主张在完成了自度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利人、觉人与度人,这就从无我与私我的因缘和谐的角度,化解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从而在理论上与修行的实践中,为个人心灵意识提供了一份安宁与祥和。也正是从慈悲心出发,进而劝导众人以大慈悲的无畏之心去改造与建设人世间:
如专意净土,当发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为自救故,不为一人得生净土故,不为一人成佛道故。③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④
与唯心净土的理论略有不同,在这种发慈悲之心,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中,个人虽然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之智,但却要以慈悲度众为宗旨,要不厌弃五浊恶世及其杂恶众生,以无我之愿力去度化众生,这即是慈悲愿力所致。这种慈悲的情怀与自度、度人相一致的宗旨,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无我的统一,以此则可以消融与化解因紧张、对立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烦恼与痛苦,在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中获得真实的受用:
自度度人,将所修功德,悉皆回向大地众生,同成佛道,此即觉心。觉心者,即菩提心也。此心不可分发,当全发;又不可间发,当时时发,数数发,对佛发,对菩萨发,对圣僧发,对善知识亦发,对一切僧友及有情众一切众生前悉发。以此大心,直至成佛,皆愿力故。故知愿力及佛法先导。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教主张的自利、利他的慈悲情怀,是缓解人与人之间冷漠、紧张乃至于对立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在获得了自我受用益处的基础上,
——————————————
①延寿:《宗镜录序》,转引自张怀承:《无我与涅槃:佛家道德精粹》,第396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②《净土论》,同上,第400页。
③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一,同上,第398页。
④道绰:《安乐集》,卷上,同上,第403页。
⑤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二,同上,第398页。
又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在内外两个方面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友好、和善的心理环境。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个人长期处于极度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不仅有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逐渐导致个人处世法则的不正常,从而引起与他人关系的不和谐,这样反过来又会加重个人心理的烦恼与苦痛,如此不断叠加与循环,将有可能最终导致个人心理的失常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人类心灵遭受了严重污染的症候,而慈悲的情怀犹如甘露与良药,可以洗涤被严重污染的心灵,还心灵以本有的清净而健康的状态。要获得这种心理的健康状态,个人发慈悲愿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个人心理的污染就源于个人的自私自利与他人造成的紧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这样在医治心灵的亚健康疾病时,须从病根上入手,慈悲之心正是从个人的心理问题的病根入手予以解决。通过发慈悲之心,并在生活中实践慈悲之行,人们可以发现不仅自己的内在存有问题的紧张、烦恼之心绪,会逐渐变得轻松、安宁与祥和,外在的与他人之关系也会逐渐变得和谐、融洽,在这种内外安宁、祥和与融洽的环境中,被自我私欲与贪念污染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治愈。
对于个人被污染了的心灵之医治,佛教是从慈悲之心与度化众生的互为相依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必须通过发起慈悲之愿心,才能最终在度化众生的实践与修行中成就无上菩提智慧。换言之,个体被污染了的心灵要得到医治,须在发慈悲愿心与实践慈悲愿行的过程中完成,因为佛教主张“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与众生的关系是通过慈悲愿心与愿行联系起来的,以此而类推,个人的心灵能够以慈悲愿心与愿行去利益众生,就会最终成就佛、菩萨之智,这也就是心灵脱离了烦恼与苦痛,去除了污染的大光明状态: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慈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知是解,以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①
个人所发的慈悲心包括了令众生欢喜与令诸佛欢喜、生菩提心及成正等觉这些内容。从医治人类已经被污染的心灵这一角度而言,令众生与诸佛欢喜,其实质在于个人因发慈悲心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试想个人能够使他人欢喜,自我本身岂能不欢喜,因为自我与他人是互为依存的存在,个人能使他人欢喜,他人亦会同样以欢喜之心予以回报,这样一旦人际关系中充满的是欢喜与愉悦,而不是冷漠与对立,个人的自我心理自然会轻松、愉快,原来那颗被无明与贪念所污染的心,就会得到医治。另外,发菩提心与成正等正觉是一致的,唯有发菩提心才能够不断精进修行佛法,最终成就正等正觉的般若智慧,这种成就般若之智的正等正觉,也就是个人的心性处于觉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犹如光明驱散了黑暗,犹如良药去除了心灵的污染。而觉悟的状态与发慈悲心及行慈悲愿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佛教强调了慈悲与觉悟的利他与自利相统一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即表明发慈悲心为因,成就正等正觉为果;运用在人类心灵的环保上,发慈悲心、行慈悲愿,将自我融入无我之中是因,心灵逐渐去除污染,个人心理逐渐获得愉悦是果。这样,佛教关于发慈悲心的主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为人类心灵去除物欲的污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人生实践之路。
