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出世入世圆融无碍,自利利他促进和谐——牛延锋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我们对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的复兴充满了信心。在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总结经验,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这个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参与,重视实践修行、拥有众多信众的佛教净土宗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净土宗独特的佛教理论和修行实践,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独特的作用。

一、信、愿、行三资粮与构建和谐社会

修学净土法门的信众,必须具足净土的资粮,才可能在临命终时做到心不散乱、如入禅定,感得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资粮,为信、愿、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大乘佛教其他的学派,是由信生解,由解起行。而净土法门是由信生愿,由愿导行。”[鉴于净土宗与其它宗派的这些区别,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立难行、易行二道,自力、他力二门,以信、愿、念佛为易行道。

念佛法门虽然是易行道,但是真正能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却是易中之难事。“信为道源功德母”,能对佛法生起信心已属难事,对于当生成就、横出三界的净土法门,如果没有夙世承侍无量诸佛的功德因缘,更是难闻难信。净土宗的信,包括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等六个方面。信事,即相信佛在《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从是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同时也相信“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正在说法。”信理,即相信佛所说得《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是真是不虚的》,相信念佛即可见佛,相信十万亿刹土不出现前一念,相信净土依正庄严能于现前一念心所影现,我心即佛心,我心、佛心遍及一切,理事圆融不相妨碍。信事信理,理事相摄,就要求净宗行人相信,随着自己的心念清净,娑婆世界的秽土也与极乐世界一样庄严清净。正如《维摩诘经》所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不仅国土净、众生也净。其实佛所说无量义理,无不以净为本。这就使净宗行人既相信有一个理想的极乐国土,又相信随着自己的努力和修行的提高,此国土当与西方极乐国土一样和谐、安乐,从而使净宗行人对于能够在当前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深信不疑,并且相信自己的信念会使自己看到的是和谐的社会,做出的是和谐的行为,得到的是和谐的喜乐和幸福。不难看出,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人间净土并不矛盾,二者是互辅互助、相融相合的。这样,净宗行人就会信念坚定,以出世心行人世事,把世出世间紧密结合起来。

信自是相信能超越有我相的自我,而达到离一切相的自性,即本来具有的妙明真心,归见自性弥陀,得生自心本具的净土。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轮回,千万亿劫无有出期,原因就在于有我,有我见、身见。我见、我执是由于无始劫来,众生本有的常住灵妙真心为无明所蔽,执妄心为自心,假我为真我,从而广造众恶,受业力牵引,流转六道受无量沉沦之苦。信自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本具觉性、佛性,只要一念回心,念佛修行,就能背尘向觉,满菩提愿,往生净土。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社会大众对自己有一个超越,克己和己,进而和人利人。“和谐社会包括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即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境、正确的知见等,这是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人与自然合一的基础。

信他,就是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经典都是佛祖大悲智海的真实流露,是绝对真实的宇宙人生真相。净土五经为佛祖金口所宣,随顺释迦教诲,依教奉行,决定得生极乐国土。同时要相信阿弥陀佛慈悲加持之力,其所发度众生之四十八大愿,愿愿不虚,闻名生信,至心皈命,以为生死依怙,出离之本。还要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彼诸佛等一口同音,称赞弥陀净土,当知极乐世界确为六道罪苦众生真正皈依处。从世间的角度看,信他还要相信他人,包括四圣六凡一切含灵,与自己一样,久远劫来为无明所蔽障,不能显现本具之觉灵佛性;只要善根、因缘具足,听闻弥陀名号,至心信乐,求生彼国,定能速超生死,往生不退成佛。也要相信他人同自己一样,也要相信他人和自己一样,只要一心向善,自净其意,就能共同净化社会,利乐有情,庄严国土,构建一个和谐、安乐的人间净土。这就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佛教的上报四重恩为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方向。“佛教讲究报恩,所报四恩之中,报众生恩,既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社会的原则,报国土恩,以现在的社会体制来理解,也就是报国家之恩,社会之恩。佛教讲的庄严国土,即是庄严三千大干世界,更是庄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每一寸国土。”报父母恩、师长恩,也是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无上增上缘。

