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谈谈“读经”(一)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5日
来源:转载 牟钟鉴的新浪博客   作者:牟钟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国人上下谈论和参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今天,我却在这里提出阅读古典经书的问题,表面上太不合时宜,虽然我不会像批孔反儒的文革时代被扣上复辟倒退的帽子,但在时髦派看来,这至少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不过,且慢,让我述说我的道理,然后愿意批判的人再来批判不迟。

  儒家提倡“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诚然是最理想的。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中庸是最难行得通,所以中国人又最不中庸,真正信奉的是“矫枉必须过正”的观念。特别是近现代中国人,面临着环境的巨大堕性,凡想做一点改革事业,不得不采取激烈的态度和手段,方能见到成效。于是中庸便被视为无益有害的思想,改良主义的声誉一向不佳。在“尊孔读经”的问题上,充分表现了近代中国人反中庸的情绪。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的中国人都主张用西方的真理来救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仇恨,主张一概扫除,直到汉字。他们用来概括和批判封建社会旧文化的教育的话,便是“尊孔读经”四个字,必欲彻底扫除而后快。这当然有其合理性,是时势引出的必然。封建社会末期,尊孔尊到盲目神化的地步,读经读出僵化封闭的结果,社会的生机、人们的创造力都被它扼杀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也濒临灭亡的边缘。在这个时候,不来一次激烈的批判运动,不造成一次思想解放,中国就没有希望,青年就没有前途。

  几十年的批孔废经,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孔子的形象暗谈了,甚至被丑化了,经典学习渐渐废止,新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普遍冷谈,对民族文化典籍比较陌生,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呢?不错,在半个多世纪中,中国新型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了许多救国真理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现代知识的获得,现代思想的传播,是否一定需要以牺牲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代价呢?“矫枉必须过正”是否是一个永恒的普遍的真理?五四大破旧文化之后并没有立起一个新文化;彻底否定传统,没有了根基,新文化缘何而立?“文革”则通过反传统来毁灭中国文化,让人们回到原始和野蛮。痛定思痛,人们不能不变得清醒一些和聪明一些。东亚四小龙在现代化过程中保存传统、转化传统的新鲜经验,也使中国人固有的思维定式发生变化。人们现在日益感受到了民族精神、东方智慧和传统美德之丧失的太多的痛苦,逐渐醒性到一个新的真理:断裂优秀文化传统是有害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也能够与优秀传统互补。中国人走到这一步,才开始踏上中庸之路。

  “尊孔读经”不应该成为一种罪名。尊孔而不盲目,未必错误;读经而不教经,未必危险。中国人讲究尊师重道,一般老师尚且要尊,为什么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和万世师表的孔子,就不能尊而敬之呢?中国人提倡读书成才,西方经典名著需要阅读,为什么中国经典名著就要排而弃之呢?污辱圣贤,数典忘祖,不以为耻,安之若素,能够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国知识分子吗?我以为不够格。我这样就不是要挖苦什么人,责任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这个思潮为时已久,流毒太深,需要认真加以清算。

  书是社会文明的文字凝结,是传播思想、感情、知识的重要媒体,是人类智慧的汪洋大海,是各种文化传统赖以积累和继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中,音像制品十分发达,但不能取代书的功能,知识分子还是要通过读书打好教养的基础。但书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增加得又快;现代人处在“书的爆炸时代”,读书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如何解决“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矛盾呢?我以为唯一切实的办法就是有选择地读书。从读书的角度看,书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基础性的必读书,一类是专业性的参读书,一类是业余性的消遣书。在基础性的必读书之中,除了学校的教科书之外,主要是指中外古典名著,特别是经典。能称得上经典的书数量很少,因为它的标准很严格。我以为经典必须具备这样的几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大的文化体系创建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具有始祖性而不是流派性;第二,它包含着这一文化体系的基因,对该文化传统的形成,起着定型、导向的作用;第三,它是大悟性大智慧的结晶,故内涵丰富深厚,可以作无究尽的解释发挥,所以不会过时;第四,它世代为广大范围的人群所奉读,在社会许多文化领域有普遍的影响,甚至成为一种共同性的文化语言。

  在中国,具备以上条件的经典,在儒家即是四书五经,在道家即是《老子》、《庄子》,在佛教即是《心经》、《金刚经》、《坛经》,在诸子百家即是《孙子》、《韩非子》、《墨子》、《楚辞》等。中国的思想文化可以说是在这些基本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各家各派创造性的诠释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这是客观存在历史事实。不管你喜欢与否,经典已经在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崇高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思想宝库和智慧源泉的作用。这些经典,至少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部如《论语》、《老子》《周易》,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必读书,而且应该精读、熟读、反复读,百遍不嫌其多,百年不嫌其久,因为其中几乎每句话都广为流传,到处被引用,而人们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心得,无有已时。今天的人也许能说出比经典作家更精彩的话来,但是起不到经典那样的作用。而其他的书,有的可以不读,有的可以泛读,有的经过筛选,只精读书,应该一头抓经典,一头抓学术前沿,便是最聪明的做法,这是最有效的利用读书时间。当然,对经典不能迷信迷信,除非是崇拜它的信徒,一般人从经典中找出谬误关非难事,天下哪有句句是真理的作品!所以读经要活读不要死读,要有分析有选择的思考,不要一概接受。不过要选择必先熟悉,即使要批判也须先下功夫读通它,了解它在文化史上巨大而复杂的作用,否则选择不会准确,批判不会深刻。旧时代旧教育的根本缺陷不在读经,而在崇信不疑;从人的文化素质的培育来说,经典不能不读,只须改进方法不宜废止读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