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时代使命 促进世界和平
赵朴老晚年,曾反复向中外佛教徒提出“发展友好关系、担当时代使命、净化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课题。其中核心所在,就是“促进世界和平”。
朴老致力于世界和平,反复强调佛教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有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佛教徒,也不仅仅出于他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而且缘于他对人类历史和世界现状的深刻了解和观察,缘于他对世界和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的深刻认识,缘于他对佛法深切的体悟和信仰以及对佛教应对世界现状促进世界和平的伟大作用的深刻认识。
朴老关于“世界和平与佛教”的有关论述,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本文拟从六个方面,予以概括和介绍。
第一,站在与众生相连、自利利他的佛教徒的立场上,以同体大悲的情怀来关注世界和平。朴老诚挚地强调:“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同整个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人类的和平与幸福有着共同的责任感。......不管维护和平的道路多么曲折和漫长,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坚信,时代的和平潮流是不可阻拦的,人类持久和平的理想终将变成现实。”朴老的慈悲情怀是建立在他理性地观察世间和对佛法体悟的基础之上的。他指出:“如果用佛教的缘起观点来理解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就不难看出,我们人类原来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正因为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都应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第二,从宗教的和平本怀出发,强调宗教徒对促进世界和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反复强调,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力量,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全世界信仰各种宗教的人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半数。希望人类和睦相处、长享安乐是各种宗教共同的出发点。
宗教的本怀是和平的。各宗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个体心灵的和平与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各宗教创教的目的都是为了拯救人类的痛苦和灾难,给人民以和平、安乐和幸福。一切正信宗教教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精神是和平——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安宁与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是宗教徒的神圣天职。信奉佛陀和平、慈悲教义的佛弟子,更应把维护和平当作自己的天职。中国佛教徒历来都把促进人类和平、提高人类道德看作是自己应尽的天职。
第三,强调和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反复强调:“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最根本利益之所在。”和平“是时代的最强音,没有和平便没有发展,乃至没有人类的生存。所以,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头等大事”。
同时,朴老对现实充满忧虑,他反复强调:“当前的世界形势,诚然有许多积极的、趋向缓和的征兆,但也有不少迹象预示着人类社会深伏危机。疯狂的核军备竞赛、危险的军事冲突以及恐怖活动的横行、种族主义的猖獗、国际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失调、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合理、全球人口的膨胀等问题,就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类恐惧和不安的心灵。”
第四,强调内心和平是外界和平的基础。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着和平,而世界的和平,到处受到威胁和破坏?朴老认为,依佛法而论,外界的不和平缘于内心的不和平,客观环境的净化是以主观心灵的净化为前提的。没有内心的和平,外界的和平是不巩固的。
赵朴老指出:“各个宗教的教义有一个基本共同点,就是要求内心的和平与外界的和平相结合。内心的和平会促进世界的和平,而没有外界的和平,内心的和平是得不到的。因此,宗教徒把维护世界和平当作自己的神圣天职。”
他还从诸多方面,揭示和分析内心是否和平,对于外界和平实现的重大影响。他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任何一方缺乏出自诚意的互助精神,真诚的友谊是无法建立的。超级大国关于裁减核军备的谈判进展缓慢,不能不说同它们的当政者对人类的未来缺乏真诚的关怀和严肃的责任感有关。基于对人类的深切同情,为了实现和平的崇高目标,多少和平战士为之奋斗不息,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人类心灵的净化——就佛教来说就是以布施转化贪心,以慈悲转化心,以智慧转化痴心,就能以众生一体、万物同心的博大胸怀,对人类生活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各捐私见,共导世界于持久和平。”
他还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强烈地冲击着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丰富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由于人类忽视了自身的建设,由于精神文明导向的滞后,也造成了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威胁等负面影响,暴露出人类的精神素质与自身建设远未能适应和把握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只有在精神品格高度完善的人的自觉制导下,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否则,它会异化成一种驱役及至毁灭人类的恐怖力量。人们向大自然索取得太多,回馈得太少;而作为生命主体的人类自身却是任情纵欲,突显了人的阴暗面,使人类应有的自觉与自律、仁慈与博爱等优良品质,不能在社会整体上获得提高,社会道德的沦丧,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使人类的生活失去了和谐与稳定。因此,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将主要取决于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因此,重建和健全宗教信仰,促进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朴老反复指出:“社会人心的和平安详、民族之间的尊重理解是人类和平的基础。”