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陕北地域文化中的宗教色彩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陕北地域文化中的宗教色彩

陕北地域文化中色彩最浓重的可以说是宗教文化,这是我们研究精神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陕北地区早期留传于世的神话,最早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的幻想,当这种幻想与巫术、植物
灵性、牲灵灵性演变熔于一炉时,泛神信仰开始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从人祖崇拜
上升到了神圣化的偶像崇拜。巫师也从两个极端开始分化,文化高的向庙会最高组织者和宗
教神职人员发展;没文化的向民间看病,跳大神,舞三山刀,敲羊皮鼓的行当发展。宗教分
为多层次在陕北大地纵横交叉,向社会最广的范围流布,基本达到了村村入庙会、户户都信
神的局面。明清以来,榆林城内外数上的大小庙、观、庵、阁就有近二百处。陕北两个地区
有影响的大型庙会点就有一百多处。历史上每任总兵来榆上任,必建庙一座。刘厚基与红石
峡雄山寺,戴钦与戴兴寺都有传世佳话;范仲淹、余子俊,也对宗教文化投以适当关切。陕
北历任官员与老百姓都对宗教文化十分感兴趣,至今佳县白云山,榆林青云山、黑龙潭、卧
云山,延安清凉山,横山波罗接引寺,神木万佛洞,府谷千佛洞,绥德石堆山,靖边乌云山
等数百庙会的影响还在几百万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定位置。陕北的文化人对于这方面的
研究非常慎重,唯恐一顶封建迷信的帽子凌空压下,大都望而却步,不敢深入探究。但时代
又要求文化人尽快投入研究,以利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笔者因出于对祖国佛教哲学的
偏爱,试图由此入手探索陕北地域宗教文化的文化实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笔触去写出有质
量的文章来。
儒、释、道三教归一的文化架构,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文化成了历史文化的
载体。基本架构儒佛道三足鼎立,同样支撑起陕北文化的。架构的基地与背景是研究的基础。
为了思路清楚,分别从几个方面谈起。


陕北历史上社会境况造成的民众精神需要

秦汉前后,是战争频发率高的时期,是天灾连绵、瘟疫流行的时期,是政治腐败到极点、
豪强地主血腥镇压农民的黑暗时期,陕北人民痛感人生悲苦,渴求安宁生活,这是普遍的社
会心理,人们希望摆脱经济崩溃、"农桑失所"、"贫穷转死于沟壑"的艰难境地。当社会无法
忍受政治、经济的全面动乱,社会最下层的受苦受难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被压迫生灵发出了
叹息,他们对原始道教、初传佛教寄托着希望。这就是陕北宗教文化产生的条件和起因。
西汉武帝时,疆域扩展时期文武夹攻、恩威互加的策略使西域三十六国渐次归顺。龟兹国王
室、头人、使役众人,被东迁至今榆林城北古城滩,成为"上郡属国都尉"的住地和治所,在
三百余年的历史演化与文化融合中,把佛教带入了陕北高原,这个能歌善舞,笃信佛教的民
族成为了传播佛文化的媒体。魏晋南北朝时,动乱时世,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感到"人生
若尘露",忧生意识使人们纷纷寻求安身立命的处所,人们寻找逃避忧患的玄妙之境,人们在
道教"神仙乐园"的向往中去找心灵的慰藉,对东来的佛教,觉得能另辟一番精神解脱的新天地。
人们相信大慈大悲法力的客观存在,更相信无边的"救世观音"能对自己的解脱发挥不可思议的
作用。

