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佛法与儒家思想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日常师父开示于台北学苑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最近有一个同学到南部一所有名的国立大学去,他带来一个消息,令我大吃一惊。他说那个大学正好举行毕业典礼,他看见同学用水球丢老师当作典礼后的师生联谊活动,每一个老师都被弄得像落汤鸡一样,我听后心里很感慨。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会觉得老师过去很努力地为我付出,所以,即使大家都没有赚钱,也都很愿意出钱合办谢师宴,用非常感谢的心情邀请老师出席。虽然平时内心对老师有一种敬畏之心,但是这时候会放松心情,所以会非常高兴,而且也有一份跟老师离别的伤感,特别是到谢师宴最后的阶段。这是我自己感觉的,即便是对某个老师印象不太好,可是总觉相处了几年,现在即将要离开学校,将来不晓得怎么把他教我的东西用到社会中,心里充满感恩、不舍之情。

回头来看这个知名的大学,学生们竟然在离开学校前,用水球打老师,如果你是老师的话,你是什么心情?我不晓得学校当局会不会注意?然后呢,我更进一步去想,那些家长是不是知道呢?今天丢水球的对象是老师,会不会有一天轮到家长?我们往往说,“这件事情还很远”,但是一叶知秋,依我看来,这种事很快就会轮到自己身上。我不像各位在家居士做个家长,可是我也有我的责任在,我想到凤山寺这批沙弥,他们的父母把最好的子弟送到这里来,我感觉这是我的责任,虽然眼前没办法帮忙他们,但我告诉自己,对这些年轻人,我一定要更努力。有的时候常常感觉自己老了!该走了!但是心里却想:“哪怕老了,我还要待下去,但愿我还有二十年的寿命,把这些年轻人带好,至少对家长、社会有个交代。”但是反过来看,现在这些未来的菁英竟是这个样子!现在不少学生要的是享受,要的是抗争,完全向外转,这使我想到,世间学的本来就是物质上的享受,是用种种方法吃人。假定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教出来的学生像这样的话,那是多么严重啊!看见这些现象,更使我感觉到责任重大。

佛法深广 仰之弥高 
儒家为辅 步步增上
 

至于现在,极大部分的同学,要想把《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深广、无瑕,包括整个的佛法内涵,学会了以后在生活当中运用,的确有些困难,所以我们把握住“道前基础”及“下士道”的部分,好好在生活中运用,而最好的运用方法就是儒家思想。儒家基本精神,跟“下士”完全吻合,此外,我们汉民族本身,就是靠这个成长的,尽管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了解它的内涵,乃至于要弃舍它,可是毕竟还没有完全弃舍,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现在西方人士也注意到心灵提升绝对重要,其中最究竟、最圆满的是佛法,但是我们偏偏又感到佛法太深广,用不上,所以每一个民族,可以用既有的文化来提升心灵,对我们汉民族而言,就是儒家思想。儒家精神真美,特别是跟佛法配合起来,实在是天衣无缝!就像爬楼梯一样,佛法的层次太高,要真正有条件的人,才跳得上去,一般普通人根本上不去,所以儒家精神就像阶梯,使我们能平稳地一步一步、又宽又稳地走上去,因此我们觉得孔老夫子实在了不起。可是,现在一般人提到孔夫子时,心里就觉得“这种愚夫子!”再不然就觉得是冬烘、八股,真是非常可惜、遗憾的事情。

最近我辗转听到一件事,有个同学问老师,孔老夫子有什么伟大?老师说:“我实在想不出他一点点伟大之处。”假定是种田的人,孔老夫子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他的确感受不到孔老夫子有何伟大之处。但是老师,是个教书的人,为何会看不出孔老夫子的伟大?我听到后,心里面真是百感交集!我现在就用两个角度来谈,先讲浅的部分,深的那部分是心灵上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办法真正去体验的话,根本无法体会孔夫子的伟大,勉强体会到的,也只是感觉到愚夫子、八股!要不然就是伪君子!所以心灵部分我们先撇开不谈,先谈浅的部分。

翻开历史,纵然各个朝代都曾出现权力大、武功盖世的人,死了之后,都一无是处。可是孔老夫子既没有钱,也没有势,当时茫茫然如丧家之犬,虽然看似失败,可是留下来的影响力量却极为深远。现在我们看看,历史上留下来的人物多得无法想像,小人物不谈,真正大名鼎鼎的人,东方西方都有。这些所谓的伟大,绝不是我们这些平凡人评论出来的,而是世界上有头有脸的人评论的结果。他们或者是大老板、大学者,或者是政治上有很高地位的人,他们的眼光都必须要看整个世界,经过这群纵横看世间的人(纵的上下几千年,横的是遍世界)评断的结果,在汉人的历史上,真正能够受人尊崇的,就只有孔老夫子“大成至圣”!在中国历史上,能不能找到第二个当得上这种称呼的人?没有!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汉人情结”,但是奇妙的是,当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属于完全被打败者的角色,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一钱不值,可是一些脑筋比较清楚的、比较有深远眼光的人,最后筛选的结果,却在我们这个被打败的民族当中,选出孔老夫子,评选他为伟人!

