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泰山宗教概况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泰山宗教概况

  由于原始宗教的生产,先秦时君主便尊崇黄老学派①、神仙方术,纷纷东巡至秦山祭山祀天,泰山成为道教重要发祥之地;后来由于封禅大典的兴起,使岱宗发展为名副其实的道教神仙。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泰山也逐渐发展了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日渐鼎盛;隋、唐、北宋时,封建统治者对释、道、儒“三教”并用,故使三家在此时期都有很大发展。但终因泰山道教的悠久历史和古帝王对泰山神祗的崇拜,使佛教在泰山一直处于从属地位、道教庙观见林立,而佛教寺院均被排挤在山阴或山麓,登山盘道及岱顶却没有立足之地,明清时,才在红门宫和斗母宫有了落脚之地,形成佛道共存。这便是泰山宗教的特点。

  ①黄老学派:战国、汉初道教学派。以传说中的皇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教的创始人。

  泰山道教(一)

  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是中原汉族人民固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泰山的扬名与原始道教理论“五行学说”和“五德终始论”一脉相承,故道教在泰山发祥较早。战国时,方士黄伯阳就修隐与岱阴鹿町山岩洞,后人称“黄伯阳洞”。东汉蔡邕在所撰《琴操》中曾记载“泰山方士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据晋葛洪撰道书《神仙传》载,西汉武帝东封泰山时,有泰山道士稷邱君抱琴迎拜,并劝阻天子不可登泰山,若登必伤其足;天子怒而不信,登道数里后,果然跌了一跤,右足指折断,遂扫兴而归;为嘉奖其道术,便在山麓立“稷邱祠”以纪。

  东汉顺帝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与弟子在四川鹤鸣山修道,作道书24篇,用咒法为人治病,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因道徒尊其为“天师”,故又名“张天师道”。随之,泰山崔文子以张天师之弟子为名,行道于泰山。此人好黄老法术,常常采泰山百药自制“黄散赤丸”,叫卖于都市,“一二百日,民有大疫。”后来果然瘟疫流行,崔道人就撑起朱幡:卖丸济人。饮者辄愈,活以万计。

  至东汉末,秦皇汉武求长生不老之药的风气与炼丹术结合起来了。道家一方面寻“仙岛”,找“仙药”,另一方面建炉筑灶,大惊神丹,美其曰:“发白更生黑,齿落出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据传崔文子弟子马明生是临淄人,因追扑盗贼濒临死亡。这时忽见天仙太真夫人下凡,手托一丸,明生乞食,夫人便把仙丸给了他,数日痊愈,遂与仙人入泰山石室修道。仙人见明生遇鬼怪虎狼而不惧,逢美女挑逗而不动,故受其炼丹经术而去。

  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前身。汉武帝时,方士已有用丹砂及汞炼黄金的事,东汉末介绍炼丹的书达60O篇。魏伯阳著《参同契》第一次总结了它的化学变化过程。炼丹就是以硫化汞(丹砂)为基础,搀杂其他矿石粉,经多次火烧而成“金丹”。东晋时,炼丹的书更是多至万余卷,葛洪《抱朴子》又进一步作了总结。炼丹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效力愈足,且以九转金丹为最佳。以金石烧炼的丹药,不但不能让人长寿,常服则致死人命。唐宪宗时起居舍人裴粼就大声疾呼过

  泰山道教(二)

  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因而日臻完备。据陈国符先生考订,在隋代共有道书1216卷,至唐玄宗开元中编修《三洞琼纲》时,总为3744卷,到代宗大历中期已计7000卷。从这里可以看出道教在隋唐时的发展.据《资治通鉴》卷184载,泰山道士徐洪客曾向隋末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献进取天下之策。