佛教关于慈悲度众生,以至于发愿心建设净土的理论表明,佛教并不是只管个人了脱生死的自了汉,
————————————————
①《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卷十,第846页上。
而是有慈悲济世与积极入世的情怀。众人若是具有了这种慈悲济世的情怀,再发建设净土的大心愿,那么不仅可以营造出一份属于自我的清净心境,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与建设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将慈悲普度众生的心愿与愿行,转化成建设人间净土的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慈悲度化众生的愿行,一旦得以真正实践,那么就会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效果,这种效果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必要因素。与之相应,如若人类能以发慈悲心、行慈悲愿而去建设人间净土,其结果是娑婆世间转变为了清净净土,人类生活在这样一种净土的环境之中,其心灵哪里还会受到污染呢?这种以发慈悲心而达到内在自我清净的心境与外在人世间生存环境的改善相一致的理论,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思想:
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之净土,然可凭各人一片清静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恶浊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去另求净土,故名人间净土。①
从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理论中可以看出,人间净土的建设其要旨在于人类的心灵,在于人类的精神境界,故而“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关键就在如何改造心灵。人间净土在每个人的心中,心中有净土,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就出现净土。”②这就意味着,人类心灵境界的提升,直接影响人间净土的建设,而发大慈悲心、行大慈悲愿,是完全符合提升人类心灵的法则,故而人类若能够从心灵上去除为己之私心,去除贪执物欲、争名夺利的杂念,那么在获得心灵环保的同时,人类居住的世界也会逐渐由浊世转变为净土。这种心灵境界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不做只管自我解脱的自了汉,更要在度化众生的道德修行上有所精进:
一方面,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有相当的解决;一方面,也要有合于人类理性上的知识、道德上的行为,做成有人格之人,与古来所谓士君子相合,然后把所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拿出来实行。就是先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安全物质的生活,提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善良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步,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第一步所行,是人世间一切行为的道德。③
人生佛教关于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一方面否定了做自了汉的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不住张一味与世俗混为一体,而是保持佛法本有的净心、净世的特色。这样,对于人类心灵的安顿而言,人生佛教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入世的层次,主张众人应该过好人世间的生活,并要积极去尽人世间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在世间的道德伦理层次净化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人生佛教还有出世的层次,即要求众人去除贪欲与执著,“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这是从发慈悲心与行慈悲愿、度化众生、了脱生死的角度,为人类的心灵觅得一个安顿处。总的来说,人生佛教的理论是发慈悲心与建设人间净土相结合的产物,于个人而言,自我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心灵能得以安顿;于人类而言,众人都能发慈悲心、行慈悲愿,那么娑婆浊世即由秽土变为为净土,这样对人类而言无论是内在之心,还是外在的生存
环境,都可以得以净化,由此可以完成由内至外的去除污染的彻底转化。
——————————————
①《创造人间净土》,向子平、沈诗醒编:《太虚文选》(下),第176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②圣严法师:《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台北《中央日报》1997年10曰31日。
③太虚法师:《佛陀学纲》,1928年8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总而言之,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作为人类心境营造的结果,表明个人的心绪是否祥和、是否安宁、是否清净无染,是建设净土的关键,这也表明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是众人之心与佛、菩萨之心无差异而建成的。而佛经中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最大”,“佛心者大慈悲是”。众人要修证菩提、获得般若智慧,发大慈悲心是其前提与基础。众人若是发大慈悲心,具有济世的情怀,那么内心就会保有一份祥和与安宁,以这种心情去观照人世间,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娑婆世间、五浊恶世,而是与佛、菩萨居住的净土无实质差别的乐土、善土。由此可知,个人发大慈悲心对于个人内心而言,可以在物欲横流的娑婆浊世,保持一片属于自我的心灵绿洲,从而营造出一种不再苦痛、不再烦恼的清净、祥和与安宁的心境;若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并以无畏、无厌的愿力建设娑婆世间、五浊恶世,那么集合众人的慈悲愿力,所营造出的就不仅仅是一片属于自我心灵的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而是可以变人间浊世为人间净土。“相由心生”是个人发大慈悲心的结果,相是个人的心灵境界;“境由心造”则是众人齐发大慈悲心、行慈悲愿的结果,境是由众人的愿力改造娑婆世界而变成的人间净土。
