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教的慈善社会事业─以佛光山为例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作者:释慈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前言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设教团,教化众生,建立讲堂,接受僧俗七众弟子皈依佛教,倡导五戒十善,开始了教化人心的工作。如《般若经云》: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因此,「上求下化,拔苦与乐」,是佛教「慈悲」的精神以及菩萨行的必要条件。

佛陀时代,世尊曾为生病的均头比丘擦拭身体;为双眼失明的阿那律比丘缝补衣服;为提婆长者、商贾旅人等信众,开示慈悲喜舍以获得现生的安乐;为僧团大众,讲说无常无我的人生实相;为波斯匿王等王宫大臣,讲说治理国家的方法,让人民安乐,国家富强。佛陀甚至为盗贼恶人讲述布施、持戒、因果业报的道理,如恶贯满盈的鸯伽摩罗,佛陀感化他们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增进社会慈善的美德。所以,世人均尊称佛陀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时至今日,佛教徒仍继续秉持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本怀,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慈善福利的事业,体现佛教慈悲观的具体实践。

因此,佛教徒对于疾病治疗、灾害救济、贫民救助等,皆视为理所当然。不仅如此,佛教徒为展现佛陀教化世间的本怀,将慈善工作从济贫、扶贫发展到脱贫层次的体现实践。所谓「救急不救穷」,人心贫穷的问题才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四明尊者知礼大师认为推动家庭伦理,孝养父母、和睦邻里,家庭里夫妻相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世间极为善美的慈善社会事业,因此他在《四明尊者教行录》云:「孝养所亲,世间慈善。」人类社会的伦常维持,人心的谦和柔软,孝养恭敬,人心的至善至美,就是慈善的最高体现。

因此,佛光山本着佛教的传统以及古德的典范从事慈善社会事业,在开山之初,明定「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宏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四大宗旨,此外,尤其重视推动佛法教育、社会教化、家庭伦理的思想和观念,乃至文化传播,宗教修持体验,都是慈善工作的范围。诚如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所言:「若能识得,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佛法,皆为慈善。」

以下就三大方向列举佛光山的慈善社会事业。

壹、人才培育的慈善社会事业

一.兴学育才

承前所言,「救急不救穷」是佛光山从事慈善社会工作的态度,因为「给人一条鱼解饥,不如给他一条钓竿钓鱼」,教人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技能谋生。因此深层意义的帮助,是给人教育,帮助原本在社会上缺乏资源或中断教育的人学习,让他们进入社会时能正面贡献,成为有用之人,而不是因为缺乏教育成为社会的问题。

国际佛光会香港协会自1996年起陆续捐资兴建或赞助了68所中国大陆偏远地区之希望中小学,使得教育深入穷乡僻壤而教泽流长;巴西「如来之子」助养计划,赞助奖励海外中辍生、孤儿、贫童就学,并藉此解决教养的问题,巴西当地政府、警方及社福人员盛赞此计划,使得贫民区的犯罪问题几乎消声匿迹;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亦赞助尼泊尔佛教青年会Chandra Shakyam 等人,在当地兴建佛教小学;致赠孟加拉难民营教育基金;云水行动图书馆的成立,实现了让图书馆走进乡野村落,提供资源创造书香社会。佛光山一直本着佛教慈悲的精神教化人心,回馈国家关心社会,展现一种远大宽阔的生命视野。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棵树能成为桌子、椅子、床铺、或烧柴火的木材,也能因为不会使用和放弃的态度成为垃圾或废弃物。因此,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不但是国家富强社会安乐的重要原因,也是佛教对于社会,实现了生命平等及慈悲的普世价值。

二.监狱教化

《广弘明集》云:「但以诸佛大慈善权方便,启疏往咎导引精灵。因立悔罪之仪,布以自新之道,既往难复,覆水之喻可知,来过易救,捕浣之方须列。」所以,佛教生命平等及慈悲社会的另一种体现,是针对监狱里的受刑人提供生命方向的谘询,以及重新建立受刑人的人生观,帮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导正未来人生的行为,并且在接受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之后,重塑自我,重新出发,展现新生命。