  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后,传说太上老君说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子孙应当享国万年。《唐会要》卷50《尊崇道教》说:“武德三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臾,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于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所以,唐代以道教始祖老子为李氏祖先,道教得到大力发展。唐高宗李治为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令诸州各建观一所,在泰山王母池西侧遂建“岱岳观”,俗称“老君堂”。自唐太宗开始,对炼丹术十分重视,迷信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唐太宗、唐高宗均因服丹过多而中毒身亡。唐宪宗也终于以“取饵过当,暴成狂躁之仪,以至弃代。”(《旧唐书》131卷)唐高宗和武则大于显庆六年(公元661年)。遣道士郭行真等人特到泰山建醮造像,并立《双束碑》。接着高宗、玄宗相继登封泰山,黄老道教在五岳之首即进入鼎盛时期。唐代不少著名道仙不断来泰山修道传教。传八仙之一吕祖曾三至泰山,并在岩洞炼丹。西王母也久居泰山。

  唐玄宗时(公元712-756),泰山女道张炼师居岱顶玉女祠。传开元年间,张炼师与李某同至泰山学道,后来,某借家有妻妾为由,辞别而归,官至大理丞。安禄山叛乱时,李携妻至襄阳。后又独去扬州,途中与张炼师相遇(张邀其同宿,李见门庭壮丽,殿宇璀璨,舞妓婆娑,中有持筝者酷似家妻,歌舞毕罢,张炼师呼唤持筝者,奖赏沙果,并系于裙带之上,遂散去。次日,李复至门庭,只见荒秽无人迹,速回襄阳寻其妻,果见裙带系沙果,问其故,妻子答曰:“一夕,梦见五、六个舞妓追赶我说:‘张大仙人唤你去为她拨筝。’”我便随去弹筝,临别仙人以沙果系于我裙之上。李这才恍然大悟:知当年女道张炼师已得仙升天。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赋《送东岳张炼师诗》颂其女道:“东岳真人张练师,高情雅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缕机中抛锦宇,玉清坛上着霓衣。去衢不用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归。”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张练师曾陪京都大臣朝拜岱岳,至今在万仙楼后楼花涧断崖上,仍存当年张炼师题刻。

  泰山道教(三)

  泰山道教在宋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真宗封泰山时,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大帝”,封主管东方和泰山的天神青帝为“广生帝君”,封泰山老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接着拓建岱庙,创建碧霞祠,大兴土木,宫观林立。同时命大臣王钦若、张君房等编辑道藏。徽宗(公元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版,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一时道教大盛。这时有山东诸城人张景岩隐居岱阴明月嶂,结茅为庵,常采紫芝制“仙药”故至今有“采芝庵”遗址。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把“善服食,得延年”的泰山隐士秦辨召至京城,亲自接见,并赐号“贞素先生”。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在岱麓王母池炼丹修道。

  道教在金代之前统称为“天师道”。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以道教为主,兼融儒释的全真道。此后,道家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正一派道士一般不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全真派道士须出家。泰山主要是全真派。金时,山东栖霞人丘处机19岁在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南)出家,拜王重阳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入磻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随后去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后来他携其弟子在岱麓长春观,常居观内,人称“长春真人”,并在岱阴金丝洞炼丹。元太祖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元世祖忽必烈赐号“长春演道主教真

  人。”《泰山小史》:“泰山南址有长春观,丘以全真为教,元时赐号‘无为演道大宗师’别号‘长春’后去峄山遂仙。”《岱史》载,长春观内有丘神仙牒碑,刻成吉思汗皇帝敕旨。继而,丘处机的女弟子訾守慎住持长春观,元帝赐号“妙真”。

  泰山道教(四)

  元时,泰安埠上保人张志纯,6岁能诵五经,12岁入泰安城“会真宫”学道,数载道行超群。号“天倪子”。其道名“志伟”,元惠宗为其更名为“志纯”,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受干紫服。其间任东岳庙住持,东平路捉点道教官,曾创建泰山南天门,重修嵩里山神祠。郡人王天挺赞云:“冰霜外洁,日星内炳”。羽化(古时成仙为羽化,后世称道教徒逝世为羽化)时年120岁,临亡自云:“脱下娘生皮袋,此际乐然轻快。百尺竿头进步,蓬元洞府去来。前世宿德医僧,今作道门小才。”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和徐世隆均有《送天倪子归埠山诗》。这时徐世隆与道家方士结交最相契,与张志纯时常登岱同游,或居岱庙切磋道术,成为翰林名道。

