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综述
“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综述
文豪
2004年3月19日,“中国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成都龙泉驿区巴金文学院举行。此次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龙泉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由朱熹宗祠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朱熹学会筹备委员会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热烈而有深度的探讨。
一、朱熹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朱熹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影响无论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都十分巨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认为:中国思想能传播到各国而成为统治意识形态的,唯独朱子学。所以说朱子学既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理论思维形态,也是当时东亚理论思维发展的最高形态,它是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和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冲突融合的结晶,这种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而转生为两宋道学。朱熹又集两宋道学之大成,因此而具有合理性和普遍性,适应了当时东西为回应社会危机的需要。关于中外朱子学之异同,他认为中国和韩国朱子学的共同点是:(1)中国儒学占主导地位,韩国虽高丽时佛教为主导(信仰),但政治文教、伦理道德一直是佛教,李朝 500年占统治地位;(2)作为杰出教育家,中韩都十分重教育。李滉为振兴地方书院,曾向朝廷提出仿照白鹿洞书院,赐匾额及图书,这与中国相同;(3)坚持务实精神,批判佛教的“万理皆空”的思想,理为实理。中韩朱子学之异在于:(1)中国朱子学有反王安石的倾向,韩是反对佛教、倡导改革;(2)朱子学吸收儒释道,韩批佛;(3)朱子学对其他学派持批判态度,但心学、气学并存,韩国阳明学受压。中国和日本朱子学的异同为:(1)理论导向:中国注重思辨的形而上学,日本偏重经验,即经验性、自然性、实证性;(2)中国朱子学发展到明就僵化,日本不固守成说,不断更新;(3)闩本的格物穷理成为贴近现代科学的基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蔡方鹿研究员认为:朱熹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杰出思想家,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集中国儒学之大成,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主义的文化超越,并使儒学广泛流传民间,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全民的文化。自宋末以来,朱子学成为官学,科举考试非朱学不用,广泛影响中国文化和社会达700年。朱子学形成以后,还远播海外,对东方各国几乎带有普遍性的意义,朱子学在海外的影响,既表现为对东亚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又表现为对现代社会东亚文化圈所发生的影响和作用。
四川大学哲学系贾顺先教授在发言中说:自宋理宗时起,通过魏了翁和真德秀二人的极力上疏、论谏和讲学传播,使朱熹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朱熹用理学思想注释的《四书集注》,作为当时考取官吏和士子的必读之书和准则。
二、 关于朱子理学对当代的启示
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应具有时代性,应在探明以往思想的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其现代意义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蔡方鹿研究员认为:除去应该批评否定的消极因素外,朱子学中可提供借鉴吸取的有价值的思想大致包括:兼容并包的和合精神,这主要指吸取外来文化佛教及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先前道、法、名、墨、阴阳、兵农等诸家思想之优长;实事求是的唯本义是求的精神,其中亦包括重视自然科学;排除宗教神学干扰的人文主义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理性自觉,以理性控制和把握感性的超越精神;克己奉公,重责任义务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廉洁正直的为官之道;重视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重视教育,注重提高人的素质的思想:自由讲学,评政议政的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思想;民为国本的重民、爱民思想等等。朱子学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积淀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而与现代化相契合,是民族振兴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生命源泉。对此民族精神和优秀成分是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创新的。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舒大刚研究员认为:目前国人和学界对朱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等等已经研究颇多,这对重新认识朱子,评价朱子都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光有研究还不行,还必须和我们的实践结合起来,在我们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的时刻,将传统美德运用于实践,在亲身践履中弘扬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在物质财富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后,必然考虑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朱子,他在天道观、心性论、认识论、教育学等等方面的贡献,固然是我们提高民族认识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必须学习的东西。而他对人生践履、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诸多论述,也应该成为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宝贵财富。
朱熹第25世孙、朱德委员长儿媳赵力平女士认为:文公及文化遗产绝不是其后裔的私有财产,它是中华民族的,是人类世界的。作为儒学思想文化代表的朱子学说,虽然与世界文化一样,难以完美无缺,但诸如注重民族气节、重视道德修养、讲求无私奉贤、关注国计民生、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等,是应当予以大力弘扬的思想文化精华。
世界朱氏联合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熹第29世孙朱杰人教授认为:西方有很多输出文化,朱子文化则是我们的输出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却把人(本源)忘记了,而朱子的学说恰恰是讲人、人文、人本,讲人的修养。朱子在80年代很热,在国际上成为显学。当前对中国人来说更有意义,改革以后西方用强势的经济把文化强加给我们,我们拿什么和外来文化相抗衡呢?只有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朱子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系统最完备的部分。朱子的后裔在朱子文化的传播中起了和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朱熹出生的地方却没有一个朱子研究会这样的学术组织,而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却有一个全国性的朱子研究会,希望今后在世界朱子联合会的推动下这方面会有所发展。
张立文教授认为:学者们还应该对中国周边的文化进行研究,我们现在的文化要走向世界需借鉴古代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如果没有文化的走出去而只有企业出去了,那将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文化不能永远落后于经济。各界的朱子研究人员应当有责任意识。
三、关于朱熹宗祠与龙泉文化发展的建设性思想
国家图书馆馆长、学界泰斗任继愈先生曾经指出:“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朱熹宗祠,是对中国文化史的贡献”。论坛上各界学者对通过弘扬朱熹思想来发展龙泉的经济、文化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蔡方鹿研究员认为:为了弘扬朱子学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建议在龙泉驿朱熹宗祠原址建朱熹文化城和朱子书院,作为缅怀先贤、爱国施教的基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朱熹研究的中心,展示客家民俗民居的窗口,以及休闲、度假的胜地。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贾顺先教授对成都龙泉驿朱熹宗祠文化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1)依托桃花节,将旅游景点拓宽,将桃花、龙泉湖水、巴金文学院、李劼人故居、十陵镇明王墓和朱熹宗祠组成一个体系,形成山水结合、古今文化结合的景象,使游人能饱览龙泉的山光水影和古今文化色彩,又可疏散桃花节时车水马龙的交通状况。(2)朱熹宗祠不仅应恢复古代建筑的特色,而且要通过捐赠和自购等多种途径设立朱熹著作和有关朱熹思想著作文章的陈列馆。开展一些学术研讨会,以扩大其影响和教育意义。但也要注意理学中还有消极一面,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3)鉴于成都各大学未设有儒学院,是否可以与人民大学儒学研究院合作,在龙泉设一分院,或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协商,龙泉区政府提供土地,以朱熹宗祠为基础共同办一儒学院,专门研究儒家学术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以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要求。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认为:如建立朱熹文化城将会推动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使老、中、青各阶层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场所,开展各项活动,将朱熹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更好的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赵力平女士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朱熹宗祠”,她就在成都,在龙泉,这是龙泉和成都人的福分,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只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她,能把她做到文化还原,建成一个旅游、文化的中心,进行祭祖爱国、家庭之爱的教育的学校。另外请当地党委、政府拄一步支持宗祠管委会的工作,争取明后年将宗祠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到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把朱熹宗祠和朱熹文化城这个“蛋糕”作挺、作大、作强,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为文化强市作出贡献。
(文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610072)
来源:巴蜀文化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