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浅谈新时期妇女与宗教问题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新时期妇女与宗教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我国宗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非凡是妇女与宗教的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试图从社会根源、熟悉根源和心理根源等方面分析、揭示产生诸特点的原因,指出宗教对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有助于更深入地开展妇女与宗教的研究。

  要害词:新时期妇女宗教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历史渊远流长,教徒人数众多。中国宗教信仰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及外来因素等影响,我国的宗教发展较快,已成为社会瞩目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在当前迅速增加的信教群众中,女教徒占了很大比重,不少地区占信教总数的60-70,有的已达80以上,明显高于男性。综观妇女与宗教的历史,可以发现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宗教的起源、发展中,妇女始终是宗教的积极支持者和虔诚信仰者,也是宗教发展的推动者。本文试从新时期妇女信教的特点和原因来探讨。

  一、新时期妇女信教的特点

  从我国新时期妇女信教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女性信徒在这几年的人数明显增长。自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信教人数不断增加。从上海基督教会1980至1990年发展的信徒中抽取了13000个标本作统计,女性占了80,同样哈尔滨对较虔诚的2350名信徒的调查表明,90.2是女性①。女信徒所占比例非常大,远远超过男性。

  2、宗教信徒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等有了显著的变化。据统计,以前女信徒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总数的65,且大多数集中在45岁以上年龄段,总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但值得注重的是,近年来加入宗教组织的新教徒中,跨越了各个年龄段,其中年轻人所占比例较高。随着中青年信徒的加入,教徒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浙江省湖州市3281名天主教徒中,35岁以下的1118人,35-60岁1547人,60岁以上的616人,青年教徒已超过三分之一。衢州市35岁以下的天主教徒已占61。基督教年轻教徒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如上虞市全市1990年以后新发展的教徒中,39岁以下的占37.2,而位于发达地区的崧厦堂1990年以后新发展的39岁以下的教徒占52②。与宗教信徒年轻化相联系的是教徒文化层次的提高,年轻教徒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如1996年福州省沿海某市对基督教、天主教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专以上分别占20.3,7.9,高中占29.1,27.2,初中文化占26.7,33。同时职业构成多样化。以前信教主要是农村妇女,而现在一向被认为与宗教无缘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乃至一些高层次知识分子也加入了信教者的行列,这种现象在基督教、天主教的信教者中表现更为突出。宗教信仰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传统观念中的农民、也有教师、医生、工程师、机关干部等。

  3

  、多种宗教并存。据统计,我国妇女信仰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佛教经过近2000年的中国化过程,已成为中国人比较轻易接受的宗教。浙江是佛教历史悠久的省份,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古刹,大小寺庙遍及全省各地,民众信佛传统根深蒂固。中国现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佛教信徒一般以女性为主,烧香拜佛影响力较大。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宗教,是一种民族性宗教。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现在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基督教于公元前19世纪初传入中国,现阶段得到很大发展。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000万人,教徒传道约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2.5万余处。在这些宗教中,女性信仰者所占人数比例高,参与的宗教活动多,产生的影响大。

  4、宗教信仰动机多元化。传统妇女信教很大一部分出于“贫、老、病”等客观原因,且大多数是农村妇女。如今,城市妇女入教的比例越来越高,入教的妇女在文化水平、社会层次方面也与日俱增。笔者与___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交谈中获知,___佛教居士登记在册的已达5000人,在人数比例上女性超过男性,其中不乏高学历的职业女性,徐文芳林长自己就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提前5年退休,全力以赴从事佛教居士林安养院的创建工作。女性入教的动机呈现多元化,有的出于对所信仰宗教的理解和领悟,从宗教信仰中追求善、美、和的道德理念,通过宗教来捐助社会,服务社会。徐文芳林长就奉守“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实现“造福社会”,“利益人群”的人生坐标;有的把宗教作为精神的寄托或慰藉心灵的良药:如___某高校信仰基督教的女教师每周一至二次,在课余和几个信教女学生共同研读“圣经”,作为自我充实的一种方式;有的年轻女性则出于对宗教神秘的探求和好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功利目的,如祈求平安健康、财富好运等。根据天台山古方广寺僧人释可然讲述去该寺拜佛的人众中,女性35岁以下的逐渐增多,其中经商的女性占一定比例,多数以求财为目的。2003年暑假,笔者在对___市经商女性的调研中了解到,凡夫妻共同经商或女性独自经商的约有60以上存在宗教信仰,表现在定期到佛地名刹朝拜或到教堂祷告,许多经商妇女在家中供奉财神菩萨,顶礼膜拜,以求财运亨通。

  二、妇女轻易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固然与宗教本身具有的特性有直接关系,但宗教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熟悉根源。笔者认为,新时期妇女教徒不断增加有其深刻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再三重申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在政策、财经等方面对宗教活动予以支持。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文革”时期,由于极“左”的路线的干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未能贯彻执行。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得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宗教的“黄金时期”。同时,政府在政策、财经等方面对宗教活动予以支持,国内的许多宗教建筑得到修缮,宗教场所得到开辟。同时,兴办了74所宗教院校,10多年来已输送了5000余名宗教人才,目前在校就读的有4000多人。同时随着宗教信仰政策的恢复和落实,宗教信仰已成为个人的完全自由,并在法律上受到保护,也使许多人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乐于接近宗教,信仰宗教。

  2、改革开放的大潮对女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妇女在整个社会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我实现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而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即食欲、性欲等。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是社会和爱情的需求,即与他人做朋友的欲望。其次是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求,而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最后阶段的自我实现需求只有在前四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满足。第五个需求人人都想得到,但在现实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要满足第五个需求是很不轻易的,无法人人如愿。因此,部分女性可能通过信教来寻求一种满足。

