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刘红梅: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道家思想资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红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道家思想资源
  刘红梅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合肥 230009)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道家思想
  the Current Values of Taoism Theo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LIU Hong-me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Abstract: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the support of harmonious culture,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Taoism theor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dvocating natural harmony、social harmony and spirit harmony. Taoism philosophy includes connotation in many ways,such as “natural law” “law of increase and decrease” “law of do nothing”,and etc. Taoism theory has obvious and positive rol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especiall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Key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harmonious culture Taoism theory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与思想载体,是人类认知、判断与实践经验的客体化与模型化过程。其中,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在内的哲学内涵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制约具体文化形式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社会系统的优化与发展。这是因为,社会的优化与发展关键在于进行系统准确的高效宏观决策,而作此类决策则必须以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为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为决策前提。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它要求更科学、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决策,这也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更好地承担决策指导的重任。
   一言以蔽之,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而就和谐文化的建设而言,其关键则是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并以其为核心,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内化到具体文化形式当中去,“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
   可以说,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即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结合社会现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前提下,博采兼蓄、继承发展、融会创新,开展“多元文化建设”。具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应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以此为中心开展“多元文化建设”;其二,应准确把握中外优秀文化的理论内涵,积极借鉴并吸收其合理内容,努力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融会创新,以此为方向开展“多元文化建设”;其三,应积极推动中外优秀文化形式的继承与发扬,不仅仅为其创造生存发展空间,更要引导其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多元文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以“和”、“和合”、“和谐”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发展历史中一个崭新的逻辑环节。
  
   二、道家学说的和谐思想
   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些,也是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只不过由于所处历史时期差异,和谐的价值准绳与具体内容已完全不同了。但道家所悬置的那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2]的和谐蓝图,仍是我们现代人所期冀和追求的。
   1、自然和谐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关论述在道家学说中虽非浓墨重彩,却相当明确和精辟。《庄子·马蹄篇》说:“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3]P145
   这是一幅多么繁荣和睦的自然美景啊!人们过着单纯而悠闲的生活,山林河池无所侵损,生命繁衍,草木荣茂,人与万物友邻而居。其历史背景虽是人类影响自然能力低下的小农社会,其根本策略则是以人类需求的内在和谐维护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其价值导向则是节用知足与自然无为。所谓“自然无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主要是指人类不可自视为自然的主人,不可将之当作私有财产,更不可任意控制与左右自然进程。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对自然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更应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如今本《老子》第十章所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2]P6
   然而,事实上,人们很难以无为因循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主要并不在于人们不了解自然规律,而在于人们不能寡欲知足。正是因为需求和欲望的不断增长,人类根本无法顾及违背自然的后果,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并利用知识技术最大限度压榨自然。换句话说,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与认知,反而成了人类压榨自然的工具,故《庄子·胠箧篇》曰:“夫弓弩毕弋机变之多,则鸟乱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铄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耎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3]P147
   在道家看来,多欲激发多知,多知强化多欲,且致使人类自以为是,这才是人与自然无法长期和谐相处的根本原因。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强调节用知足。
   2、社会和谐
   关于社会和谐,则是道家学说的论述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与国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但事实上,国际与人际间多为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互相争长与斗乱。争长与斗乱的直接原因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其根本原因仍是多欲多知。与欲望的膨胀速度相比,满足需求的各种社会资源始终是不足的、稀缺的。因此,只有适当限制人们的需求,并有限度地满足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国际与人际间的争斗。今本《老子》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P3 第四十六章也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货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P29
   简而言之,道家认为,寡欲知足才是社会安治和谐的根本保证。这既是自然和谐的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与自身和谐的必要条件。
   3、心灵和谐
   人与自身和谐,即是个体心灵和谐。个体需求多种多样,不同需求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与矛盾。因此,心灵和谐就是个体内在需求矛盾的化解与统一。道家将能真正化解与统一个体内在需求矛盾的人,称为“圣人”,有时又称之为“真人”,并以之为自己的理想人格。今本《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2]P7“圣人”之所以能化解与统一个体的内在需求矛盾,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能寡欲知足。个体各方面的需求过度膨胀,无疑会加大需求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个体各方面的需求都降到最低状态,需求间的冲突与矛盾也必然大大减少。但事实上,寡欲知足只是“圣人”化解与统一内在需求矛盾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已。除此而外,对个体需求系统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则是其化解内在需求矛盾的根本保证。
   《庄子·大宗师篇》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3]P136显然,对生死、出入、往来与始终等一系列矛盾,“真人”皆不萦绕于怀。关键就在于,“真人”已超越了具体需求本身而来看它了,即能循天道而行,而非依人心而动。
   道家认为,“道”是自然、社会、心灵等一切现象存在与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据。今本《老子》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2]P4而君王之所以能成为天下主,也是因为有所得于“道”,即对“道”的体悟与运用,如第五十四章所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2]P11
   这样看来,无论是个体矛盾、家庭矛盾与社会矛盾,还是国际矛盾与自然矛盾,都需要依靠对“道”的体悟与应用才能解决,从而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因此,对“道”的哲学内涵体悟与把握,就成了关键所在。

