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佛教教派及社会组织
贵州佛教教派及社会组织
教 派
佛教传入贵州后,历唐、宋、元三代,逐渐在全省各地传播。这一时期,没有出现佛教宗派。明代以后贵州佛教派系才渐明显。
一、禅 宗
禅宗又称心宗,因以禅那为宗旨,故名禅宗。禅那为梵语,意为静虑或思维修。主张只有心体寂静,才能审议万象而所觉悟。初祖达摩,下传慧可、僧桀、道信、弘忍,以后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南宗提倡心性本静,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故称“顿门”。中唐以后,南宗成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个宗派。自六相慧能以后,分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系。南岳一系衍为仰、临济二宗;青原一系衍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宋代,临济宗又分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以南岳系的临济、青原系的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明末清初,禅宗临济宗天童派破山海明系传入贵州,形成一个影响较大的佛教宗派。清中叶以后,贵州禅宗吸收净土宗思想,主张禅、净双修。
(一)临济宗
临济宗是禅宗流派之一。为曹溪六祖慧能所立,衍至明末,密云园悟嗣法弟子有汉月法藏、浮石通贤、费隐通容、破山海明、木陈道忞等12人。贵州禅宗主要源自破山海明一系,有丈雪通醉、象崖性珽、敏树如相、燕居德申、灵隐印文、半云如慧等人,主要活动于遵义、务川、石阡、清镇、安顺、黄平等地建禅院。尤以丈雪通醉成就最显,他住遵义龙兴禅院12年,广育僧才,影响远达陕西、云南、东南亚及日本。著述颇多,《丈雪语录》和《锦江禅灯》记述了许多佛教史料。
(二)曹洞宗
曹洞宗是禅宗五派之一,开创人良价,他与其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洞山、吉水曹山阐扬一家宗风,故将两地名合称为“曹洞”(一说是洞山上承曹溪,以名曹洞宗)。其思想渊源有“即事而真”见解。曹洞宗于明末清初传入贵州,但其流传不广,《黔南会灯录》仅记两家,为曹洞31世云门下第4代月印的传人。安南(今晴隆)淡云明光,在安南定头出家,游滇至钟灵,拜月印和尚为师。安南金狮佛会传知,9岁在安笼(今安龙)出家,游滇至广南万寿寺,复归普安依松岿寺,后遇月印和尚于江浙。《黔南会灯录》另一家有贵阳相宝山完真,西蜀简州(今四川简阳)人,嗣法云栖门下,派衍曹洞,后入贵州,居照壁山寺。
另有天峰于顺治中在绥阳三教寺旧垩壁间留题手迹称:传曹溪正派马度第二世。思南受水有一少数民族僧人,自称是曹溪宗。安顺清泰庵、清凉禅院,毕节灵峰寺亦曾传曹洞宗。
二、法相宗
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渊源于印度无著、世亲一系的瑜珈行派,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创地论宗,梁陈间真谛创摄论宗,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唯识宗。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亦称“慈恩宗”;由分析法相而表达“唯识真性”,主要继承古印度瑜珈行派学说,所依经典为六经十一论。明代传入贵州,黔僧如登曾撰《转识论》一书(后失传)。民国28年(1939年)1月,太虚到贵州,在贵阳黔明寺讲唯识学。太虚还于民国31~35年(1942年~1946年)担任高峰佛学院院长,通过其徒止安、慧海、玄哲、寒竹等,传法相唯识学。受贵阳大觉精舍华问渠之请,印顺于民国29年(1940年),由重庆汉藏教理院来到贵州,住持贵阳大觉精舍,创办了大觉佛学院,主讲唯识法相和中观学。
