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缙云山:太虚精神在人间——秦孟潇居士重回母校汉藏教理院纪行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自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缙云山:太虚精神在人间——秦孟潇居士重回母校汉藏教理院纪行

  ◎廖自力

  二○○六年六月七日,是智丰法师荣膺重庆罗汉寺方丈升座之庆典,秦孟潇居士因重庆市佛教会会长惟贤长老之邀请,参加了罗汉寺智丰大和尚的升座法会,就此因缘又来到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太虚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旧址。六十多年前,秦老曾来到这儿寻求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六十多年后,当秦老再次登上缙云山时,会有怎样的感慨呢?

  青山依旧翠 又闻梵音扬

  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缙云山住持正刚法师派车来迎接秦老一行,约半个小时的高速路程,即来到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道场缙云山。一路上,但见苍山青翠,绿水环绕,果然一番好景致。

  正刚法师介绍说:缙云山又称巴山,唐诗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指的就是缙云山。缙,是指红色的云霞象红色然带一样环绕于山,顾名思义,足见缙云山的美丽了。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主峰海拔约919米,有朝阳、香炉、狮子、聚云、猿啸、莲花、宝塔、玉尖和夕照九峰,其中狮子峰最为雄伟壮丽,站在狮子峰顶,可以俯瞰整个北碚风光。所以又称缙云山为“小峨嵋”。

  正刚法师说,缙云山有名,不仅是因为她风景秀美,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中国唯一的一个佛道场——迦叶佛道场。大家都知道普陀山是观音道场、峨嵋山是普贤道场、 五台山是文殊道场、九华山是地藏道场,都是菩萨道场,但祇有缙云山是举世公认的佛道场,并且是明神宗皇帝钦命认定。尽管现在由于宣传不够,知道缙云山是中国唯一佛道场的人已不多,但缙云山对中国近代和当代佛教的贡献,却是有口皆碑的。这完全是因为三十年代太虚大师在缙云山创办了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

  正刚法师介绍说,原来缙云山有八大寺院,分别是温泉寺、缙云寺、大隐寺、绍隆寺、石华寺、转龙寺、白云寺和复兴寺,现在绍隆寺和白云寺已改为道教正一派的道场,相应变名为绍龙观和白云观,转龙寺土改时已分给农民居住,石华寺被拆除,大隐寺和复兴寺仅存庙宇,仅剩的缙云寺和温泉寺,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纠缠不清,亟须采取保护性的措施。既要保护,又要开发,才能将缙云山的宗教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快到山顶,有一块广阔的坪地,缙云寺就静静地伫立在坪地旁边,寺后面是陡峭的峰尖。站在坪地上,祇见一片古朴的青瓦屋顶隐现在绿树和雾霭之中,隐约听到曼妙的梵音在雾霭中飘扬。正是人在画中,情如诗中。

  缙云山的出家僧众出来迎接秦老一行,秦老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前几年我到缙云山来,见到的大多是居士,这次见到了许多僧人,恢复缙云山古佛道场有望啊!复兴汉藏教理院有望啊!”

  正刚法师原是中国佛学院的教授,唯识学大家。正刚法师离开京城,来到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古老的巴山,他的心中一定装着不可思议的大愿。

  秦老说:“正刚法师啊,你来了就好哇,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的复兴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啰。”

  站在坪地上,以缙云寺的青色屋顶为背景留影,就仿佛是站在一部古老而深厚的历史巨册前一样。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从坪地上下来,首先谒见了位于寺院左翼的汉藏教理院的纪念碑亭,然后来到大雄宝殿,拈香礼佛。

  大雄宝殿里供的是迦叶古佛,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供养迦叶古佛的道场。迦叶古佛高约二米,两旁各侍立一菩萨,左侧示男相的叫帝释,代表欲界法相;右则示女相的叫梵王,代表色界法相,都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佛教艺术塑像。

  礼完佛,秦老在正刚法师的陪同下,来到六十年前汉藏教理院的宿舍401室前,门板上还清晰可见白色的“401”门号。秦老凝视著「401”几个字,心潮澎湃。他指着401门号对大家说:

  “当年啊,我就住在这间房。惟贤长老是住隔壁那间房。”

  良久,秦老又说:“汉藏教理院, 是中国近代佛教的摇篮,应该尽快恢复起来。”

  前几天惟贤长老也说:“没有汉藏教理院,没有太虚精神,可以说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佛教。”

  从原汉藏教理院的宿舍出来,来到闻慧楼——当年汉藏教理院的教室,现在暂作接待室,大家坐下来稍歇。正刚法师向大家介绍缙云寺的规划及汉藏教理院的复兴情况。

  正刚法师说:我离开中国佛学院,来到缙云山,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复兴汉藏教理院。当年,也就是一九三○年,太虚大师游化入川,得到四川省主席、21军军长刘湘的支持,发起成立了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旨在研究汉藏佛教教理,融会汉藏文化。当时,汉藏教理院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佛教人才,如法尊法师、法航法师、印顺法师、雪松法师、观空法师、遍能法师等,密教上师有陈健民上师、土登喇嘛、安东格西、东本格西、喜饶嘉措、悦西格西等。很多文化名人也来到缙云山讲学,象世界文豪泰戈尔,国内的有郭沫若、老舍、田汉、梁漱溟、马寅初等。太虚大师本人的《真现实论》也是在这个讲台上讲的。汉藏教理院从一九三二年八月二十日正式开学,到一九五○年解散,办学十七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佛教人才,像我们的老学长、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新加坡的演培法师、竺霞法师等等。当时汉藏教理院实行的是导现制,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学院分两个科,一个普通科,一个专修科。当时的老师都非常优秀,学生也非常多。汉藏教理院的贡献不仅仅是沟通汉藏佛教,更主要的是在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理念下,造就了一大批佛教人才,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成了中国当代佛教的导师。

