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取舍与慈爱》
2007年11月24日昆明莲华精舍佛学讲座
首先从内心发起菩提心再来听闻佛法。今天讲取舍与慈爱。
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宗教和学处,每一宗教都有其观点。佛教与其它宗教和学说的观点有很多不共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生死的观点。
只要是世间众生都有生有死。有的人认为今世的“生”就是最根本的开始,之前没有任何受生。
佛教的观点是,从无始以来,众生都因业与烦恼而不断感受生死相续。任何众生都必须且只能跟随业而感受六道中的种种受生,比如一个人因我执无明而颠倒取舍,造恶业严重的话下一世就会有生于地狱之感,在很漫长的时间内受到极难忍受的痛苦。总之,下一世或将来的苦乐决定于过去和现在的善恶业。虽然过去的事和苦乐已经如流水般逝去了,但做过的善恶因却如同已种下的种子般不会空耗,将来果实如何成熟、味道甜美或苦涩,都只看现在如何取舍。如过去杀了人,现在不想杀已经来不及了,但可以用忏悔等众善来切断种子生长之缘,或者挖出种子。种下善业也不是一劳永逸,还需要细心栽培,努力增上善缘,尽快使善的果实生长成熟。
得到人身十分不易,一般情况下需要持一条以上戒律,尤其得暇满人身须持戒之基础、布施等资粮之助缘、清净愿等各种难得因缘聚合。因此得到人身是过去种下的善因成熟,但人与人也是千差万别。过去种下的善因十分殊胜,得到的人身才会具足智慧、福报、能力、相貌等;做得一般,今世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若没有种下得人身的因,今世就无法生身为人,这就是佛教不共的观点。
从古到今很多人不相信佛教生死轮回的观点,而且许多学者对此观点进行了种种驳难。不相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相信轮回之甚深理由。反驳者讲了些理由,这些说法中并没有真正具有说服力的理证,有的是不定因,有的是似理,有的就只是张口胡说,使明理的人听到之后连“到底有没有轮回”的怀疑都不会生起。在反驳前生后世的理论中没有破立,故他们欲驳之理反而越来越清楚。所以不再盲目否定轮回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现代知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章太炎、张东荪、杨振宁、尤智表等诸位先生,还有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布莱恩·魏斯(Dr. Brian Weiss)运用西方正统精神医学的催眠治疗,部分验证了轮回转世确有其事,并花了4年时间写下著作《前世今生》。当然用世间的方法不可能看到轮回的所有过程,除了佛的智慧,哪怕证得罗汉和菩萨也无法全知轮回与因果的最细微处。所以只要好好地学习佛法,就一定可以明了生死轮回及其因缘。任何理论都是可以研究的,如果真的觉得很有道理,就应该身体力行。佛陀并不鼓励人们盲从,相反佛陀在世时对他的弟子提出要求:即便是对于佛法,都应该反复深入地思维。
不管信不信前后世,人、畜生等所有众生都有不同的胜解、根器。胜解不同之处在于,有些仅仅希求今世的享乐、有些希求来世之安乐、有些希求超越今世来世之解脱。仅求今世享乐者中,有些喜欢吃喝、美饰、各种资具、歌舞表演、痴睡等懒惰之行,这些是此类人共同的喜好;有些在此基础上还喜欢音乐、绘画等文化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有些极其渴求权力、钱财、名利,认为依靠这些才能得到快乐享受等等。
其实所有世间的追求都不出世间八法。世间八法为:得而喜、不得不喜;乐而喜、不乐不喜;得赞而喜、反之则不喜;得美名而喜、反之则不喜。(又说其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希求来世者有些欲在来世成为可享受人间安乐等有权势、财富的人,有些想享受天界的妙欲,有些想往生净土并享受超胜的安乐。很有眼光的人不贪执今世与来世的安乐,因为这一切具短暂易变之自性,若为此做种种努力,完全是在浪费人身,不会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仅希求自己解脱属于小乘,欲解脱自他者属于大乘。
