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
浅谈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
(悟端)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为了创造美好的社会,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卫生绿化、人文环境都要求不断的提高。因此,人类在抗拒、适应、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早已意识到组织、管理和集体的力量。一般人会这么认为,寺院还需要谈什么管理吗?出家人只要念经、拜佛、参禅、打坐、用功修行,了脱生死就行了。此话乍听之下,颇有道理,但细想起来还须琢磨,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身处都市寺院的出家众都会有同样的感觉。平时的联络、交往、接待、后勤、法务、经济自养等弘法文化工作非常频繁,因而,各类寺务活动的策划、筹备,从组织到落实,都需要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因此,如此繁重的事务,必须以组织的形式加以民主管理,进行协商,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协调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事务的开展,活动的进行大有裨益。同时,对各项活动所收到的成效要加以总结分析,无论是宗教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虽然不同组织的管理要受到环境、资源、活动、目标和成员等因素的特点的影响,但其基本任务和职能是相似的。因而,作为典型的都市寺院,其管理模式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借此二零零三年《觉群》季刊第一期的出版,浅谈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来教界的共鸣和讨论。
一、 都市寺院的行政组织及其规范管理。
中国寺院最早出现的行政组织,始于北魏。当时各州镇都确立寺主、上座、维那三纲,在唐代是由三纲共同负责掌管寺内一切事务,至宋代起,三纲之职权逐渐下降,由住持委命寺务工作。这一格局,保持至今。
随着寺院的住众、经济、事务的不断发展,单由一、二名主要纲领执事掌管寺务,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后来在住持之下,设立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四大班首协助住持掌管丛林日常事务,成为寺院的最高五人核心班子。在中国的丛林制度中,根据寺院的大小,设立不同职能的寮口,由八大执事细分成四十八单执事。根据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记载,若再细分其职别,可达八十一种之多。丛林执事之多寡,是根据寺院规模建制大小而定。作为都市寺院的玉佛寺,地处繁华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多年来,成为寺庙年终总结和来年计划的研究课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理顺寺庙的功能职责,在保持寺庙传统的行政组织的同时,又要具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因而将寺里的行政机构设置为五人或七人组成的寺务委员会的决策班子以及寺务处和四部两室的工作班子。每个部室的负责人,由监院以上担任的寺务处正副主任来分管,客堂、库房等寮口另设知客、副寺以上的部门中级负责人和若干名成员,负责管理和具体操作日常繁琐的事务。为了便于读者了解玉佛寺的行政机构和管理组织,现将其分工图表说明如下:
由于玉佛寺对内分工明确,对外涉及面广,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将寺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既可理顺组织关系,又可收到工作实效。寺院成立寺务委员会,就是要对寺里全年的重大活动作出决策,实行民主管理、共同协商;寺务处要制定活动的方案,认真策划、反复酝酿、健全组织、分工明确、互相监督、团结协作、狠抓落实、相互补台,这是我们工作取得成果的有利保证。
二、 都市寺院的人、财、物及其规范管理。
1、 人事管理
为确保寺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协调安排好法师、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寺院人事管理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常住为增加新生力量,引进僧才,规定必须是国内各大佛教院校的应届毕业僧,以充实玉佛寺的法师队伍。玉佛寺的另一支队伍是职工和退聘人员,由于寺里的职能和部门的条块较多,需要职工队伍参与事务,因此,引进的员工多数是从本市劳务市场招聘。无论是法师还是职工必须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磨核考察,采取双向选择的试用办法。退聘人员招进之后,试用期满时,经双方同意后,签订劳动合同制,每年一签,既可解决社会部分下岗的工人问题,又适应社会市场竞争的劳动机制。同时,给寺院管理带来便利,改变了固有的大锅饭思想。
寺院的人事干部可以是法师或职工担任,定期培训教育和督导检查员工的思想工作。按国家有关人事部门劳动纪律、政策法规和考勤制度加强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竞争上岗,按劳分配,提高法师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人事工作,除了检查督促各部门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外,并要有针对性地到各寮口进行调研,沟通思想,建立僧人和员工的个人档案。登记保存有关人事资料,是寺院人事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
2、 财务管理。
