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佛学缘起法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宋跃华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虽然学术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世界银行、欧盟、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各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核心已指归于“企业经营者在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相关群体的利益”。同样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的学术讨论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四种:(1)侧重于对企业员工关怀及对社会弱视群体捐助的卡內基社会慈善理论;(2)利得曼的管理资本主义,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只在于如何有效地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而不需要担负解決社会问题的责任;(3)奥柯曼的企业社会回应理论,强调企业应回应已发生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的措施,但不强调探讨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问题;(4)艾默里的自然资本主义,指出企业在经营时从不考虑地球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价值约330000亿美元的服务,强调企业和政府要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使生产朝生物链式的方向发展并对自然资源进行在投资。各理论各有侧重又相互或部分否定,至今无法形成一个为大多数管理学家、企业经营者及经济学家所共同认同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各国政府在解决就业率、生态破坏、员工权利(劳工利益)、弱势群体利益等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时,大多只是从舆论、法规等外在的压力迫使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哪一种理论使得企业家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其社会责任。

最初,企业社会责任仅仅是舆论和消费者对企业在道义上的一种压迫。始于1983年3月15日的消费者运动,意味着消费者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力在增加,他们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向企业提出要求和进行批评。当今消费者的社会意识逐步加强,不单单注重是否有合意的商品,也关心商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李维斯、耐克、锐步、沃尔玛等跨国企业在没有人性的工作条件下滥用年轻女工、童工、移民工的行径被舆论曝光后,引起了公愤,人们愤慨于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就已经消亡的践踏人权、蹂躏人性的行为,竟然又发生在美国的跨国公司身上。美国的消费者组织联合劳工及人权组织开展了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的“反血汗工厂运动”。迫于外界压力,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生存纷纷出台了公司生产守则,以改善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已然成为一种制度约束甚至是法律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社会契约。首先,就劳工利益而言,在耐克、李维斯出台的公司生产守则基础上,社会责任国际机构(SAI)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设计了社会责任标准和认证体系(SA8000)。SA8000已被大多西方发达国家所认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及其政府依此要求美国企业在以后的进出口业务中必须与相关企业签订此标准。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利益的法规纷纷出台,林林总总:有着眼于各地特性的地方法规(《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有以部门为出发点的工作条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有从国家角度防范环境破坏、危害生态安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有从整体保护地球的各类全球公约(《京都议定书》)。第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慈善捐助行为上,西方政府通常以减免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家的遗产税等政策来鼓励或半施压企业的慈善行为。

按股东的要求,企业必须尽可能地赢利;按社会的要求,企业要承担其社会责任,由此形成了义与利的矛盾对立。运用佛学理论中的缘起法则就会发现,在企业的具体运作中义与利是相互促进的:企业关心其相关群体利益的结果是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大了利润来源;反之,漠视甚至剥夺相关群体利益则导致生存空间的萎缩,以至于失去存在的基础而消亡。缘起法则是佛学的根本理论,在佛教原始经典《阿含经》中重复了几百次,释迦牟尼对其的定义是“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馀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①。其中的含义及结合本文的扩展义有以下

四点:(1)缘起法则并非是佛陀所创立,而是宇宙人生本来如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自然会受到其惩罚;(2)体悟缘起法则是觉悟的充要条件“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②。企业经营者必须要了解该法则,并在实际中运用,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的目标;(3)缘起法则可以衍变成各种相关具体的原则,应用于不同的需要。佛学中的其它理念如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等均由缘起法则演变而来,“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③。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管理理论,与企业要承担其社会责任的理论皆可归纳于该法则内。(4)缘起法则的涵义是“此有故彼有”,《杂阿含经》以三捆芦苇相互依靠而立进行解释:“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④。意思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内在作用的条件)、缘(起辅助、外在作用的条件)的集合而产生、而变化、而消灭⑤。企业的利润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缘起法则作为法界常住的真理,亦存在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中。下文将依据其“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因果内涵及其所衍变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及自利利他的三个原则,阐述企业自身利益与相关群体利益、生存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联。

