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文化差异中的“死亡”起源探析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化差异中的“死亡”起源探析

  作者:张诚

  关键词:死亡 宗教 委婉语

  摘要: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被用于掩饰“死”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客观事实。本文从宗教信仰、等级差别、价值观念探讨了汉英死亡委婉语的生成。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对“死亡”这个概念和词本身进行乔装、隐晦。对死的避讳,使用“死亡”委婉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用ceased to think和gone to sleep—but forever将马克思的去世比作“停止思想”和“永远安详地睡着了”。

  从人们的社会心理上来讲,认为谈及“死”是不吉利的。在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被用于掩饰“死”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客观事实。由于人们在死亡面前感到一种不可解释的超人的力量,由此“对死亡产生了恐惧和禁忌,进而导致代表死亡这种现象的语言符号成为禁忌语”。综观历史,由于对“死亡”的理解不尽相同,汉英两种语言中都产生了不少“死亡”委婉词语。本文从宗教信仰、等级差别、价值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探悉汉英死亡委婉语的生成。

  一、宗教信仰与“死亡”委婉语

  “死亡”是语言禁忌最主要的领域之一。人们不理解这种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便从宗教里寻找解脱。为了消除人类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各种宗教都对死亡作出了解释,对死后的世界进行了描述,以及对来世的不同看法,这一切都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在原始宗教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普遍把语言看成是具有超自然魔力的东西,“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思想意识在汉、英民族的民俗传承中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汉、英民族中存在着相同的禁忌。但由于汉、英民族社会历史土壤的差异,由相同的禁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却不尽相同。英语国家大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按照《圣经》的教义,人生在世是救赎的过程,只有经过种种磨难,死后才能得救,升入天堂,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英语中死亡委婉语源自《圣经》中不少就体现了基督教的人生观及其对死亡的宗教解释。如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都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爱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人类本来有罪,因此要虔诚地信仰和服从上帝,才能赎清原罪,得到赦免,在来世获得拯救,进入天堂。所以,在英语中,源于宗教的死亡委婉语的本义大都是“应上帝之召”、“与天使同在”之类。从这些“死亡”委婉语可以看出,基督教把各种美好的向往和憧憬都摄入了死后的世界里,让生者有精神情感的寄托,安心生活,让死者有灵魂的归宿,愉快平静地离世。

  比起英语民族来,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宗教信仰,宗教禁忌未能对全民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宗教也产生了一些“死亡”委婉语,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必然导致言语禁忌的多样性,委婉语也因不同的宗教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宗教色彩。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生”与“死”也没有极端差别,所谓“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庄子?刻意》 ,于是人死便婉称“物化”。由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道教则进一步追求生命不死、肉体成仙,称人死为“仙逝”或“仙游”。道教认为,经过一定的“修炼”,世人是可以脱胎换骨,超凡成仙的,没有必要等到死后才来超度灵魂,因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大都与成仙有关。道教认为人死犹蝉之脱壳,称“蝉蜕”或“蜕化”;或如鸟生双翼飞升,称“羽化”;或传说得道成仙便乘白鹤而去,于是,称“骑鹤”或“化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去超越死亡,寻找生命寄托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心态。

  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之为“涅槃”,意为进入一种永恒寂灭的精神状态,而其根本宗旨,则是为人指点迷津,灭绝苦源。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流传、渗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就是源自佛教词语。但是,源于佛教的“死亡”委婉语却大都未能跨出佛门,如:圆寂、坐化、登莲界等。因此,上述佛教所用的“死亡”委婉语至今只用于指僧尼之死。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最终赋予了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

  二、等级差别与“死亡”委婉语

  英汉所避忌的对象大相径庭,英语避神,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性;而汉语避人,则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差别。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得非常完备。封建礼法的禁忌语多不胜数。在论及死亡的委婉语中,也都体现了尊上卑下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统治者生前要高人一等,死后也要别于庶民。《礼记?曲礼 下 》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历代帝王专用的死亡委婉语有:“山陵崩”“宾天”“大行”等。然而,平民百姓只能叫“弃世”“弃堂帐”等。古汉语中这类“死亡”委婉语界定清楚、等级分明,谁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特定阶级和宗教的委婉语在现代已不流行,如婉指帝王、帝后死亡的“崩”“驾崩”“大行”等。

  英国的封建社会中也曾存在封建等级制度,但那是封建领主之间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在他们之间形成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制。这种封建等级制的特征在于建立起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附庸要接受封主的土地,就必须宣誓效忠封主,并对封主尽义务。这种封建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作为纽带来维系的,而不像中国的封建社会那样以礼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因而“名分”上的尊卑也就没有像汉语那样森严地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同时西方人笃信基督教,认为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故生来人人平等。在这样一种文化土壤中,自然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阶层等级泾渭分明的委婉语。