1、佛教教义以人生之苦为最基本的命题,为民众在苦难中挣扎提供了精神慰藉。

解脱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对应了社会民众的心境。这是
佛教走向民间渐次传播开来的客观基础.佛教的轮回说,为人民提供了生命忧患的希望通道。人死
以后,最细微的精粹物质,灵魂的实体(相当于电磁场、原子物质)将在宇宙不同层次中,改换形
式,随复受形,转脱来生新的生命形态。来生命运依今生今世的业力决定善恶报应,"此生行善,
来生受报"得到高生命层次的回报。"此生作恶,来生必受殃"得到最低生命层次的回报,如畜生类
没有语言,智慧低下,劳苦深重之报;又如不能见到太阳能与享受太阳能的微生物生命形态和化生
世界的饿鬼形态。恶业深重的灵魂则到八热地狱(即地球的中心地带地核中)去完成化生生命过程,
从岩浆世界中出来,还要到八寒地狱(北冰洋、南极洲)那些地带去经受生命的考验。这种"轮回
"理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主要是能回答生命存在的实际问题。物质不灭,精粹物质-灵魂实体依
物质世界的规律散之必聚,轮回之后,又将复生。人们对现世的死亡不再恐惧了,同时为来生的
好运努力而积极"积善",希望有一个理想的未来生命形式。随着佛教石窟雕塑艺术在中华崛起之
时,我区山沟中也出现石刻佛像,安崖乡金明寺石刻,红石峡雄山寺石刻,米脂万佛洞石刻,波
罗接引寺石刻等,处处可见"轮回"学说的渗透力。
佛教教义在陕北民间体现了灵活的调适性,适应了新的文化生态环境。首先从孝亲意识上接
近,通过《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孝子经》等经典的广泛传播,教育人们报父母生养重
恩,这样,得到了千家万户的欢迎。群众认为这是维护人伦常规的最好教化。加之,佛教提倡不
杀生以抗御战争;提倡不偷盗以维护经济秩序;提倡不邪淫以维护纲常伦理及家庭和睦;提倡不
妄语以维护人际关系正常化,增加交际信任度;提倡不饮酒以净化人的生活习惯,这些都对每个
人的德性修养有好处。因而,也具有一定吸引力。
更具吸引力的历代士大夫,来榆任职官员,知识阶层人士与达官显贵,名门富豪在领悟佛理
的致思路径上,迷恋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的学说,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觉
加顿悟的思维定势比较崇信。对于禅宗"一悟即至佛地"的修法比较欣赏,不用搞多余的偶像崇拜,
摆脱烦琐义学,一味追寻个人清净本心的内在理性,沉思中活参妙解,思维方式幽深清远,审美
情趣适意淡泊,文化境界足以赶跑战争带来的焦虑和苦恼,足以战胜政治迫害带来的精神压力,
同时使人忘却一切红尘烦恼,给士大夫阶层的心理性格、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感情色彩带来了
新的高雅气息,使执政官员以此来显示镇守一方的精神影响,从而为执政生涯带来好运。