  他收留三个顽童为徒:其一教习泅水,其二教授汉书,其三授于考举之业。后来,习泅水者恰遇济南府城被黄河洪水所淹,泅水数众人千万,封爵位嘉赏;授汉书者双目失明,靠说书乞食为生;授考举者登科应爵位,年80余岁时,世险复来相见。到明朝中期天顺间,世隆又来泰山,这时,唯有岱麓升元观一老道士识其面貌,黑发童颜如儿时所见,后来不知去向。道家把徐世隆吹虚为神仙,成仙是假,与天倪子交结其深是真。徐世隆有诗为证:“九十行年发未花,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福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牛膝药灵斟美酒,兔毫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无倪子羽化后,徐世隆又赋《记梦五言诗》寄托哀思。此外,岱阳老人寨如今有“朗然子洞”,元初刘朗然修道处;岱顶鹰愁涧东崖有“清静石屋”,洞极深广,石床天然,清泉香冽,元初宁海女道孙清静修真于此。元代中期又有泰安女道毛仙姑筑庵徂徕山,修持30余年,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十一月十九日羽化,并留遗言:“混处修持三十年,是非海里了真缘。如今脱下皮襄日,拍塞灵空永自然。”

  明代有著名道人张三丰,曾在岱阴明月嶂北岩洞修真炼丹,后称“懒张石屋”。张三丰名张君宝,别号“保和容忍三丰子”,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县)人,力大无比,能移禅塔。

  到清代至民国间,道家仍是泰山洞穴或危崖茅棚,处处流其踪迹。所以道教在泰山历代不息,神宇遍布。至今保留完好的道教祠庙尚有20余处。

  泰山佛教(上)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是当时反对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之一)的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于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所以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和修持戒、定、慧三学,才能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就叫做“涅槃”或“解脱”。公元前三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封,佛教在印民间内外得到广泛流传。公元二世纪,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发展为世界性家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接着,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年(公元56年)东封泰山;继而汉章帝刘炟州于元和二年(公元85年)、汉安帝刘祜于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均二月东巡至岱宗,烧柴望祭山川。于是泰山开始有了佛教。据《高僧传》载,东晋十六国时,前秦符健皇始元年(公元351年),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麓的昆瑞山建朗公寺,并讲经布教,很快发展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十六国春秋》亦载:“高僧朗公,少年时为佛图澄的受业弟子,硕学渊通,后来隐于泰山昆瑞谷,并常去灵岩说法。前秦国王符坚很钦佩其德行;北魏太祖皇帝则遣臣致书嘉奖,赠以素旃、毛毯、银体为礼;后燕慕容德曾拜朗公为师,居寺内听经,给予两县租税。”传谷中旧时多虎狼,朗僧来后遂绝迹,大起殿舍,连楼叠阁。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随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泰山经石峪和徂徕山映佛岩刻上了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泰山北麓佛慧山黄石崖上,分布着石窟摩崖造像85尊,大小各异,神采飘逸,系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公元523年)至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公元540年)所雕凿。

  泰山佛教(中)

