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佛教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
法显法师:中日韩佛教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
导语:从事宗教事业的人们之间,虽然对此的各自的反应不同,但都熟悉号称“宗教之间的对话”的概念。事实上,如今在“宗教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的旗帜下,一些宗教进行各种活动。不过,若仔细看该现象和各自的宗教文化,难以消除一个疑惑,即它们所进行的对话的真正目的在于相生,还是在于单纯的并存。
1、宗教之间需要对话吗?
之所以产生该疑惑,是因为他们并不太了解宗教之间对话而采取消极态度。无论反对或者赞成宗教之间的对话,他们对宗教之间的对话的了解都浮浅。对他们来说,以矛盾为前提的宗教之间的对话是不能起到号召作用的。而且,宗教之间的对话之所以尚未得到充分动力,是因为其谈论和实践领域非常狭窄,难以确保自己在世界史上的位置。再说,没能找到在世界史和文明史上宗教之间的对话所拥有的真正意义。宗教之间的对话是从几个人的对话或者一个集团、一个地区开始的,虽然如此,它本身持有的意义决不能仅限于几个人或一个地区。
因此,在地理和历史方面,以佛教为媒介,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交流的韩中日三国佛教界,应该共同研究推动宗教之间的对话的方法,以便实现人类的共生。这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2、宗教之间对话的障碍
不少保守的宗教界人士主张不必进行宗教之间的对话。有人认为在自己的宗教里已含有所有真理,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理,因此不必进行宗教之间的对话。又有人认为,因为各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难以找到共同的主题。甚至有人说,宗教的存在,它本身就意味着对话的进行,因此又提“宗教之间的对话”只不过是同语反复而已。
这些人的立场是这样。即宗教属于信仰领域,其信仰与另外信仰体系之间,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妥协的余地,因此即使不同宗教之间进行语言上的对话,也难以改变自己的信仰,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只有存在“独白”。他们自嘲地说,在同一个宗教之内,也没能进行对话,却出现冲突,在此情况下,怎能与不同宗教进行对话呢。
又有一些人又认为,宗教之间的对话只不过是在理论领域相互比较宗教本身含有的思想和传统的工作而已,因此它脱离了信仰人的生活、实践,是局限于少数神学家或者宗教学家的领域。
他们担心宗教之间的对话容易沦落到使得各自宗教特性得以变质的混合主义,结果自己宗教的一体性受到削弱或者变质。他们害怕自己的信仰因解除不同宗教而受到污染,所以将与不同宗教的对话看作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另外,赞成宗教之间对话的人当中的一些人认为,宗教之间的对话是宗教内部问题,因此主张将对话的主题和内容局限于宗教内部的事情。他们说,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之间的对话,是关于清高的宗教体验或者精神价值的对话。甚至大力支持宗教之间对话的人士当中,也有些人忌讳讨论超出宗教范围的社会、政治等问题。
3、宗教之间对话的真意
宗教之间的对话不能仅处于单纯的信息、文化交流水平。宗教之间的对话之所以会成为各宗教的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追求真理的另外途径。所有宗教都追求真理,并希望把其真理实现于自己的宗教生活里面。宗教虽然追求真理,但宗教本身并不能成为真理。任何一个宗教也不能垄断所有真理。这不是因为他们所信仰和追求的真理不完整,而是因为觉悟和体会真理的人本身就属于不完整状态。因此所有宗教人应该在真理面前持有谦虚的态度。对自己所确信的真理的信仰,若成为排斥了解其他宗教真理的武器,在本质上,他不是准确地信仰其真理。
宗教人之间进行对话,是接近对方的信仰对象的宗教行为。对话使得宗教人的宗教性和灵性得以表现出来。无论哪一种主题,宗教人之间的对话,已超越了客观知识的交换,相互交流宗教人各自的灵性。
宗教之间的对话是所有人类一同参与的总体性行为。因此,宗教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包含了宗教人对拯救的确信和信仰告白。不排斥他人的信仰,进行自己的信仰告白,共享彼此的觉悟,这就是宗教之间的对话。这是宗教人的最为本质的活动,而不是附带活动。