三、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在当今时代,人们为了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已经开始兴起一股在大自然中、在山水风光之中去陶冶性情、放松心情的热潮。其实,这也是通过心绪、心情活动的放松,在大自然的山水风光中去营造与寻求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这种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境,在佛教特别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禅宗的教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容。历代的禅门大师、参禅悟道之人,不少都是在通过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打交道的过程中,悟得了禅机,获得了安宁、祥和与清净的心境。禅宗主张通过改变个人的心境,从而获得无上智慧,以参悟禅机佛理。人类居住与生活的世界,可以在参禅悟道的人眼中,变得处处是祥和与安宁,时时是人世间的好时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①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是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但在禅宗看来,在这平常的现象中却蕴含了可以使人们参禅悟道的玄机,而这玄机就是要求人们放下争名夺利的分别心、执著心与计较心,这样就可以达到“若无闲事挂心头”的参禅入定的心境,以这种心境再去欣赏与体味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那么人世间自然就是天天、时时都是好时节的净土。自然的风光原本是没有人的感受这一因素的,它只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但个人的主体意识却可以把自我的情感与感受赋予自然风光以人生体验的意蕴,这样自然风光就成为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感受的外在化的存在物,在这种个人心境的体验中,自然风光充当了载体,成为了参禅悟道的中介:
问: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曰:时有白云来闲户,更无风月四山流。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灊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问:如何是和尚利人处?师曰:一雨普滋,千山秀色。②
由此可以看出,禅悟的真谛在于世间万法的本来面目,在于心识的本地风光,而不是在人世间之外去体悟禅道,更不是在神秘与玄虚之中妄谈禅机。人类心灵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原本如此,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真真实实,所以东坡居士才有了以观自然风光而入禅境的佳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从这里完全可以体会到禅的生机与活力,体会到“禅宗的基本思想是与人的生命之内部活动相联系,
——————————————————
①《无门关》,《大正藏》卷四八,第295页中。
②《天柱崇慧禅师》,《五灯会元》卷二,上册,第66页,中华书局。
并且尽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实现而不求助于任何外在的或外加的东西。”①禅的奥妙就是
生命与自然的本然与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而这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不过,当代的人类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更多的不是从天然与本真的质朴中去寻觅人生的心灵价值,而是在物欲与功利中分别与执著,这就破坏了禅所追求的天然与质朴的精神,以至于人类已经体会不到自然风光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人类之所以在当代社会,即使是最为平常的自然风光也无法去欣赏,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心境被名利、贪念所束缚,已经很难在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以至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去体味到人生的真谛,去观照到自我的本来面目,从而也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开辟出一种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心境,为此佛法主张必须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心: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②
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 ,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月中,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运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师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著翠竹,说黄花、著黄花,说法身、发法身,说般若、般若,所以皆成诤论。③
人们之所以可以在吃饭、行走这些日常的生活,以及在翠竹、黄花等自然景物中去体悟禅机,关键在于人们要证得无人相、无我相的心性境界,即去除分别与计较之念,去除了分别与计较之念就不会被名利、贪欲所束缚,就可以使自己活得自由自在。人们之所以会对于春花秋月与夏风冬雪这样的自然之景,无法以自由自在之心境去体味与欣赏,就在于人们的心中充满了物欲的分别与执著,充斥了太多的名利束缚,这样为了物欲的满足,为了名利的获得,永无休止地去争斗,人们就陷入了人相与我相的执著之中,人们的心灵那里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息与安宁,这样的人生怎能不活得太累,心情哪能不紧张,心理压力哪能不大?当人类的心理在现代社会的高节奏、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出现烦恼、痛苦以至于被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不少人想到了禅宗,想从禅宗倡导的亲近大自然而参禅悟道的法门中,去医治满目疮痍 、饱受苦痛煎熬的被污染了的心灵,因为“在禅宗看来,宇宙中的一切无一物不含佛性,优美的自然山水,更是佛性凝聚得最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修行,容易获得灵感,容易顿悟。