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分论坛论文观点综述
当代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教内还是教外,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面临着很多机遇,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样,佛教教育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内外很多有识之士对此问题都在用心思考与探索,在本次论坛以“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议题的分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及国外的大德法师、学者教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探讨,在此,特将本分论坛的各方观点综述如下,以便大家参阅。
现代僧伽教育之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正慈法师经过一番调研,对中国大陆现代僧伽教育现状做出了以下基本判断: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宗教自由信仰政策的指引下,各地佛教道场相继恢复,僧才培养工作也逐步开展,但由于办学模式陈旧,修学并重的教言未见落实,加之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师资力量乃至课程安排等方面未能契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尽管国内拥有数十家佛学院,而真正能够与时俱进,统领大众,承我佛制的殷殷僧才仍然匮乏,不少办学机构将办学院无非是为了撑门面,而学僧则是为了捞文凭捞资格,为坐山头扯面旗子。因此,办学不力,僧才不才,从而导致庙堂虽多,常住无众,信众虽多,统领无头的尴尬局面。这些与对岸台湾的庙堂多,常住众,信众多,领头雄形成强烈对比。其次,在教不言教、小而不全、多而不精、资源分散、自我封闭、教育体系狭窄、师范不力、学制不严是现时有些佛教机构的真实现状。
针对这一现状,正慈法师呼吁: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尊经重行的优良传统,又要以积极入世的大乘佛教精神应时契机地进行大胆改革。他认为,现代僧伽教育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教育思想上,要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着力构造契合时代要求、佛学院教育和寺院教育和社会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二)在教育理念上,要突出行持的现实意义。(三)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三传并授,侧重本土。(四)在教育目标上,要注重僧格人格的树立。(五)在教学模式上,要强化中外兼容、两岸共享。(六)在教学师资上,要苛求师范道行,学识造诣精深。可以考虑建立两岸三地佛教教育的联谊和交流机制,实现中华民族同宗同根的佛学教育资源共享。正慈法师指出:只有适应了社会需求,落实了教理律制,解决了众生迷惑,满足了教承发展的僧伽教育,才是符合佛教人间化、现代化趋势的可行之路。
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宽运法师也认为,佛教教育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中国大陆地区的佛教界和学术界至今依然存在着「三资危机」:师资断层,资金短缺,资料匮乏。而在师资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办学形式、办学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改进,教内有些长老缺乏全局观念和未来眼光,对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解决之关键即在于开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体制,灵活管理,以认真务实的精神解决佛教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挑战。他指出,人才的培育,成为廿一世纪佛教教育的重大任务与神圣使命,文章强调以历史为鉴,结合当前实际,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基,吸收学院式教育之优点,以建构现代化之佛教教育,并围绕此主题,提出全方位之教育理念方针、改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计、充实课题研究、增强师资,并引入现代化之教育手段等建议,以期重建与时并进、契理契机的佛教教育制度与解行合一的理想修学模式。
以上两位法师对中国当代僧伽教育的探讨是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而且较为侧重于理论分析)来进行的。在本分论坛上,也有不少参会者从佛教教育教育的某一个案或某一侧面来展开具体研讨,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他们对“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的思索。
圣严法师与中华佛学研究所(1978年~1991年)
台湾僧伽大学女众学务处规划组组长常慧法师以圣严法师创办与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1978年~1991年)为范例,介绍了圣严法师在当时台湾佛教教育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历经挫折,矢志不渝,为台湾的佛教教育特别是佛教高等教育及研究所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将圣严法师在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所持的办学理念总结为:一则强调具备基本的佛学研究能力(如佛典语文能力)、二则培养不同领域的佛教人才、三则聚集各方人才以培养专才、四则重视国际性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圣严法师一再与研究所师生强调:「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的学习精神。这些对于今天我们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佛教教育的推展,不乏启示。
