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民族走廊上的多宗教文化
阿坝民族走廊上的多宗教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刘泳斯
四川阿坝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也是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各民族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阿坝民族走廊上的宗教文化的包容与融合,阿坝地区的文化内涵也因此而更加丰富。
提起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九寨沟(原名南坪县)、黄龙、卧龙、四姑娘山这些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其实,阿坝地区不仅风光绮丽,而且自古就是交通、军事重镇,是高原、草原与盆地、平原之间的缓冲地带,是著名的民族走廊。
史籍中有记载,阿坝地区“蜀西关键,以松潘(新中国成立之前,松潘一直是阿坝地区首府)为最要,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汉番杂处,不易抚绥,而屏翰成都,实有建瓴之势,安危所系,非独一隅。”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大小金川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的战役空前惨烈。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阿坝州境内转战16个月之久,其间还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毛尔盖会议(当时会议在松潘县毛尔盖区上八寨乡索花藏传佛教寺庙召开,该寺“文革”期间被毁),对克服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路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红军长征过程中,被后人广为传颂的爬雪山、过草地等事迹,大都发生在阿坝地区;工农红军还在金川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革命政权——格勒得沙共和国。
阿坝地区不仅是著名的“汉藏文化走廊”、羌族的聚居地,而且回族进入阿坝地区也非常早。唐代回纥平息安史之乱有功,唐王朝许其入贡,以马易茶。当时松州(松潘)是唐代边陲重镇,辖今阿坝州大部,远接甘、青境内,是唐代川边茶马道上最大的商贸集散地。波斯、阿拉伯、回纥商人自唐肃宗时期进入松州,参与茶马贸易以及以马易蜀锦的商业活动。此后,回族商人在阿坝地区历代不绝,并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有据可查、修建年代最早的清真寺是松潘东山清真寺,毁于元末战火。近代以来,阿坝地区的伊斯兰教信仰在四川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抗战”时期,成都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还曾为松潘清真寺题写了“兴教救国”横匾,现保存于松潘县清真北寺。现在阿坝地区保留清真古寺、拱北多处,并有不少穆斯林。
历史上,阿坝地区藏传佛教最为盛行,但苯教也一直有着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早在公元2世纪,苯教就传入阿坝地区。公元6世纪时,阿坝地区已经成为苯教发展的一个重镇。15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阿坝地区,加之清朝乾隆皇帝限制苯教发展,苯教在阿坝地区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仍然保留了相当多的寺院和信徒,特别是松潘县漳腊地区被尊为雍仲苯教东方藏区大本营、安多藏区苯教大本营。阿坝地区的苯教寺院历史悠久,名僧辈出,在整个苯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苯教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苯教寺院开办藏文培训班,传播文化知识,还积极宣传国家的政策,告诫信徒遵纪守法。寺院还借举办各种法会之机,聚集商贩,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寺院周边的城乡贸易,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观光事业的发展。
阿坝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宗教文化相互影响。例如,去过四川阿坝地区黄龙景区游览的游客,都可能对景区五彩池前的黄龙寺留下深刻的印象。黄龙寺原本是为祭祀道教中的黄龙真人而建的,每年农历六月十二至十五都有庙会。每逢庙会期间,不仅阿坝地区甚至远在甘肃、青藏等地的汉、藏、羌等各族群众都会前来进香、朝拜,活动融汉族的庙会、藏族的进香转山、羌族的“坐草坡”等多民族文化元素为一体。
四川阿坝地区,自古就有“西山八国”、“六夷、七羌、九氐”之说,是各民族杂居之地,也是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也因位于地震频发地带而引起世人关注,我们相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阿坝地区必将成为各民族友好往来、各宗教和谐共处的美好乐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