孔老夫子之所以被衡准为一个伟人的真正价值,是因为他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标,而且努力去做、去实践。他的崇高的目标“中外兼顾”,“中外”是广,“兼顾”是深,所以他的宗旨理念、见解都站得住脚,而且,不单单只是概念文字,其实践的内涵也经得起考验,像这样两点都具足的,世界上能够找到几个人?我们看东方的秦始皇、汉武帝,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以及近代的英国女王伊莉沙白一世、希特勒、史达林、罗斯福等等,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西方伟人中最不了起的,我觉得是耶稣,东方是佛陀跟孔子,他们都具有上述所提的共通特点──具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标!这是何等了不起的一种价值观念,而且有实践的内涵。

现在我们做为一个承接传统文化的子弟,居然不认识我们老祖宗有这么好的东西,是何等可耻!何等可悲啊!但是这个罪过不在我们,因为现在的世界都被扭曲了。我们汉人物质比较穷,所以当西方以物质的力量打进来时,我们就显得很薄弱。最近有人问说:“师父啊!既然西藏佛法这么好,为什么还这么穷?为什么西藏还要被中共赶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他说为什么穷?举了很多理由,很有条理的一条条分析给我听,我觉得他这些道理都对,可是欠缺一条根本道理,他没有看见。其实穷富是相对比较出来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圣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样穷,过的日子却来得好。

一般人的童年时代,比起现在显得比较穷,但是也有人童年时代比现在好的,那个时代,大家都不需要车子,车子要来干什么?所以贫富本来就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那个时候有两个东西在你面前让你选择,也就是精神跟物质。其实这两者本质上来说,都不能缺少,只是佛法、儒家或基督教,都偏重心灵,物质方面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另外一类人,主要希望在物质上提升、追求享受,享受到最后,心灵忘掉了!乃至于否定心灵,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注重物质,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形?因为太注重物质,所以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毁灭了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看见的一个事实。可是很遗憾,发展物质层面的这些人,脑筋都绝顶聪明,有的是大科学家,发明了很多仪器、很多工具,都是前所未有的,却不知这些发明到最后会毁灭世界,等到发现了真相,要去挽救却来不及了。

修身养性 重在心灵 
止于至善 自利利他

没有一个人例外,都希望不要苦,现在的科学家脑筋非常好,可是却看不到真正重要的关键点,等到他看清楚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而真正第一等人是一开始就看见除了物质,必须朝向心灵方面发展,但不是忽视物质,而是认为物质只要维持最低限度,过得去就好。西藏重视精神,但始终没有人饿死过,这个事实很明白,但愿我们了解这个特征后,虽然刚开始看不清楚深远的部份,不可能一下子放掉一切物质、外在的东西,但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也就够了,尽量在精神及内在去提升自己,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

因刚开始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藉儒家的方式来衔接佛法,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仁”和“诚”。“仁”完全是内心的东西,也就是内心的感受。对内心的东西,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内心很多东西受客观环境影响,以佛法来说,是受薰染的结果,真正的内心本质,因为被薰染的东西掩盖而看不见了。所以儒家说“赤子之心”,就是我们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最纯真的心。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如果以佛法来说,人的天性是一样的,叫做“佛性”,那么后来为什么会岔开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耳濡目染所薰习的结果,如果薰习的部份不能净化,天性所显现出来的,就不一定是好的。这个内涵都在儒家思想当中,《中庸》、《大学》里有次第、简单扼要的说明。所以必须要恢复人类本性的功能,人天性当中的特征,“天命之谓性”,这天生来的,就是我们的本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要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呢?因为天性已经薰染了,所以要“修”才能恢复它,故“修道之谓教”,我们现在学的就是这些。

在《大学》中我们期望达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希望恢复本有的光明德性,这个德性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所以不太清楚,必须要照儒家思想实践之后,多少才能体验。拿佛法来说,最后显发佛性到圆满的时候就成佛,那时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明明德“在亲民”,自己解决了问题,还帮助别人。“止于至善”,也就是自利利他,应该具足的善良本性,达到究竟圆满的状态,故曰:“至善”。所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代人要想达到明明德于天下,(天下就是亲民),该怎么办呢?先要“治国”,要治国就要齐家,齐家要修身、正心、诚意,一步一步反推回去,诚意要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次第非常清楚。格物是什么?格是革除,物是物欲,就是把我们内心当中薰染的物欲──“我要这个,不要那个”的心要拿掉。