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僧伽教育中的律仪教育
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觉真法师针对目前不少出家人律仪不具,而又浑然不觉,习以为常的现象,痛心疾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对今天的僧众来说,从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去要求,可能不实际。但起码要保持僧律僧仪的基本特色。没有这个‘特色’,失去了这个〝特色〞,‘言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庄严僧相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今天讲现代化,是不是传统都可以不要了,废弃了。总不能在追随时代的幌子下让佛教文化、佛门律仪走向粗俗化、庸俗化、世俗化吧!‘灯灯相传’,传的是灯,当然也是传的宗脉、法脉。佛教的发展,需要后继者。后继者是继往,若不继往,如何开来?总不能让我们的僧伽教育一再的降格了。尤其在律仪,在庄严僧相上,不能一再降格啊!”法师强调,“法门八万,持律居先,戒行三千,威仪最上”。这是祖师的教导。法师认为: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续佛慧命,三宝住世,必自戒始。戒有多品,律仪即为基础,律仪即为起点。无论出家在家,既为佛子,不可不学佛门律仪,不可不知佛门律仪,不可不持佛门律仪,不可不现佛门律仪。律仪表法。律仪所在,法身所在。律仪庄严,佛法庄严。依正不二,律仪是昭。最后法师希望在我们的僧伽教育这一大事因缘中,请不要忽视了僧伽的律仪教育。同样这是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基石之一。
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早在1992年,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便指出,由于原有的佛教教育制度存在五方面的不足,无法培养出适应当今佛教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改变佛教教育的现状,刻不容缓。十八年来,不少佛教界人士把赵朴初居士的呼吁仅仅看成是对佛教教育重视的信号,而非重大转折的契机,使得佛教教育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佛学院校的现状改观不大,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明显,现状并不乐观。有鉴于此,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净因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研究人员张琪女士,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主要以“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的相关数据的梳理与研究,合作完成了《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该报告力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中国大陆佛教汉传佛教院校现状,并与“德、智、体、群、美”整体的教育目标进行比对,以期说明现有佛教院校课程设置之特色与不足,试图化解当今佛教教育中“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丛林熏修”和“专业院校”、“学”与“修”、“道心”与“学问”、“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之间所造成的人为对立局面,并尝试性地探索佛教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报告认为,通过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的分析,至少可以说明如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五育(德、智、体、群、美)是当今教育界公认的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总教育目标,这对培养合格的僧才也同样适用。第二,从五育的教育理念出发,道心、修持、求知、学术研究等都是僧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佛学院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依然不足。若以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否定其它方面的教育功能,将有违教育规律。第三,社会教育模式成功地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培养专业人才的经验,尤其在平衡「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这为推动佛教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引导佛教教育走向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从“藏要”谈到“大藏经选要”
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王联章先生由便利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简单解释了新编佛经教材的时代需要,从梵、巴、藏文经典等新材料,谈到我国首部较大规模运用此等材料的佛经选编“藏要”;再从汉文藏经可以进一步改善及现代化的空间,谈到正在筹备的“大藏经选要”计划,希望引起教界及学界关注佛教教材的发展。
从“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的成立看佛教教育的未来展望
