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何在
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何在
作者:张志鹏
虽然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犯罪的关注很少,但犯罪活动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却是全面而重大的。且不说犯罪活动对既有社会财富的破坏,对稀缺资源的耗费,对生产经营秩序的扰乱;即使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那些好不容易长大成人的青少年不仅没有成为经济建设的栋梁,反倒成为损害社会正常运行的恶人。这不能不说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人类文明的尖锐挑战。
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学者们已经从贫穷、种族分离、流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多年来,研究者肯定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风险性因素(如贫穷和结构性劣势)。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对阻止青少年犯罪具有积极影响的“防护性因素”,如家庭、学校及宗教组织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事实上,西方社会学家与犯罪学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宗教信仰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间的潜在联系。195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那些没有犯过罪的青少年中有67%的人经常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相比之下,那些青少年犯罪者中只有少于40%的经常去教堂。最近,在对60个有关宗教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后,人们发现了宗教对犯罪具有稳定的抑制性影响。而且,一些经济学家也观察到具有更高宗教群体的地理区域,暴力和非暴力犯罪活动都比较少。当然,也有个别研究利用了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认为过去的研究高估了宗教对犯罪的有利影响。
许多社会学理论被用来解释宗教信仰影响犯罪的内在机制。影响最大的首推美国宗教社会学家赫尔歇和罗德尼·斯达克提出的控制理论,他们使用了“地狱之火”假说,认为通过确认来世的惩罚,宗教可以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成本,从而减少犯罪行为。具体来说,宗教信仰使得社会价值观合法化;通过宗教仪式和活动强化对社会价值观的遵循;通过外部的奖惩确保这些价值观在实际行为上得以体现。他们发现,出席教堂宗教活动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青少年犯罪行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青少年犯罪和接受伦理价值观及尊重法律和警察之间却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其他的研究者对控制理论提出了批评和修正,他们提出了另一些理论来解释宗教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关系。一是禁欲主义假说,认为由于许多特定的行为在宗教中是被禁止的,而世俗习惯却不禁止,因此,宗教信仰对那些被禁止行为的影响会强于那些被宗教和世俗规范都禁止的青少年犯罪行为。二是规范质量假说,认为不同的宗教对特定的行为给出不同的伦理建议,而且不同的宗教对于遵循这些伦理建议的强制力是有所差异的。三是伦理社区假说,认为宗教与犯罪并没有直接联系,主要是通过选择伙伴及父母的影响而发生作用。
然而,法经济学家却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与鼓励犯罪的可能性都存在。一方面,父母对于给孩子灌输罪恶感既有自私的考虑又有利他的考虑,一个有罪恶感的孩子更容易遵守规范。另一方面,宗教有可能减少暴力的预期成本,增加特定犯罪行为的效用。虽然这一争论和研究还将继续深入进行,但理解宗教对犯罪率的影响对于公共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美国,宗教组织被给予了不同的税收待遇。
在中国,有关宗教信仰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从直观上来看,传统的儒家学说、道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都有劝人从善惩恶、反对犯罪活动的教义和戒律,应该能够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