《论语》上面讲什么叫“仁”──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克己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复礼”。行为要有规范,使人与人之间达到最和谐的状态,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礼,所以礼有它基本的中心思想,而现在的“礼“只是表面上的虚文,这是很可惜的。”……所以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拿掉了物欲之后,才晓得我内心应安住在哪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自己这样做对以后推展开来,家人才可以做得好,由家人再推展到国家、天下。《论语》在讲这个道理时,并不是这样有次第的,这是在《中庸》、《大学》上面讲的,它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天生来的本性,可是你须要经过学习,也就是“学”跟“习”。因此,《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鼓励我们要去学!而且学完了以后,再不断地练习,“时”,是指一切时处,或一切适当的时候。如果真正了解“适当”的内涵,它是时时刻刻,每一念都把握得准;如果有一念不能把握的话,就偏掉了,所以每一个时刻都要适当──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独处有独处的样子,与人共处有与人共处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了这个道理以后,当众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独自一个人时又是另一个样子,这不是“学而时习之”应有的态度。《论语》是中国人备注最多的一部书,如果能把基本概念弄通,备注虽然不同,但都有共通的脉络。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内心的体验,才是真正的快乐。

到底我们要学些什么?从哪里学?怎么练习呢?我们必须从老师学,学正确的方法,也可在同学当中去学习。《论语》开宗明义就点出,真正学习的内涵在这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解释“说”是内心自然散发出来的,“诚于中,形于外”,所以很多人远道而来仰慕你、追随你,“远”有很多不同的意义,这里不细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内心当中的一种提炼,并不需要人家知道。现在我们做很多事都要人家知道,比方“你看我做这么多事情,所以有好事情时应该有我一份”,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现在我们不求这个,我们做事情目的是要慢慢从内心提升,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孔子将这个非常重要的大目标告诉我们以后,下面由他的学生──有子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前面说“好犯上,好作乱”,就是社会上的一般乱象,“仁”的根本从哪里开始?从“孝悌”开始,而且必须很小的时候,从家庭开始,也就是整个民族的教育,必须从小着手,养成孝悌的概念。我们学的广论道次第上的甲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如果你跟别人学很容易获得,否则你自己摸索,虽然也还是可以得到,不过需要的时间长一点。这有两种角度,从深层去看,有很多人宿生学过,但这一生没有找到好的老师,未来世当中还是可以找得到,不过那要经过很大的辛苦才找得到,实际上,如果宿生没有学过的话,要想找到师友是绝不可能的。如果从无限生命来看,这句话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没有老师绝不可能学到。

观照内心 仁为己任 
孔子行谊 美名弘传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跟老师学,而且最好是从小开始,如果不是从小开始,已经养成的习惯要改过来,付出的努力就要多很多。假定我们十岁开始学习,到二十岁后养成了习惯,十年的错误,你得花二十倍时间,也就是要两百年才可以矫正过来。现在我们平均寿命不满一百岁,所以须孝悌的基础,从家庭里就要教育,才有机会学会。可是我们现在很不幸,整个社会教育完全颠倒,我们从小接触的教育都是错误的,即便现在有机会改正,但改不来,形成很大的拉锯战,花了好大的力气,但真正的正面提升却没有。

拿佛法来看,现在的世界是不是也出现这样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了佛法,特别是学了道次第以后,要将重心放在教育上面,而且要办学的理由。但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小孩长大进入学校后,回来质疑:“您教我的都用不上,人家都笑我。”特别是做家长的,做老师的,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经验,学了佛法以后很想运用,可是拉锯战拉得好辛苦。既然了解生命无限,是不是值得我们现在就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一生拉锯已经很辛苦,下一生希望把拉锯战的时间缩短,除了办教育,有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不可能把现在的生活变成庙宇,就算庙宇,如果没有在家居士护持,当我们这一代走了,庙宇也会被人家抢走。因此,完全从佛法角度看,儒家思想对我们是不是极端重要?