国际间佛教教育间的交流合作,无疑是佛教因应全球化极其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佛教大学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成立于2007年,目前共有17个国家,62个会员大学。亲身参与其中的台湾圆光佛学院、副院长惠谦法师简略介绍了该协会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此一佛教教育新潮流,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1、佛教教育机构的国家分布问题;2、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问题;3、对于异质文化的取舍、包容与尊重;4、注重与异教对话并促进世界和平。惠谦法师认为,如何好好经营使其发挥应有之功效,实乃当今佛教教育应当面对的重要课题。
佛光山的信众教育与佛教的多元弘传
佛光山开山四十多年来,星云大师重视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面对百万人以上的皈依信众及佛教的慕道者,星云大师以推动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士的理念,加以种种方便善巧的教育方法与内容,令众生得到正确的人生观,提升信仰层次,进而充实生活内涵,净化社会人心。佛光山丛林学院院长慧宽法师以佛教信众教育为主题,并以佛光山在台湾地区的信众教育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佛光山信众教育的项目内容众多,教学方式与层次区分也非常多元化。文中简单列出较具代表性的活动,并具有特色,且多为佛教界中首创的信众教育形式。诸如:各种夏令营、星期讲座、朝山团、都市佛学院、信徒讲习会、青年会、妇女法座会、金刚护法会、短期出家修道会、世界佛学会考、松鹤学苑、胜鬉书院、人间大学、人间佛教读书会、天眼网络佛学院、各种心灵成长营等。作者特别指出,星云大师希望整体佛光山的建设,就是信众教育最好的教材。从育幼院、养老院、佛光诊所、万寿园公墓中,让生、老、病、死的真理一一显现……进入佛光山就能从有形的建设,与无形的精神中,了解佛法内涵与佛教历史。最后,慧宽法师提出了提升佛教信众教育的几点刍议:1、层次区分落实化;2、教学方式多元化;3、师资阵容健全化,特别强调佛学弘扬者自身的健全化,如出家僧众的专门修持、在家教师的宗教情操与日常行为,都应该为大众的楷模与榜样,才不会将佛法教育只是落于学理的传达;4、教材内容生活化,把握佛法修行的真义及其精神,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并针对现代信众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行方式与对治的方法;5、事业组织永续化。
佛光山觉启、妙曜、妙悯、有德几位法师回顾了佛光山在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领导下秉承佛陀当年“行脚游化”、弘化人间、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与教育风格,契理契机,与时俱进,创立各种有效形式,以教育、文化来培养人才及弘扬佛法,在教育方面有创立佛光大学、西来大学、南华大学、各地的小区大学、短期出家修道会、都市佛学院及天眼网络佛学院等各种不同的弘法方式;而历年来从教育体系毕业后,皆秉持佛光人的精神,追随佛陀时代游化人间的慈心悲愿,投入音乐、艺术、传播媒体等弘传方式,以「佛光山梵呗赞颂团」、佛教文物陈列馆等丰富多彩的弘法形式,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对佛教的需求。让弘传不再限于寺院,而能从寺院走入人间。此中的发展从佛陀一步一脚印,到今日一影一音,皆是佛教对人间的关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每一只手心皆有一只佛眼,且每一只手势都不同,更揭示佛教弘传多元的本怀,更是今日佛教教育课程多元化的根本精神。佛光山种种的弘传事业,都是追随佛陀观机逗教的智慧,给与不同根机的大众有适切地引导与启发,自能净化并启发每一位亲近佛教弘传者的心灵,所谓“于善知识处,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识力,得一切智道故。”(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先生通过对佛教发展史的考察,指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教育一直成为教界内外的宣教和弘法利生的重要手段。佛教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广宣佛法,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论研究,深化佛说。中国佛教能在关键时刻奋进而起,与时俱进,走在时代之中,无不得益于理论的创新,而这些理论的创新,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属于学术研究推动的结果,是历代祖师不懈地对佛教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在祖述经典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机的理论,才使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在历史的进程中最终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而那些创造佛教理论的前贤大德,都是受之于佛教教育的成长,是佛教的经典著作和佛教的祖师将他们培养成一代大师,因此,佛教教育是佛教学术研究的最基础工作,整个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佛教的学术研究。佛教教育与佛教学术研究而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佛教的发展。