他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许多地区性冲突,原因和方式多种多样,情况也错综复杂,但在主观上往往表现为冲突各方的互相仇视,各执己见,各不相让,这样下去就会使仇恨越来越深。我们相信,如果冲突各方能够沟通彼此的思想,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谅解,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客观理智地分清局势,妥善解决彼此间的冲突,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五,强调在促进内心的和平方面,各个宗教都有自身特殊的优势,应该认真研究。朴老认为,各宗教的教义尽管有不少差异,但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使人们从贪婪暴戾中走出来,导向和平、幸福,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并为全人类谋福利。人类心灵规格不一,气质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各种宗教造就不同的环境,各有其优越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能达成和平与幸福。
至于佛教与世界和平的关系,朴老更有周详的说明。
朴老早在1956年、1957年的两次讲话中指出:梵文“SHANTI”,古人译作“寂”字,译成现代话,就是“和平”。所谓“圆寂”可以解释为“圆满的和平”,无有众苦、无有挂碍、无有恐怖、得大自在、得大安乐,这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正圆满的和平境界。佛陀一生说法,无非为人们指出和平的目的和获得和平的方法,指示人们怎样达到这种和平境界的道理。所以,我们说,佛陀的教义就是和平的教义,佛陀之教就是和平之教。一个佛弟子应该是一个和平战士。他应该努力争取自己内心的和平,也应该努力争取外在世界的和平。佛教徒是注重内心世界的和平的,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佛教徒就不管外在世界的和平了,我们主张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是不可分的。没有内心的和平,固然不会有外在世界的和平;同时,没有外在世界的和平,也就不会有内心世界的和平。因此,佛弟子作为真正的和平寻求者,一定是一个积极地为人类和平服务的人,在不断地为人类和平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地克服自己的贪痴,消除我见和自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慈悲与智慧,也帮助别人培养慈悲与智慧,从而一步一步地证得内心的和平。另一方面,应该反对侵略和残杀,反对压迫和榨取,促进人类的友爱合作,以取得世界的和平。佛弟子应该在这两方面不断地努力,以求自己和全人类都能够无有挂碍、无有恐怖、安乐自在地永享和平之福。因此,主张佛教徒只顾个人的修行,而不管世间事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说法,佛陀自己就给予了我们最好的榜样,他曾经多次阻止了当时民族之间的武力冲突,甚至在他逝世之前不久,还劝止了阿世王侵伐跋只人的企图,挽救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和平。由此可见,在一切争取国际和平运动中,佛教徒应当是积极站在前列的。
到20世纪80年代,朴老再次阐述上述问题。他指出,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宣布他的学说的时候,就以“涅寂静”(SamtmNirvanam)作为最高目标。“涅”(Nirvanam)的解释很多,我们中国佛教徒的理解是“没有苦难、悲伤和痛苦”的精神境界。“寂静”(Samtm)的意义就是内外“和平”即内心的和平和外界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崇高目的,他制定了许多原则,要求信徒们遵守。其中基本的一条,就是“自利利他”,即佛教徒不仅要自己追求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要“普济众生”。中国佛教最流行的两部经典,《般若心经》和《金刚经》就教导人要做到“度一切苦厄”,和“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asesanirvana)而灭度之”。“无余”是“全面”、“彻底”的意思。这就是说,佛教的目的,是要解脱人类的一切痛苦和灾难,使一切有情都能安享全面而彻底的无忧无恼的和平生活。
佛教徒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是佛陀平等护念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的体现。佛陀施教的中心任务是净化人类。佛教关于“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痴”的教义,“其重点是指导人们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使智慧开发,烦恼解脱,觉悟圆满;佛教关于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教义,其重点是指导人们如何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境,使国土庄严、众生安乐、世界和平”。
朴老还指出,“佛陀教导他的弟子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以为佛教这种提倡道德、发扬智慧的积极精神,对于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无疑是有所裨益的。”“佛教的四谛教义实施于社会的则是以慈悲、平等、智慧为主的利他精神。人类如果用慈悲为怀的同情心,众生一体的平等观和明辨善恶的如实智作为指导生活的原则,就能改善人际关系,实现和平共处。”
第六,提出了一些如何实现内心和外界和平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朴老提出要以和平友好的方式,文化交流的方式,方便善巧的方式来弘扬佛教精神,促进和平。他提出组织和平祈祷、弘扬和平教义、参与保卫世界和平活动、支持我国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爱国爱教、振兴中华等具体推动和实现和平的措施。他还提出各国佛教徒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应优先考虑:培养人才、文化学术交流、信息交流、相互参访,等等。
在朴老诞辰百年之际,我们重温他关于“佛教文化和世界和平”的论述,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佛陀指示信者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痴,实在是度人度己、利他自利,促进世界和平的不二法门。在人类进入地球村的今天,每个要求觉悟的信仰者的个人修行与促进世界和平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努力熄灭贪痴,实现内心的和平,就是对世界和平的促进。当今世界,虽然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关注和平、呼吁和平,但他们的职责和眼界,使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更多的人,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财富的增加,以及自己才能的表现和发挥,或者是什么发明创造,等等。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对世界和平有更多的关注,更切实地促进呢?我以为,每一个真正力图觉悟的信仰者,应该担当起促进世界和平的重任,以朴老为榜样,努力实现内心的和平与外界的和平。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