  3、宗教内容丰富,形式新奇也吸引了当代年轻女性。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一个结果是人际关系的淡漠,许多不和谐的不道德行为也相应出现,宗教传统上强调“原罪意识”,以“有罪者必得惩罚”观念来警醒世人,宗教道德中也包含着许多社会公共道德准则的内容。同时,现代的宗教以更轻松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追随者,强调为人带来欢乐和健康,使社区团结一致,使人际关系和谐,也使个人得到精神上的平静和超越,满足自我完善的需要。宗教往往能使人得到放松和净化。很多走出教堂的人都有随时预备帮助他人的感觉。宗教组织各种形式新奇,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如定期做礼拜,唱圣歌以及圣诞节等对年青的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

  4、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是引起许多女性信仰宗教的原因。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平等、法律平等。但现实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贫富不等和社会地位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种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上不平衡,需要寻求精神寄托。因无法正确面对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常有人转向宗教寻找归宿感和自我安慰。而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竞争,就业等方面遭遇的困难更多,这也是部分女性信教的原因之一。

  5、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也导致了一部分人从宗教中去得到满足。科技的发展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精神压力等问题,需要轻松的人们,把希望寄托于超现实物:宗教不仅是贫穷者的精神支柱,更是有产者的精神安慰。正如《话说香港》所描述“宗教已成为各阶段、各年龄阶层都上瘾的精神运动。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更迫切地需要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调剂。”

  6、国际宗教对我国的影响。8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突出,国际间交流也越来越多。我国的五大宗教中,除道教外,其余四大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联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宗教对我国传教力度也加大,许多人受到影响加入了教会。同时在我国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中,职工受外籍人员的影响,信教人员的比例也逐步上升。非凡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宗教热的兴起,各种新兴宗教的兴起,以其特有的松散、自由、活泼、世俗化的方式吸引了许多年轻女性。

  三、宗教的二重性

  可以说,宗教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还会在整个社会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贫困,疾病,灾难,犯罪等天灾人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求精神依托,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宗教将长期存在并发挥着作用。宗教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积极性与消极性。

  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加强同国际交流。我国妇女主要信仰五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带有世界性的特点,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有着众多的信徒。近几年,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五大宗教本身宣传强调的伦理道德都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弃恶扬善,造福人类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信教妇女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宗教所宣传的道德规范对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宗教的最大贡献是教育公众并塑造公众道德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公民。

  3、服务社会功能。许多宗教组织利用其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办许多学校医院和福利院,如___佛教组织居士林创办安养院,收养了十几位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无疑对社会的安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宗教组织还从事社会募捐扶贫济困,赞助教育,帮助鳏寡和特困家庭等慈善活动。

  但同时,宗教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1、许多宗教组织常打着“宗教”旗号对我国进行渗透。在对外交往日益增加的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试图通过插手我国宗教内部事务,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组织,为分化中国战略图谋服务,如西藏达赖事件。

  2、宗教可能成为许多人寄托精神急功近利的工具。据调查,女性信教大多功利性强:祈愿宗教能带来健康、富裕和幸福。如若愿望实现,他们就继续求神拜佛。全国许多寺庙,非凡是地处旅游胜地的寺庙,天天香火旺盛,大都不是来瞻仰参观,而是祈财得仕等等。这也加重了封建迷信色彩。

  3、宗教的世俗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当今宗教的世俗化迎合了许多人的需求,使信教的人数不断增多。某些领导干部出于迷信竟到处建寺庙、塑佛像。浙江苍南县在80年代末作了调查统计,全县重建和新建的庙宇837座,祠堂498个③。如此耗资毁地建庙寺之风,造成了许多浪费。政府部门曾多次强令拆除,都未能根除。此风一盛,会耗费群众大部分的时间和金钱,对发展经济有害而无利,只会助长宗教的狂热和活动的混乱。

  此外,宗教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正常的现象,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等特点。我们必须正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避免或者减少负面影响,更好规范宗教的行为,这是我党、各级政府和组织宗教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政府和各部门应积极为女性的自强自立提供更多的条件和便利。当代的女性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我发展的权力,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理想。但现实的社会环境仍不利于女性。如就业,招聘中常有些人为的障碍,令同等条件下的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应营造真正平等的社会大氛围。

  其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各级地方组织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信教妇女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作贡献。大力鼓励和支持信教妇女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佛教建立“慈善基金会”,信教妇女尽力投入,扶贫救灾、助学结对等社会公益活动,实施“救人之急,济人之危,利益大众”的助人行为应给予肯定和播扬;对于信教女性自筹基金,多方联系,兴办助老工程“安养院”,以解决抚老养老社会问题的善举应予以支持。在全社会倡导讲爱心、讲诚信,尊老爱幼、扶困济危,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再者,尊重信教妇女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12月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各级部门应派人经常深入到信教妇女中,宣传我党的宗教政策,及时了解和注重她们的思想状况。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信教妇女博大的襟怀,扩充她们的科学知识,具备抵制各种伪科学和邪教的能力;不断提高她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发挥她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她们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要正确熟悉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努力熟悉和把握宗教自身的

  规律,将宗教中包含的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发扬光大,将信教妇女爱惜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教意识与地域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正确树立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反对、制止捕杀和进食野生动物,珍惜自然资源,改变生活方式中的一些陋习鄙俗,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家园、国家乃至地球。将科学引进宗教,使宗教在科技创新、社会前进中表现出与社会主义更多的适应性。

  注:①罗伟虹,《宗教与妇女的心理需求》,《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②孙雄,《浙江宗教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③莫洁有,《从温州宗教现状看宗教的世俗化》,《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该论文发表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