三、净土宗
亦称“莲宗”或“白莲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而得名。起于东晋时人竺法旷。后慧远等人在庐山结“白莲社”,发愿结社念佛,同修净业,共期往生西方净土。慧远圆寂后,东魏昙鸾予以发展。到唐代道绰、善导时正式创立。净土修行法门主要是称名念佛,认为反复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便能往生西方净土。此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及《往生论》为立宗依据。因修行方法简便易行,中唐之后,在社会中下层人士中广为流传。民国年间,持性、持省、心和(尼)等传净土宗。广妙曾在贵阳栖霞寺、黔明寺及省内各地传净土宗。民国14~32年(1925~1943年)的18年间,广妙曾5次到镇宁举办弥陀法会。
四、天台宗
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为隋代天台山智顗所开创,故后人称之为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立宗依据,故称法华宗。以智谋论为指南,以涅经为抉流,以大品经为现法,以明一心三观之妙理。其教义主张“诸法实相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相均是法性真如的表现,各种事相虽然千差万别,但却显示出法性真如的实相。盛行于隋代。入唐逐渐衰弱。中唐时期再度兴起,宋、元两代盛行于江浙等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著名的天台宗学者。
民国5年(1916年),天曦任贵州盘县丹霞山护国寺住持,将天台宗传入贵州。民国13~29年(1924年至1940年),应贵阳居士华之鸿之请,天曦住持贵阳大觉精舍,在舍内创办天台讲习所,传天台宗教义,学僧有昌明、果明等数十人。昌明后任贵阳大觉精舍住持,在贵阳尖山坝等处讲习天台宗教义。1941年应安顺戴子儒家佛堂和县佛教会地(东林寺)之邀到安顺讲学。次年任安顺清凉洞和华严洞住持。在清凉洞办“五众学处”。
五、密宗
密宗,称瑜珈密教或真言宗。尊奉大日如来佛,认为世界一切形色皆为大日如来之“身密”,一切声音为其“口密”,一切理为其“意密”,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如果依法修“三密加持”,即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咒语),心观佛尊,在“身密、口密、意密”上,分别与大日如来之“三密”相应,就能使己三业清净,即身成佛。其传授以亲就师灌顶为限。唐代由善无畏、金刚智传入中国。唐武宗灭法及五代战乱,密宗几趋绝响。北宋初期,再次传入,先于西藏等地流播,继而传入中原。明代,传入贵州,但未延续下来。
民国27年(1938年),由拓滨再度传入贵阳。拓滨早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民国21年(1932年)10月,在北京故宫参加由班禅主持的法会,开始研习密宗。民国26年(1937年)返黔,先后住大乘寺、黔明寺,传播密宗。民国28年(1939年),与平刚邀请圣露活佛来黔明寺,主办“护国息灾法会”,并为徒众灌顶。
六、华严宗
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故亦称“贤首宗”。华严宗酝酿于南北朝后期,成熟于隋唐之际。一到五祖为杜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
民国37年(1948年),怀一途径贵州,被贵阳四众挽留,住黔明寺。是年冬在寺中弘宣华严宗教义。
僧纲司