2、道教学术性理想推动了人们为争取延年益寿而孜孜不倦地探求生命奥秘。

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首先是在现实世界建立没有灾荒,没有战争,没有疾病,"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平等社会。这种理想表达了陕北社会下层民众对黑暗现实
的否定和对安居乐业宁静生活的企望。继而可以追求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进入一个"仙境"世界。
宣扬自然界的美妙山水之间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神地,只要修练成功便能长生不死,逍遥于仙
山琼阁。道教乐生、重生、贵术的学说产生了吸引力。仙道贵生,天大、地大、人大,天地人三
合一太平这是宇宙间天地化育的大事,要求人们实现精神超越,安神固形,性命双修,达到肉体
健康长生不死的最高境界。陕北人远古时多奉三皇五帝为神,道教出现以后,黄帝的地位下降,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地位上升。宇宙万事万物的多神崇拜活跃起来,巫术的降神,释梦,预言,
祈天,医病的职能退位于殿堂上的神圣牌位。要下雨就抬起龙王,黑龙潭的文化就保存下来了;
要中举就去敬文昌帝君;要生孩子就去找三霄娘娘等母系神权系列;要搞好阴阳宅地建设就敬土
地神;要保证吃用花销就给灶君嘴上抹糖,以图多言好事;要出入平安就去敬门神;要发财就找
财神赵公明元帅;要找保护神就去敬祖师,敬十大元帅,四大天王,黑虎灵官;要发展畜牧就去
敬马王爷,牛王菩萨;要求善终就去敬幽冥世界公检法系列,上至十殿阎君、黄飞虎东岳大帝(最
高司法机关代表),下至七十二司、府地、市县城隍。要想讨清善恶公道,就到幽冥界全部司法
机关那里积功累德多做好事;要想修道,就在三清大殿、玉皇大帝那里提前报名,继而受二十八
宿的保护提前修行;要想消除自然灾害就去找天官、地官、水官,及至蚊蛾、 蜡等;要求祈福求
寿当然要敬福、禄、寿三星;要想战争胜利,就找关羽相助;要想无病找药王;要想在生命才学上
有高水平要求就找南斗、北斗、雷声普化天尊等;要消除灾祸、病疫则去敬好火神、瘟神、哼哈
二将等。以上这些体现功利实用主义的神圣体现,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联,自然产生很大的
吸引力。这是道教文化的心理背景。
对文化阶层来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刻影响,重视"性与天道"的讨论,把天理作为
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辩的最后范畴。道学,主张承认三皇五帝以来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的道统。目的是借此启发思维,以"明道"为学问的终极目标。当时社会,人们能探讨宇宙本
体论和伦理本体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要认识宇宙,就要找到各种学说的千丝万缕的学脉联系,
互摄共进,形成融会贯通的结晶。知识分子们学周礼,观道书,开释卷,从中吸取营养是自然而
然的事。因而,从学理上兼综精华,建构起"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的博大理学体系,适合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主流,正与社会统治思想相适应。道教的治学路径
主要为易学,以《太极先天之图》与《无极图》为主要依据,融汇阴阳、五行观念,建立起"无极"
→"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其中"诚"与"德"为最高道德伦理境
界,基本上是以宇宙论和认识论构造伦理哲学。"气"为本体,演说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动静聚散,
奥妙在于宇宙(天)与伦理(人)的合一关系。天、地是客体,人是中间的主体,三位一体,浑通
为一就是当时人们认识世界之本体论、道德论、认识论的统一性结合物。天命、义理、人性统一于
人的身心,内化为内在素质,社会等级制度,等级秩序与道德规范就稳定存留。如果人人"穷理、尽
性、至命"则能"得清明冲朗之气,为圣为贤",否则,每个人缺少修养气质则"得浊滞烦昧之气,为
愚为贱"。建立道观的目的主要在于实行高层次教育。明理,就是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不
是搞玄妙莫测、则是具象化为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提倡以理性纲常道德作为理性本体,主宰每一个
社会成员,说穿了是要求人们学会自律。人人会自律,方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成就治国、
建立平天下的伟业。"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落在了实处,"知行合一"又要求人们产生实践精神。要
求从"心"出发,从人的主体地位及主观能动性基点上展开其宇宙论、认识论、价值论。由此确立的
"内圣"之学,足以服天下人心,更利于专制政治的长治久安,此种学说用来教化黎明百姓乃至王公
君主,实现全社会意义上的"正其心养其性"道德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老百姓也乐于在这种文
化氛围中"涵养德性、变化气质",从根本上"破心中贼",借以产生高洁精神境界和广博胸怀,更利
于建树本土人重德尊节、隆道贵义的文化性格与"浩然正气"。
以上这些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因子,把一切巧妙地纳入天-人阴阳五行的宇宙图式之中,阴阳
二极乃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五行相生、四时相继乃自然规律的体现;顺时针运行乃否定规律的
体现(阳、阴互替规律);每一次循环高出前一次循环乃量变规律的体现。天、地、人三才中,
只有人才能掌握此三种规律,悟其天机,掌握了此种未用文字告诉人的天机,就可以王霸并用,
宽猛相济、调度天时、地利、人和,推动历史前进。然而,天人一统的宇宙论系统图式,只是至
周文王以来中国无数知识分子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量,对宇宙、社会、人生作出统一的规律
性解释的精神追求。太极图式,是系统论的产物,提倡将宇宙万事万物统统组织进一个整齐划一
的模式之中,可以从更广阔的文化演进中组织起无数分散的经验,以利形成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
大成就。这些"天机"仅通过一个图形高悬于白云山道观正殿的天花板上,让老百姓去悟,确实是
太难了。

