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陀教诲 指导社会生活(一)
学习佛陀教诲 指导社会生活(一)
宋永霞
作为宗教场所及传统文化保留地的寺院是靠十方大众对佛菩萨的虔敬信心,对佛法的尊重希求信心,及对僧众的恭敬信心,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心,各自捐赠出资营建而成的。佛教中的十方包括东南西北四围上下。因此,任何地方的寺院都不仅仅属于当地,它是属于十方大众的,是世界的。它由各地的人们捐助建成,也迎接着各地的人们参拜,参学或参观。无论人们是否懂得佛法的教义,参与寺院建设的人们都是与佛法有缘或因此而建立起佛缘的大众,都为自己的未来种植了福德的种子。尽管大众到寺院捐献款额有不同的原因,有的要弘扬祖国文化,保护尊重文化遗产,有的晓之佛法因果道理而如理如法地布施从而积功累德,有的表示感谢佛菩萨给予的帮助实现了自己以往祈求的愿望,有的表达自己无限的感恩因为通过祈求使自己或自己关心的人远离了病难苦痛,有的觉得捐款是善事应该参与,有的则是没有任何想法只是随众而为之,有的为个人,有的为家亲眷属,有的为恩人师长,有的为朋友或大众等等。这是在我们生活中的寺院建设与人们生活的实际联系和现象。尚未参访寺院或对佛教文化没有接触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寺院建设和佛法是与人们的生活或生命的状态是直接相关联的。相信今后传统文化的普及以及修学佛法成为必须的生活内容的社会风尚到来的时候,大家会懂得寺院圣地的意义,理解感恩圣贤,感恩他人与感恩众人的意义。本篇文章将想大家介绍寺院的意义和着重以尊重寺院财物的原则来源,学习佛法中的教诲,及理解此原则在日常生活工作与社会公共环境中合理实践感恩的心利益个人和社会健康稳定的指导意义。
认识寺院
寺院是三宝地,有佛像(佛),有经书,讲法法音和各种法事仪式(法),有出家僧众(僧)。寺院是庄严清静地,是出家僧众修行地,是佛法长久住世利益大众的道场。寺院是广大居士和善信听闻,修行和实践佛法如同学校般重要的殿堂所在。寺院是大众的福田之地,大家集善功德累积福慧资粮。寺院是信众祈求生活与生命中各种愿望,礼拜供养三宝的场所。寺院是可以为健在的亲人如理如法获得圣者祝福或为逝去的家亲祈求超度转生善处的地方。寺院是佛子们每天为十方大众和祖国人民祝福的地方,也是拥有爱心的人们能如理如法在灾困日子和祥和的岁月祈请圣贤为祖国和人民消除灾难和祝福吉祥的源泉地。 寺院是人类智慧生命得到呵护和成长的家园,也可以说,是精神生命依托的永恒安全港和最终要回归的地方。因为功德殊胜的佛法僧三宝是人类智慧生命的父母友,是医治心灵疾苦的医生,药物和护士。清静的寺院曾经无声无息地在人们生活周围,却不为大家所注意和了解。如今当庄严的法音流淌各地的寺院兴盛壮大,吸引越来越多的有缘大众汇聚其中聆听佛法学习生命文化的时候,处处可见的已恢复和恢复中的古老寺庙已成为大家向往的地方,并将在未来的岁月展示圣者佛陀讲述的宇宙人生真理教诲与人类生活和社会需要的完美融合和佛法利益大家,国家与世界健康和谐和平的繁盛前景。
尊重十方物之规则与来源
寺院是十方大众共同的家园,寺内一切都源于大众对三宝的供养,因此寺院的一切属于三宝尊,属于十方众。因此,尊敬三宝爱护寺院的正确方式就是不能取用寺内的任何物品。这是写在佛教居士须知守则上的第一条原则1。基于寺院的属性,及三宝对大家的关怀与保护,规定与要求是利益人们的保护伞,遵守规定既是表达尊重的方式也是带给自己美好的善行为,其直接的利益者是大众自身现今与未来的生命。然,此原则设立的原因是不为大众知晓的。
因果道理是佛教教理中重要的内容,依据业果取舍原则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标准2。 做能带动美好善果的事情,避免造成损失或带来恶性结果的事情。学习佛教经典可以从中了解佛陀讲给弟子们的各种生命道理和为了爱护弟子给予切实叮咛的慈悲。佛陀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3 对弟子阿难陀讲述了在常住地不良好行为的后果和“勿盗用常住财物”的告诫,经中载 “若有不知业报,于精舍内涕唾及大小便利等,今为汝说:若于常住地涕唾者,是人生于娑罗树中,为针口虫,经十二年。若于常住地大小便利者,是人于波罗柰大城大小便利中,生为秽污虫。若私用常住齿木者,堕在龟鱼及摩竭鱼中生。若盗用常住油麻,米豆等者,堕在饿鬼趣中,头发蓬乱,身毛皆竖,腹大如山,其咽如针,烧燃枯焦,惟残骸骨,是人受斯苦报…若盗用常住地者,堕大号叫地狱中,口吞铁丸,唇齿,断腭及其咽喉,悉烧烂坏,心肝,肠胃遍体焦然。”及“…于此地狱出已,复入大火地狱,彼有阎魔狱卒驱领罪人,以百千万针刺其舌上,业力故活,驱至火坑而掷入中,又驱至奈河而掷入中,而亦不死。如是辗转入余地狱,经历三劫,是人复于南瞻部洲贫贱家生,其身盲瞑,受斯苦报。慎勿盗用常住财物!’”因此,佛把不能擅自用常住物品列为弟子们应守持的戒律,以防止大家以后遭受地狱的恶报苦难。经中载 “我说比丘应持是戒,不得盗用常住财物,犹如火坑。常住如毒药,常住如重担,毒药坑救疗,若盗用常住物者,无能救济。”
