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健康理念>>正文内容

瑜伽节气养生之长夏立秋篇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9日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瑜伽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诀:
两秋节气长夏端,湿气伤脾少食甜。
气血旋走膀胱经,薏米除湿脾得健。

今天有学员抱怨:都立秋了,还不凉快。殊不知,立秋可还不是秋天呢,按中医的观点,一年分为五个季节: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

而现在,正是这个中间的季节——长夏,也就是立秋到秋分四十五日的时间。说起长夏,可能我们接触的少,但是提起“秋老虎”,我们都知道,指得就是这段时间。古代医学家张景岳说过:“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所以我们要顺应四季: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才能颐养长生,内安外健。

长夏在五行属土,对应脾,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到湿气的影响,则会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当脾阳受损。会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所以长夏的重点工作便是健脾去湿,说起去湿来,还要知道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立秋之后,气血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排毒的通路,那么在这个季节做好这条经络的保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膀胱经的激发,可以做瑜伽当中滚动背部的工作,这个脊椎滚动式就是瑜伽里面很经典的激发到膀胱经的体式。那现在,轮到膀胱经值班了,我们就要更加的激励他,警醒他,使他能更好的为我们工作。

做法:坐在毯子的前端。双腿弯曲,脚踩住地面,双手扶住膝盖,把小腹收紧,下巴内收。然后让背部在地面上像摇篮一样前后滚动。

这个体式治腰背酸痛的效果非常好。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背部滚动”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因为您用背部在地面上反复滚动,就有效地刺激到了两条重要经络。一是督脉,它在背部正中线上,也就是脊柱上。督脉总督一身阳气,是阳经的“总管”。“ 总管” 都动起来了,人体内的气血还不都跟着动起来吗?另一条是背部刮痧和拔罐时必会刺激到的经络——膀胱经,这条经络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经,它能调节腰腿的各种问题。下午3点正是膀胱经值班的时间,您选在这个时间去刺激它,效果自然更好。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人一老,往往就会情绪低落、精神不好、记忆力下降,干什么都没劲儿,这跟肾气不足有关。如果是这样,您可以通过这个“摇篮式”来改善肾虚的状态。“摇”上一段时间,不但能提升肾阳,更能摇出好心情。

让我们再加入一个新的功课:除背部滚动之外,再去敲打后颈部天柱穴的位置,尾骶部八髎穴的位置,两后膝窝委中穴的位置,每个位置各敲打30至50下,保准让膀胱经精精神神的,为我们的身体起到防卫保护的职责。

足太阳膀胱经是一条多血少气的经,而足太阴脾经是一条多气少血的经,瞧,他们搭配在一起还挺合适。

好,让我们把立秋要做的功课整理如下:
一:继续脊椎滚动的练习。
二:敲打膀胱经上的三处穴点,颈部天柱穴的位置,尾骶部八髎穴的位置,两后膝窝委中穴的位置,每个位置各敲打30至50下。
三:脾经的敲打与推按。

关于饮食上,在长夏我们要注意尽量少食辛辣油腻,这对某些人来讲一定很痛苦,但是没办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呀,总比到时吃药强。

为了缓解你的痛苦,我尽量把可以吃的东西列全一些,你看看,可以吃的东西还是很多嘛:莲子、荞麦、绿豆、薏米、白扁豆、西红柿、豆腐、猪肚、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牛奶、鹅肉、鹌鹑肉、鲫鱼、甲鱼、龙眼肉、蜂乳、蜂蜜、甘蔗、梨、荔枝、大枣、芝麻等。

除了饮食之外,长夏药补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地骨皮、黄精、麦冬等。

如果是动不动就一身大汗的的话属于汗多津亏者,长夏比较多见宜适量服用西洋参,其养气养阴效果最好。如果是血亏气虚者,可以在这个季节选用滋阴补血之品,如当归、首乌、熟地黄等药物。


天柱穴寻找方法: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主治: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首选穴之一。



八髎穴寻找方法: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委中穴寻找方法:取该穴道时候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主治:委中穴的主治病征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标签:佛教|中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