二、雇员利益与众生平等

“佛教以缘起性空的智慧观察宇宙众生,彻底否定了自我中心主义,给'众生平等一体'以强有力的理论证明,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宗教。”⑥依据缘起法则,万物并不是由造物主所创立的,而是由因、缘的聚散而生存、而变化、而消灭,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只是因缘使然而已,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正如释迦牟尼在《涅槃经》所说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⑦。此中“佛性”,在佛教而言是成佛的可能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指的是每一个人在起点是平等的。“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是指任何人只要具备足够的因缘,便可证得佛道。成佛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即使是释迦牟尼也只是一位因参悟缘起法则而智慧福德圆满的圣者而已,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完人。因此每一个在终点也是平等的。至于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趋向佛道的路上稳步修行,而有的却在六道中无始无终地轮回,这是由不同的因缘所造成的,其中的“因”是自身的思想及行为,又成为“业”、“业因”,“缘”则是影响思想及行为的外在条件。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释迦牟尼详细解释了缘起法则的因果义蕴。他说“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如是应知缘起略义”⑧,意即万事万物的缘起、缘灭是因果相续,不会间断的;有因必有果,且因果相顺,什么因结什么果,不会紊乱。任何人都平等无差别地受制于“如是因生如是果”这一源于缘起法则的因果平等规律:在自然界中表现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人类社会,则表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若有将佛性扩而充之的思想及行动,加上善知识的指引等外界条件,每个众生皆可在趋向佛道的路上稳步修行且得成佛果,反之则在六道中轮回生死。这就说明了每一个人在修行过程的中也是平等的。

在释迦牟尼及其所指导的僧团中,众生平等的思想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认:第一,否定了当时印度奴隶制下的尊卑之分,实行四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平等。在接收弟子时,他对四姓一视同仁:一进僧团,令其去掉表示种姓及地位的俗家姓氏,同称为沙门释种。在《增一阿含经》中他说:“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不录前名,更作馀字,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无馀名”⑨。第二,就他本人与其他僧众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即作为所有僧众的导师以及僧团的创始人,也只以普通僧人自居,并不自觉高人一等。与其他僧人是同修关系,只不过在修道的征途中比他人先觉悟了一步而已,并不是僧团的首脑。第三,以“六和敬”为僧团集体生活、共同修行的准则。所谓“六和敬”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是从言谈、举止、思想、见地、利益、纪律等六个方面规范僧众行为,从而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实现了僧团内的平等,消除了婆罗门种姓僧众的特权和优越感,避免了僧众之间的对立、歧视和斗争。迄今,佛教僧团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从最初仅在恒河流域布道的六人修行小组(?陈如等五人加上释迦本人),发展至今成为由遍迹全世界十几亿信徒组成的庞大僧团,其原因之一正如佛陀所说的“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⑩。

“六和敬”也是释迦牟尼对世俗社会执政者的教导,是他衡量某一团体、国家是否强大、人民是否安居乐业的重要指标。《长阿含经》卷二记载,摩竭国国王阿闍世欲图征服跋只国,他派大臣禹舍征求佛陀的意见,释迦牟尼指出跋只国的人民,“数相集会、讲议正事(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君臣和顺、上下相敬(身和同住、语和无诤)……奉法晓忌、不违礼度(戒和同修)……孝事父母、敬顺师长(利和同均)”11,而实施“六和敬”的国家、社团则是“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12,因而,对跋只国的战争是无法获胜的。反之,无论任何人如果自恃种姓、血统、容貌、学识、技能、财富而高人一等,则产生“我慢”这一六大根本烦恼之一,(“若自恃种姓富贵有德才能,轻蔑于他,即是慢也”13)在《增一阿含经·结禁品》中,释迦总结了为政无法长治久安的原因,无一不是因违背“众生平等”的理念而产生分别自他的的贡高我慢、自恃凌人、等贪瞋痴的身口意三业,具体则表现在言谈、举止、思想、见地、利益、纪律等方面的不和、不敬,进而意见相左、言语相诤、行为相背。依据缘起“此有故彼有”的法则,人与人的不和敬,轻则造成人群之间、社区之间、地区之间的紧张气氛,重则形成争纷、分裂、战争,最终是社团、国家的衰亡。