僧纲司制度创始于东晋十六国之姚秦时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始设僧录司,在各府设僧纲司,各州设僧正司,各县设僧会司。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二十四年(1391年)限僧3年一度给牒;二十八年(1395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籍者黜之。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府僧纲司,都纲1人(官九品),副都纲1人。州僧正司,僧正1人,县僧会司,僧会1人,设官不给禄。职责为“在京、在外僧道衙门,专一管束僧道,务要恪守戒律,阐扬教法。如有违犯清规,不守戒律及自相争讼者,听从究治,有司不许干预”。
贵州设立僧纲司始于名永乐初。永乐四年(1406年),设乌撒军民府僧纲司。永乐五年(1407年),设播州宣慰司僧纲司;永乐八年(1410年),设贵州宣慰使司僧纲司;正统十四年(1449年),设毕节卫僧纲司。后安顺、思南、黎平、铜仁等府也设立僧纲司。僧纲司作为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设有公堂、刑具等,僧官可以处置违犯戒律的僧人,僧官还携带刑具下乡,拷打、拘捕租种寺庙土地而不交租税的佃农,其权力已经远远超出对僧人的管理。贵州僧纲司,除管理僧人外,还常举办各种祝祈法会,为“皇图巩固”而持诵。每逢朝廷庆典,也以各种仪式加以庆祝。
僧纲司都纲一般由地方官员命定,再经朝廷批准。贵州僧纲司首任都纲慧智,是先经贵州都指挥使司选为大兴寺住持,再举荐进京授都纲之职的。贵阳大兴寺是贵州僧纲司所在地,朝廷曾两次颁赐大藏经及紫衣、金佛、玉炉,并为寺庙题额。寺僧法印还获明神宗赐半堂銮驾及龙头拐杖。
清代沿袭明制,在大部分州、县设立僧正司、僧会司。
中华佛教总会贵州分会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在上海留云寺成立。贵州僧人未出席大会。云南代表虚云回滇后,通知贵阳了尘,了尘即去电表示拥护,又在贵阳九华宫召集全省四众弟子开会,宣布成立中华佛教总会贵州分会,了尘任分会会长。
第二届省佛教会于民国16年(1927年)召开。贵阳弘福寺方丈觉崇为会长。
第三届省佛教会于民国18年(1929年)召开。是年,国民政府颁布《监督寺庙条令》13条,内政部通令各省限期3个月完成寺产财物登记,贵州省政府民政厅亦通令全省执行。在寺庙财物登记中,屡屡发生强夺寺产,驱逐迫害僧尼事件。贵州省教育厅陈廷纲等提议将寺庙财产为办学之用,佛教界表示抗议,要求保护佛教寺产,以护佛法。省内52县佛教界代表集会贵阳,成立第三届省佛教会,选举平刚为理事长,理事会委员有广妙、天曦、觉崇、持省、竹青、永常、性初、崇顺、彭公武、和绍孔、江务滋、张冕堂等人。省佛教会呈文国民党贵州省党部、省政府,要求撤销执行《监督寺庙条令》通令以及陈廷纲等人提案。省佛教会会址设于贵阳圆通寺。
第四届省佛教会于民国20年(1931年)召开。是年,中国佛教会总办事处由上海迁移至南京毗卢寺。贵州省佛教会经过整顿,改名为“中国佛教会贵州分会”, 改委员制为执、监委员制。平刚连任理事长,理事会委员有广妙、天曦、觉崇、永常、竹青、彭公武、和绍孔等人。确定举办的佛教事务有:(1)兴办慈善公益;(2)普及平民教育;(3)提倡农工事业;(4)设立各种研究所;(5)宣扬佛教;(6)整理教规;(7)其他关于佛教应兴应革事业。
第五届省佛教会于民国24年(1935年)12月8日召开。理事会成员有广妙、天曦、永常、永昌、持省、妙贵、窦以庄、马培中、王漱荪、果明、慧清(尼)、徐露园(居士)、张文翰、周柏庸(居士)、匡铁丹(居士)、傅肇文等,平刚任理事长。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派员轮流出席指导。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监督寺庙条例》第十条:“寺庙应按其财产情形,兴办公益或慈善事业”的规定,制定“实施大纲”。会议决定:(l)举办慈善事业,普及平民教育:设立佛教慈幼院、贵阳市贫民学校、乡村贫民学校;(2)开办寺庙林场及寺庙矿厂;(3)设立佛学研究机构、佛教各宗派研究所,应化研究所;(4)整顿教规。革除不守教规僧尼;取缔滥传戒法。同时,组织佛教宣讲团,设立说法堂及佛教图书馆、阅报室,办佛教日报,并强迫僧尼就学,提高其素养,由省佛教会派人指导整顿各寺庵内部,纠正不良习惯,设立本会各区办事处,指导整顿乡村寺庙;(5)依据《监督寺庙条例》,办理寺庙登记,组织佛产清理委员会,收回被侵占之佛产,并组织护法委员会护持正法。