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互助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句话精辟地描述了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澳门佛教总会副理事长、《澳门佛教》主编心慧法师在分析了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这两种教育之特色的基础上,主要从如下两个向度进行阐述:一方面,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位大教育家。即是其所证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所宣说之学说──佛学,就是一门很好之教育。佛教教育,是以智能之开拓为程序,以觉性之显现为目的。佛教之教育内容,不单只是宗教的信仰,同时极具逻辑性之科学、思想性之哲学、和倡导人类道德的教育学。这种以智慧为体、以道德为用的教育学,目的在使人类由道德教育的刺激,引发其内在的智慧,去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再从宇宙的原理,推求一连串形而上学的人生价值与道德本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进而导人生于至真、至善、至美。佛教教育侧重于德、智、体、群、美、甚至知情意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生长,以建立人的真理生命,为高等教育提倡全人教育的理念储备了有益资源;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从收生、学科、编制、师资的选用以及在平衡「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为推动佛教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法师从五个方面具体探讨如何才能使佛教教育超越历史、面向未来、融入社会、走向世界。认为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互助发展,基于上述五点,若能各展所长,各补所需,佛教教育必有助于现代教育之推行,两者互助发展是相得益彰。
同样是进行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互动发展的比较研究,心慧法师对这二者的评价较为平衡,甚至在这二者之间相对来说更为推崇和看重佛陀所开创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教育传统及其对于现时代的高等教育的根本理念的殊胜启示;而以佛学、宗教学双硕士作为其学术背景的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与纽约长岛大学合作项目执行长兼讲师圣玄法师有所不同,他在《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互助发展之困境及其因应之道——以台湾地区为例》一文中,经过研究,将台湾佛教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归结为:1、教育部门开放脚步过度保守;2、台湾佛教教育的办学有诸多特色,但其过度侧重佛教「传统教育」的“单一宗教”、“解行并重(Principle of unity of knowing & doing)”、“师徒私相授受”等特质,因而无法与科学化、国际化与生活化的宗教学教育相抗衡,职是之故,这些特色终究反成为发展上亟待突破之瓶颈。
圣玄法师认为,这些困境不论是老问题抑或新问题,都应追根究底寻求与高等教育互助发展,方能因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二十一世纪是「地球村」的世纪,高等教育普遍强调「科学化」、「国际化」与「多元化」,佛教教育应该调整脚步摆脱佛教传统的包袱, 方能迎接大时代的挑战,此乃刻不容缓的课题。面对前述诸多困境,作者提出以下因应之道:1、 加强「科学化」的学术精神;2、加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3、加强「多元化」的学习管道。他认为,佛教教育应该趁此近来台湾多元文化之走势,加入高等教育的融合,寻求互助发展,以利兼顾弘法利生,进而个人得以证悟真常,张显生命的真谛,而高等教育则藉由宗教教育的推广,得以成就宗教与学术水乳交融的均衡发展。统观全文,不难看出,圣玄法师虽不无关注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互动,但更强调佛教教育应该更多地摆脱佛教传统的包袱,最大程度地借助现代高等教育多方面的优势,方能应对现时代的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
向下扎根‧往上结果
——中小学在万佛圣城三十年的经验
法界佛教总会董事近梵法师介绍了宣化上人在美国万佛圣城创办中小学的经验。上人有感于世风日下,道德渐趋沦亡,唯有提倡教育,才能振衰起蔽,挽救世道人心。因此于1976 年,在旧金山国际译经学院成立育良小学,1981年成立培德中学,以「忠孝」为宗旨,学校除了加州政府规定的正式课程外,并以中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八德来教导学生。除了正规的学术课程外,佛学课、打坐课、道德课,都是本校最具特色的课程。课外尚有国乐、舞龙、舞狮、书法、太极拳、民族舞蹈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之社团活动。学校以中文为第二语言,弟子规、论语等儒家思想,是教导学生的主要素材,让学生在做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有行为之准绳。这是一个年轻人学习与同学、家人及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是一个年轻人深深以人类幸福与地球安宁为己任的地方。因此,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成为改善社会的一股动力。现任法界佛总会会长的比丘恒实法师说:「要学佛,首先要做个好人,所谓『人道尽,佛道成。』因此修行佛道始于良好的人格,这正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当务之急。根据创办学校的理念,以及绝大部份义务老师热心的投入,培德中学期许每位毕业生都能够达到四种教育目标:1. 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谐的处世态度以及领导沟通的能力;2. 透过打坐及其它灵性的教导与学习,启发内在本具的智慧;3. 在学术方面发展各人的潜能和人文、科学、艺术方面的才华;4. 具有全球性的宏观胸襟,去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不但让学生受到佛法的熏陶,也学习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并且不和现代学术脱节,培育出更健康的下一代。这种教育,表面上似乎是教育了学生,事实上还教育了老师和家长,也会教育更多有缘的人。
“佛教教育”的重新定位