有了大目标,从哪里下手呢?从家里孝悌开始!父母不一定真正懂得道理,可是孩子从小养成听大人的话,习惯以后,进入学校里,老师告诉你的,你也会听,最好的东西自然就进来了。

《学而》第一章的概念建立以后,第二章讲“本立而道生”,根“本”立了,“道”才生得起来。因此,学了广论以后,希望从根本下手,我们自己已经来不及了,但愿教好下一代。孩子脑中有了正确的概念,如同打了预防针,以后接触外面的世界,能有明确的比较,不但自己站得住,也可以帮助别人。

第三章“巧言令色,鲜矣仁。”道理虽然很动人,但不是嘴巴讲讲就可以,讲得很动听,根本没用场。前面一、二、三、四章都是自修的,《学而》第五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说自己站稳了以后要推己及人。

“仁”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孔老夫子师生间的对答,不同的学生发问,孔夫子答案都不同,这个基本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仁”不是文字概念。“文字概念”是不管任何人告诉你,你学会了以后就去讲给别人听,如果这样,便是“巧言令色”。而“仁”是需要实践的,不同的人有他不同相应的程度,因此孔老夫子就因应弟子根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这点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趣入。这样看来,难道没有标准答案吗?实际上本来就不要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找到你自己的方法,净化你自己。但是虽没有标准答案,可是有一个最崇高的答案──颜渊问“仁”,孔老夫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又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第二句有很特别的意义,只要你真的做到,就天下归仁。

但是我们总觉得自己做到了,可是别人没有做到,其实不要说“别人没有做到”,如果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自然天下太平。但是“仁”这么难,怎么肯定已达到“仁”的标准呢?现在我们不是做善行吗?善行班最主要的就是实践,这个实践要反观内心,如果不从内心反观根本没有用,不如不学。这里简单说明“仁”的几个基本特征,“推己及人”我们可以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消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这个做到了以后,进一步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随着年纪增长,不知不觉养成一种习性──内心总有一个很好的藉口,做为掩饰,这个习性非常不好,所以孔老夫子也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也。”有了过失不改才是“过”。只要是人,就难免有过失,孔老夫子自己也说他忧愁的是“闻已不能迁,知过不能改。”(听了正确的道理做不到,晓得有过错改不过来。)而我们忧愁的却不是这个。

中国的概念中,“士”是士农工商之首,“商”是最后一个,反观现在世界上“商”是第一个,第二个才是“士”,现在这个“士”已不是儒家的“士”,而是指做官的人,“工”第三,“农”最后。为什么是“士、农、工、商”这样的次第?这有一个基本的特征,《论语》上有一段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的特征就是“仁以为己任”,这就是我的中心目标,这件事只有我来做,不是别人!“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责任非常重大,路非常长远,大家想想,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凡事都是推己及人,为别人设想的人?除了孔老夫子以及他的弟子以外,历来最了不起的伟人都有这样的特质,如宋朝的范仲淹和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死后谥号叫文正公,这是谥号中最高的一阶,人们对他们如此推崇,都是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特质。

汉满之间有歧见,曾国藩为了维持儒家正统而挺身出来──“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患意识,别人看不见,他已深远地看见了,所以好事情先让大家享受,我再去享受,这些都是儒家的基本概念。“士”有这样的内涵,所以当你们想到这里,是不是愿意把“士”放在第一位?做生意的人唯利是图,所以儒家把“商”放在最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这件事一直做到死为止,儒家只讲一生,所以到死为止;佛家了解生命无限,则是死而不已。

佛法已经很清楚地交代我们,当你忙了一生,结果死的时候是除了业,什么都带不走。下一生带来的还是这个儒家的“士”,但这还只是第一步!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崇高的目标及宗旨理念,我要依着这个目标去做,如何做呢?是“我”来负责!不是说讲了道理要别人去做,而是我先来做,我做的不对,希望大家告诉我。所以,孔老夫子有小小的过失时,人家告诉他,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很幸运,我努力的做,万一做错了,人家告诉我,我马上改。“过也,人皆见之。”孔老夫子有过失,不会隐瞒,人人知道;“更也,人皆仰之。”等到他改过之后,人人皆仰望。为什么人人仰望?因为我们有过失改不过来,还要掩饰,他有过失不掩饰,而且很快地改过来。啊!真了不起!这种人是不是值得我们敬佩?