信因,就是相信念佛是往生西方的种子。信果,就是相信极乐世界诸上善人,都是念佛忆佛得生。因缘果报,如影随形,恰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念佛忆佛,功不唐捐。信因信果,要求净宗行人不仅要相信念佛和往生的出世间因果,还要相信世间的善恶果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严持五戒、十善。这样由少及多,由点及面,如果众人都能止恶向善,那么我们的社会怎能不是一个和谐、安乐的人间净土呢?而且,深信因果就会明白,今生受者都是过去因,所以用不着贪求、计较、蝇营狗苟,这样就避免了无谓的烦恼与过失。深信因果,就会使人远离十恶,柔和质直,常与大众生大慈悲心,从而为众人爱念、十方赞美。深信因果,就会没有嗔恚心,没有诤讼心,而常有安乐众生心,从而众怨消解,为众人所尊敬。所以深信因果,就能和忍慈悲,“这有助于培养尊重人、关心人、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风气,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人为社会多做好事,”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净土资粮的第二要义是愿。愿即意愿、愿望,在净土法门来说,净土行人要有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然后再回娑婆世界度苦难众生以报养育之恩的深宏大愿。娑婆世界苦多乐少,我们所在的地球,又是娑婆世界中福报低下的地方,正如《地藏经》中所说:“南阎浮提人,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对娑婆世界,要毫不贪恋,愿意出离,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六道轮回,,三途是家乡,人天是旅驿,暂得人身,如盲龟值浮木,如大地一捧土,实为难得,如果今生不了道,只怕来生求道难。《地藏经》上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人暂出,又复遭网。”所以只有愿生极乐,才能得不退转,稳具菩提圣因,定得成佛道果。但是求生极乐的愿,不是贪求彼国土中安乐享受之愿,如果只图自己享乐,却没有度众生之心,则净宗行人虽然喊破喉咙,也只有来生福德,而不能往生彼极乐世界。“佛教的修行,主要是重视发心和行为。”“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进行的。”所以净宗行人发愿,除了四宏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之外”,还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以期“同生极乐国”。有的则说成:“不违安养人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净土法门对愿的重视,体现了净宗行人自利利他、慈悲济世的大乘佛教精神,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得众生皆离苦”的悲悯情怀。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架包括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自利利他的精神。城乡二元体制所造成的巨大差距和区域发展的巨大不平衡,需要城市对农村反哺,西部靠东部帮助。只有城乡共同富裕,东西部一起发展,才能真正建立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和谐社会,才能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实现社会基本公正、公平。净宗行人的度人济世的慈悲愿力,自然会化成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他们的愿力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是一致的,除去出世间的因素,他们的愿力正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团结友爱精神、自利利他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持、参与和积极推动。

行是净土资粮的第三要义。所谓行,指净宗行人对于净土法门的实际修行。《往生论》中把它归纳为“五念门行”:“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修行五念门,即可成就往生事业。庐山慧远、唐朝善导等人提倡念佛,慧远主张实相念佛,善导则实行持名念

佛。念佛属于五念门中的赞叹门、作愿门,《往生论》中说:“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念佛又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念佛方法,经过善导大师的提倡,现在的净宗行人绝大多数都修持持名念佛。对于持名念佛的方法及成就,印光大师认为“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锦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恶业之若轻若重,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定蒙弥陀垂慈接引,往生净土。”念佛的行门是在现实生活中集聚往生的资粮,对于现实社会,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答案是正面的、积极的。净宗行人“二六时中,心不离佛,对境逢缘便能起觉照的力量。念念止恶修善,清净身、口、意三业。”由于净宗行人忿佛不辍,故能在思想层次上戒绝贪、嗔、痴等不良念头,在语言层次上戒绝损人害己的恶语、妄语、绮语和挑拨是非的两舌,在行为层次上戒绝杀省、偷盗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样一来,于己则有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轻安的心灵,于人、于社会、于自然则和睦相处,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与升华,也会影响其他社会成员止恶向善,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净宗行人由念佛而净化思想,由净化思想而净化身体、语言的行为,从而能建设和睦的家庭、诚信安定的社会和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而这些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同时,净宗行人念佛修行有个人修行和集体修行两种方法,个人修行会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集体修行会起到点面结合的作用。无论哪一种,都会对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产生辐射作用,影响大家“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爱人利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消业、集福与构建和谐社会

