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异同之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喻冀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异同之探讨

  喻冀平 清华大学核子工程系教授

  科学以认识心为基础而发展,佛法以无分别心为根源而开展。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促使科学与佛法发展的观念。科学之发展基於对外境与理念认为实有、对存在现象本质的深入探讨,以及逻辑实证方法的运用。惟这些理念与方法,实为「认识心」对宇宙万相认知发展而成。「认识心」对自身的深度探讨,可体验其本质实为「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圆融万相而建立佛法的发展。科学发展需有无分别的假设,以佛法而言,实为「识」之表现。

  科学是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科学的发展使近代科技文明日益发达,从最初物理、化学的发展,逐渐扩至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数学。科学的应用则产生机械、电机、化工、土木、制药等重要工程科技。科学重视分析实验的精神,影响了相关社会学的发展,因此统计分析、调查等方法也广泛应用於经济学、企业管理、社会学等。科学的发展扩大了人类认知的范围,小自物质的组成,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大到整个太阳系,甚至扩大到太阳系外的宇宙。此外,人体细胞、血管、神经、脑等也都由於科学的发展,而进入新的研究认知领域。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观念

  在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来探讨近代科学发展的根源,不得不归因於近代人思想的转变。西哲罗素在其著作中描述:「……而拉德莱论证了常识所相信的一切都仅仅是现象。我们则回复到相反的极端,认为每种事物凡常识认为它是实在的,就是实在的,不受哲学和神学的影响。带著逃脱牢笼的知觉,我们自由自在地想:草是绿色的,太阳和星星即使没有人知觉到也是会存在的,并且还有一个柏拉图式的、多型的、超时间的理念世界。过去被认为没有内容的逻辑世界,突然变成丰富多彩和真实的了。数学可能是完全真实的,并非仅仅是辩证法的一个阶段。」罗素的表述显示二十世纪实在论的两个特别不同的因素:一种表现为「太阳和星星这些物理对象不依赖心灵而存在」的符合常识的信念;另一种表现为「柏拉图式的理念或共相也独立存在」的极不符合常识的信念。而接受外境及理念为实有是近代科学发展的第一个基本观念。

  科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对存在现象的本质做深入地探讨。例如肉眼所见北极星比月亮小;但深入分析後,所认知的是北极星不比月亮小。对现象所蕴含的本质一再地探讨,使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由分子、原子,扩大到质子、中子、电子,更进一步深入到基本粒子如夸克等。爱因斯坦对「同时」观念的探讨发展出「相对论」,而对时间的相对性有更深入的认知。

  影响科学发展的第三个观念是科学在探讨万事万物时所用的逻辑实证的方法。德哲卡尔普曾说明逻辑分析:「……逻辑分析的功能是分析全部知识、全部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论断,以便搞清楚每个这样论断的意义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对於一个既定的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於找出证实那个命题的方法。」「什麼是证实一个命题的方法呢?」这里,我们必须区分两种证实:直接的和间接的。如果问题是关於对当前的知觉有所断定的命题,例如「现在我看见绿色的底上有一个红方形」,那麼这个命题就可以用我们当前的知觉直接地予以检验。「……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於间接证实问题……一个不可能直接证实的命题P ,只能通过直接证实那些从P以及其他已经证实了的命题所推导出来的命题,来予以证实。让我们以命题 P1 为例,命题 P1 是:这把钥匙是铁制的。证实这个命题有许多方法,例如:我把这把钥匙置於磁石附近,於是我见到这把钥匙被吸住了。用磁铁检验後,我们还可以用电气的实验或机械的、化学的、光学的等等实验来进行检验。如果在这进一步的考察中,全部实例的结果都是肯定的,那麼命题 P1 的确实性就逐渐增长,也就很快地可以达到一定的程度,它能够充分满足一切实践的目的;但是,绝对的确实性,我们是决不能达到的。借助於别的已经证实的,或可以直接证实的命题,而可以从 P1 推出的实例数目是无限的。所以将来发现一个否定的实例的可能性就总是存在的,虽然它的概然性会是很小的。可见命题 P1 永远不能完全地被证实。就因为这个道理,我们称它为假设」。

  二、科学理论需无分别假设,人类对宇宙万相认知之发展导致科学发展

  影响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观念都是透过人类的心灵活动,期望认知宇宙万相而发展出来的,可说科学发展是人类「认识心」发展的成果。近代科学家对物质、空间、时间、电荷等的分析探讨,发现欲了解这些现象,都可以经由「无分别」的假设而建立出相关的物理定律,而这些物理定律可以充分描述物理现象的活动。例如这一刻时间性质和下一刻时间性质是无分别的,可以推导出「能量守恒定律」。又如空间一点和另一点的性质是完全无分别的假设,可以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近代物理研究发现的许多定律都可建立在相对应的「无分别」的假设上而发展出来。换言之,科学家藉「认识心」对现象界的探讨认知,发展到必须有「无分别」的假设,才可建立相关现象的活动。

  不仅科学的发展建立於「认识心」之发展,相关美学、伦理学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科学的发展重心在於求真,美学的发展重心在於求美,伦理学的发展重心在於求善。美学探讨什麼是美:一幅画,甲认为很美,乙认为不美,美的标准何在?如果除去人类主观的判断,物之自身所呈现的是什麼?概略而言,美学探讨各种人类艺术活动美的本质。同样地伦理学涵括人类对善的价值的探讨,以增加对人类活动现象的了解。