宗教之间的对话会担当连接双方的架桥。通过宗教之间的对话,流入和流出肉眼看不见的宗教文化。这种“宗教之间(inter)的对话”将会推动让我们回顾自己宗教本身面貌的“宗教内部(intra)的对话”。对话的对方并不是客观的他人,而是让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源泉。只有通过该了解的源泉,与宗教或宗教性,可以进行有批判性的内面对话的人,才是能够进行宗教之间对话的人。对宗教之间的对话越采取闭锁和排斥态度的宗教,其内部出现腐化堕落的可能性就越高。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是在宗教之间对话和宗教内部对话的相互作用下出现的。该原理也能够适用于佛教内部的对话。
4、宗教之间对话的实践活动方向
宗教联合机构的活动已成为宗教之间对话的主流。这虽是实现真正的宗教之间对话的一个途径,但这种形式常常把参与者局限于少数宗教人。当然也有多数宗教人都可参与的活动,但大部分都处于单纯的宗教人聚会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之间的对话。因此,在此时此刻,我们应大力研究可以弥补那些漏洞的方案,以便积极推动“基层宗教人之间的接触和对话”。韩中日佛教交流是以国家为中心进行的。最近韩国和中国佛教界之间进行的修行体验交流活动,是基层对话的一个典型的试验。不仅如此,修行体验将会发展成为推动宗教内部(佛教内部)之间对话的新动力。韩国佛教和日本佛教之间也已经开始进行了圣地巡礼和一些文化交流,不过其规模还是微不足道。
宗教之间的对话不能为圣职者或学者所占有。反而,这些人应为一般宗教人而担当向导,提供可以进行宗教之间对话机会和场所。若像迄今的情况一样,以圣职者或宗团领导或学者为中心进行宗教之间的对话,而把一般宗教人排斥在外,就不能期待通过宗教之间对话发展宗教文化。若宗教界领导们确信宗教之间的对话对自己的宗教生涯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不顾自己的牺牲,向一般宗教人提供进行宗教之间对话的机会,甚至根据需要担当向导角色。就这样,宗教之间的对话才能得以发展。我们韩中日三国都拥有不同的佛教文化和修行体系,因此首先应该承认和接受彼此的不同之处。
宗教之间的对话是所有人类一同参与的总体性行为。因此,为使宗教人的生活和信仰能够得以交流和深化,需要进行规模小而层次深的灵性对话。一般来说,出现宗教之间对话的领域分为三种。第一,在理论领域的宗教之间的对话。第二,在联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宗教之间的对话。第三,交流各宗教灵性(宗教性)的宗教之间的对话。这三种不是各自独立的领域,应在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进行。若不进行各宗教灵性交流,宗教之间的对话仅滞留在一次性活动。另外,宗教之间讨论共同主题的研讨会或演讲会,由于或者其规模过于庞人,或者大部分参与者都属于闻名认识,不能进行值接影响到实际宗教人生活的宗教之间的对话。为使宗教之间的对话超越“独白”或者“教导”的阶段,成为接近相互信仰的对话(dia-logos),应大力推动小规模的宗教之间对话活动。
5、韩中日佛教交流的文明史上的意义
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出版后,无论宗教人还是非宗教人,都重视世界文明中的宗教。但是,不少人批评亨廷顿对文明的了解说,那是根据政治力学结构的宗教文明了解。回顾过去的文明史,宗教对文明的形成确实发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如此,决不能把所有文明,尤其是如今正在进行的文明之间的接触,单纯地缩小到宗教文明之间的接触。我们应该摆脱,将世界文明单纯地理解为宗教文明的态度。
跟宗教一样,文明是通过接触和交流而发展下去的。文明与文明互相接触的时候,出现如下五种现象。第一,出现对对方文明的“疏远和无知”现象。第二,对对方的文明持有“不关心和猜疑”的态度。第三,发动对文明的侵略行为。第四,文明之间维持共存状态。第五,“同化和对话”。即不是单纯的共存或交流,而是通过具有创意性的积极对话摸索变化。这对如今的世界文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宗教之间的对话是为这些文明之间的接触会起到贡献的活动。
如今,文明之间的交流比过去任何时期更为频繁,其数度也非常快。在此情况下,我们通过宗教之间的对话,向文明之间的接触,应提示出有创意性和肯定性的“同化和对话”的方法,让它抛弃冲突和征服,这就是宗教之间对话在文明史上的意义所在。在此意义上来看,虽拥有一样的教义,但受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以及环境影响的韩中日三国佛教进行的交流,比任何地区的宗教之间对话,有着更大的世界文明史上的意义。不过,有一个可惜的事情,如今三国之间围绕历史和专属经济区划界等问题,正在议论纷纷,处于紧张状态。在此情况下,我们三国佛教界应对此表明一定的看法,但我们三国佛教界的交流水平尚未不够。我认为,为此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