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贝叶文化”
傣族的“贝叶文化”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
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贝叶文化的成文经本,主要有叶质形和纸质形两种样式。
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
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
以上两种形式的经书,贝叶经的数量最为浩大,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由于数量众多,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
贝叶经的制作,需要经过三道工序:
一、取贝叶。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二、制匣。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三、刻写。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粉或红、黑漆加以保护和装饰。
贝叶经本做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