  三、认识心之探讨

  人类的活动虽可归因於「认识心」的发展,而其中有些活动是可验证的,如科学;而另外某些方法却是在探讨认知活动所产生的价值观。前者是对客观事物的研究,後者是对主观活动的研究。我们举游泳为例,有关游泳的研究可以显示用何种姿势能达到良好的活动。然而一个人想学游泳,却不能只依靠客观事物的研究,他必须亲身去练习游泳的姿势,并体验整个游泳的活动。西哲柏格森说:「我们觉察到在自身中所进行的一切,这在我们的全部经验中是最富於启发的。」对於主观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对「认识心」的存在主体——「生命」的认知。柏格森认为活著是一个比认识更为基本的过程。由於生命活动与「认识心」的活动有密切的关连,要体验认知生命活动的本质,可以从了解「认识心」下手。「认识心」的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惟、记忆、分析等等。探讨「认识心」的产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产生感觉、知觉、思惟、记忆、分析等活动。西哲埃德蒙特?胡塞尔所用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对认识如何产生感觉的过程有所助益。当我们回顾从不同角度知觉到一个立方体的时刻,我们把它的各种外观想成是那个立方体的各种外观。但是我们必须放弃这种自然习惯,以便专注於纯粹的经验,专注於纯粹的现象,专注於外观的自身;同时应更进一步专注的不仅是对这个立方体的各种认识或外观,还有我们的各种体验或经验。胡塞尔称这个过程为「现象学还原」,亦即视立方体和其他客体为不存在,以便专注於自己的经验和对它们的体验。

  四、认识心还原显现其无分别心之本质

  应用这种还原的过程在我们的感觉、知觉、思惟、记忆、分析的活动里,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禅宗所谓的「如何是父母未生汝之前的本来面目」的参禅初步功夫。而透过这层功夫,可以进一步认识佛法将「我」分析为「色」、「受」、「想」、「行」(思)、「识」(念)的「五取蕴」的含义。这种还原功夫的努力可使我们了解认识心的发展及其根源,由「色」到「受」,「受」到「想」,「想」到「行」,「行」到「识」,认识心是念念生灭的。将念念生灭的识心再还原去显现它的本质,正是佛性的开显,佛法的发源。这个本质是「无分别心」,它的特色是不动的,没有见、闻、觉、知,没有分别、爱恶、取舍。从分别的识心到无分别心的过程,可由下列事物的说明来了解:我们研究自身是如何入睡的,当我还有念头时,我还未入睡;而一旦睡著时,即不知清醒之念。直待熟睡後醒来,始知入睡之事。同样的,分别心存在时不知无分别心。待分别心消失而还原至无分别心(这在佛教密宗红派的修行称做「归元」);然後又由无分别心再进入识心後,识心始知有个无分别心为其本体。再以镜为喻,明镜能显万相,却不能显自身。简言之,识心能够认识万相,却不能认识自己的本体;只有离开识心,才能显出其本体——无分别心。

  五、无分别心体验万相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发现认识心一旦发展到极限,就会探讨其自身;而探讨认识心的起源,会导致无分别心的体验。识心对外境及理念的探讨展现了科学之发展,而对自身的深度探讨展现了佛法之发展。我们除了有「认识心」(即分别心)此一工具外,我们对生命的本体——无分别心的体验,使我们又增加一个体验世界的工具。当我们深入体验无分别心时,原来因分别心而建立的万相、众生,都因分别心转为无分别心,而使我们体验到生命的本性(自性)与万物的本性(法性)是无分别的;而自心与众生本性的无分别的体验,可验证《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相现前,如如不动,自觉、佛觉、众生觉一如无二如之旨」——此「如」字是指「真空体性」,即无分别心的体性。无分别心可圆融万相,再行布万相而建立一真法界。而佛法的修行者以《金刚经》而言,即「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换言之,对无为法——无分别心的体验,即有修行深浅之别。无分别心的行布又可以《心经》所言而说明,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无分别心是色、受、想、行、识的本质。又如《圆觉经》所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六、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之关系

  无分别心为分别心的根本,与科学发展之假设——无分别之假设——恰成一有趣之对比。而分别心与无分别心之关连也建立了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的关系。无分别心的体验对外境不执著为实有,认为是因为认识心的发展而有此认识。而探讨现象所隐藏的实相同为科学与佛法关心之处,惟所用的工具不同,科学需要假设,而佛法不需假设,一切皆消归自性——无分别心。科学有能所、有证及证者,而佛法「於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

  七、科学之发展为「识」之展现

  龙树是大乘学说的创始人,为八宗共尊之祖。他的理论完全是从认识的角度来讲的,处处与认识论联系在一起。如讲应该如何认识宇宙现象,而怎样认识才算正确;同时还讲到应当怎样运用概念,才能得到正确认识等等。他对「中观」下了一个定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假名」的原意是「假设」、「施设」,梵文是Prajnapti。後来从这个字又引出 Vijnapti一字,汉文常译作「了」或「表」(如表业、无表业。) Vijnapti 这个字是由「识」 Vijnanai 变化而来,是识的过去分词,不但是「识」义,且有「识」所表现出来的意义。龙树第一次提出「假名」这一范畴,假用语言表示谓之「假名」,而在思想上的表现则谓之「了」,即「识」义。而科学以外境和理念为实有以及各种假设的展现,实为「识」所表现。此一理念在龙树的理论中已有了相当程度之探讨,亦可作为本文「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异同之探讨」的结语。

  参考资料:

  一、梁乃崇著《无分别与对称性》(「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民国七十九年七月。

  二、M?怀特编著,杜任之主译《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谷风出版社,台湾,一九八六年。

  三、吕澄著《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天华出版社,民国七十一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