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专访广普法师: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做慈善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专访广普法师: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做慈善

  在厦门,有这样一个慈善组织,它的发起者是佛门弟子,而组织本身却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在成立之初,它只是一个8人小组,为了践行佛法的基本教义——智慧、慈悲,组成了“小蚂蚁爱心小组”,决定通过做义工来服务社会。8年过去了,曾经的8人已经发展到1500多人。这个慈善组织不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为他们提供心灵的养护,这就是同心慈善会。在论坛召开期间,华人佛教记者采访了同心慈善会会长广普法师。

  记者:广普法师您好,我是凤凰网华人佛教的记者,厦门同心会从爱心组发展到今天,很令人赞叹。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同心会也积极投身到救灾的行列。请您谈一谈参与救灾的感受?

  法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去那边的时候,看到很多人的表情都很木讷。当时我问几位灾民:“家里都好吗?”我并没有说像一般的佛教徒:“阿弥陀佛,你要练佛……”我只是问家里都好吗,他们马上就绽开笑容,告诉我说,都很好或者谁走了,就会这样子告诉我。

  我特别感动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他竟然笑着对我说:“还好不是火灾,不是水灾。”我说:“为什么?”他说:“火灾和水灾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捡了。”他就觉得现在地震停了,他还能捡一些东西回来,搭在那个棚里面生活,所以他觉得幸好不是水灾、不是火灾,这让我特别的感动。

  今天在会上有人说,他们在救灾,有灾民在打麻将,师父有点不平衡,有点义愤填膺。但是我却觉得非常的感动,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打麻将。那时候我也看到他们打麻将,我会过去和他们打招呼。所以可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我觉得他们能在一片废墟当中打麻将,这很好、很棒。其实她们都是特别的坚韧。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广普法师,你们所从事的同心机构,作为一个慈善机构,它好像不同于中国大陆其他佛教慈善机构的一些模式,这个是你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吗?还是复制其他机构的呢?

  法师:自创的。

  记者:那请您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法师:因为同心在创办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像你一样的,当时只有我一个是出家人,其他的六、七个人都是在家众。居士双休日就会来找师父一起打坐、诵经、喝茶、聊天。有一天我们有另外一位创办人,也是我的徒弟,我们都在一起聊天。结果那天台湾发生“9·21”地震,我们厦门也有感觉。当时我那个徒弟很恐慌,从他家6楼逃跑下来。而我当时很迟钝,虽然也有很强的震感,但我就在那儿念阿弥陀佛,反正就不管它。后来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聊到说:“师父,我们都这么用功,可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只是轻微的摇动,我们就恐慌成这样,这个佛法到底修在哪里?”我说:“是的,佛法一定要看实践,天天盘腿有盘腿的好、诵经有诵经的好、拜佛有拜佛的好,但那都是充电。如果我们没有和众生面对面的互动,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检验我们的修行的。”

  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佛陀教育我们,智慧和慈悲应该怎样去实践呢?我们只有通过和其他人的互动,才能检验我们对佛法的体验。我们知道有一句话“愿解如来真实义”,我想我们不仅是要解,还要愿证如来真实义。大家就觉得,既然如此,那我们去做慈善,我们就去做了。刚开始,大家也没有想到钱的问题。我们就开始在厦门的福利院做义工,当时也没能力做其他的事。因为当时跟在我一起的都是大学刚毕业,薪水也不高,所以我常开玩笑说,我们是“诸大穷人,聚会一处”,大家都是善良的。虽然我们没有钱,可是我们有双手,我们有心,什么都给不起,我们给的起真诚,给的起那份关怀,给的起那份重视。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出状况,只要你给予他足够的关怀,他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们就开始这样做,做的时候觉得我们太渺小了,就称自己为小蚂蚁爱心小组。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小,但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一直到2002年8月,才正式批准成立。我们从2002年4月份就开始办手续,在这期间,一直不断的和众生互动,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那个时候我四处找大陆有关这方面的资讯,很少,尤其是社工做慈善的那种NGO组织的这种管理,找不到NGO组织的这种管理模式。找不到怎么办?然后我们就跑到香港去学习。香港有一个香港义工发展局,他们非常友好,很愿意教我们,并且把他们的经验与我们分享。我们还从他们那里买了很多义工培训教材回来。那时候通过做的过程,我们就发现,有爱心还要有方法,方法真的很重要,就像佛陀告诉我们的,悲智双运。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我们把第一个培训班叫“水滴班”,也是我自己带。很少有人像我这样,自己带班,自己讲课。有时候需要英文的教材,就从网上找,然后再整合成自己的东西。到上课的时候,我就扛着一推英文书,上台给同学、给我们的义工讲课,然后慢慢的摸索出自己的模式。