第六届省佛教会于民国26年(1937年)在黔明寺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各寺僧众及居士代表300余人。大会推举平刚、广妙、持省、林松、永常、性定、传维、林香、永芳(尼)、镜明及徐露园、马培中、寿民乐、冉文叔等为理事。平刚为理事长,广妙、持省、林松、永常、性定、永芳(尼)、徐露园、马培中为常务理事。
第七届省佛教会于民国30年(1941年)7月11日召开。理事会主要成员有传维、定安、仁参、普清、心月、圆宗、性定、性初、林香、文奇、广妙、永贤、圣凡、马培中、敏宽、印周、永芳(尼)、傅名轩、王渊明、蒋宝丞、曹慎清等。平刚继任理事长,持省为副理事长。会议制定了贵州佛教会章程。章程分为总则、公务、会员、组织及职权、会议、经费附则,共7章30条,并决定成立平坝高峰佛学院,派遣性定、修园分赴各县成立县佛教会,整顿下属寺庙。第七届理、监事宣誓就职。誓词中有“谨以至诚实行三民主义,遵守国家法令,忠实努力于本职。如有违背誓词,愿受严厉之制裁”等语。
第八届省佛教会于民国32年(1943年)6月17日召开。由省政府发文各县,督促各县代表到会参加。会议举行了10天,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派人出席。会议选举广妙、续宽、昌明、持省、性定、性初、林松、印周、传维、传圆、仁参、道痴、杜鹤山、江竹一、永芳(尼)、马培中、王渊明、冉文叔等为理事,付明轩、敏觉、文奇等为候补理事。平刚连任理事长。会议根据抗战非常时期之需要,积极响应抗日的号召,决定举办僧尼训练班,组织僧尼为抗战服务。
第九届省佛教会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2日召开,会上确定更名为“贵州省佛教整顿委员会”,隶属“中国佛教整顿委员会”。由中国佛教整顿委员会派遣林达蕴来黔指导。会议由林达蕴与贵州省政府社会处共同主持,并按照社会部订定的“十条”指示进行整顿,其主要内容为:核实会员资格,重新进行登记;清理会产;整顿教规,成立省佛教会下属各分会、支会。贵州佛教整顿委员会由平刚任会长,成员由省整委会指派,设秘书长1人负责会务,经费由省佛教会自筹。各县分、支会受当地官署指导。选出理事、候补理事为:平刚、续宽、林达蕴、传慧、圆空、仁参、尘空、持省、性定、梵清、印周、圣一、德遇、慧海、寒竹、心圆、常敏、海意、文奇、性学、永芳、李思齐、樊纪纲、定安。监事为:超海、常闻、果元、永善、体静、何知重、纯修(尼)、净虚、吴国栋、德智、陈贻荪、陈真如。候补监理为:明照、传红、唐希泽。
念佛社、居士林
(一)净因莲社
民国初年,由罗奎(法名正西)、刘沛昌(法名正超)、谭沂决、傅由权、龚居士(法名正识)、陈居士等在贵阳成立净因莲社,主修净土宗。常请了尘至社中讲经说法。《贵州高峰了尘和尚事迹》卷3载:“民国三年二月望日,四众弟子等于贵阳净因莲社,设琉璃宝坛,祈祷国界清平,刀兵永息,五谷丰盈,法轮常转。七日功竣,迎请本师上了下尘大和尚演说法要,众弟子排班迎师。”
(二)净业念佛林
民国26年(1937年),由和绍孔等72名黔籍居士报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在贵阳觉园组建净业念佛林。推举觉园住持尘空为理事长,理事有和绍孔、桂诗成、聂树楷、周伯庸、徐露园、王蔬农、彭公武、张彭年、朱汉明、申泽书、周懿铭、陈仲英、陈真一、杜梓封、黄充宇、李孝明、顾进之、刘铁生、谢天德等。
(三)习水玉皇观十方念佛社