从经文中我们可了解私自使用属于寺院常住和大众的财物会堕到地狱中受苦。《地藏菩萨本愿经》4中也讲到:”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十轮经》5讲说了同样的果报 “若有四方僧物资生杂物等。持戒破戒如是人等。悉不与之。以是因緣。命終已后。皆墮阿鼻地獄。”《大集经》6讲到盗用或私藏信众布施供养的物品,或拿来给予他人用都是错误的,会导致落在三恶道中。 经文这样记载:“所得种种资生之具。皆是信心檀越所施。而是众生或自食噉。或与他人。或共众人。盗窃隱藏私处自用。如是业帮墮三恶道。”
佛陀是大觉悟者,他把宇宙间运行的不变真理告诉给大众,经文能保留和一代一代传送,使得今天的人们有机会学习属于生命里的原则和道理。通过学习经文,可以认识的是参访寺院的规定,佛弟子要遵守的原则和戒律都是佛菩萨对人们生命的未来免遭苦难的方法,是危险的提示,是正确行为的提醒和幸福安全的护栏。因此,这些原则是佛菩萨给予的甘露法语和法药,是慈悲的关怀叮咛。学习佛法阅读经文,大众可以懂得自己得到爱护的原因,体会圣贤的伟大与慈悲时刻都在自己身边。
因果道理及除恶报的方法
佛法中因缘果报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人能够不受业果法则的约束2。业果原理包括有四个,即业决定一切,业增长广大,业未作业不遇,业作已不失2,7。无论是否皈依三宝成为了佛弟子,宇宙的真理是不变的,它是在一切生命的活动中起作用的。《大集经·济龙品》6记述了一条盲龙,哭诉请求佛陀救济,得到佛给予果报原因的告示,龙深切忏悔得到佛陀帮助和告诫的故事。龙痛哭着说:“我今身中受大苦恼,日夜為种种诸虫之所唼食,居热水中无时暂乐。”佛对龙说:“汝过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毀破禁戒。內怀欺诈外现善相,广贪眷属弟子众多,名聲四远莫不闻知,我和尚得阿罗汉果。以是因緣。多得供养独受用之,见持戒人反恶加說,彼人懊恼,如是念言,世世生中,愿我所在食汝身內,如是恶业死生龙中。是汝前身,众生故食噉汝身。恶业因缘得此盲報。又过去无量劫中,在融赤銅地狱之中,常為诸虫之所食噉。”龙听了以后非常忧愁,于是对佛说:“我等今者。皆悉至心咸其忏悔。愿令此苦速得解脫。彼龙众中二十六亿諸恶毒鬼等。念过去身皆悉雨泪。念过去身。於佛法中虽得出家倍造恶业。经无量身在三恶道。以余报故。尤在龙中受极大苦。”佛告诸龙:“此之恶业,与盜佛物等无差別。此五逆业其罪如半。汝等今当尽受三归一心修善,以此缘故,於贤劫中,值最后佛名曰楼至,于彼佛世罪得除灭。”時龙等闻语已。皆悉至心。尽其形寿各受三归。
这品经文里还记述了其他龙众各自讲说自己的苦难经历的故事,佛陀同样给予它们因果道理上的解释和驱除罪业的方法,佛说:“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现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苹果树园。饮食资生。床褥敷具。疾病湯药。一切所須。私自费用。或持出外。乞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狱所受果報。是故汝等可受三归。”佛对每条深恶忏悔的龙都给予要接受三归依的劝导。
这些真实的事例都在阐述同一个道理就是常住物品不能随意使用或挪用,不予以珍惜不仅是亏欠大家的盗窃罪业而且要遭受下地狱受煎熬的惩罚。为了防范大家犯这样的错误,佛给予了殷切的教诲,他用偈颂告诉大众:“宁以利刀自割身,支节身分肌肤肉,所有信心舍施物,俗人食者实为难。宁吞大赤热铁丸,而使口中光燄出,所有众僧饮食具,不应於外私自用。宁以大火若须弥,以手捉持而自食,其有在家诸欲人,不应輒食施僧食。宁以利刀自屠脍,身体皮膜而自噉,其有在家诸俗人,不应受取僧杂食。 宁以自身投于彼,滿室大火猛燄中,其有在家俗人辈,不应坐臥僧床席。宁以大热炎铁錐,拳手握持便燋烂,其有在家俗人等,不应私用於僧物。宁以胜利好刀砧,而自臠切其身肉,勿于而家清淨人,发起一念瞋恚心。宁以自手挑两眼,捐弃投之掷于地,戎有习行善法者,不应怀忿瞋心视。宁以热铁鍱其身,东西起动行坐臥,不应瞋忿心妒妖,而著众僧净施衣。宁饮灰汁盐卤水,热沸烁口犹如火,不应怀贪恚恶心,服食众僧净施药。”这一段诚恳的告诫也是给予今天修习佛法或有缘参访寺院的人们尊重常住物品和在寺院保持符合善果避免恶性错误行为的具体的说明。修学佛法是利益人生的内容,人人都要在阅读学习经文的同时,领悟佛陀的谆谆教诲的慈悲心意,体会作为宗教的佛教教义对每个人生活行为的具体指南。