上面这些认识就是道教能在陕北崛起的社会条件与心理背景及文化背景。


3、孔儒之学通过充满理性实践精神的问学施教之道,对人民进行教化。
问学、施教之道以入世思想为社会主导心理,将教化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强调一切从自己开始,
从身边做起,在平凡自然的人生中,实现思想净化和行动的自如。儒家学说,重血亲人伦,重现世功
利,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具有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遗风,切合当时谋求安定生活的
普遍心理,且实践手段易行,深受本土文化层人士的欢迎。
孔儒之学对于边地实用要点是:
(1)确立边民在社会之网中的所处位置,控好行为规范。礼,就是搞好等级秩序,不超出名份规
定的范围,。从而消弥社会动乱。欲求在边城要塞设置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从各个层次、各个侧面、
各个角度,细致限定每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义务。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合理获得生活资料,并承
担边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整个社会的和谐运作中谋求基本生存权利,成为边地内部安定的"社会细
胞"。举凡社交礼仪、生活标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都要尊重严格的社会名份。这是造成本土人民
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安贫乐道、因循保守、失去人的自由意志 和人格尊严的
社会文化心理的一面。
(2)礼贵仁,确立文化心理根基,通过宣扬仁爱思想,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
强调血亲人伦关系必以"仁"为核心。要求把仁作为人的本性的表现和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志士必是
仁人。仁人,首先在于能把外在等级制度,历史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的自觉要求,从家庭关
系入手整顿好人际关系。家庭人伦发散到社会政治中,使人在文化伦理-社会-政治三合一中受到最难
以摆脱,最亲近,最能捍卫的血亲观念的控制。
(3)义为价值准绳,搞好个人对于自己的道德裁判。合道义即是真、善、美;不合道义,即是假、
恶、丑,舍生取义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4)以智为认识手段,提倡"学而知之",学与习结合,学为知的起源,思为知的途径,习为知的应
用。求学之道与为人之道,关键在于勤奋一致的学、思、行。这种教育思想、育人手段在当时社会算是
精神文明的闪光点。
孔儒之学的传播深刻影响陕北大地知识阶层的心态和行为,使文庙在榆林、府谷等边城兴建有了社
会条件和文化心理根基与背景。