民国38年(1949年)1月,习水县官渡五里乡玉皇观成立十方念佛社,宗旨为:研究佛法,保护玉皇观法物古迹,兴办佛教文化和慈善公益事业,提倡僧众生产劳动等。念佛社接受县政府领导和中国佛教总会贵州分会的指导监督。叶沛霖、袁伯勋、傅孟和为监事,袁伯勋为监事长。后县长签发手令,将玉皇观庙产从是年秋收起交年佛社管理。
此外,黔西有居士林(居士184人);镇宁有念佛精社。
净业念佛林
民国26年(1937年),由和绍孔等72名黔籍居士报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在贵阳觉园组建净业念佛林。推举觉园住持尘空为理事长,理事有和绍孔、桂诗成、聂树楷、周伯庸、徐露园、王蔬农、彭公武、张彭年、朱汉明、申泽书、周懿铭、陈仲英、陈真一、杜梓封、黄充宇、李孝明、顾进之、刘铁生、谢天德等。
习水玉皇观十方念佛社
民国38年(1949年)1月,习水县官渡五里乡玉皇观成立十方念佛社,宗旨为:研究佛法,保护玉皇观法物古迹,兴办佛教文化和慈善公益事业,提倡僧众生产劳动等。念佛社接受县政府领导和中国佛教总会贵州分会的指导监督。叶沛霖、袁伯勋、傅孟和为监事,袁伯勋为监事长。后县长签发手令,将玉皇观庙产从是年秋收起交年佛社管理。
此外,黔西有居士林(居士184人);镇宁有念佛精社。
贵州省佛教协会
贵州省佛教徒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1988年5月成立于贵阳。宗旨为(1994年11月修订):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团结全省佛教徒积极参加兴黔富民建设,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统一祖国、世界和平作贡献。会址设于贵阳黔明寺。第一届会长慧海,副会长明照、莫运钢、宗满、本法,秘书长明照(兼)。1994年,贵州省第二届佛教徒代表会议在贵阳市黔灵山弘福寺举行。会长慧海(连任),副会长为宗满、明照、魏觉民、慧松(女)。
此外,1952年4月,在佛教革新运动中,贵阳市佛教界成立“贵阳市佛教界革新运动筹备委员会”。其宗旨是领导贵阳市广大僧尼参加政治学习和劳动生产。委员会委员19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秘书1人。下设组织组、工作组、学习组,由该会委员任组长。1958年贵阳市成立佛教协会。会长莫运钢,副会长持省、成栋。其后铜仁地区、遵义市,以及红花岗区、遵义县、习水县、西秀区、毕节市、金沙县、印江自治县、江口县、安龙县也成立了佛教协会。
贵州省佛教徒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1988年5月成立于贵阳。宗旨为(1994年11月修订):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团结全省佛教徒积极参加兴黔富民建设,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统一祖国、世界和平作贡献。会址设于贵阳黔明寺。第一届会长慧海,副会长明照、莫运钢、宗满、本法,秘书长明照(兼)。1994年,贵州省第二届佛教徒代表会议在贵阳市黔灵山弘福寺举行。会长慧海(连任),副会长为宗满、明照、魏觉民、慧松(女)。
此外,1952年4月,在佛教革新运动中,贵阳市佛教界成立“贵阳市佛教界革新运动筹备委员会”。其宗旨是领导贵阳市广大僧尼参加政治学习和劳动生产。委员会委员19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秘书1人。下设组织组、工作组、学习组,由该会委员任组长。1958年贵阳市成立佛教协会。会长莫运钢,副会长持省、成栋。其后铜仁地区、遵义市,以及红花岗区、遵义县、习水县、西秀区、毕节市、金沙县、印江自治县、江口县、安龙县也成立了佛教协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