佛讲完偈颂后,“一万四千诸龙众。皆悉受三归。所有过去现在业服,诸苦恼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宝其心不退。复有作十亿诸龙众等,亦于三宝起归敬心。”无论是龙身的生命还是人身的生命,都在因缘果报的原理面前是平等的,忏悔和三归依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一切有过失和罪障的生命得到清净和纯化。这品经文显示了大众学习佛法归依三宝对于生命洗除过患获得新生的重要性。没有学习寺院文化知识和不知道正确处理常住用物的人们也可以从中获得解除内心懊恼的方法,主动勤加忏悔而消除业障。对于佛法不了解的人们一定能获得无上的启发和鼓舞,宗教文化中的佛教是与生命直接相连的,归依三宝学习佛法,学习产生善良美好的道理与方法是利益生命的途径,这同时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生命的责任,别人无法代替。就如同,自己生病别人不能代替,做错了事情,自己承受恶果报的道理是一样的。例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明确讲:“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尊重常住物的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佛法面对的世界叫法界,是非常广大的。与寻常观念中人类生活世界的概念不太一样,但包括了人类熟知的世界在内。就如同,佛法中讲的众生,包括各种形态的生命,尊贵的圣贤,天神,人,畜牲,饿鬼,地狱众都是佛法面对和帮助的对象。人是其中的一类,有情生命中的一种。佛法的道理是普遍适用于一切生命活动范围和一切生命个体或群体的。因而,佛法必然利益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佛法的原则必然与创造和维护和谐美好的人生与社会的原则相一直的。
寺院的围墙和大门把圣贤和凡俗的世界分隔开来了,然而,佛法的意义是不分凡圣的。这篇文章以学习尊重寺院常住为学习出发点,目的在讲述佛法对于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的直接联系和与大众不可分离的关系。在寺院里的常住是围墙和大门内的一切。如果我们把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公共场所都当成一个独立的圣贤地来对待,就不难理解,尊重他人物品,不能贪占公家利益和贪污国家财物,爱护公共场所的物品等等基本人类个人行为或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本质上就是尊重常住十方物的原则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样也不难理解,任何不尊重他人私取别人物品的行为会遭到物品主人和众人的反感,浪费单位物品为领导所厌烦而被开除,占用公款吃喝浪费或贪污国家税款或公款私用都会遭到法律的惩罚和社会大众的唾弃,这些都是做错事情得到恶果报的现世的表现。利益生命美好,利益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切原则都是符合佛法道理的。所以,人们通常讲的合理和正确,也都是以佛法的因果道理为基本依据的,在佛教领域,正确的行为叫如理如法的修行或实践或善行。只是因为大家没有学习过佛陀的教诲而不知道这个事实。