孝悌忠信 推己及人 
儒学大兴 天下太平
 

孔老夫子以身作则,他做到了,但不说自己是“圣人”,只说是“君子”,在他的心目中,圣人是高不可攀的境界;而事实上,他已达到圣人的境界,所有的弟子都觉得他是圣人,但他绝对不敢当,这就是他的态度。孔老夫子及其弟子的理念,以及他以身作则的事例,在《论语》里都很清楚地呈现出来。他讲的道,我们要知道,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委曲婉转的方法。例如有一个人要见孔子,孔老夫子推却说生病了,不见他;等这个人出去以后,孔老夫子在里面弹琴给他听,这说明孔老夫子有很多特别的方式,只是我们不懂得什么意思。另外有一个人说:“我们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心很直,所以‘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父亲偷了邻居一只羊,他的儿子跑去告诉别人:“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觉得这个儿子很“直”,孔老夫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我们那个地方的“直”不是这样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偷窃,儿子代他隐瞒,儿子偷窃,父亲代他隐瞒,“直”就在其中。所以儒家讲“仁”是有智能的。如果这个“仁”没有智能的话,就不叫“仁”。《论语》上说得很清楚,“有仁而无智”不行,“有智无仁”也不行。以佛法来说,是慈悲与智能兼具,所以“智仁勇”三达德,“勇”也是一样,有勇无谋固然不可以,有勇而没有仁、智也不可以,如果有勇而没有仁,叫“矫”,会让人透不过气来,还自以为是。

整部《论语》都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都是从“学”开始,然后推己及人,而且尽可能从小在家庭开始。但愿我们形成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以《广论》道次第为我们最崇高的宗旨,而后分成下、中、上,渐次增上。下士对我们而言还太深,所以我们用儒家的精神去稀释它,儒家并不忽视物质,譬如孔老夫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饱肚子是需要的,不过简单一点就是了。需要的便取,不该取的绝对不要,所以孔老夫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合道理的话,再好的东西,都如天上的浮云一样,跟我不相干!

我觉得实践过程中,有两样东西很用得上──“忠、信”。孔老夫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他弟子身上说出来,更显得亲切,他告诉我们学习应采取什么态度。“忠”,后人解释是忠君,实际上那是在上者“霸道”以后才形成的局面,上面的人有势,下面的人拍马,里应外合,不知不觉形成这种概念。儒家真正的“忠”是要“为人谋”,因为每个人都只为自己,“仁”的概念是仁者安仁,要推己及人,因为我们天生都只管自己,如果不懂得去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学的是这个。学了道理以后,我们做事情时,要处处代别人着想,能如此,事情就好办了。“为人谋”是忠心耿耿,且是一种中心思想,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如果在家里就是孝,孝不需要透过学习,是从小父母教给我们自然形成的。拿这样的心对上叫做“孝”,对兄弟叫做“悌”,心是完全一样的。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我们叫信用,我讲的话,一定要兑现,儒家所讲的兑现是有条件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你说出来的话只要合乎道理,就可以实践;若不合道理,就不行。何谓合理?必须内心有一个崇高的理念,也就是人生的宗旨、目标,照着去实践,实践以后,跟人家谈的时候,则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与人之间有它的内涵──“仁”,如果内心欠缺仁,谈理根本没有用。整体来说:“传,不习乎?”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中心就是这个,所以做总结:我真正努力的就是学,老师传给我的,我是否学到了?

孔老夫子最了不起的弟子是颜回,可是孔老夫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颜回虽然很了不起,却不是能帮助我的人,他为什么如此说呢?这里有很多内涵。孔老夫子不仅希望将自己的东西教别人,让别人接受,如果仅止于此,那么传给颜回就够了。可是孔老夫子说:“非助我者也!”他有崇高的人生目标,他需要有人帮忙,而真正能够了解他的──颜回,却不能帮助他,这说明什么?“己立要立人,己达要达人”颜回可以己立,但是立人、达人方面并没有帮助孔老夫子,所以我想他说这句话时,多少带有一点遗憾:不过,这只是猜测,实际如何我不知道。“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有没有这样的中心思想?然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否有这样的信念?还是只管他是不是称自己的心──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传,不习乎?”老师传给我的,我是否学到了?

从上面很多故事,可以看出孔门令人佩服之处。而孔老夫子是世界的伟人,他之所以被称为伟人,并不是他有权、有钱、有势。他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份崇高的理念!穷困潦倒没关系,人总要有志向,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但要“己立”,而且要帮助所有的人,达到天下太平。科学家忙的不也是谋求人类文明的提升吗?虽然很多科学家具有崇高的理念,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没有害人,可是很不幸的,因为看不见深远的内涵,他们的成就被旁人借重以后,反而毁灭了人类。

难道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没被旁人借重?会的,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被旁人借重后,会不会像现在极力往物质发展后毁灭世界?不会!它会产生什么现象呢?道,王道。但是,如果借重的人弄错方向,就变成霸,霸的结果是“以力假仁”。尽管孔老夫子以后,王道消失了,但是帝王都非常借重这一套儒家思想,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群人,不断地把孔老夫子的理念提出来,提出来之后,太平盛世就马上出现。这跟现在科学发达的结果大大不一样,科学发达的结果是天下大乱、毁灭自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