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宽运法师对佛教教育的定位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特别提出:“佛教教育”的定义何在?他认为,佛教教育基本包含两个层面;从广义来看,佛教教育是一种觉悟的教育(‘觉之教育’);佛教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转染为净,断惑证真,超凡入圣;整个佛教的义理,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从初发心到成佛,整个历程都必须由佛教教育来引导。其中戒、定、慧三学是根本的教育内容;社会各界──九法界众生是根本的教育对象;指导行者通过闻、思,进而修,是根本的教育过程;应机施教是根本的教育方法。“佛教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佛陀是最好的老师,他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的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由此可见,佛教不仅是宗教,而且是教育;是一种教人觉悟的教育;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永恒的需要。因此,佛化教育的推行,正切合时代、社会之所需。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佛教教育是佛学知识的传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学者掌握一定的佛教理论,是基本教育目的;各种佛学知识是基本教育内容;特定的某类学生是基本的教育对象;侧重于闻、思是基本的教育过程;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手段达成这些教育目的,是基本的教育方法。可以说,当前全国各种大小佛学院所进行的佛学知识教育,即属于狭义的佛教教育。
此中的界限划分并厘清以后,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佛教教育目标最起码包含两个:终极目标――成佛;阶段目标――掌握某些佛学知识。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广义的佛教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根本,狭义的佛教教育则是佛教教育的基础。
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圣凯法师从“佛教是一种幸福观的教育”这一独特视角谈到了他的思考。他认为幸福是人类所有思想与行为的最后目标。佛教探索了人类在世间的位置与意义,重视生命价值的实现。佛陀观察世间和生命的痛苦,思维痛苦的根源,经过生命的实践最后实现了生命的幸福。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佛教是一门探究生命的幸福以及如何实现幸福的学问,是一种幸福观的教育。法师以佛法的眼光具体探讨了欲望和道德、道德和理性、个人幸福和所有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与幸福自身之间的种种关系。法师指出,佛教的幸福观包含了从世间到出世间的所有幸福。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佛教的教义中,经济福利、社会和政治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是必需的,但是这些要依道德的途径而获得。佛教强调幸福、和平与完善的社会,是来自道德和精神的发展。在佛教的经典中,幸福有两种不同的表达,一种是来自善法的幸福,一种是涅槃。涅槃远离了执着和欲望,是最高的幸福,超越了所有形式包括幸福和痛苦的二元性与相对性。幸福,作为佛教的终极目标,不是道德、智慧和慈悲的结果。幸福是幸福自身。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
——“在世间”和“为世间”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学明对于“佛教教育”的定位进而对“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的关照,视野更为宏阔,思考更为深入。在《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一文中,俞教授认为,在近年来对佛教教育的讨论中,有一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就是对佛教教育还存在着“定位过窄”的倾向,即把佛教教育仅仅等同于僧教育,讨论的重心局限于僧才培养的重要性、佛学院的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这对于佛教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探讨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问题,我们应该跳出佛教教育自身,应该首先考察佛教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此为考察佛教教育的基点。应该跳出佛教教育自身,考察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佛教教育只有显扬佛教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佛教教育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这个平台的建立基础,源自人们对“佛教”的理解以及对佛教在当代乃至未来社会作用和价值的考虑。谈论佛教教育的问题,首先应该思考佛教的基本特质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思考如何才能使佛教在保证“契理”的条件下,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机”。佛教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来自于佛陀教法的基本特质和历史上高僧大德的努力成果。俞教授特别指出,佛陀的立教宗旨是“了生死”。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所悟、四十年中法轮所转,正是对“人”之生死的了脱之道。生死问题是超越民族、国家、地区乃至时间、空间的大问题,是人类个体和族群共同面对、无法逃离、又无法用知识和科技解决的普世性问题。佛教根本问题的人间性和超时空性,是佛教能够面对不断的生命更新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础。