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文明 共建美好家园-浅谈佛教对环保的能动作用
倡导绿色文明 共建美好家园-浅谈佛教对环保的能动作用
作者:智宗法师
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当人类尽情的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同时,也体验到自然生态和环境危机给地球带来的巨大伤害:森林锐减、物种濒危、资源危机、空气污染、沙漠化步步紧逼……灾难在全球蔓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酷的挑战。是一如既往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还是致力于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终于开始进行战略性的反思与调整。正如马克思在130年前就指出的:“文明如果是自发的发展,而不是自觉的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人类在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与磨难、饱尝生态苦果后,终于认识到这一点,并达成一个共识: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更需要建设一个平衡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的“绿色文明”,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希望之色。绿色文明,无论是叫“生态文明”,还是其它什么别的,应能够唤起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良知”或“生态良知”,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统一,人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界的其它物种存在的权利。享受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把人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这是绿色文明的重要内涵。简单的讲,绿色文明应该引导人们改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有了这三种关系的稳定、和谐,人类才能持续、有效地建设好唯一的家园——地球。
二
倡导绿色文明,共建美好家园,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应担负的责任。作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佛教历来被认为是修心的法门,更多的是关注“心灵环保”。那么,在方兴未艾的地球保护运动中,佛教能够贡献出什么呢?
依缘起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的奴隶?这是绿色文明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佛教的根本理论缘起论有这样的回答:“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充分说明了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道理。以一首小儿歌为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这是生物界内一条稳定而又相对简单的食物链。然而在这个食物链中,我们注意到:大鱼之“大”,因有小鱼之“小”而显;小鱼之“小”,因有大鱼之“大”而存,如果没有大鱼或小鱼,那么,鱼的大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再试想,如果没有虾米,小鱼大鱼还会存活吗?如果没有大鱼,小鱼失去制约,快速增长,也会把虾米吃尽而最终消亡,所以,“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鱼虾关系如此,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亦是如此。佛教认为,地球是人类共业感召,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人类历劫而来的共业这个“因”,就不会有地球这个“果”,反之亦然。同时,业又分善、恶、无记,善业得善果,人类从爱护地球的角度出发,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必能感得现世华报;恶业结恶果,人类若不加控制、杂乱无序地掠夺自然资源,定会饱尝自作自受的苦果。这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事实上,现实也给予我们有关这方面的大量警告。据报载,由于中亚国家过度抽取咸海补给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河水,使咸海的总水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含盐的土地大片大片的露出海面,盐分不断被大风卷入空中,吹到邻近的农田和牧场,使土地盐碱化并破坏那里的生态环境。而且,由于海水和地下水越来越咸,周围5000万人的健康都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很难设想,长此以往,如果地球之所以成为地球的“因”和“缘”消失了,地球还会存在吗?长养生息于此的人类还会存在吗?
中国佛教华严宗对缘起论的发展,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华严宗在“十玄门”中的“因陀罗网境界门”里,以“因陀罗网”为喻,阐述佛教的各种法门及世间万象,都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然一体的状态,这种含容互摄的关系逐一类推下去,重重无尽。这样的论述不由令人想到现代科学对地球这个大生物圈的解释。现代科学认为,地球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是由众多的生态系统构成的,这众多的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系统含摄系统,并通过食物链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也不是简单和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一纵横交错的食物网,这犹如“因陀罗网”。地球就是这样的一张“因陀罗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所以,《东医宝鉴》也说“身土不二”。明白了这个道理,当自然界过量开发,资源浪费,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暴涨,生态失衡时,我们才会清楚,我们毁灭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人类自己!反之,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用平等心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人类作为文明史进程的主体,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倡导绿色文明,更要从协调人与他人的关系入手,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
当然,站在保护整个地球大生物圈的角度上说,虽然“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个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但真要同地球生态环境危机比较起来,仅仅是协调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够的。协调好个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人遵守一定的社会公德,确实能够使现实的生活和乐,环境得以美化,但要想通过这些去改变地球大生态环境的恶化,恐怕尚需漫长的时间。从环保现状来看,当务之急,我们更应该设法协调的是广义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各个民族、各个团体组织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注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伤害。现在世界战火频频,硝烟不断,无论是为民族而战,为国家而战,为宗教而战,还是为资源而战,哪一场战争都对地球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创伤。以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为例,科威特的1080口油井中有950口油井在战争中被破坏,其中有600多口被点燃,每天烧掉大约600万桶石油,造成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环境污染。燃烧的油井每天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烟灰,产生酸雨,破坏周围沙漠国家极其宝贵的植被和农田。流向海洋的数千万桶原油在海上形成大面积的油膜,一只只沾满油污的海鸟挣扎不起,淹没在海中;浮游生物也因缺少足够的阳光,使海中的生物链面临断绝的危险。还有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地毯式的轰炸使南联盟的土地、水生物受到毁灭性破坏,久久不能恢复……地球需要和平,世界呼唤和平,人类发展盼望和平。
怎样才能和平?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会和平?释尊在世时曾标举僧团和合的三大要素:“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见是思想上的;戒是戒条、法制、规章;利是经济因素(战争的起因基本可归于这几类)。印顺法师把这三种和合称为和平的“三要素”或“三原则”,认为人间若是能契合这三原则,便会实现世界和平。和平的核心就是平等!这是佛教从缘起认识论的角度对建设国际关系提出的真理。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幻相、假合,执幻为实,以假为真,就是妄见,据此妄见而产生的差别观念更是错误。在究竟真实意义上,一切法、一切相(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正如我们常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在未成佛以前,人人都在苦海沉沦,需要救助。要自度度人,利他也就是自利,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大小之分!众生平等,人人平等!因为平等,人类才会有相互的尊重与关爱;因为尊重与关爱,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才不会囿于一己之私,做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行为。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人都有发展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因一己之私而剥夺他人的生存发展的自由!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召开。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人类今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把握公平性的原则,在发展问题上,在资源环境的利用及其获利的选择机会上,各国、各民族之间,以及代际之间都要有公平性,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不损害他国、他民族利益为前提。公平也就是平等。
看看布满世界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的核弹头,想想因南北差距而带来的贫穷与战争……人类应当承认:平等发展,和平才会稳定;发展平等,才会有真正的和平,而有了和平,地球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才成为可能!