“六和敬”作为“众生平等”的理念在实践中的操作模式,其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同修是企业经营理念中是否存在“众生平等”的最初级体现。“利”不仅是各种以现金体现的员工工资、奖金等待遇,还包括了工作环境、劳动安全等福利设施。利和同均就是指企业经营者依据员工的职能及业绩,参照市场行情按时、按质、按量为员工提供福利待遇。“戒”是指国家劳动法、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法规、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等等。所谓戒和同修,一方面是指员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经营者在管理员工时必须遵守劳动法及地方法规。因此,将缘起法则所延伸的“众生平等”理念运用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中时,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在为股东牟利的同时必须保障员工的基本福利待遇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益。近年来,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采取牺牲员工福利、扣减员工待遇、侵犯员工权益的策略来提高竞争力。无需进入珠江三角洲的那些南下民工聚集的企业做调查,只要输入“血汗工厂”,Google就会显示近40000条相关内容。企业在经营中频频发生雇佣童工、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侮辱体罚、超时加班、超低工资、拖欠工资、工伤不断、性别歧视及性骚扰等各种违背利和同均、戒和同修原则的现象。

依据缘起法则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原理,企业利益与员工权益是鱼与水的关系,企业在克扣、剥夺、侵犯员工福利、权益的同时也缩小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一观点已经被证实:从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看,2005年春节后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性企业普遍发生“劳工荒”的原因就是企业对员工利益的剥夺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的离弃;从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以保护员工权益为宗旨的SA8000标准体系是继ISO9000 (产品质量标准)和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又一个国际性标准,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九条:(1)不使用童工;(2)不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3)尊重所有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4)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等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训练、升职、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5)不得从事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6)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7)员工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8)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9)根据本标准制定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SA8000已被众多跨国公司所认可,沃尔玛、家乐福、耐克、锐步、阿迪达斯、迪斯尼、美泰、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对其供应商进行SA8000的社会责任审核。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中国轻工业国产品进口的贸易组织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标准的认证,否则就要联合抵制进口。于是代表企业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条件的SA8000就直接与贸易挂钩,不符合SA8000标准的企业很难再获得跨国企业的订单,没有定单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这也是劳动密集性出口企业的老总们恐惧地称SA8000认证为“劳工壁垒”的原因14。

三、环境利益与依正不二

释迦牟尼的众生平等理念不仅仅指人与人、人与佛的平等,还包括了人与其他生命及非生命存在的平等。依据“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缘起法则,事物不是孤立地独在,“彼”与“此”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佛教提出了正确处理生命体与其所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依正不二”准则。依、正是依报与正报的简称,所谓依报指生命活动的依据,即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社会及自然环境;正报是指生命活动的主体;不二即无二,《大乘义章》解释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15。“依正不二”是指依、正二报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缘起,即“随去一缘即一切不成”16,把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兴衰与共的有机整体。

释迦牟尼在两千多年前的说教,均未有明确表达他对环境问题有何看法和主张,但他对佛国净土的描述则体现了他对生态理想的设定。佛经中有多种净土,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弥陀佛净土,正如重振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所说:“诸教所赞,多在弥陀”17。在《称佛净土佛摄受经》中有对该净土生态环境的具体描述:第一,水:“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18。所谓八功德,既净土中的水有五种性质:澄清、清冷、甘美、轻软、润浑、安和,三种功能:除饥渴、长养诸根及增益种种。此地的水不仅没有各类污染,而且有各种滋养功能。第二,植物:“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花”19。第三,雨:“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光浑香洁,细柔杂色,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著,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20。第四,动物:“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21。

依据“依正不二”的原则,净土(依报)可以净化人的身、心(正报),“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22。于是,千百年来追求往生净土的僧众自然而然地依据经典所描述的净土模式来美化其生存环境:古有北魏僧人昙摩密多,度流沙进入敦煌“於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开园百亩”23,今有中国佛教协会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到郊区植树。如2000年3月在京郊房山云居寺周围植树2000多株,同年5月,又在河北赞黄县植树400多亩。僧人的爱惜生态的行为使得寺庙内“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岩谷”24 (北魏时期洛阳的景林寺),同时也使周边的社区环境自然和谐,正如杜牧《江南春绝句》所描述的:“千里鸳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当今社会中,依报如何影响正报的最有力的证明是“生物圈2号”的实验。为了回答在地球生态完全毁坏的前提下,依据现今科技能否制造出另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从1984年起,科学家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地带建造了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试验基地:其面积约1.27公顷的由玻璃帷幕和钢架所构筑的封闭式模?生态群系,包括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两个人工生物群落(集约农业区和居住区)。该圈中的各生物群落的配置尽可能地贴近了自然环境,其中有大气、淡水、海水、土壤、生物,以及人类(四男、四女)。始于1991年9月26日的实验至1993年6月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由于该密封生态系统内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氧气含量从21%降到了1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含量猛增到79%),直接威胁圈内居民的生存安全。这证明了地球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生生态系统,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