修学净土法门期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宗行人,以念佛为正行,同时,还要进行修持自己福德的加行。《弥陀经》上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即是念佛的正因。除此之外,还要福德因缘具足才能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宗行人都对修福修德极为重视,以作为往生的助缘。修福修德的修持实践包括消业、集福等互相交融的一系列活动,涉及净业三福、持五戒、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诸多理念。净宗行人修福修德的行为,是以出世为最终目的的,但从世间的角度看,又是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世间法高度一致的,从而使净宗行人达到了世出世间的融合、圆满。

消业与集福是彼此交融、密不可分的,消业自然就集福,集福肯定会减少恶业。消业是指“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集福是指培植福德,所以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消极层面而言,后者是从积极层面来说的。净宗行人在修持实践中,都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消业中集福,在集福中消业。净业三福是对净宗行人集福、消业的一个具体要求。净业三福源自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从世间意义上来理解净业三福,会发现它们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绝对是和谐社会的增上缘。孝养父母,奉侍师长,符合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顺乎中国人的最普遍得道德情结,是家庭和美、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人没有爱心,不听父母的教诲,不敬不孝,就已失去了那份敬爱的良知,这就像被砍下来的树枝,是没有根本的。”一个人只有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孝与养,对传播自己道业的师长敬与爱,才能对别人忠诚敬爱,才能创建一个谦和友爱的大环境。慈心不杀是把慈悲爱心普施一切众生,既止持不杀戒,又培植慈悲心。慈心不杀不仅是佛教徒慈悲心的体现,更是平等观念的体现。佛陀教育大家不仅要平等对待一切人,还要平等对待除人以外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甚至对无情的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也要有爱心、慈心、平等心。如果一个人做到了慈心不杀,平等待人对物,又怎么能去做危害社会、有害国家的事情呢?修十善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他们不仅仅是宗教上的修证要求,更是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他们对建立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世界环境都是有着有效的理论上的教育功能和行为上的约束力的。“佛教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以十善建立起来的。佛经中记载,古印度轮王出世时,以十善治国,不动干戈,而社会却充满和平安定的气象。十善虽然只有简单的十条,却概括了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基本因素。十善是针对十恶而言,而人类的一切犯罪行为基本没有超出这十种恶行的范畴。”可见,修持十善业不仅是往生净土的有利助缘,还是个人品质提升和人生美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有力保障。净业三福的第二条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多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的,要净宗行人持戒,不犯戒。但是,从世间角度来讲,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又具备了完善自我、尊重他人、恪守道德、遵纪守法等诸多内容,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的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可以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好新形