作为职能部门较多的玉佛寺,财务每天都有进出帐目,因此,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是寺院财产安全的有利保证。谈到财务管理就是对寺院资金的管理,都市中的大丛林,其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等内容要有序的运作起来。寺院在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将其界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非企业亦非事业单位。但其职能和财务操作程序与过程跟企事业单位是互通的,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监督、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等内容,并且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年终审计,防止财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财务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除了实行财务制度外,还要加强内部制约制度。例如,会计不能代替出纳的具体工作,必须分工明确,专人负责,民主理财,互相配合。同时,会计和出纳要有国家认可的会计上岗证,在管理上要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一家单位或一所寺院必须坚持财务一支笔,即主管财务的负责人一人签字报销。职能多规模大的丛林,往往有几个监院分管不同事务,因此,坚持财务一支笔和层层制约原则,是财务管理的必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必须建立凭证帐册会计档案,对财务的重要凭证必须做永久保存,一般凭证亦应保存十五年以上,方可销毁。财务工作既繁重又复杂,每个月底要向寺院负责人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收支状况明细表等有关情况的汇报。对于责任心较强的会计师或财务负责人,他们除了保证寺院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还要能维护寺院当家理财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门深奥而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财务的规范管理应引起教界的共鸣。
3、 物品管理。
作为寺院四大寮口之一的库房,担负着僧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后勤保障工作。库房的副寺是寺院的内务当家人。因此,后勤工作对于物品进出和固定资产等实物的管理,至关重要。库房人员应由法师和职工组成,法师负责内务,职工对外联络,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对各类物品的采购,要成立三人以上的进货组,采购前和必要时进行货比三家的原则,对申购物品的质量和价格做个对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库房工作在申购和领用等手续方面,要严格按制度执行把关,认真审核。同时,要建立库房帐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对仓库的管理要做到帐表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帐帐相符的要求;还应对库存物品实行电算化管理,对报销凭证要实行经手人签字、验收人签字、部门负责签字、分管领导签字、最后到财务主管审批,层层牵制,按规范程序实行销。
三、 都市寺院的制度化管理及其重要性。
自从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兴建丛林和百丈怀海禅师所立清规以来,丛林开始有了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先进的国家必须要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寺院的发展也不例外,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是寺院民主管理的重要措施。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依法加强寺院的各项事务管理,是规范寺院管理的根本保证。
为恪守中国佛教协会制定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结合本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玉佛寺《僧伽共住规约》十二条;为了提高本寺的对外形象和对内工作有规可依,订立《客堂规约》十条,以供内外大众共同遵守;为了规范管理寺院的各项事务,使得各寮口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专门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项制度。有《玉佛寺寺务处办公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法师职工学习制度》、《玉佛寺财务管理制度》、《库房物品领用制度》、《职工上下班考勤制度》、《驾驶班车子管理使用制度》、《佛事管理制度》、《上殿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绿化环境卫生评比制度》,以及《自养经济目标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文物字画档案管理办法》等三十多种。这些制度从整体到局部、从共性到个性,或交叉、或平行地构成了玉佛寺的行政制度管理网络,为寺院制度化管理提供了保证。强化寺院的制度化管理,是现代寺院管理模式必须要经历的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在现今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觉悟已远远不如古人那样的自觉,因此,以人管人的专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加强寺院制度化建设,使其“有法可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思想原则深入到每个僧人和职工的心中,大家共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爱护常住、团结合作,如此方能使得寺院的各项工作健康而有序的发展。所谓“佛制戒律,祖立清规”,其目的在于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兴隆常住,光大法门。凡事都能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则社会安和,世界大同矣!
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可以说没有一定的标准,但追求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是我们所向往的目标。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自己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特色,发扬佛教平等济世的崇高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