陕北宗教文化的流布


陕北宗教文化给地域大众文化浓浓带上重彩,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这种古老而鲜活的社会文
化现象把世俗与宗教熔为一体,长期积淀了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并
表现为一种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庙与会结合,形成牢固的基层组织形式
五千年前后,陕北大地上主要是敬奉与农业文明密切联系的三皇五帝,至今在陕北农村以三皇庙命
名的村庄各县都有,三皇庙,庙小会大,庙是一个点,会是多条线连成一大片。陕北人认为黄河中上游
人离开了三皇五帝就没有后人,后人都是三皇五帝留下来的。发明农业技术的神农,创造火种与地面建
筑的先皇,最值得后人纪念,中土黄帝与四方赤、青、白、黑四帝又都是与各部落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最早人们以会的形式祭祀,庙是后世才有的。在陕北人看来会比庙还重要。会以祭坛为重,坛以当天为
重,坛在高地,天坛、地坛、农坛都选当地最有风水特征的吉祥之地进行。
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兴起,庙才逐步产生。北魏时期,依山掘石窟,修庙之风大兴,社祭
活动逐步退化。天坛活动演化为农家当院天帝爷的小龛;地坛则演化为山神、土地庙;农坛则演化为打谷
场上的献场活动,春耕时的打春牛活动,七月里送常青等活动。
明、清时期,文化娱乐活动促进了走会活动,民间艺术活动与祭神巧妙结合,使庙会活动生命力更加
旺盛,强烈地吸引着群众参与宗教文化活动。社会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精神世界的进化产生
更多需求。敬奉祖先、纪念前贤、歌颂爱国志士与民族英雄,赞美忠臣贤孝之人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些
活动有利于称颂好人好事,训诫不法之徒,强化劝善、积德、养性、修身的精神文明的教育功能,有庙、
有会、又有集市,又有文化活动,精神与文化的涵意丰富了,宗教性、世俗性、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商
贸流通活动熔于一炉,成为了陕北人生活的精神与物质的共同需要,也形成了组织需要。在陕北,庙倒会
散了,人们也总是要以新的形式补充这种活动,国运越昌盛,社会越繁荣,人们越愿意搞规模可观的精神
与物质混合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作用的集会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必须要带上风土人情的特色,否则,群
众觉得毫无意思。因而,陕北农村,村村联会,依地理地貌,经济往来,人情关系,文化制约等因素,小
至三五个村一会,多至几十个村一会,不入会的村子被人所看不起,认为各方面落后,没有发展潜力。有
了会,就要修庙,修什么庙则要看历史是怎样传承的,文化机缘是如何形成的了。 修庙又有一个深刻的文
化背景。
2、佛教文化的流布
榆林地处九边重镇,久战之地,稳定内部是治边大员的基本安邦策略之一。武官出征,佛事先行,出
征时将士精神饱满,力求平安胜利归来。各营堡内都有寺庙,保宁堡就是首例。官办佛寺在明代成风,戴
钦建戴兴寺保留至今;总兵张天禄建延寿寺;官秉忠建官福寺;太师提督王威建东方境;尤世威建西方境;
不同年代因种种原因建的榆阳寺(现存凌霄塔)、龙泉寺、寿宁寺、凤鸣寺、香云寺、大兴寺、准提寺、圆
觉寺、兴隆寺、天寿寺、洪济寺、普济寺、千佛寺、定慧寺、凌云寺、三教庵、菩萨庵;城外的无量寺、大
寺、青云寺、金刚寺、雄山寺等,这些建筑气势宏伟、殿宇崴峨、飞檐斗拱、琉璃瓦兽、雕梁画栋、金壁辉
煌,大半城池尽为佛寺所占。钟楼北是禅宗临济宗的势力范围;钟楼南是曹洞宗的势力范围。
在榆林四乡佛寺也不少见,至今活动最活跃的有龙眼寺、香严寺、金光寺等;各县分布最密的地区当数
佳县,仅以地名命名的就有大佛寺、兴隆寺、金明寺等;神府二县的万佛寺、千佛洞、卧龙寺最为有名;横
山的鲍寺、接引寺、祈寺、青风寺至今庙会活动很活跃;靖边的报国寺、报恩寺与子洲的山间小寺又成为幅
射的外围;米脂的万佛洞,绥德的石堂寺、立佛寺还有很生动的传说。在各县与道教合为一体的佛教小庙就
随处可见了。北魏南北朝时期带有石窟造像特点的传播渐向民间渗透,在陕北大地上文物遗址、寺庙法物、
经典文章、摩崖石刻、家庭佛龛、吉祥物加持、度亡经忏法事、古文化秘籍传承、字画挂匾、文化资料等如
水入地,四处渗透,佛教文化的熏陶,习染,影响日益加深。最主要的是佛学文化精神的流布。具体可分为。
(1)佛教哲学对知识分子、士大夫学术思想上的影响。
重点是禅学思想对上层社会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学术旨趣重在贯彻"万法融通、互为缘起、天人
合一、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精神。强调哲学行为上的内心知见,内心觉悟与内省修养功夫,体现人间佛教
入世的人间化气息,以利于实现佛教精神向民间推进,达到大众现实化,简易生活化的目的。这是禅宗占主流
的主要原因。
(2)现实政治对社会单元的教化思想。榆林佛教以家庭为社会单元,佛化家庭为主要目标,先治理家庭,
后治理国家。治国理邦、教化先行、改善民风、增进福利、突出人道、稳定边陲要塞,贵在人治精神。一切书
香门第、寒家市民,力求家家设佛堂,节节搞拜忏,社会的各个层面,尽以佛教精神激励子孙。写经风俗既可
发展文化,又可习染佛学思想。大部分内容涉及伦理、哲学、居住、医药、祭祖、生育、孝道、礼节等内容。
一方面利于求得心灵的慰藉向往,祈求平安吉祥,发扬善行,戒除恶行,利于保国安宁;二方面利于启迪智慧,
净化人心,生发智慧福德。悟入佛之知见,达到净化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因而,艺文善书的传阅较为普遍,
如《人生宝鉴》,《忠孝良方》等,大量宣传孝亲忠国思想,把报父母恩。国土养育恩,报众生扶助恩提高到了
当时精神文明建设的高点,美德风习由此而传递开去,深入一切领域。
(1) 慈悲精神与慈善事业赢得民心,形成慧命道业的永久流布。
慈悲心成为佛法的根本,慈者,为一切众生谋利益,给予利乐;悲者,一切众生苦。个人不能离开家庭、社
会、他人而生存;社会不能离开分工协作而发展;人类不能离开平衡健康的生态环境而延续。相互的依存关系必
须确立慈悲为其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菩萨行在社会中提倡实践精神。主要是搞好布恩施惠的社会慈善事业。历
来,佛门对赈灾济贫、施药治病、护生戒杀、植树凿井、修桥铺路、兴办义学等公益事业身体力行。死亡是人生
的最大痛苦,佛门通过超荐礼仪表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榆林佛教在明、清以来,实际贯彻如下精神,重视救济
贫穷,福利社会。为民施诊,解民痛苦;同时重视劝善止恶,净化人心,辅助德政,研究文化,保护文物,实体
传承,弘扬佛法,领导基层,巩固法教。解放前,戴兴寺兴办义学,就是典型一例。正因为有上述精神要点,榆
林佛教与民间大众文化融为了一体,虽然经过文革十年动乱的洗劫,但很难在人民的文化血缘中取消精神因子的
深刻影响。