   三、道家学说的哲学内涵
   道家学说,发端先秦,延及秦汉,遗风魏晋,对中国文化影响不可谓之不大。其哲学内涵深邃幽远,以“道”为统。具体地说,则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与“无为之道”等内容。
   1、自然之道
   先秦诸子之学,皆尊“道”重“德”,唯老庄体“道”最深、论“道”最玄。所谓“自然之道”,即指“道”无意志、范围天地而无心于物,万物只能顺“道”而行,不能逆“道”而动。今本《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王弼.<老子注>[M].<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2]P14
   显然,“道”虽范围天地、支配万物,但无心于天地万物,完全顺乎自然,至乎无为。非但如此,且“道”又无形无象、难以捉摸,唯有逝、远、反之迹可寻,即一切事物都有走向自己对立面的趋势。今本《老子》第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2]P9以万物生长为例,万物皆有生灭,然走向衰退灭亡为天地之间必然趋势。只有认识到万物生灭变化的必然趋势,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自然之道”,才能获得智慧。今本《老子》第四十章更直接地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P25
   万物虽因实有而谓之生,但有和生只是展示虚无和衰亡的表现形式而已。有和生是末,虚无和衰亡是根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无”是“有”的本质,“有”是“无”的表现形式,“有”本于“无”而表现“无”。明确地说,“有”是指现象存在,而且是完整的现象存在,即在时空上无限延伸的现象系统(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精神现象等);“无”是指本质存在,而且是与现象直接同一的本质存在,即现象系统的弱化与耗散规律。
   “有”与“无”之间,除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外,还有相生互动的关系。简单而言,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弱化的耗散过程。同时,耗散本身也是一个凝聚的过程,为下一次耗散而凝聚。凝聚即称为“有”,耗散即称为“无”。无论是指现象与本质,还是指凝聚与耗散,“有”与“无”,都是紧密联系而统一的,通称为“道”,即“自然之道”。
   至此,不难看出,道家的“自然之道”,近似于系统耗散学说,认为天地万物皆处于系统结构之中,而系统自生成后即处于耗散状态,终将坏散而归于消亡。任何力量都无法遏止耗散过程,任何人和物亦都无法躲避耗散消亡的结果。
   2、损益之道
   道家认为,人们虽然无法遏止耗散过程本身,却可影响耗散进程,即增益或减损其耗散速度。今本《老子》第四十二章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2]P27有时,人们认为是在增益,事实上却是减损;有时,人们认为是在减损,事实上却是增益。增益与减损,到底有什么规律可寻呢?今本《老子》第七十六章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2]P45
   这意味着,事物发展过于强大,则意味着系统耗散过度,已趋向衰退消亡。相反,事物发展相对幼弱,则意味着系统耗散较小,仍处于向上发展阶段。在道家看来,维持封闭系统存在的能量是一定的,如耗散较慢较小,则系统能保持长久;如耗散过快过大,则系统迅速解体。今本《老子》第五十五章说:“物状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2]P34
   显然,在道家看来,所谓“损”,即减损系统耗散、提高系统发展效能,其结果是减缓了系统解体并推动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益”,即增加系统耗散、降低系统发展效能,其结果是加速了系统解体并阻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老子“尚水”,以“柔弱”胜“刚强”,今本《老子》第七十八章即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P46第五十二章又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2]P32
   一句话,既已弄清了系统耗散的规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减缓系统耗散速度、提高系统发展效能了。这里老子为我们指出的法则,即是“守柔”与“守弱”。
   3、无为之道
   道家认为,人们了解“自然之道”与“损益之道”,最终是为了学会“无为之道”,即延缓系统解体并推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法。今本《老子》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2]P29第五十九章更明确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生长久视之道。”[2]P36
   一般人不了解系统耗散的规律,总是通过加速耗散的方式来发展系统,称之“为学”;了解系统耗散规律的人,则是通过减损耗散的方式来发展系统,即自觉地顺应系统弱化、耗散的运动规律,称之“为道”。当然,“为道”的水平有高低之分。系统发展效能最大,则“为道”水平最高,称之为“无为”。如果始终能以“无为”状态来维持与推动系统发展,则社会治理效果将达到最佳状态。这种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者,亦即道家所谓的“圣人”。《庄子·天道篇》即言:“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弛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3] 王先谦.<庄子集解>[M].<续修四库全书>第95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P157
   对于道家学说的哲学内涵,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有着非常精要的概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4] 司马迁.<史记>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2版).][4]P2149老子之“道”以虚无为体,以顺应耗散变化规律为用,以无为为极致。庄子对“道”的论述虽然较为宽泛渊远,但最终亦是以顺应耗散变化规律以至于无为为旨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又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5] 司马迁.<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2版) ][5]P3292 在道家这里,遵循“自然之道”,“无为”立事,方达“无不为”的自在任运境界。
   撮要而言,耗散之道、损益规律与无为方法,是道家学说哲学内涵的核心,亦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可借鉴的关键所在。
  