参禅悟道本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动,因此,就在这花开花落,月升日落之中似乎也能窥见佛法的奥妙。”④禅宗以自然风光的景物,作为引导人们参禅悟道、体悟清净心性的中介与载体,既然人们可以在大自然的无限美好的山水风光中获得心性的清净,那么不言而喻的是人类被污染了的心灵,自然可以通过大自然的风光为载体,得到洗涤与净化,从而恢复人类本净无染的心性。这种在大自然中体悟到的入禅境界,东坡居士在《前赤壁赋》中作了现身说法的描述:“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们在将自我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禅景合一时,是何等的洒脱与自由自在,是何等的惬意与愉悦,哪里还会有为物欲与名利所束缚而产生烦恼与苦痛呢?一旦没有了烦恼与苦痛,一旦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放下贪执于物欲与名利之心,那么人们紧张以至于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会在面
————————————————
①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40—141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②《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卷四八,第382页下。
③《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第195页,中华书局。
④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第57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对大自然时,在体悟到清净的禅景合一的境界中得以医治与痊愈。
禅宗祖师在开示众人悟入禅机时,通过一些大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心境相联系,以此启发众人,并一再开示参禅悟道之人,所谓的佛法不在众人的心性之外,所谓的禅悟就在众人的心中,自然作为外在于众人意念的存在,其境界的变化实际上是与众人的心境相一致的。故而“禅宗常说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形迹’,这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描写已经破法执我执,似已悟道而实尚未的阶段。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描写在瞬刻中得到了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也就是禅的最高境界。”①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心绪不宁、烦躁不安,自我心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与人们没有寻找到一种永恒的目的价值与意义有关。因为当今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模式,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自我活着,为什么要去追求时髦的东西,也很少有人认真反思过社会大众的流行生活模式,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于是自我的主体意识便完全在所谓时髦的社会生活中被消解了,个人只充当了一种抽象意志的手段,这种抽象的意志即社会上流行而时髦的各种风潮,犹如一张无形的网,人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无形之网所束缚;同时,这张无形之网又犹如一双无形之手,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心识与意念,使人们在流行与时髦的社会风潮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以至于认不清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样的结果便是人类心灵的污染程度越发严重,人类的意志越发不得自由。而人类“意志之所以不自自由,其主要原因,即由于心放在外,心为物役。换言之,心为外物的奴隶。……大概心放在外,一方面好象是神不守舍,我们自己的心飞越在外边,而一方面是外间的东西,或别人的思想意见钻进我们自己的心理,霸占住我们的脑筋,使我们不能自己做主,意志不自由。因此我们的思想言行,不能代表我们的真我,而乃是传达别人的意志思想的工具。但因为我们具有人的外形,具有一副假人格,而我们精神受外物支配,传达别人的思想意志的行为,又须我们自己负道德的责任,所以人生最大的不幸,精神最大的痛苦,实莫过于意志的不自由。”②这种心放于外的意志不得自由的原因,佛教称之为分别与执著,并且佛教的唯识学还认为是人类意识中所形成的“遍计所执性”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人类舍本逐末、舍真趋妄的颠倒的梦幻行为,这就是造成人类心灵被物欲所束缚而不得自由的根本原因。人的这种意志不自由的状态,于今日的人们而言就是指其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处于不断的烦恼与苦痛之中。因此,“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他的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③从人类的心灵摆脱物欲的桎梏而得解脱与自由的角度而言,禅宗所主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可以为人类寻得与确立一种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可以为人类的主体意识提供一种获得真实自我的途径,因为“禅在其本质上是了解人的存在之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束缚到自由解脱的道路,……我们可以说,禅彻底而自然地解放了贮藏在每个人内部的一切能力,这些能力在一般环境中是被束缚被扭曲的,以至于它们找不到任何适当的途径来活动。……因此,禅的目标就是要拯救我们,使我们免于疯狂与残废。这就是我说的自由,它使我们心中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仁慈的冲动得以任意活动。”④这也意味着,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禅宗主张的融入自然,从而营造出一种参禅悟道的心境模式,在与大自然打交道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在参禅悟道的一瞬间,去寻得真正自我的
————————————————