  由于佛教的发展,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也日渐发展,使佛教到隋唐时进入鼎盛时期,随即产生了天台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及密宗等中国佛教宗派。泰山更是梵音四起,伽蓝毗邻,相继又创建了藏佛寺、资福寺、法华寺、竹林寺、无封寺等禅院。隋文帝杨鉴于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东巡泰山时,招访泰山名僧法瓒,敕命进住京师胜光寺,唐大臣,史学家李吉甫誉为泰山佛教活动中心灵岩寺为“域中四绝”之一。其间,右窟造像活动也达到了高峰。岱阴玉函山及龙洞绝壁上都有隋代造像。灵岩寺方山证明龛内有唐代释迦牟尼坐像。岱阴神通寺千佛崖,有大小唐代造像220尊,丰满健美,慈祥和蔼。尤为明显的是南端石窟内,有唐太宗的三女、高宗的姐姐南平分主为亡父所造“祈福”之像。面如满月,眉目含笑。这里还有唐太宗第十三子青州刺使赵王福,于显庆三年(公允658年)继南平公主之后,也为亡父造佛像,并题记云:“愿四夷顺命,家国安宁”。反映了盛唐的愿望,泰山北麓佛慧山上有一大佛龛,额镌“大雄宝殿”四个大字。龛内有唐代天宝年间所造大石佛,俗称“大佛头”.高7米多,宽4米多,神采俊逸,雄伟壮观,为泰山石窟造像之冠。

  泰山是道教名山,所以佛教曾一度受到排斥,其石窟造像均分布于岱阴或偏远地带,在泰山主峰及岱阳踪迹绝少。但是1985年在人迹罕至的岱顶舍身崖下,意外地发现了一躯摩崖造像。佛龛高1.9米,宽1.4米,内雕文殊菩萨骑狮子,南向。造像粗扩稍瘦,满布苔迹,疑为北魏时所为。东侧有凿痕、但未成龛。这一发现,既说明佛教被排斥的程度,又可看出当年佛家在巍巍泰山之巅,也是尽量争以立足之地。在此岩造稍大之像,游人在岱顶虽很难发现,但是在登山盘路下却能仰瞻佛容,足可见释僧周密的构思。可惜造像未完,使半途而废。

  泰山佛教(下)

  宋代时,因宋真宗封泰山后道教极盛,泰山神被捧为“天齐仁圣大帝”,泰山老母也开始争占地盘,故使佛教处于低潮。宋之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这时泰山道教也并融儒释,又加泰山儒学历代不息,故使佛教时兴时衰,但在泰山仍有很大影响。金代岱阴佛爷寺大兴修建,金章宗皇帝赠额:“玉泉禅寺”、“香严禅院”。元初行全僧,因聪慧过人,通晓经律,遂号为“通慧律师”,结茅于岱西傲徕峰天胜寨;后因兵乱,泰安人王德友拜行全为师,或三日一餐,或五日一餐,苦行于佛事。后来,又有光州固陵(今河南境内)僧东原海公,重建竹林寺,被国师海云和尚赐号为“明慧大师”。担任少林寺15代住持的息庵禅师,这时来灵岩寺任洲39代住持。明永乐间,高丽僧满空和尚航海来中国,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登泰山访古刹,重建竹林寺,复驻锡普照寺,四方衲衣受法者数千人。清康熙间,诗僧元玉卓锡普照寺,又大加拓建。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多次灭佛事件,教徒称之为“法难”。大的灭佛事件有四次: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运动。这几次灭佛运动对泰山佛教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公元423—451年)认为佛教“为世费害”,便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命留守平城的太子,下令于全国废佛。这时灵岩寺寺殿尽毁;岱顶舍身崖下摩崖造像仅凿一躯,另一躯始而即停。北周武帝在位时(公元560一578年)深知沙门病国,欲革其弊。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五月十七日下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周书·武帝纪》)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武帝仍令齐境内尽毁佛教,北方寺像扫地悉尽。泰山经石峪大字刻制时,恰逢此次灭佛运动,遂中途而止,所以金刚经文未能完成。唐武宗(公元840-864年)时,“恶僧尼耗蠹(音:度)天下,欲去之。”道士赵归真等又加以观谏.遂实行灭佛。凡毁寺4600余,归俗僧尼26万人,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15万人。如今岱庙所存唐代经幢上记述了这次灭佛运动对泰山及泰山周围的影响。五代后周世宗(公元954-959年)限制佛教发展,裁减寺院,严禁私自出家。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废寺3336所。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