   四、道家思想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通过上文对道家学说的分析,不难看出,道家学说虽无“耗散”一词,但确实是从系统耗散角度来理解世界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与现代耗散学说有着相通之处。以耗散说为视角,道家学说相关观念,对当前和谐文化的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家学说的“自然之道”,在内涵上,虽具有独立自存、现象本质、永恒不灭等明显的哲学思辨意味,但事实上,作为哲学概念,它并不意指某种物质、精神或概念存在,而是指一种正在生成的、不断耗散的、与现象浑然一体的而又迥然有别的系统存在。也就是说,道家学说的哲学视角,跳出了常规哲学思考的窠厩,避免了陷入哲学本体论二元化的固有思维困境,即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悖论。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道家的哲学思维视角没有缺陷,只是相较而言,它具有更加明显的实用主义优势。因为,耗散系统,确实是一个探究现象与本质、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运动变化的卓越哲学思维框架。不仅探索并回答了现象与本质、运动与变化的世界统一性问题,即“有无同一”与“有无相生”;还为社会与道德实践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价值统一性标准,即“唯啬”与“无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哲学,虽是从本体论角度展开思辨工作的,但由于注意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如近代系统论等,也具有明显的系统思维特征,与道家哲学有交流互动的思维空间与平台。换句话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保持本体论哲学思辨视角的同时,能积极关注并借鉴吸收道家哲学的系统思辨视角,那么必将能更加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联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导功能。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起着引导、整合多元文化的作用,而道家学说的“损益之道”所提供的明确价值判断依据,对强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有着积极而明显的借鉴作用。
   “损益之道”,以系统耗散(“自然之道”)为理论背景,强调系统能耗、输出效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统一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而这也正是当前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社会系统的功能输出,而较少关注输入能耗、输出效能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更不要说保持三者内在统一了。目前,如何降低系统输入能耗、提高系统发展效能与保持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对社会系统的认识局限性及对系统哲学探索不够深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当前的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通过加强系统哲学方面的理论探索,强化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统一性、明确性、实效性。
   具体地说,除了要探索系统能耗、输出效能与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的宏观联系外,还要尽量细化与充实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以为具体的价值选择提供明确指导。在这方面,道家学说的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一些具体的价值观念,直到今天仍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比如,对分配不公、过度消费、技术弊端、战争危害的否定与批判,对和平主义(不称霸)、德治(慎刑重慈)、小规模社区建设的肯定与支持等。
   最后,道家学说的“无为之道”所提供的社会治理方法,对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同样有着积极而明显的借鉴作用。“无为之道”,以“自然之道”与“损益之道”为前提,强调降低系统输入能耗、提高系统发展效能与保持可持续发展,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三者的统一与协调。当然,作为现实的方法论体系,道家学说认为,降低系统能耗仍是最主要的入手方面。因为,从系统耗散的角度来看,输出效能与可持续发展,只是降低系统能耗的结果表现而已。
   在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的方法论视角可能要更广阔一些,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系统能耗方面。提高输出效能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有时可能更为直接方便。然而,无论如何,降低系统能耗都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视角。
   关于如何具体降低系统能耗,道家学说重点论述的是寡欲知足,即适度控制人们的欲求,避免其过度膨胀。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也是一个深刻而值得认真思考并借鉴的思想。如果只是一味地刺激人们欲求的增长,毫无制约意识,那么必然引发严重的个体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矛盾。当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至于哪些欲求属于控制范围、控制幅度怎样、如何有效控制等,则是完全不同的,必须通过具体实践来探索。
  
   总而言之,道家学说,虽是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古老思想体系,但其在当前的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中,仍有着现实、积极而明显的理论借鉴作用。因此,也再次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时代文化创新的思想源泉与宝贵财富!

标签:道家思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