净土也因人的身、心净而产生,“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5、“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26。释迦牟尼认为心不净的原因在于人的无明(贪、嗔、痴),具体表现为“我执”和“法执”,即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对外界执着追求。他说每个人的心本来是清静的,只是因为“妄想颠倒执着”而被欲望所污染27。所谓的“妄想”、“颠倒”、“执着”,质而言之就是心为利欲所熏。回顾企业中各种毁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利欲所驱使。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和纸张公司之一的印尼金光集团(APP)在中国南部的“圈地、毁林、造纸”事件,从1997年进入中国海南省后, APP就延续了其在其他国家一贯的做法:贷当地的款、圈当地的地、毁当地的林、赚当地的钱。截至2001年, APP公司在海南、广西和广东经营了5个大型林场,合同面积为1800万亩,投资总计为31亿美元,其中的70%为中国银行的贷款28。在海南, APP以“重新造林”为借口砍伐天然森林作为其生产原料,破坏森林达3658亩,但是实际的造林面积还不足10%29。

将生物圈2号的实验结果、APP的毁林造纸行为及其动机与依正不二原则结合起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 APP毁林造纸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危及了包括APP消费者在内的地球人的生存空间。依据缘起法则,消费者必然抵制APP的产品。事实也是如此。全世界已经开始拒绝APP的产品:2003年11月18日,浙江省饭店业协会起草了《关于抵制APP纸产品的通知》,提出:“鉴于APP公司严重的破坏生态、损害环境的行为,协会呼吁全省饭店立即行动起来,坚决抵制金光集团APP纸产品及其附属产品。我们要求全省会员饭店拒绝采购APP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并以此作为创建和评定绿色饭店的一项要求。”30;美国办公家具连锁公司(Office Depot)是世界最大的纸类中转商,同时也是第一个公开声明不再接受APP产品的大型公司,该公司承诺:“2004年1月19日起,Office Depot不再接受任何来自APP的产品”31。

值得深思的是,在国际社会已经旗帜鲜明地拒绝APP的商业入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为APP提供贷款支持时,中国的银行却可以为之提供其在中国投资总额的70%的贷款,这说明了即使是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地方政府及其背后的智囊团们(大多是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思维主流仍是“环境侵略思维”——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无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多么重要、生态机能的重建有多么迫切,也只能排在经济发展的后面。关于经济与环境,生态学家持不同的观点。作为政府智囊、企业独立董事的经济学家及受他们影响的地方政府、企业家眼中,自195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了6倍。生态学家看到的却是北冰洋的冰在溶化、南太平洋的珊瑚礁在死亡、中国西北的草原变成沙漠及其演变的沙尘暴。经济只是环境的一个子系统!——无论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多么迫切,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正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思想的体现。

四、慈善布施与自利利他

前面两节谈的主要是以缘起法则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家个人哲学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下文以自利利他的纽带略叙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其命运之间的关联。

根据“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32的法则,世间一切皆成立于关系之上,个体犹如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社会关系网中的网结,在拥有独立意志的同时也无法摆脱社会关系环境的牵扯。个人不能离开家庭、他人、社会而生存;依据依证不二的原则,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不仅决定了其美丑、贫富、寿夭、愚智等主体生存状态的正报,也决定其所生存的环境如地域、气候、同事等依报。佛陀在《业报差别经》中说如果一个人行十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等行为),则“感诸外物,悉不具足”33,亦是我们可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的“害人得害、骂人得骂”的规律。因此,损人既损害了自己利益的源泉,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人,往往避免不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那么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呢?释迦牟尼依据缘起法则这一精密的因果律及其衍生的依证不二思想,主张通过“自利利他”来实现,意谓通过“利他”才能实现最终的“自利”。就世俗社会的人而言,“利”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财富”,“自利利他”也就成为佛学的财富观,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平直正求,非粗恶求,不逼切他。如法得封,起无常想,不生悭想,喜舍无吝。给事父母、妻子、奴婢、诸作使者,以如法财而给施之,所谓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34以佛教财富观来分析中外企业家的命运,就凸显其警示意义了。