当代社会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变化并没有消解佛教的生存基础;相反,仔细分析当今社会的特点,我们注意到,佛陀建立的教法与当代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更为明显的契合,使人们更容易贴近佛教的宗旨,体贴佛法的精义。这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然,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当代社会的发展态势,在为佛教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以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给佛教的发展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思考要求。考虑到“佛教在世间”的生存现实,佛教的发展决不能实行教内自我封闭,而必须关顾到教内和教外的不同角度的思考。佛教教育和佛教的长足发展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佛教教育的开展,应在教内和教外寻找到共同的基点:使佛教“在世间”的生存,既有利于佛教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和社会的共生意识是佛教得以发展的前提。“佛教教育”的开展,需要考虑到佛教的丰富性、层次性、和社会的共生性和互动性,需要具有更为宏阔的视野、更为整体综合的教育理念。分析“佛教教育”这个概念,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以佛教为内容”的教育、“为佛教的教育”和“以佛教(界)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这三个层次的“佛教教育”,其共同特点是“佛教为世间”,这既符合佛教的根本宗旨,又符合教育的核心取向。也只有首先破除“世间为佛教”的狭隘心理,树立“佛教为世间”的人间性导向,以帮助佛法住世为核心目标,获得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相即不二,才能使教内外超越信仰的界阈,取得教育共识,真正做好佛教教育,在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同时,发展佛教,显扬佛教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也才能真正成就“世间为佛教”。佛教教育的成功是社会众缘和合的结果。僧伽教育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佛教教育不应仅仅等同于僧伽教育,僧伽教育不应仅仅等同于僧才教育,僧才教育不能仅仅等同于教理的掌握和修行的提高。佛教教育不仅仅是教界的事,佛教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只关乎佛教自身的事,它同样关乎社会的安定和谐,关乎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思考和规划。所以需要站在更为高远的立场上思考佛教教育的方向和构成,更好地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更好地运用佛教文化资源,促进佛教和社会的和谐共生、互助发展。
面对全球性的人类困境,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来自韩国、日本、菲律宾的几位法师、学者在探讨“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时,不只是就佛教教育而泛泛地谈佛教教育,而是结合自己所身处的不同国家的具体境遇,进而从全球视角,思考当今人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面临的一些带有普遍性而又命运攸关的问题与困境,探究充满慈悲与智慧,以普度众生为使命的佛教及佛教教育对人类的共同重病能提供什么样的药方以及如何实施疗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可供诸方人士参考。
圆光大学校教授、韩国禅学会会长金永斗先生在《大学课程中佛教教育的方向和实际》一文中首先指出了21世纪佛教(宗教)教育的必要性:在现时代,物质文明上的丰富使人间的欲望趋于无限大,钝化了抑制贪欲的自制力的智慧, 也带来了颠倒人间生活方向和价值观的副作用。去年(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全人类带来痛苦,这也是只重视物质文明的产物。许多著名的学者预言,在21世纪,人类主要的精神支柱,由西洋精神向东洋精神转移,也就是,由西欧宗教中心转向以佛教为主的东洋宗教中心。在这样的时期,洞察到人类发展之路的圆佛教开创者大宗师少太山朴重彬(1891-1943)提出了“物质之发展,必须开辟精神”的圆佛教开教训语。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佛教教育的方向,他认为属于高等教育机关的大学教育,人性化教育的基本方向应当是:1、人性化教育(完善人的教育—人性的恢复):大学的佛教(宗教)教育是通过确立理想人的人格形成为目标,并进行人性化教育。 1)是主体的人性教育(人性的恢复):受到高度发达的科学文明影响,物质第一主义的风潮蔓延起来,由此产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性的丧失和物质奴隶现象。由人类的物质奴隶现象产生的败落是人性之根本生命丧失,是招徕人类不幸之根源。精神的力量以至恢复了人的本性的主体的人,从物质奴隶现状中解脱出来,才能使人类克服不幸的根源。2)是善用的人性教育: 只有人性之根源被善用之时,科学的真正含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3)是灵魂和肉体双全的完人的人性教育: 2、道德伦理的教育:1)生命伦理的教育:现代产业社会产生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破坏和分裂,同时产生了相互对立相互争斗的适者生存的冷酷的世界。这不仅仅带来了伦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危机,而且带来了生存环境和制度的危机,同时存在着破坏地球上整个人类的生命的危机。圆佛教大宗师少太山把“如果没有相互关系的对方则不能生存”定义为“恩”(圆佛教《正典》四恩之一)。他领悟到恩不仅仅是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内涵于宇宙中的生命力和协调力,自我和所有存在的关系看作是“如果没有相互关系的对方则不能生存”,所有的存在本身就是恩,恩惠是能动的生命。2)生相伦理的教育:宇宙万物的存在根源是,因为有了恩的无限相互生存性。这就意味着应当实践报恩的行为。3、青少年善德及老人福祉伦理。4、环境伦理。