因此,佛光山慈悲基金会及全世界别分院都接受当地监狱的邀请,担任监狱巡回教诲师,体现佛菩萨的慈心悲愿。

一九六三年起,佛光山即成立监狱教化组与佛光山派下道场合作,至监狱辅导受刑人。如前往少年观护所,关怀受保护管束的青少年,做近距离的心灵交谈,以及定期至监狱弘法布教,担任监狱教诲的工作。此外,佛光山慈悲基金会亦不定期于全省监狱举办佛学会考、短期出家修道会、三皈五戒修道会、一日禅修等活动,透过种种课程活动,给予受刑人在心灵上,获得宗教信仰的依靠,更提供导正受刑人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一股莫大的助力,使得受刑人在监狱中有机会重新检视自己过去的错误,洗刷人生的过失和污点,真诚悔过,重新站起,展开生命崭新的一页。

正因为监狱教化工作的成效卓着,一九九三年佛光山应法务部邀请,派布教师驻锡于台南明德戒治分监,每天二十四小时与受刑人生活在一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例。

根据法务部统计,佛教对烟毒犯采取宗教教诲,对受刑人作佛法开示,对勒戒成效帮助很大,因为烟毒戒治的再犯率非常高,成功率很低,但是接受过监狱教化课程和帮助的烟毒受刑人,确确实实地降低了再犯率,显着提升了烟毒戒治的成效,这证明透过宗教信仰,可以强化受刑人抵抗使用毒品的意志力;透过佛教教理和修持的教导,能够帮助烟毒受刑人远离毒品的诱惑。

目前佛光山监狱教化的工作,不仅在台湾持续进行,也为海外地区提供亚裔受刑人宗教教诲协助,例如关岛。佛光山监狱教化的工作,犹如地藏菩萨,走入黑暗的世界,给予光明再现的希望。

贰、建寺安心的慈善事业

一、安定人心

身体病痛了可以上医院救治,但是心灵烦恼甚至苦痛的时候,寺院道场就是心灵医疗的场所。人们来到寺院讲经说法,或者参与课程、活动、服务、法会而学习佛法,得到心灵药方而心开意解,因此改变了人生,从阴暗走向光明,从烦恼深重走向清心自在。因此,佛教寺院存在于人间,本身就是慈善社会事业。因此建寺安心,作为万千众生的得度因缘,寺院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功能,不容等闲视之。

而寺院道场同时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因果法庭,是启发道德良知的教育学校。善恶因果的维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也可以化解得宜。因此,寺院道场具有稳定家庭、宗族和不同族群之间的力量,是安定民心的场所。单靠政治、法律和军警这种外在的法治,不足以成为维持社会伦理道德和安宁的主力,如果能使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明白善恶因果报应,由内心产生自治的力量,进而皈依佛和菩萨,才是安定社会事半功倍的最佳管理。

所以佛法的布施和慈善,是进一步净化心灵,孕育法身慧命,影响及于生生世世。因此,建造佛寺,等于建设了一所人心可以终生学习的学校,度众万千,是功德极大的慈善社会事业。

二、稳定社会

许多华人移民海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面对求职、法律与经济方面的种种压力时,寺院就能给予海外华人精神安住的力量,他们来到寺院,既可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得到人群互动的经验和生命知识,同时结交善友,获得帮助,发挥了教化社会安定人心的功能。

如布里斯本中天寺的中华学校,让海外华人以及当地人民,得以学习中华文化。非洲南华寺办非洲佛学院,免费招收当地原住民学生;开办农场提供当地人民就业机会,欧洲的柏林道场,不仅是当地移民华人的精神依靠,更扮演传递中华文化与国民外交的重责大任。巴拉圭经济萧条,巴拉圭与巴西边境贸易每况愈下,旅巴侨胞经济环境大不如前,致使许多侨胞子女辍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为解决当地贫寒侨胞子女就学问题,佛光会与道场共同合作,设立清寒奖学金补助家境清寒优秀的学生。

当今适逢金融海啸风暴,人心惶惶,民生痛苦指数攀升,因此二○○九年开春之际,佛光山台北道场举办的「生耕致富讲座」场场爆满,发挥了安定人心的功能,使佛教带给大家心灵和精神的平安及富贵。因此寺院道场是传播文化与艺术、安定人心及稳定社会的重镇。