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在净业三福的第三条中,与世间法积极相应的是深信因果。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基于缘起法则来解释个人的身心活动与所造成的结果的关系的,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因果报应论正是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可行与不可行、赋予不同行为的不同报应承诺中,确立了行为与反馈的相对应的合理关系,这就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作恶。”“这就使人不是把人生的期待寄希望与外界或天神的赐予,同时也排除了对外部现实的不满,转而对自我进行内省,反求诸己,向内追求。由此在内心确立去恶从善的道德选择,并成为内在的自觉的强大的驱使力量、支配力量和约束力量。”如果人人都能畏惧因果、去恶从善,“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同时,因果报应还涉及到了正报、依报、共报等报应的关系,把人的具体生命存在与自身以外的生存环境联系了起来,“表现了对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缘起关系的洞察、体认,表现了对种种众生共同活动的结果的关注,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怀。”除了净业三福之外,五戒、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也是净宗行人消业集福的重要条目。这些本来是大乘行者的共法,是修菩萨行的体现和象征。但是对于净宗行人来说,出于对积累福德和消除夙业的重视,出于对事行的强调,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五戒基本包括在了上文提到的十善和持戒之中,如果单独强调的话,那就是对受持五戒者的具体的和最起码的要求,是具备人的素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五戒的要求,在社会上就不会危害他人,扰乱治安,损人利己了。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成就自利利他、度生死流到涅口岸的菩萨大行,所以叫做六波罗蜜。六度中所包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引导人们提升自我身心修养、淳化社会风气、净化社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这既指给予他人以物质上的帮助,还指给予他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满足,使他人摆脱匮乏、痛苦,消除困惑、烦恼,远离一切怖畏、恐惧。布施既可施给人,也可施给人以外的其它有情众生,如买物放生救济动物之命,施食于鸟兽等。布施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精神,是社会和谐稳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持戒包括上文的五戒、十善,还包括更严格的比丘、菩萨戒等,其自我约束、自律利他的社会作用就不再重复了。忍辱是指柔和、忍让,包括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对众生要做到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法忍是要认识一切存在都是性空的,心要不为内外一切事物所动。”修持忍辱,做到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能去除内心的嗔恨、愤怒,而变得宽恕、祥和,不仅能有益于身心健康,更能协调入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精进就是要不懈努力地断恶修善,完善自我,以趋向觉悟、解脱。修持精进就能使人具有顽强奋斗、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自己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做好本职岗位的工作,更兼利国家、他人。禅定就是静虑、思维修,也就是摄心一境,使人心绪宁静、专著。这不仅调整深信,更能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在快节奏、竞争压力大的现代社会,禅定无疑会调节心理,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愉悦。智慧本指具有解脱作用的般若,从社会角度讲,则指使人具有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有了这一能力,就可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从而象航灯一样指引我们服务社会,奉献人生。四摄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条目。爱语指以诚实对人,语言柔和,态度挚恳,质直和善,心恭神敬,从而使人感到温暖慈爱。利行指做利益众生的种种事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同事指与众生同处一起,同甘共苦,并随机缘而引导他们同自己一起莫做诸恶、奉行众善,共同创造美好人生与和谐社会。四摄以利他为出发点,把自己的行为融人到社会中去,是对他人的奉献,对社会的贡献。“大乘佛教提倡四摄、六度,而且突出布施和忍辱,反映了佛教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对人间社会的深切关怀。”四无量心指慈、悲、喜、合四个方面。慈指予众生乐,悲指拔众生苦,喜指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喜指对一切众生平等对待,不生歧见。四无量心包含了佛教的慈悲观和平等观,主张以普遍的、平等无差别的慈悲心悲悯、关怀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这种慈悲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博爱的思想,不仅对人类要如此,对其他一切有情众生也是如此,素食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报众生恩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四无量心是由无分别心而生起的平等无差别的绝对慈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无量心体现了“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它还能超出国界,制止战争,正如虚云老和尚所说,“如要永久和平,大家应当发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素食也是净宗行人消业集福的一个重要修持科目。从梁武帝之后,汉地佛教信徒提倡素食,净土宗人更是重视素食。虽然佛陀并没有在任何一部经中讲过不素食就不能往生西方,但食肉会增加自己的恶业、罪业,增加往生时的障缘,减少自己的福寿功德。而素食则可逐渐灭除自己以往杀生所结下的恶缘,并对其他原因的恶业进行解怨释结,使念佛人往生时善缘际会,心不散乱,正念不失,顺利往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许多人把吃素念佛的人称作斋公斋婆。净土宗人不仅素食不杀生,还进一步提倡放生。素食放生的理念,是基于六道轮回的思想和平等慈悲的观念。众生平等,应慈悲善待一切,何以为贪口腹之欲而杀它性命。将它肉补己身,是一切有慈悲心的佛弟子所不为的。所谓“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