3、 道教文化的流布
西北最大的道观白云山,作为一个辐射源,向陕北大地各个山村扩展开来。
道教文化直接的支持者是明神宗朱翊钧,敕赐御制《道藏》4726卷是道教文化的总理论资源。陕西布政司也
支持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等人来主持道教事务。每年农历正月、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举办传统庙
会,人潮似海,商贾云集,盛大的宗教活动与物资交流吸引了中国北方数省人士前来参加庙会活动。白云山神多、
神全,诸神荟萃,集于一山,实质上聚集了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魅力。加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道德的、
伦理的原因,使道教文化成为有陕北地域特色的集合体。
白云山庙会以十二县分会组织为支持点。形成网络形式。各县的分会又是所在县境内各有影响庙会的的集合
体。山乡中众多会首代表了当地的宗教文化需求,以点连线,以线连面,又形成了若干网络。这是一种特殊的文
化环境。在这个环境内,民众为了治疾求安,发展生产,兴建庙宇,根据经济实力形成规制和布局。建庙时,要
考虑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及审美取向,为了搞好阴阳两界的协调, 则建好城隍庙;要发展人口,要求赐子则盖娘
娘庙,要风调雨顺就盖龙王庙和三官庙;要发展畜牧业就盖马王庙和牛王庙;要出几个文化人就盖文昌庙;要保
证人畜平安,就盖关帝庙;要解放苦难,就盖慈航道人庙(观音庙);要修来世转生之福,就盖十殿阎君庙;要
让手工来、商业发展,就盖财神庙;要升天就盖玉皇大帝庙;要修道就盖三清庙;要看病就盖药王庙……总之,
根据经济发展实力和当地民众心态来决定。群众心态与布施来源成了重要条件。
陕北群众的心态重点是生存为主的生存文化和生存观念。民间世俗文化圈层的主体就是张扬本土家园意识,服
务于生存需要。道教文化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产生了生存信仰。生存信仰解决了文化生存、交往和心理的实践性
需要。陕北的环境心态文化中,综合了自然法则、心理因素、文化取值、生存观念,将民间世俗意识与宗教文化意
识合而为一,形成了陕北人的一种文化模式。这也是一种陕北人心理扭曲、人格扭曲、生活扭曲的体现。生存信仰
为道教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陕北文化与世隔绝,封闭、保守,使人们在生存的获取方式上、爱情生活上、家庭婚姻上、谋生文化方面、家
庭文化方面、精神生活方面,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到要到庙会上道教诸神的签薄子上去探讨未来,六甲生男,行
人早归,谋官必达,谋财有成,婚姻早成,官司必胜。田蚕大熟等等。圣意与谋望获得了统一和解释,于是,精神
得到了满足,开始了新一轮的面对生活的抗争。
在陕北凡有道教文化色彩的庙会。除了参观集市、交易出产、浏览庙会,主要是借机调剂精神生活,不懈地追
求神秘理想,满足精神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因而,形成了道教与多神汇聚的建庙活动遍及大部分山村。
4、儒教文化的流布
孔儒之学与文人组织结构联结,与教育状况相关。儒学集中在城市传播,受官方教育组织的制约,因而,榆
林、府谷等城市文庙的建造是一件非常隆重严肃的事。在小学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尽为儒学思想;
高级学堂,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充满课堂,流布方式限制在教育形态方面,主要通过文化人发挥作用。旧知识分
子就是一个相等于庙会会长的文化传播者。
5、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之流布
西方用炮舰政策送来的宗教文化主要是在我区的西三县、佳县、榆林城区传播。由于民族矛盾与民族文化的冲
突,不易为陕北广大地区的民众所接受。具体传播情况详见马永生先生所著《基督教在榆林的传播》,这里不详述。
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在定边县境内,主要与周边文化发生交流形成关联,与居住人口有直接关系。从十九世纪开始,
基督教的传播速度慢,很难成为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建筑艺术、音乐艺术、哲学、伦理学、
心理学、美学等学术影响方面为榆林地域文化增加了新的文化色彩。