①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7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
②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19页,商务印书馆。
③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二节,《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第317页,商务印书馆。
④ 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3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生存价值与意义,去真正体味刹那见终古,瞬间即永恒的禅机。人们之所以无法识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佛法真谛,乃在于人们的心境没有片刻的歇息与安宁,以始终烦躁不安的心绪,去观看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自然是体味不到自然风光中蕴含的无尽禅机,更无法使得自我的心绪有所改善。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个人的自我心境是怎样一种状态。大自然风光可以随着个人自我心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自我心境的不同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自然山水风景,这也就是“境由心造”。
这种“境由心造”而形成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景物相协调的禅景合一的状态,体现了禅的奥妙在于转变人类意识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态度,从而净化人类的心灵,最终达到在人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体味与欣赏禅的玄妙:“是以解道者,行住作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①这种禅机遍布于人生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之中的主张,既没有让人们脱离人类社会而另去寻觅净土与乐土,而是体现了“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的禅法真谛;同时,正因为人们的意识经过了禅机的洗涤,有了禅门妙法的净化,从而自我内心深处便有了一个真正自我的主宰,这就是脱离了物欲桎梏与束缚,而确立了真正意义与价值的自我主体,这在禅宗之中被认为是解脱悟道的自由自在的体现:
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合,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神祗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祗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祗如今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祗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②
这便是禅宗所主张的获得了人生解脱与自由的理想境界,在这种自由的人生境界之中,外在世界与物欲对于人类的腐蚀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心灵却不再为之污染,心灵也再不会烦恼与痛苦不堪,因为人们在经历了禅的净化之后,在体悟了禅的玄机与奥妙之后,原先被污染的心灵有了彻底的清理与净化。并且人们的心灵在有了参禅悟道的体验后,自然会在自我内心深处确立起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可以让人们为自己的心灵作主,而不是随波逐流,为外在的花花世界的纷繁芜杂的现象所迷惑。尽管人们在此时仍然要面对外在的人生与世界,而不是将个人的心识与人生、社会完全孤立起来,但由于人们有了一个主体的意识,就不会被各种现象所束缚。从禅宗关于人与自然所证得的禅境合一的理论中,可以看出禅宗并不主张自我内心与外界的绝对封闭,因为“老空守着枯寂的心,绝对不使之放出于外,或绝对不许外间的东西钻入此心,亦非意志自由之道。必须有时故意使此心放出,故意忘掉自己,或故意将此心放开,让外物自己闯进来,然后将此心收回,将外物赶走。使此心的内容更见丰富,使自己的人格更为扩大。对着大自然欣赏艺术,钻研深邃的学术,过庄严神圣壮烈的宗教生活,……均可以使此心暂为放出,忘掉我们自己的小我,而结果可以使此心更为高洁丰富,使自己觉得自己更超脱、更伟大、更自由。简言之,使此心放
——————————————
① 《大珠慧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57页,中华书局。
② 《百丈怀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上册,第135—136页,中华书局。
于悠久高明博大之域,也就是求放心的一个法门。”①禅宗人生境界的主张,其实与这种“求放心”而达到人生自由的理论有着一致处,因为禅宗关于参禅、悟禅机的三种境界,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与“求放心”的“由心之自在自守,经心之自外自放,而回复到心之自在自为”②的理论互为辉映,这也显示了禅宗人生境界理论对于当代人类心灵的启迪作用,人们完全可以在经过了参禅悟道的心灵净化之后,以个人的经历去体味禅门历代相传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人生境界,再以这种人生境界为指导,落实到自我的人生实践之中。这也意味着人们只要获得了自我主体的意识与价值,就可以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人们的心灵能否获得自由与解脱,其实质仍然在于心灵的境界,心灵得不到解脱就是心灵被污染的状态,而当心灵摆脱了物欲与功利的束缚,也就得到了自由。从禅宗倡导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一人生境界而言,它很好地处理了个人本净心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禅宗倡导的禅景合一的人生境界,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生智慧理论,可以使人们在不封闭自我的环境中完成人格的提升,清除心灵的污垢,还心灵以本来面目,从而营造出一片自由自在、由自我作主的精神天空。
——————————————————
① 贺麟:《论意志自由》,《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320页,商务印书馆。
② 同上。
文/李万进(四川大学哲学系)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