  三、价值观念与“死亡”委婉语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除了具有带共性的道德准则以及评判善恶价值尺度的道德标准外,还具有各富特色和个性的伦理文化和道德评判的价值标准。“死亡”观念及态度是人类道德、价值观念、伦理准则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每个人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提倡在需要的时候为义而死。所谓“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谓汉民族死亡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一个人为公或为国家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人们往往会用褒义的、正面的评价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而又深切哀悼的感情,讴歌光荣的“死亡”。例如:“壮烈牺牲”“慷慨就义”“为国捐躯”等。

  尽管英语国家的民族英雄也常常受人敬仰,在英语里也能找到一些表示为国家或事业而捐躯的委婉词语,如lay down one’s life,give one’s lifekiss the dust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等,但这些表达法不论从内涵还是感情的表达上都无法与汉语中的固定词语相媲美。同中国文化不同,英语文化注重个体生命死后的灵魂安息——个人愿望的实现。他们往往只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去考虑,希望自己的死能够得到上帝的赞许和垂爱,死后与上帝同在。因此,西方人面对死亡就很少有中国式的豪言壮语,即使是源于军旅生活的死亡委婉语也大都不带有悲壮的色彩。

  与正面人物相反,对于那些坏人以及犯罪分子的死,汉语中有很多带有贬义的、反面评价色彩的委婉词语,如:“横死”“丧命”“一命呜呼”等。英语里也有一些带有负面评价的死亡委婉词语,如drop off the hooks, to kick the bucket等。

  四、汉语特有的“死亡”委婉语

  中国人不仅忌讳说“死”,与“死”有关的事物也同样忌讳,而以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例如:人们称棺材为“寿木”“寿材”,称死人穿的衣服为“寿衣”“长生衣”。自古以来,我国的丧葬方式有很多种,民间主要以土葬为主,其中人死后直接埋入土中的叫“入土”,入棺则称“就木”。与“死亡”相联系的“坟墓”“墓地”当然也在禁忌之列,其委婉语也有类似的等级差别,皇帝的坟墓称“陵”“陵寝”等,而庶民的坟地只能叫“丘墟”“幽宅”等。汉语中有很多语音禁忌,凡是带有“死”的谐音的词、字都要避讳。如司机都特别讨厌带“4”的车牌号。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这与中国人的“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有直接的联系。

  汉语中有上百个“死”的委婉语,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四字格成语。形形色色的“死”都有相应的委婉语,除了其概念意义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内涵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例如:“行将就木”“弥留之际”是即将死亡;而“百年之后”“千秋之后”则是死亡之后。不同的死亡方式有:“寿终正寝”是正常死亡;而“山高水低”“三长两短”却是意外死亡。“一病不起”是病死;而“马革裹尸”是战死;“葬身鱼腹”是溺死;而“自寻短见”是自杀而亡。还有不同的死者身份:“千秋万岁”用于帝王;而“命归黄泉”“撒手人寰”则用于平民百姓。“香消玉殒”“葬玉埋香”等用于美女;“英勇就义”“为国捐躯”用于英雄;“英年早逝”用于文人。汉语中“死亡”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之死,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这就使汉语中“死”的委婉语数目庞大,纷繁细腻。

  五、英语特有的“死亡”委婉语

  英语“死”的委婉语大量源自基督教的传说和典故,而这些大量的传说和典故又都源自古希腊或古罗马的神话。例如:pay Charon、Charon’s boat ferry 等。与死亡委婉语有关的词项,还可采用借代的手法,用意义比较笼统的词项代替意义比较具体的词项,被借代的往往是外来语。例如:pass away中的pass源自法语passer,而passer是mourir 死 的意思;decease源自拉丁语decedere,de表示away,cedere表示go,decease意为go away。

  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它的形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在中世纪,由于连年灾荒和瘟疫流行,Grim Reaper是这一时期“死亡”的代名词。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死亡比做a nap、sleep,赋予“死”以人性,结果出现了嵌有死者肖像的坟墓雕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英语中有些“死”的委婉表达法也已很少使用,有的已成为旧词。而许多新的表达方式不断涌现,如:mercy killing/stroke,pull the plug,pass out of the pic-ture,be grounded for good,run one’s race。把死亡看作是新生活的开始:go to a better place,be called to a higher life。这些委婉语源自各行各业,现已被广大民众所广泛使用。

  结 束 语

  “死亡”委婉语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对“死亡”的婉称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时是出于迷信 避免提及这个可怕的神秘的字眼;有时与趋善趋美的心理有关 不愿引起心中厌恶或悲痛的感觉;有时则是由语用功能驱动 在交际、行文中表达对死者的尊敬、赞美、怀念或贬损之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拨开“死亡”委婉语的神秘外壳 我们可以发现 在它们的身上打着各民族文化的深深的印记。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 有助于透过语言现象了解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本质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促进社会的文明礼貌 而且还有助于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观、生死观和心理禁忌 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张诚,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辜同清.委婉语的符号学分析[J]. 外语教学1999 1 67-70.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3]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4]李国南.委婉语与宗教[J].福建外语 2000 32-7.

  [5]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李思国 姜焱.英汉“死亡”代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152-54.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