首先,释迦牟尼认为人有求利的本性,在《杂阿含经》中他说“一切众生类,悉皆求己利”35。他肯定、鼓励在世俗中生活的人对财富的追求,“如一切贫穷有情,饥寒、裸露、身心不安,何能造作种种事业?”36。同时告诫人们求财的前提是合法(国家法律、约定俗成的民俗、佛法)、不损害他人利益,既只能通过精勤工作,靠自己的知识、技能、劳动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而获得财富。不得从事卖淫、贩毒等违背民俗约定及法规、法律所禁的行业,也不得在经营中以欺诈、贪污等非法手段获得财富37,否则,“若生不善心,成就贪嗔痴,此身自作恶,还复害于己”38。近年来国内企业家命运坎坷,继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之后,杨斌、仰融、丁谓、牟其中、钱永伟、陈顺利、黎瑞华、陈凯、许培新、黄宏生等企业家纷纷落入法网。其原因是创业其间所犯的“原罪”,及后续经营中继承创业时期的获利模式。改革开放前几乎所有财产均为国家所有,通过国企私有化,土地使用权承租以及股票市场等的建立,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私有财富,涌现出大批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的富豪。但是他们的第一桶金基本上是利用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各种体制问题,通过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欺诈等方式获得,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承认自己曾经“骗过人”,卖过没有用的软件;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也承认卖过高水分的玉米饲料,赚了500万昧心钱;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坦言曾经赖过账、走过私。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剥夺了其他公民平等竞争的权利、精勤致富的机会与途径、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依据依证不二的原理,这种损害他人利益的经营方式将带来损害自己利益的后果。

其次,物质财富并不是“自利”的本身,而是实现自利的媒介。佛陀说“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於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39用卡内基的话就是“拥有财富的人只不过是那些比他平贫的兄弟们的受托人和代理者。”40因此对于所得财富及致富的方法不能有“我执”和“法执”,要及时布施给社会、尤其是要布施给社会中的弱者。佛陀对布施的定义是:“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41布施是无条件地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物质、精神)施于他人。布施按其所施物可分为三类:(一)财施,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二)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三)无畏施,持戒之人无杀害之心,令其无畏。在佛学理论中,布施是极为重要的概念,一方面僧众的修行,从初发心起,就以布施为佛道的初门,或者六度齐修,做为佛道的资粮,或者证空解脱后,再回小向大,实践布施波罗蜜,条条通往佛道的修行法门,都不可缺少布施波罗蜜。另一方面,无论大、小乘的经典都陈述世俗中的人唯有诚心布施,才能获得富贵、长寿、安乐、永离一切烦恼等人们孜孜以求的利益。现实中,犯有原罪等恶业的企业家除了遭受牢狱之灾的外,还有其它的报应方式,比如人身安全(汽车安全膜热销)、疾病缠身(94%的企业家身体处于疾病及亚健康状态)、心理变异(每小时250元的心理咨询费)等42。依据佛学因果业报等规律,“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43但,释迦牟尼也为已造恶业的人提供了亡羊补牢的方法,“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息,罪报永已拔。”44悔过并不仅仅是语言上、思想上忏悔过去恶业,还需要实际的行为,这就是布施。对企业家来说,布施既是慈善事业。洛克非勒在其54岁时,因巨额财富并不能为他赢得社会尊敬。在自杀前,终于领悟到这么一个理念“上帝是冀望他造福人类、而不是私人享受才赐予他金钱”。于是绝了自杀念头,全心于慈善,创办了洛克非勒基金、芝加哥大学、洛克非勒大学,终年98岁,他死前说“上帝通过慈善之手让我获得了45年寿命,并且给予了我尊严和爱”45。

佛教以自利利他为核心的财富观念与儒家、道家传统有着惊人的一致,在佛教传入之前:《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当佛教溶入中国之后,《安士全书》、《了凡四训》等劝善书中更记录了众多的相关事例。这都说明了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主观上的利他行为必然形成客观利己的结果。反之,主观上的损人利己行为其客观结果则是损人害己。《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