参、社会福利的慈善社会事业

一、养老育幼

一九五○年星云大师于宜兰雷音寺弘法时佛光山开始了育幼事业,当时办有托儿所和幼稚园。一九七○年亦即佛光山开山后第三年,大慈育幼院正式成立。然大慈育幼院不刻意开放参观,不让「孤儿」两个字影响院童的幼小心灵,因为这些幼童都是佛光山的公主、王子,佛光山有责任给院童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如一般家庭的儿童一样,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养老方面,佛光山于一九六七年从基督教手中接办「仁爱救济院」,经佛光山改名为「兰阳仁爱之家」后,专门收容孤苦无依的老人;一九七四年成立佛光精舍,主要对象为佛光山徒众的父母,以及对佛门有贡献的长者大德,使其晚年可以在清净的佛门圣地安住。到了一九九五年,佛光山与高雄县政府合作,以公办民营的方式成立崧鹤楼,专为银发族长者提供一个清静、优雅、舒适、学习的生活环境。而公办民营的崧鹤楼(老人公寓),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在全省各县市委外业务办理绩效评比中,由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评为优等。

二、云水医院

一九七六年,佛光山为嘉惠社会低收入贫困患者能接受完善的医疗照顾,于高雄寿山寺创办佛光诊所,两年后迁回佛光山,一直为本山、附近居民以及来山的信徒、游客服务,诊所内聘有专业中西医专科师掌理诊疗业务,以及作义诊服务。

此外,佛光山又开办云水医院,让医疗走进家庭,走进村落,以箱型医疗车,载有法师、医师、护士、医药、器材,定时到各地偏远乡村小镇义诊,每辆医疗车的随行法师在看病之余,还专为病患心理辅导,几十年来受惠的病患不下千万。

目前佛光山慈悲基金会每周均定期前往各县市医院,关怀院内的患者,到病榻床边鼓励、慰问病患,聆听病患的心声,亦即佛法慰藉其心灵,令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病的事实。

三.友爱服务

佛教徒为报众生恩,特别关怀、救济鳏寡孤独者。因此佛光山慈悲基金会、国际佛光会各分会经常举办「独居老人关怀活动」,在活动中带领长者们团康游乐,散播欢喜,给予精神鼓励和安慰;亦不定期到独居长者家中为其清理环境、沐浴、修剪指甲、义诊,或致赠生活物品。在澳洲的中天寺,法师们更安排车辆,载独居长者们外出购物或是踏青旅游,不仅提供物质的服务,更慰藉其心灵的空虚。

例如西来寺的「重阳敬老孝亲活动」,东京协会的「佛光敬老音乐会」免费招待老人欣赏音乐演出;洛杉几协会的「社会关怀小组」每月至圣盖博疗养院探访,定期带领老人做团康和益智活动;巴西里约佛光会「济助痲疯病院」;温哥华协会的「水仙花义卖」,协助加拿大防癌协会筹募基金;佛光山慈悲基金会的「慈母心、义工情」慰问低收入户女性独居案主;南非南华寺、约堡、巴拉圭、泰国佛光协会在各地的「轮椅捐赠慈善活动」,以及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残障福利委员会主任委员曹仲植居士,捐赠大陆残胞轮椅等。

四.国际赈灾

一九八六年起,佛光山慈悲基金会每年主办冬令赈济,发放赈济品,慰问低收入户,并配合义诊医疗及法师随行开示佛法。一九九一年开始与国际佛光会合作,慈善救济工作延伸至全球各地。佛光山全世界各道场与国际佛光会合作的重大救济赈灾工作,如下表:

年度

大事记

1991

赈济「大陆水灾赈济活动」

1992

赈济佛罗里达飓风受害灾民

1993

1. 印度大地震,南非新堡协会将衣物及食品运往印度灾区。

2. 洛杉几协会捐款协助洛城火灾、北岭大地震的救灾工作。

3. 印尼苏北亚齐打京岸火灾,苏北协会筹募善款,将救济品及善款等送到灾区现场。

1994

1. 澳洲雪梨协会赈济纽省火灾。

2. 纽西兰南岛协会举办印度大地震赈灾活动,由红十字会转交善款。

3. 东京协会前往名古屋慰问空难罹难者家属。

4. 香港协会举办「华南赈灾大悲忏法会」,赈济大陆华南水灾。

5. 中华总会募款援助因台风侵袭而水灾情况严重的台湾高雄县

1995

1. 日本兵库县大地震,中华总会、世界总会亚洲地区、美洲地区及欧洲地区各协会均捐款赈济。

2. 美国大峡谷空难,9位台湾旅客死伤,世界总会带领凤凰城及内华达两地协会,处理善后殓葬及伤患医疗事宜。

3. 菲律宾受到台风重创,800余人丧生,50多万人无家可归,8万6千个住宅被摧毁流失,农作物损失超过20亿批索,世界总会捐款100万菲币赈灾,并呼吁全球佛光人同心救援,菲律宾协会积极展开马拉松式的救济工作。