  再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有爱心还要有方法,有方法还要有好的心态。否则我们的义工很容易出现一种大沙文主义,就会觉得我在帮助你,你就应该怎么样,这么多人献爱心了,你们就应该怎么样。

  我想如果做慈善还要提要求,那就不真实了,我尤其反对做慈善来要求别人信仰。我在整个培训过程当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能强加我们的价值取向给我们的服务对象。

  我记得我们到灾区以后,接了很多小朋友回来。我们有一个义工蹲下来,跟小朋友说:“你知道吗?带你们来厦门,你们要好好读书,你们要感恩,才能报答……”我眼睛一瞪,她马上意识到说错话了。后来,等那小朋友走了,我就说:“你来做慈善,有没有人拿枪逼着你来?”他说:“没有,师父我知道错了。”我说:“你哪里错了?”义工回答:“我不该跟他提要求。”

  昨天我在诠释同心会的工作理念时指出,我们做慈善是用“慈悲”两个字,“慈”一般人讲“慈与乐”,怎么给予快乐?那就是把自己的“心”放在最下面,“慈”在上面,“之”代表着现在、此刻、这里。那么你活在每一个当下,你能够去感同身受对方的需求,才能真正的给予快乐,你让对方觉得我们在一起,我不孤单我不寂寞,我不是无助的这就够了。

  义工也好,我们慈善从业人员也好,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陪伴者、一个引导者,至于他要怎么走,是他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借此来告诉他一定要信仰佛教。包括我办儿童院也是奉行这个理念。院里现在有86个孩子,我不希望给孩子一个宗教的框架。我会跟他们讲:“长大以后如果你们能读博士,那很好,如果什么都不是也很好,你们要信仰耶稣、信仰基督也很好,怎么都好。不是佛教是最好的,没有谁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是最好的。”

  我不希望孩子这么小,因为我们在做慈善,在帮他,他就要接受我们的佛教。如果说因为我们今天做慈善,让对方接受了我们这一袋大米,接受了我们这罐牛奶,他就要来信仰佛教,那他的信仰不纯。佛门有句话叫“发心不正”,抱着这样的心来,我不太赞成。所以慢慢地,我们就发展了同心会自己的一个模式:心灵的慈善、文化的慈善。任何时候我们都以这个理念来指导工作,我们称之为养护心灵,关怀生命。

  在义工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去看募到多少钱,这个不是我们衡量的目标。我们衡量的标准是我们在和众生的互动当中,我们义工彼此之间,义工和志工之间的互动当中,有没有养护到心灵,有没有关怀到生命,如果有,我们就是成功的,这就是我们衡量的唯一标准,用我们的理念来衡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模式。

  我们很注重培训,过几天我们又有一个新的班。目前我们已经办了22个义工班,此外还在不断的去报。这些义工培训以后,不一定就是留在同心,而是哪里的公益机构,哪里的NGO有需要,我们就推荐去哪儿。

  我在很早以前为什么就很强调不要这个宗教信仰?不是不要,我们作为义工、志工本身,我们自己的这份信念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刚开始的时候,我的书包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今天的这个大草原或者是公园,就是我们的办公室。他们跟着我,就会问:“师父,我们没有道场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办公室怎么办?”我说:“怕什么,有句话叫‘有道就有粮’。有没有听说过粮道的?没有,那就对了,道粮,道粮,我们自己有道就不怕没有粮食。”所以我们做就对了,我们自己这份心要很坚定,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的那份道心。就像我们在画一个圆心,同心,你这份心很坚定,要定在这个定点,你这个半径可以无限的扩大,再怎样圆都行。但是如果你今天这个原点,你这份道练不定,是画不了圆的,怎么画都画不来,所以这份道至关重要。我们不怕没有钱,在今天,同心也不是最富有的,依然还是大穷人,但是我们有道。然后他们就说:“哦,那好吧。”