五、结语

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由于受亚当·斯密“经济人”观点的影响,早期的主流经济学者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至今日,不少企业经营者仍以此为金科玉律。姑且不论“经济人”的观点是否仍适应于当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潮,就经济学本身而言,它并不等同于管理学,其理论也不能完全应用于管理的实践中: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优化配置社会有限资源的,在“经济人”的假设中,企业作为社会构成的细胞是自私自利的,企业主应以个人利益为标准来权衡取舍具体的管理模式。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企业主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造成企业社会其它构成利益的最小化。随着企业规模从小厂商向大公司的演变,单一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也形成、加剧了劳工人权、环境污染、失业及弱势群体救济等社会问题。管理学则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取得最大效果的理论。要获得利润实现长期经营,企业家必须善于运用众多的社会资源,如其所雇佣的员工、所处的环境、政府政策及舆论、民众的支持等等。得到的资源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越多。因此,作为“资源人”的企业在追逐利润时,必须考虑相关群体的利益,与生态的共存关系等等。

过去三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如就业、生态、劳工、三农、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为解决这些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中共中央在2004年秋天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且以中央文件的方式第一次将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到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地位。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更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和政策主题。一方面要求各级官员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家们在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同时关注与企业的相关群体的利益,即企业要承担其社会责任。在这方面,西方学术界并没有现成的理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相关的理念,开创出适合于中国人特质的,无论是管理的、经济的甚至是伦理的理论。

注释:

①《杂阿含经·卷12》,《大正藏》2册,第84页,第299经。

②《中阿含经·象迹喻经》,《大正藏》1册,第476页。

③《首楞严经疏》,《大正藏》39册,第824页。

④《杂阿含经·卷12》,《大正藏》2册,第81页,第288经。

⑤李元光:《浅析佛教伦理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第36页。

⑥陈兵《生与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24页。

⑦《大般涅槃经·卷36·迦叶菩萨品》,《大正藏》12册,第574页。

⑧《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大正藏》16册,第841页。

⑨《增壹阿含经·卷37·八难品》,《大正藏》2册,第753页。

⑩《华严经·卷10·明法品》,《大正藏》9册,第460页。

11、12《长阿含经·卷2·游行经》,《大正藏》1册,第11页。

13《法界次第》,《大正藏》46册,第668页。

14《美欲向我抡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粤港信息日报》,2003年12月11日

15《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44册,第481页。

16《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大正藏》45册,第503页。

17《止观辅行传弘决·卷2》,《大正藏》46册,第182页。

18、19、20、21《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正藏》12册,第348-350页。

22、25《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正藏》14册,第538页。

23《高僧传·卷3》,《大正藏》50册,第342页。

24《洛阳伽蓝记》,《大正藏》51册,第1004页。

26《本生心地观经·卷4·厌舍品》,《大正藏》3册,第306页。

27《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32册,第572页。

28“APP中国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纸业之路》,2004年2月26日。

29“林浆纸一体化:中国纸业全新转型”,www.app.com.cn,2004年6月10日。

30“浙江省钣店业协会将继续抵制APP产品”,《北京青年报》2005年02月24日。

31“美国OfficeDepot停止进口APP通过过度采伐印度尼西亚森林采伐制成的产品”,《纸业之路》,2004年2月27日。

32《杂阿含经·卷2》,《大正藏》2册,第12页,第53经。

33《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藏》1册,第893页。

34《大宝积经·卷82·郁伽长者会》,《大正藏》11册,第473页。

35《杂阿含经·卷40》,《大正藏》2册,第296页,第1119经。

36《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布施波罗蜜多品》,《大正藏》261册,第882页。

37《优婆塞戒经·杂品》,《大正藏》24册,第1054页。

38《杂阿含经·36》,《大正藏》2册,第261页。第997经。

39《优婆塞戒经·发愿品》,《大正藏》24册,第1043页。

40《财富之道与其他时尚小品》,安得鲁·卡内基,美国世纪公司,1901年,15页(专引自《管理思想的演变》,丹尼尔·雷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3月,第529页)

41《毗耶娑问经》,《大正藏》12册,第244页。

42朱国栋《中国富豪的困境》,2005年1月5日。

43《光明童子因缘经》,《大正藏》14册,第862页。

44《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品》,《大正藏》2册,第764页。

45《企业家千万不要学胡雪岩》,何焰,www.zhinet.com,2004年6月29日。

作者:宋跃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