1997

巴拉圭伊达普水坝放水,造成巴拿那河低洼区的居民家园尽成泽国,巴拉圭协会号召侨社同胞赈济水灾灾民,并致赠600份赈济袋交东方市市长转交社工人员发放灾户。

1998

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率领世界各地会员,前往印度菩提伽耶举行传戒赈济活动,印度加尔各答协会会长钟雪芳召集佛光会干部及会员,带了价值约10万卢比的米、粮食、衣物等,至Dhulian、Kliachowk、Suzapur、Mudrapur等四地赈济。

1999

1. 台湾九二一南投大地震,伤亡逾万,损失惨重,佛光山呼吁全球佛光人成立「世界性的援助救灾中心」,开放派下道场供应灾民食宿,募集日用品慰问灾民,并提出大慈育幼院可收容孤儿、普门中学提供灾区少年就读、慈悲基金会施诊医疗;国际佛光会动员1万5千名会员前往各医疗单位及灾区协助、慰问受难者,提供食物、御寒衣物等用品,并为往生者助念及协助料理后事。五百位法师及数千位佛光会员,前往南投县立殡仪馆及各灾区,举行诵经法会;于松山车站前广场举办「关怀九二一地震超荐祈安法会」数场,更安排每晚有佛光会员50人前往台北第二殡仪馆,为九二一罹难者助念。

2. 中华总会发起捐赠货柜屋1200百间,让埔里基督教医院、南投市、草屯镇、中寮乡、集集镇、竹山镇等灾民暂时有个安身之处。同时中华总会带领佛光会员300余人,参加台北市东兴大楼现场举办的祈安法会,为罹难者默哀祝祷。为协助台湾灾民早日走出阴霾,中华总会在台北道场连续举办七次「灾后心灵重建辅导人员讲习会」,邀请心理谘商教授郑石岩檀讲师及专家前来授课,总会并发行郑石岩檀讲师着作之心灵重建专书《我会再站起来》、《应变的教育》赠书仪式,总共致赠30万册予教育部。

3. 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还筹画成立「中寮永平佛光村」、「永平佛光二村」、「清水佛光村」、「和平佛光四村」共180户;更在集集、雾峰、草屯等14处成立「佛光园」,提供综合性服务,协助灾区重建家园。同时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认养台中县东势中科、草屯平林、中寮爽文3所国小的校舍重建。

4. 世界总会北美及欧洲地区各协会纷纷汇款关怀九二一台湾大地震,并迅速募集睡袋送回台湾,以协助台湾地震灾民重建家园。

2000

1. 新加坡航空在台湾中正机场传出飞机爆炸坠机空难事件,中华总会桃园地区各分会前往协助,辅导伤残罹难家属与亲友,并为其举行超荐法会,同时关怀协助搬运尸体的200多位官兵。

2. 泰国合艾县发生大水灾,世界总会急难救助委员会捐款1万美金,并请曼谷协会代为协助合艾分会办理各项救灾事宜。

3. 委内瑞拉暴雨水患造成惨剧,巴西协会立即募集赈灾款项,购妥抗生素药品、食品等最缺物资捐赠。

2001

1. 桃芝台风重创台湾,中华总会成立救灾中心,动员千名会员投入救援,发放民生物资,每日准备上千个便当,供应救灾人员及灾民三餐。同时致赠慰问金、提供纳骨塔、往生助念、到医院慰问伤患、安顿无家可归的老人及孤儿。

2. 印度古特省喀史区大地震,佛光会员热心筹募基金,赞助该校重建,国际佛光会前往参加喀史区恩拉学校女生宿舍重建动土仪式。

3. 美国纽约「九一一恐怖事件」发生,世界总会副秘书长慧传法师带领洛杉几佛光会员参加帕沙汀那市政府主办的各宗教族裔为911纽约灾难祈福追悼会,并发起青年分团洗车募款。加拿大协会、圣地牙哥、香港协会、香港青年分团、昆士兰协会、雪梨协会、丹佛青年分会、童军团、大阪协会都举办法会追悼。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亦率领40位僧众亲临世贸大楼举行九一一超荐祈福洒净法会,为罹难者超荐。并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在美加巡回演唱的6场善款20万美元,捐给红十字会做救难基金。