  我们那时候没有办公条件,慢慢的也有人捐,再来出家师父,没有地方住,因我自己有一个精舍住,那他们有时候就会跟我挤,我们七八个人挤一间。又开始烦恼了,我们出家人没有寺院怎么办?要有道场。我说:“怕什么,有道就有场。”后来也证明了,真的有道就有场,现在我有两个寺院。虽然还很小,但它毕竟是一个寺院,所以我想只要我们自己心里很定、很坚信佛法的真理,我们不需要有要太多的怀疑。

  我还记得,在90年代时曾碰到一个异教徒的情形。那时我送300块钱的学费给一个小朋友。

  那次的事情是这样的:在去做调查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有很多的在家众,也不一定都是佛弟子,大家都是有爱心的人。请我们的义工去做调查,所以她家里都没有意见。结果那天我亲自过去,把她奶奶吓了一跳,因为是一个出家人,所以她就把她孙女的钱打到地板上。我当时恭敬的双手给她,她孙女很高兴的接了,而她奶奶却把钱打在地板上,说:“不要异教徒的东西,呸!”我把钱捡起来,双手再递给她,我说:“阿嬷我们一起来背圣经好不好?”

  在圣经新约里有这么一段话,刚好那个时候我有读过我就记住了,我说:“‘爱是不自夸、爱是包容、爱是凡是忍耐。’这是一直感动着我的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圣经。”那阿嬷很惊奇:“嗯?法师也会圣经?”然后她跟着念完了,我接着说:“你把我当做是主的使者,我是主派来的,那你就接受。”听完后她也不是很高兴,就这样把钱拿走了。再后来我们经过她家,她还会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去她家喝水。

  所以我想其实这也是我们的道,如果我们没有道的话,可能那个时候一般人都会很受挫,当时我看我们有的义工就受挫了。

  记者:其实心理上没有办法去接受这样的一种拒绝,那广普法师您是从哪年开始做慈善工作的?

  法师:1999年开始做,就是在这个教室。

  记者:那您从事佛教慈善公益事业那么多年,您认为最大的一些难点,最大的困难有哪些?

  法师:好像没有。不需要去假想困难,困难肯定是有,但是那些困难都不是困难,自己才是最大的困难。记得我们刚开始做慈善的时候,那时有人说很多不好听的话,尤其是我们去下乡,因我长的比较像北方人,他们以为我不是厦门人,不会听厦门话,在后面说很多很难听的话。其实我都听懂了,然后我会笑笑,再用厦门话跟他讲。

  也许是我有阿Q精神,但是我觉得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诽谤他,要想办法陷害他。我们和佛陀比起来又能算什么,所以有人诽谤我们,都是理所当然。因此我们没有,也不会把它认为是困难,反倒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没有人骂我们了,我会想我们已经被神话了,这有点危险。所以就是说在个人的部分,我不认为有什么困难。

  那第二块就是说所谓的财务上的困难,对我来说也认为不是困难。当然我们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但是我相信我们没有钱给别人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做陪伴,所以作为慈善,我很希望不要只盯着钱。现在我们很多媒体报导,募捐到多少钱。当然这很需要,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的诚信、社会公信的问题。但是我想我们从业人员本身不要盯着它,所以在财务上我也不认为是困难。

  再从人事组织方面而言,我也不认为是困难。有时候他们会觉得,比如说同心现在还是在区里登记的,是厦门市同安区同心慈善会,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困难,因为无论区的大小,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做什么。

  无论是政府也好,无论是老百姓也行,在面对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时,人的本能一定是抗拒,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此,被抗拒也是正常的、必然的、必要的,它也不是困难,所以我们不认为有什么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勇气,我们有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承担?我们有没有愿意去学习?我们能不能去放下身段?如果说有困难,那都是来自我们自己、义工本身、志工本身、我本身,这些是我们自己要克服和成长的。

  记者:谢谢法师,非常感恩。因为你们同心会的这种模式是非常新颖的,所以我们也非常赞叹你们,你们从那么小的爱心小组发展到今天,非常好,祝愿同心会能够发展的更好。

  法师:很多人会告诉我说同心要做大、做强,每当听到这话的时候,我都会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志工,不要求大,不要求强,那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只问每一个走到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每一位服务对象,能不能感受到同心养护心灵,关怀生命的这个理念,我们有没有做到与人为善,同心协力。这个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这是比较特殊的。

  记者:谢谢法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