寻回失落的自我
“自我”属哲学范畴,西方有人或把它当作“理性”的代名词,或把它看成是一种“绝对独立的心灵”。而佛教对人之“自我”,却有着迥然特异的理解,更喜欢把它称之为“本来面目”。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的?佛教认为,人的本来面目是清净天然、一尘不染的,什么“善”与“恶”、“美”与“丑”,都不存在,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而,由于久远劫来,人的业习太深重了,自己给自己涂抹上许多本不应该有的浓墨重彩,好比一颗明珠裹上一层污泥,露不出一点光华,把本来面目迷失得一干二净,存在的全是些“贪”、“瞋”、“痴”……等等妄见执著。于是,爱河翻浪,欲海扬波,颠倒轮回,倍受苦毒。这自然极具宗教意味!但在现实社会中,人类亡失作为自然之子的“本来面目”,肆无忌惮,不知休止地向自然索取财富,却是不争的事实。印度圣雄甘地对此曾慨叹:“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建设绿色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应当寻回失落的自我,找寻人生的“本来面目”!
这样说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像佛教徒似的断欲绝求、彻悟本来,更不是希望人类重返原始社会,茹毛饮血,而是提醒人类,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节制自己的贪欲,检讨自己的消费,是难以通行的了。
节制贪欲,检讨消费,就要从日常做起。佛教对日常生活的关注首先是以“戒”的形式出现的。其中和环保最直接有效的是“不杀生”戒。不杀生,不仅仅是不杀人,所有的动物,甚至包括植物在内,都不能杀害或损害。河北柏林寺的草坪上有一个木牌,上写“照顾足下”。这句话当然是参禅悟道的一个话头,但“依依小草,踏之何忍”的慈悲之情也跃然而上。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万物皆有灵,而人最有情,人类应当尊重生命,慈悲不杀。并且,不光是个人要做表率不杀生,更进一步讲,教他人杀,见他人杀而不管,也不允许。所以,佛教特别提倡素食,不食动物之肉,不用动物之皮,注重护生、放生,认为这是普度众生的重要方式。据有关材料,由于人类乱捕滥猎、过度采挖珍稀植物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近2000年来,已知有139种鸟类、110种哺乳动物灭绝了,其中近1/3的物种是在近几十年内消失的。现在还有600多种大型动物面临灭绝。可想而知,这其中有多少是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虚荣之心、金钱之愿而惨遭毒手!可见,节制贪欲、持不杀生戒对环保的意义巨大而深远。
佛教对日常生活要求能“惜福”,这对环保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饱暖思淫欲”,一股以便捷为美、奢侈为福、豪华为“酷”的快消费、高消费、超消费的风气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直至蔓延到全球,造成社会物质极端的浪费。以美国为例,美国人每年扔掉的电视机达750多万台,汽车900多万辆,而这其中仅有1/4再循环处理!再看中国的白色垃圾,1995年铁道部对铁路沿线两侧的一次性快餐盒进行回收掩埋,仅此一项就花费1亿元巨资!“垃圾包围城市”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城市垃圾的遽增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占用土地、污染水体、毒化空气、破坏土壤……
要节俭,“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的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这是弘一法师对世人的忠告。台湾圣严法师针对畸形的消费文化更明确提出“用奉献来代替争取,用惜福来代替享福”的口号。要惜福,就要从珍惜一滴水、爱惜一粒米开始。食,但求一饱;衣,但求取暖;居,但求有屋;用,但求其简……这不是要求人人都像苦行僧,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正如一位作家所言:“生活愈简单愈时髦”、“简朴也是一种美丽”。
三
《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其实,地球生态的危机恰恰反映出人类心灵的危机。我们因为贪欲,不顾后果地对地球疯狂掠夺;我们因为瞋恨,人与人、国与国间争斗迭起,无有宁日;我们因为愚痴,破坏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我们的本来面目早已被污秽重重包裹,怎么会不颠倒妄想,自作自受呢!所以提倡佛教的修心、治心,对保护地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呼唤的绿色文明建设,其实也是一种修心、治心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佛教并无二致。
当然,这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佛教夸大到人类救世主的地步,佛教目前对人类的贡献还很有限,具体到环保更有限,但我们相信,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佛教所蕴含的“人类的普遍文化”,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安徽省合肥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智宗法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