原则是统领一切的指南。佛法的戒律,具体到人们的生活要求叫道德规范,在工作单位叫职业道德,在公共场所叫公共道德(或者公约),它们的制定原则都依据于佛法中的因果原理。因为所有的原则本质上保护个人生命纳善避恶的保护措施。仔细审思,会明白在尊重别人,尊重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和利益的依然自己的生命。因此,学习行为规范,遵守各项合理的规定都是利益自己利益社会的正确行为选择。具体到生活实际中的行为可以细致入微的每个举动上和每个境况环境中。每个人作为个体面对的一切环境可以说都是常住环境,它可以是任何具体的空间所属。比如,在朋友或亲属家作客,无论是礼貌还因为陌生,不能随便那主人家里的东西,似乎是正常的事情,其中也是有因果道理的。如果因为自己熟悉就随便取用,就会受到自己的亲人长辈的教导做事要懂礼貌的提醒或别人给予的不懂规矩的评价。
对于维护公共场所物品和维护国家单位的利益,常常为人们忽视。比如,到邮局去邮寄信件,对于那里提供的可以使用的笔,胶带,或胶水,不懂得节约,这是通常意义上的浪费的概念,其实也是对于公共物品的盗用。因为国家机构的一切需用使用的是国家的金额,自己没有贡献的话,随意浪费而没有感恩和付出或回报,就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一种亏欠。所以,无论是国家职员还是普通顾客,都应该懂得对于公共财物的节约使用和保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祖国的热爱,其实可以具体到非常普通的小事情上,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建设者们的贡献突出,但所有利益国家的微小的行为观念和举止都是爱国的表现。一切不属于自己的物品都应当予以尊重,这是学习尊重十方常住物的规范要求应当获得的启示。
诚然,愿通过此篇文章的阐述,能增强大众对于佛法的理解,对于佛教的正确认识,对于宗教和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由于文化普及与教育体系和内容上的缺陷,人们没有对于宗教和佛法的学习和领会,所以,不知道为人的正确道理和在社会环境中行为规范要求的道理,使生命中存在着无法言说的遗憾。没有知识的状态给予每个人生命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无数损失。因而,尊重教育和教育对于社会与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历来为各国和各个历史时期所重视。在当今的时代,不仅要继续尊重教育的原则,更应该强调教育内容上的全面与完整,人类教育不仅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有对于人类自身生命的学习和认识,对于环境与世界的认识。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8,学习佛法将成为本世纪教育上得到完善最直接的补充和发展途径。只有学习了解佛法的内容,才能懂得人们生命里缺少和需要的内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与宇宙人生的真理不因为语言和种族而有改变,所以,中国传统美德所倡导的一切精神财富和文化内容都是佛法的道理在中国汉文化形式中的表达与体现。在此,同样祝愿中国传统美德的知识和精神财富道德广泛与合理地传扬,同佛法的修学一起为人类完整的生命呵护和发展发挥协同的功效,为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快乐得到保障,为社会管理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昌盛和谐及世界和平有稳固的依靠。在此,盼望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整体方针的确立能将人类精神生命的教育内容得到合理补充与加强。
参考文献:
1.佛教居士须知,上海佛学书局,2004。
2.学诚法师。深信业果,依法行持。 法音,2007(7)。
3.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出自:观世音菩萨经典,华夏出版社,2007,42-93。
4.地藏菩萨本愿经, 结缘书。
5.十轮经,网上佛教图书馆。
6.大集经,网上佛教图书馆。
7.菩提道次第广论,莆田广化寺。
8.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出自光盘:感悟人生。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出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