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健康理念>>正文内容

以智慧庄严自己的心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8日
来源: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瞋恨或忿怒又称无明,“一把无明火,烧掉功德林,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这是指人很容易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在一念之间摧毁,这有一点像儿童玩积木,用积木堆房子,堆得很好看,生气的时候,脚一踢,整栋房子就倒下来了;很多人对某一些人或某一个人,辛苦的帮忙照顾,成就了一辈子,可是一生气、一怒就把一生中对待那一个人或那些人的恩惠、恩德前功尽弃,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忍”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忍”就会有忿怒的心出现。忿怒的心有几种表现,一种是从语言来表现;另则用行为、行动表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言辞上无表现、语言上无表现、动作上也没有,可是内心是非常的痛恨,这一种表现法可能其他的人并不知道,但是对自己来讲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忿怒,不管是人家看得到、感觉得到,或是看不到、感觉不到,都是一种非常不划算的事。据研究,一个人在忿怒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会死亡得很快,而且容易忿怒的人,容易使人体的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产生障碍,所以常常能够应用语言表达的、用动作发泄的,当然是很糟糕了,可是,如果不发泄出来,烧在内心里,心里发火,这对自已伤害是非常大的,有一些人会郁郁不乐、闷闷不乐,会害病、害精神病,也可能会害现在时髦的癌症。因此,忿怒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是很好的事情。

要如何化解自己的忿怒?可从观念和方法二个方向来帮助自己,为什么会忿怒?为什么让自己那么痛苦?为什么让自己想要发泄又敢怒不敢言?感觉自己是被冤枉的,或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怨恨、自己后悔、甚至于痛恨自己,像这些情形,我们要如何的处理?

第一、从观念上,我们要相信因果的关系,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用因果观点来看,如果是因,我不需要还报,他造的因,我还报给他,他痛苦我也更痛苦,何苦来哉。如果是果,我应该要接受,不需要再还报,还报时又变成了双重的受害,重重无尽,老是因果循环,真是自讨苦吃。从这一个观点来处理,我们心里就不会那么忿忿不平了。

第二、从方法上,当下头脑已经转不过来、想不通了,不需要再想它,不需要用任何理由来解释,当下就是念“阿弥陀佛”,或念“观世音菩萨”,或注意“呼吸”,注意自己内心念头活动的情况,注意自己内心痛苦的那一种现象,问自己“为什么要痛苦呢?已经这样痛苦了,还需要更痛苦吗?”这样一来,忿怒的情绪自然而然会平息。这个时候你的心情就不会老是针对着、对抗着那桩不平衡的事,情绪也会慢慢的、慢慢的缓和下来,忿怒情形就会减少了。

标签:佛教|中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