宗教文化与庙会文化的现代状况
庙会文化是陕北地域文化中最特殊的社会形态之一。庙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会是世俗文化的载体,会要有时间
的积累,有社会活动的扩展。文化大革命后,经过洗劫的庙所甚无几,会,却重新复兴。物质上根据地理环境,原
有建筑,重新修庙,增加雕塑、壁画、匾额、碑文,并从省地运回经卷,搜集一些档案文书,力求从恢复文物、保
护古迹的角度开始重建。有条件的地方如白云山、黑龙潭等搜集美丽丰富的传说、神话、故事、寓言、典故、诗词
歌赋等集书成册,流传民间,体现群众的文化智慧的结晶。更多的是根据当地时俗,集中举办社火,闹庙会秧歌,
开展有群众娱乐活动。专业剧团每台唱三至五天大戏,在戏场上大量渗透现代文化,如政法宣传、科技宣传、计划
生育宣传、希望工程、甘露工程等等宣传。各地依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各有不同特色。目前,封建迷信庙会色彩
逐步淡化,驱邪治病,占卜算卦逐渐退化,热衷于此种活动的人少了。传统宗教庙会,有教义教规约束,有神职人
员和传统礼仪约束的活动越来越少,仅保留在榆林戴兴寺六月十九日活动中和白云山四月八日的活动中,纪念型庙
会有新兴的榆林卧云山"永怀阁"、横山古水"怀英阁"、靖边梁镇"思源宫",都是纪念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
辈革命家的。祭祀庙会主要是李自成、张献忠、韩世忠、余太君、李真人等。大量的是文化经贸庙会,主要是利用
集会开发本地经济、扩大文化资源的影响,经贸为主、旅游为辅,接亲眷、邀朋友、叙亲情、找对象、洽谈生意是
主要内容。贸易市场正在改变庙会文化的性质,经贸功能的兴盛正在取代庙会传统文化的性质。有文化知识的人开
始了对传统文化积淀浓度的开掘,指导人们从图吉祥、保平安、求富裕的寄托心理向科学技术新视野转移。一些研
究成果指导人们将尊崇神灵的心理向欣赏古文化精华的方面转移;现代文明的涌入强烈地冲淡了人们的宗教心理和
迷信心理,强化了人们的娱乐、旅游心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观引导,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使庙会文化进
入一个新的过渡时段。
社会各界对庙会文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定水平,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社会主义价值正在引导
人们产生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宗教文化的影响逐步淡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正在逐步加深;人们对庙会的
内容只有充实新内容,淘汰旧内容,庙会文化的本质正在发生时代变化。榆林地域文化与延安地域文化依地区特点
不同,而各有新的变化,在进入21世纪现代文明的时刻,陕北人对黄土文化中人文思想发展过程的研究不会停下来,
人民对宇宙和生命现象的理解不定期在加深。人们对未来价值追求中,还不会忘记陕北地域文化中宗教色彩对他们
的深刻影响,人们吸取人类文化精神素质精华的认识活动还将继续前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