身。”佛教还认为人死后在六道中流转,所食所杀者极可能就是自己历劫往生中的父母兄弟等亲朋故友。佛教素食放生的理念要求人们善待一切生命,珍惜一切生命,爱护、救护一切生命,这对于挽救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环境恶化有着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提倡素食放生就能使“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寿域,共乐天年,”从而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终极关怀、人间净土与构建和谐社会

除去上述两个方面之外,净土宗在终极关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生与死,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最为苦恼困惑的问题,正所谓“生死事大”是也。“死亡的必然性,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毫无意义,使我们的世界显得荒谬,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变得微不足道。”大乘佛学的缘起论、无我论、无常说、中道观等就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生死、看破生死,最后超越生死。较之其它佛教宗派净土宗的终极关怀有着自己的独有的特点,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首先,净土宗人持念佛号要做到一心不乱,这就如同人定的境界。在这样:的状态中,就会克服或者至少减轻许多人临命终时的身体四大分离的痛苦。一些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如癌症等,会有相当长的一段病痛时期,有的甚至痛苦异常,犹如人间地狱一般。如果能一心念佛,就会缓解痛苦,或者没有痛苦。这就使得净土行人能以较为圆满的方式走完这一期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中国人所崇仰的五福中的善终福。其次,净土宗人不会有一般人对死亡的恐怖,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根据佛教缘起说,这一期生命的结束只是下一个轮回的开端,新的一期生命就在死亡中孕育。由于平时积功累德、消业集福,懂得六道轮回的原理,有一定的定力,念佛人是可以乐观、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善恶果报的。同时佛在经典中为我们描述了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净土宗人以往生西方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把死亡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解脱和超越。这样,“净土说为人们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美景,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火。”最后,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助念团体,为临命终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送上真诚的关爱,在往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无私的帮助。这不仅会使临命终人和其家属体会到集体主义的温暖,还会和谐各种社会关系,圆满伦理道德,升华精神境界。特别是对对父母不孝的子女,更是一种教育和激励,使他们在助念人的光辉映照和精神感召下,忏悔往业,回心向善。

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一直是净土宗人的奋斗目标,近百年来人间净土思想的提出和发扬,反映了几代净土行人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反映了他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人间净土思想由太虚大师首先提出来后,经过印顺、赵朴初等人的继承和发挥,已经成了当代中国佛教实践的主旋律。人间净土思想指的是“要重视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和人类社会的建设,处理好人世间和出世间、做人与成佛,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佛教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关系,以即人而趋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以出世间的精神人世间为宗旨,以建设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理想,使佛教的弘化,起到促进人类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促经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太虚大师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中,阐述了他的人间净土的主张。他认为净土就是良好的社会,使大家以清净心修集许多净善因缘的善果。只要每个人都能止恶修善,纯正心念,升华道德,逐步进行,久而久之,就能变浊恶人间为庄严净土。同时,太虚大师还提倡“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思想,以人为本,成就人格,以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太虚大师的弟子印顺,继承并发展了人间净土思想,特别主张居士群体要以人世为导向,要有正常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社会生活和德化的政治生活,要适应现代社会,以关怀社会来提升社会。除印顺外,台湾的圣严、星云等人也共同努力,使人间净土思想成了台湾佛教的主流。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坚决拥护太虚人间净土的理念,提倡以菩萨行来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要求佛教信徒从五戒十善做起,广行四摄六度,从而自然导向关怀社会、净化社会。大陆佛教界以人间净土思想为共识,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为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总之,实践人间净土思想“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设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而以次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

净土宗人以弥陀为依归,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本坏和修持方法,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20世纪,哪里佛教界的社会贡献大,哪里的佛教公益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哪里就高悬着净土信仰的指引,闪动着净土宗人的身影。”

作者:牛延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