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僧过堂体验佛门生活 感恩世人惜福当下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一大亮点“千僧过堂”于开幕式当天中午在灵山梵宫五观堂举行。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向世人展现中国汉传佛教的生活传统,启发世人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责任心,展示内观自省、感恩惜福、知足常乐、慈悲平等、绿色环保等传统佛教文明。参加本次论坛开幕式的两岸三地诸多高僧均在此次“千僧过堂”中入座。
餐具摆放
五观堂顶吊二十七盏水晶珠链灯,下铺千莲花形地毯,背映金色佛像和莲花图案,大厅分列十八排长排座位,气势恢宏。长桌上,木制餐盘整齐地摆放为一线,内有三碗、一个木勺、一副竹筷。中午十一时二十分,三声云板响起,一千零八十位法师僧侣及嘉宾按序入堂就座、问讯过堂。整个过程寂静无声,井然有序。
法僧及嘉宾坐定后,引礼法师引领大众随引磬声同念“供养咒”。此时,站于大厅两侧、身着深蓝布褂负责行堂(加送饭菜)的法师从中间入场,三人一组从前至后分别为食斋者添加白米饭、罗汉菜、青菜汤,其间加送三次,但仅用手势会意,并不言语。
僧执
本次“千僧过堂”严格按照仪轨进行,从全体站立、合掌向上问询、前移座位、端坐静候、拿起双筷、移近菜碗、移近汤碗、端起饭碗、等候结斋、到再次合掌向上问询,每一步均有细致严格的规定。比如,对端碗方法就有这样要求:左手四指并拢托住碗底,左手大拇指压住碗口,称之为“龙含珠”;右手执取饭菜,称之为“凤点头”。过堂间,僧人必须根据自身食量添加饭菜,不得浪费食物。用斋前和用斋完毕时,三个空碗需呈“品”字形置于桌前。虽然有上千人同时用斋,但五观堂内仅有竹筷轻微触碰瓷碗声,大厅显得肃穆而安静。在用斋结束后,引礼法师引领大众斋念结斋文“……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行堂 1
本次过堂用的斋菜是由百果、油豆腐、腐竹、菜苔等搭配,精心煮制而成,所有蔬食都选用无公害蔬菜,体现绿色环保。为本次“千僧过堂”行堂的一百零八位僧侣所用的盛饭桶是纯手工仿古特制的。
行堂 2
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特有之仪制,即上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 在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是一宗重要的日常佛事和功课。吃饭在普通人看来是最为随意和平常的事情,但在佛门当中,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在用餐时须遵循严格的步骤和程序,让修行人在平常的一粥一饭中体会佛法的真义。
“过堂”时要求食存五观,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由于需在吃饭时观想自省五件事,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如果能念念分明地吃,自然可以达到五观的要求,不但不会暴饮暴食,还可以借此慧观长养慈悲心。
过堂
过堂在丛林之中,依据常规,用餐时自方丈到沙弥,全体皆到斋堂用餐。在用斋前,僧人须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追随先圣先贤,目的是培养恭敬心,并为众生祈福。过堂时讲究用饭时的安静,不得讲话,添加饭菜都是以手势示意,不得剩下饭菜,因为许多人为了这顿饭菜都花了不少血汗,所以不能浪费,要以感恩的心用膳。在用斋结束后,大众还要唱结斋偈“……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满。
斋后退堂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这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是佛教思想和礼仪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本次世界佛教论坛将“千僧过堂”作为一大亮点,也是希望用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方式来表现佛教的文化,从而启发世人更多的惜福和感恩之心。
斋后退堂
相关文章:
·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
· 十一世班禅抵无锡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
· 贾庆林称赞两岸四地佛教界血浓于水
· 凤凰卫视第二届世界佛教大会电视论坛
·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无锡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 《海之女》、《山林战鼓》将于欢迎晚宴上舞出台湾神韵
· “佛教的艺文事业”分论坛 华梵大学举行
· 万众瞩目中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
· 世界佛教论坛 宗教大师31日云集台湾
· 学诚法师接受《宗教周刊》记者专访
· 天花烂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教艺术珍品荟展
进入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