4. 斯里兰卡南部连年旱灾影响百万人民的生活,世界总会特派员前往乡村赈济,计有1800位学生与1300户灾民受惠。

2002

1. 国际佛光会响应外交部发起赈济非洲索罗门群岛民生物资,共募得儿童文具用品37箱,由海军敦睦支队代运我驻索国大使馆,转赠索国红十字会。

2. 华航客机于澎湖外海失事,有225位乘客罹难,佛光山澎湖海天佛剎及澎湖佛光分会会员全力救援,提供免费住宿、饮食、心灵抚慰、助念及超荐法会等,协助空难救灾相关事宜。佛光会北区各分会轮流诵经助念、关怀家属,动员近五千人次。

2004

1. 国际佛光会总动员,与佛光山全球道场合作,协助斯里兰卡等南亚震灾及南亚海啸地区,捐款救助、祈福消灾及兴建孤儿院,这些关怀工作持续至今。

2. 中华总会与19个NGO团体,以及国际人道救援组织合作「台湾之爱,援助伊拉克重建」活动,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之「社区行动方案」。

3. 协助美国卡崔娜飓风受灾地区物资、医疗、心灵关怀。

2005

1. 国际佛光会持续进行「海啸无情,人间有爱」关怀及灾后重建工作。

2.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发起关心赞助缅北育成中学营养午餐、并捐资兴建校舍,并持续捐赠大藏经、佛教经典白话宝藏及高僧漫画系列及其他类别书籍,以赞助学童教育。

2006

1. 国际佛光会持续进行「海啸无情,人间有爱」关怀及灾后重建工作,并组成云水义诊医疗队在南印度坦米尔提供医疗服务。

2. 印尼大地震,国际佛光会香港协会积极投入赈灾工作。

3.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持续关怀「送爱到缅北」行动,帮助贫童及当地华人教育。

2008

1. 缅甸遭受纳吉斯热带气旋侵袭造成严重伤亡,因缅甸政府限制,世界各地救灾人员与物资无法进入缅甸。泰国曼谷文教中心与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泰国曼谷协会等和泰国陆军联系,由泰国陆军将民生医疗物资送进灾区。

2. 5月12日,大陆四川传出严重震灾,佛光山与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第一时间率先捐出一千万元人民币给当地佛教团体救灾,藉此抛砖引玉,希望发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国际佛光会于台北道场成立「佛光救援指挥中心」,并发起「全球同步念佛回向,佛光50所学校同步祝祷」活动,同时对灾区进行人道救援关怀及医疗,安慰灾民心灵,捐赠云水疗车,运送民生医疗物资同时连络佛教徒在当地进行关怀民众与祈福的行动。

3. 除此之外,佛光山关心偏远地区爱滋病童的医疗、认养与照护工作,与佛光会合作至今,关怀认养了巴西、南非等地的爱滋病童或爱滋孤儿。

结语

《法华义疏》说:「慈悲即拔苦与乐。」佛光山开山宗长 星云大师亦云:「慈悲是净化的爱、升华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就是慈悲。」所以,佛教之于社会,其存在本身就是慈善社会事业。

但是一般人都仅将「济贫」当做是慈善福利的全部内涵,认为是慈善工作的全部。其实如何能在救济贫苦之后给予扶持成长的力量,乃至于解决人心的痛苦,培养心灵的力量,才是从慈善福利及社会工作中,完整体现了佛教的慈悲。

换言之,如果只有慈善救济与社会福利工作,对济贫而言是不够究竟的,必须要有佛教倡导普世的生命价值,强调牺牲奉献的意义,教导众生从行善积福中渐次提升生命的层次,使其能够依靠己力获取生活所需,进而有能力再去济助他人。佛教的真正目的在教化人心与社会,所以对于佛教的文教事业,例如人才培育、监狱布教、文教活动与出版事业等,都应予列入佛教的慈善事业。

星云大师认为「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所以佛光山秉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四大工作信条积极从事各项利生工作。菩萨的行愿,必须在人间成就,世间的佛事完成了,才能获得出世的解脱。未来,佛光山仍将以诸佛菩萨的慈心悲愿,为世界、国家乃至于社会创造人间净土,教化人心,耕耘善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