金永斗教授具体介绍了佛教教育在圆光大学校教学课程里的具体实践: 1.佛陀精神收获和开放的佛教(宗教)教育:现代是宗教多元主义时代。必须从自我宗教中心主义中解脱出来,在所有健全的宗教目标是可以相通的认识下,为了弘扬共同的善,从各自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与其它的宗教人士一起在大学的教育课程中,进行开放的佛教教育和宗教教育项目(Program)。2.宗教之间协力合作运动和实践:宗教是绝对真理与人结合,救济普众,完善人性的集团努力。为了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宗教之间的协力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来的切实。通过这样的协力合作,提出成为人类的共同课题的青少年及老人问题、环境污染、宗教战争、人性的丧失、核问题等的共同的行动和对策,实现人类的安宁和和平世界,是赋予给佛家弟子的大使命。从1970年开始,圆佛教提倡进行建立宗教之间的协力合作运动的机构的宗教联合运动(UR),提出了与现存的宗教联合机构进行协力合作和共同革新运动。
日本大谷大学校长木村宣彰先生针对日本人目前的精神现状,谈到了佛教教育对于人类所处时代的严峻局面与现实困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及如何克服现行佛教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真正实现与发挥佛教教育的作用。他指出,在佛教不再成为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核心的今天,日本人丧失了生活的(精神)根据,并深感生活的空虚。这是因为没有彻底贯彻以前在日本实行的佛教教育,亦即当今佛教未向社会开放的佐证。人类的宗教教育已被社会所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科学所代表的科学见解与思维方法。虽然人类通过观察与试验等科学方法而增加了知识,但仅为片面的知识而已,难以保持知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一般知识虽确有增长,但另一方面,人类却变得自己不明白自己。这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问题的现状。日本诸多大学,与其说是将人作为人培养成优秀的“人物”,不如说是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材”。这不是将人作为人来培养,而是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是人之机械化、非人化的表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培养人“心”的教育成为必然。而佛教正是以心灵觉悟为根本,因此,这里就出现了育“心”教育,即佛教教育的机遇---对于佛教教育的真正重视与推展,将会对已成为时代性与世界性问题的人类的精神、心灵困境发挥其应起的作用。
木村宣彰认为日本有悠久的佛教教育的传统,其目的在于根据佛教精神,将人作为人来培育,追求彻底的佛教教育。因此,在拥有这种历史背景的日本,在初、中、高等教育方面存在众多佛教界创办的学校。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虽有70余所佛教方面的大学,但是,这些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着力点却存在着很大问题,佛教的根本在于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实践方面,然而,目前日本佛教方面大学的佛教研究以文献学为中心。因之被评为“佛教学盛而佛教衰”。 作者指出:大谷大学的教育与其它学校不同,以“养成应尽自信教人信的人物”为目标。佛教的“信”中含有“自信”的意思。那不是凭自己的智慧了解自己,而是依其“根本”觉悟到佛光普照以及自己生活的情况,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自己之中的如来本愿。这种人类的自觉,绝非产生于现代文化主流的科学角度。在自己之“外”以人为观察对象的科学,是不会在自身之“内”觉悟到人类本源的。人作为人而“生活”,只有在明白永远生活于佛光普照之下才得以明确。这就是佛教教育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必须重新审视佛教研究和佛教教育的存在方式与关系。在佛教方面的大学里,开发佛教知识和见识之“研究”与将其向社会开放的“教育”,必须像车之双轮、鸟之双翼那样同时进行。无论是研究佛教,还是进行佛教教育,不可或缺的就是宗教信念。所谓佛教教育的挑战,只能自己转换旧有的观念和价值观,即自助努力。木村宣彰认为,在根据文献解释的基础上学习过去信仰的佛教思想的同时,觉悟到现在真实的自己也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人间宗教的“佛教”与作为学问的“佛教学”结合起来,将过去的佛教思想运用于当今社会并加以展开。有必要从根本上结合现在和过去,开展佛教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佛教的未来。
韩国天台宗社会部长景迁法师的中文虽然在有些地方的遣词造句有待斟酌,但他以充满激情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对“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议题奉献出自己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思考和感悟。法师认为,时下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对西欧的价值以及秩序体系做反省是这个时代不可避免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立足于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提升个人的人权并带来了民主主义的发展,这的确是西方思想的宏伟业绩。但是孤立的个人主义隐患也处处暴露,尤其最近暴露的新自由主义竞争社会的阴暗把自己的内面泄底于满天下,对此,全球在深深反省的同时期待着东洋思维、东洋文化,其中最期待东亚的价值秩序应起相应的作用。对这些世界历史性要求该由东洋积极响应的时候到了。佛教之教是解决西欧秩序中心的对策,不但有必要而且它会绰绰有余地发挥作用。因此关于本次论坛大主题“和谐世界、众缘和合”,我们要再一次冥思在佛教教育侧面上应该教什么,如何教?