  正刚法师说:“汉藏教理院的复兴问题,海内外佛教界也一直是呼吁不断,印顺法师到了台湾后,也多次问及。印顺法师对法尊法师很尊敬,他派人来找法尊法师,希望能恢复汉院。但因为种种原因,汉藏教理院的恢复一直得不到批准。直到最近,国家有关部门才批复:可以在原汉藏教理院的原址上,成立汉传佛教教育的佛学院。因此,我们决定在原汉藏教理院的旧址上,成立重庆市缙云山慈氏内学研究院,秉承太虚大师的佛教教育理念,培养高级佛教人才。

  正刚法师说: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他是修慈心定的,释迦牟尼佛曾授记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菩萨将成佛。所以说,弥勒菩萨慈心定法门,在末法时期是很当机的。内学,就是内证的学问。实际上全部佛教都是关于内证的学问。我们搞慈氏内学研究院,计划是六年制,主要讲一经两论。一经:《解深密经》,两论:《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同时还要修瑜伽止观。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有实证的、有宗教情操的佛教僧材。

  秦老赞叹道:“好哇好哇,听到正刚法师的介绍,作为汉藏教理院的老学生,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的佛教界,就是缺乏这样的思想,浮在表面上,流连于佛事之中,不重学修,不求实修实证,这与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相去甚远,也与汉藏教理院学修并重的风气相去甚远。中国的佛教要中兴,就一定要培养一大批学修并重的人才。正刚法师提出‘宗教情操’这个词,这个提得很好。现在有些人,他忙着修名利,名利双修,这样就是缺乏宗教情操。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良好的宗教情操,是我们成就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我们的居士,如果能撇开外表的浮华的东西,多多供养实修实证的修行人,他们的功德是很大的。我衷心希望缙云山,能继承和发扬太虚大师的精神,为中国当代佛教教育打开一条全新的道路。”

  正刚法师说:“因缘际会,靠大家共同努力。”

  学修菩萨行,愿证菩萨名

  从闻慧楼出来,谒松柏精舍。秦老说:“当年太虚大师就住在这里。”

  正刚法师说:“汉藏教理院的编译处和刻经处也设在这里。当时教理院编撰汉藏合壁的教科书达四十七种,印行各种教材一百多种,包括太虚大师的《佛学概论》等汉文佛学著作十四种。在上海创办的《海潮音》杂志,后来也送到缙云山,共出刊四十二期。那时缙云山的学习风气很浓,堪比玄奘留学印度的那烂陀寺。”

  到了大殿前下方,有一块大草坪。秦老说:“当年这里是一个篮球场。”

  穿过昔日的篮球场,我们来到太虚大师和正果法师的舍利塔前。

  秦老庄严地合掌,在太虚大师的舍利塔前顶礼拜右绕数匝。末了,秦老对我们说:“甚么是学佛?学佛就是学菩萨。”

  这时,我又惊喜地看到太虚大师舍利塔的一侧,赫然铭刻着太虚大师的两首诗。其一是《太虚大师旅游印度菩提场诗》:

  觉树枯荣几度更,灵山寂寞倘重兴。

  今时不用伤迟暮,佛法弘扬本在僧。

  其二是《菩萨学处》

  我今修学菩萨行,我今愿证菩萨名。

  愿皆称我以菩萨,比丘不是佛未成。

  秦老说:“静居深山而心不舍众生,这就是菩萨。太虚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一是人间佛教,二是菩萨学处。”

  从太虚大师舍利塔再过去几十步,就是正果法师的舍利塔。

  秦老对大家说:“正果法师是我的亲教师啊。”

  从秦老的语气和步态中可以看出,秦老对正果法师充满着崇敬。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正果老法师,您的学生秦孟潇居士来看你啰。”

  秦老也连忙对身边的法师说:“哪位法师借件长袍与我。”

  一位居士笑着说:“秦老见到亲老师,要显僧相。”

  旁边有位法师马上将长袍脱下来,秦老试了一下,不合身。这时又有一位法师脱下长袍与秦老穿上。

  秦老穿上长袍,神情肃穆地在正果法师舍利塔前顶礼。

  末了,秦老笑着说:“当年我顽皮得很,有负老法师期望。”

  我说:“老法师如果知道您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一定会非常欣慰。”

  从山顶的缙云寺下来,再到山麓的温泉寺,在温泉寺吃午饭。温泉寺与温泉公园混在一起,虽然园景幽深秀丽,但却没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正刚法师说:“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了。解放前,国民党军将领卢作孚见此地风景宜人,又多有温泉,便与隆树和尚商量合建公园。和尚因为担心匪患,也慨然答允,于是建成温泉公园。到一九四○年,隆树和尚见寺庙有遭受拆毁的危险,于是将温泉寺交付给太虚大师,作为汉藏教理院的院产。”

  正刚法师说:“我们计划将缙云寺作为慈氏内学研究院的教理研修部,兼设图书馆和刊物编辑部,将温泉寺作为慈氏内学研究院的僧格养成部,招收初发心的僧青年。但目前寺院设施老旧,亟须维修及重建,资金缺口较大,殷切希望广大信众能发广大菩提心,共襄盛举,重振缙云山昔日辉煌。”

  从正刚法师慈眉善目的神态及悲心交切的语气中,我仿佛看到缙云山辉煌的明天。从缙云山下来,诗兴大发,作诗一首,曰:

  千里寻踪至缙云,舍利塔下忆故音。

  太虚大师今安在,犹有慈云庇人间。■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