应该教什么?第一,近邻的不幸就是我的不幸。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因为与集体结缘才会受到尊重。第二,要明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合一就是意味不同的各类文化的协调,而不是意味画出同一个颜色,响出同一种声音。第三,大和合的精神,不但是人,而且有情之物和无情之物均为宝贵。尊重一切生命就等于尊重自己的生命,领悟一切存在的珍贵就等于领悟自我存在的珍贵之路。 要教导这个世界的所有存在其本身就是佛。
如何教?“着火的房子---长者---小孩---玩具车”的故事给我们提示佛教教育今后要走的具体实践方向,首先着火的房子可以比喻成一个立足于新自由主义的时下资本主义竞争社会,把三种玩具车车分别比喻成和平、成功和爱情。在这你死我活的竞争社会里,现代人已经疲惫得东倒西歪,佛教首先为这些现代人提供一处既宽敞又舒适的休憩空间。不要把众生看成超度的对象而要把这些被工作拖累得疲惫不堪的他们视为佛,要具备为他们建献和平休息场所的奉养姿势。佛教教育不应该准备去教佛教,应从察看现代人第一需要是什么开始出发。他们要是需要舒适的休息环境,就给他们垂下阴凉,要是需要安慰,就为他们张开父母之怀。就把这些凉爽的树荫和宽敞的胸怀处处安下,深山里、都市里只要人类生活的地方要无处不按。佛教教育不是非得在学校实施。
对佛人来说,目前发生的这些巨大的变化将成为一大机会,将通过此机会向全世界传播佛道,并将成为展开‘“和谐世界、众缘和合”最终之处的重要传奇。然而这是要经过挑战而成就的目标,而不是原地不动也能拿到手的礼物。我们要以谦虚地态度向西欧佛教人学习, 这样才能晓得该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传印法师指出,佛教对今日世界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怎样发挥其影响力,如何以其独特的教义与修持方法,透过各种教育途径,为今日人类所面临的空前危机作出贡献,这是我们当今佛教徒所面对的课题与挑战。法师认为,身处当代,佛教教育的机遇有三:1、时代思想开放、佛教可再创辉煌;2、中国富强、汉传佛教面向世界;3、人类面临环境、心理等危机,佛教可以殊胜智慧,奉献辅助化导力量。同时,佛教教育亦面临三大挑战: 1、虽具三世因果之说,然针对现代人重今世之思想,要切实在人间依佛法修持,缔造人间净土。2、培育人才与提高僧人的学养为当务之急。3、传统的丛林制度仅适合僧人自修,难以发挥播教的力量。主动而有系统、有效率的传教弘法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与健全的组织为后盾。法师呼吁,清净的世界、福乐的人生是佛教的理想。也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佛教徒不仅支持环保,更要主动地负起心灵环保的任务。佛教既拥有殊胜的教义,应运用各种教育途径,把握机遇,面对挑战,发挥佛教济世利民的宗教精神,为解救今日人类的危机作出实质的奉献。
相关论文阅读:
正慈:现代僧伽教育之现状与展望
(香港)宽运: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台湾)常慧: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中华佛学研究所 )
(香港)觉真:言为人师 行为世范——僧伽教育中的律仪教育琐谈
(香港)净因、张淇: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香港)王联章:现代佛教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性——从“藏要”谈到“大藏经选要”
(台湾)释惠谦:从「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的成立看佛教教育的未来展望
(台湾)慧宽:佛教信众教育探讨——以佛光山在台湾地区的信众教育为例
(台湾)释觉启、释妙曜、释妙悯、释有德:从佛教多元弘传回顾佛教教育的发展
黄夏年: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
(澳门)心慧: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的互助发展
(台湾)圣玄:高等教育与佛教教育互助发展之困境及其因应之道——以台湾地区为例
俞学明: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
(韩国)金永斗:大学课程中佛教教育的方向和实际
(韩国)景迁:佛教教育的时机和挑战
(日本)木村宣彰: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菲律宾)传印: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近梵:向下扎根•往上结果——中小学在万佛圣城30年的经验
圣凯:佛教——一种幸福观的教育
更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