仅求今世享乐者和畜生内心希求的无别。呵呵,其实所有的畜生虽然很没有眼光,但确实很想今世得到安乐,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想法。那些惟存畜生思想的人身真是又可惜、又可怜。还有更可怜可怕的一些人唯一考虑今世,没有丝毫慈悲心,为自利做各种伤害众生的事,这样的人与猛兽很相像。还有的人虽然很有力量和学问,但如果远离了利他心,会做出非常可怕的事,而且往往越是有能力的人,对众生和世界的危害就越大,这一点有过去的无数教训(如世界大战等)为证。将来这个世界会变得怎么样,我们也可以比量推断。总之,自利的人越多,世界就越趋于不稳定、不和平。当然,导师世尊从未宣说过不须考虑今世的生活,而是说如果能如法地生活,现世就会自在、和平、安乐。
希求来世享乐者为了此益取善舍恶,故眼光比前者远。在此我们可以详细思维,若有一个理由可证明没有前世来世,那当然不用取善舍恶,问题是没有这样的理由,所以应该如理取舍。但来世就算得到人天善报也同样要感受痛苦,而且极少的快乐也是短暂易变的,变化的过程中就有各种的苦受和恐惧,比如天人死堕之苦,所以仅仅希求来世人天福报等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导师一切智对此也没有赞叹过。
希求解脱者,断除对今生来世快乐的贪执而努力修持,虽然灭尽生老病死并得到解脱大乐,但不是为了一切众生、唯为自利而修,故世尊不是很赞叹。
安乐不可从外而求,有人沉溺于外境的丽色、妙音、净香、美味,若仔细思维的话,这些妙欲得不到或不足的时候,立刻就会感到难受。比如吃得稍微不够,就会感受到饿,这当然属于痛苦。如果好几天都没吃,就会感到极其难忍,有的甚至饿死。再有,关于色的感受,得不到固然痛苦,得到了又想好的、更好的、最好的……,为了得到这些,就很努力地用各种方法造业,付出了包括生命的代价,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傻很累呢?城市里的人往往有各种的压力和烦恼,心里想得到,身体不停为之向外求驰,弄得自己很累。近几年,我们国家每年有超过25万人自杀而死,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为什么这样呢?就是被各种欲望逼迫,有了还想有,多了想要更好。一直都有追求,永远都不满足。城市里人多了,更多人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业,心理自然会很紧张,感受各种压力。请大家仔细想一下,外在的妙欲真的能给人以安乐吗?
目前在世界上有的人虽然拥有名利和权势,却将巨额的财富和辛苦经营的名声留在身后而选择自杀,据说原因是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远离了准确的取舍眼。这些因贪嗔痴而生的心病在世间流播泛滥,许多心灵都受到了传染,治疗或预防这一恶疾的药物是什么呢?现代专家说只要他们天天开心,就可以慢慢好起来——这就是专家的答复。当然了,如果天天能够开心,不要说好,得都不会得这样的病,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给出了最科学的答复,我敢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了,那就是——“生活不要堕入两边(过于贫穷或富有)”。
因为有颠倒的思想,人们为了减少一个痛苦或得到一个安乐,忍受了许多痛苦并精勤地造业,最终就算得到了这个小小的快乐,也仅是得到更多烦恼与痛苦大军的先导兵而已。
所以欲于外在获得快乐,只是神经迷乱的母亲做梦而已。佛陀最为赞叹的是什么呢?不为自利希求今生安乐、来世享受和脱离轮回,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恒乐、无论遇到任何违缘皆不退转、不辞辛劳饶益有情之心,这就是菩提心,它在世界上如星星般众多的各种思想中如太阳般无比、最伟大、最殊胜。从前佛陀与其它众生一样三门不净具有三毒,但如理取善舍恶、不断增上这伟大的菩提心,最终圆满了菩提心就证得佛果。
那么成佛有因吗?当然有,成佛之因如来藏。成佛之缘呢?是三宝之本体善知识。成佛之依是暇满人身。成佛之方法是六度波罗蜜等一切菩提道。既然成佛要依靠因缘,那么佛果是无常吗?佛果因无漏、离戏故远离常、无常之边戏。修佛果的各种方法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修慈心。
慈心如何修持?
找一个舒服安静的地方,静静坐下来,念诵皈依发心祈祷等,再来静静地思维。
先观外器世界。外器世界是由众生的共业与烦恼形成的,故属于苦谛。内情众生如我一般欲乐不欲苦,但一切众生因为迷惑而舍善取苦,非常可怜。这一切众生无始时来作过我的恩母慈父等无数次,所以在一座中观每一位众生为自己的慈父,之后按慈父、恩母、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眷属、血缘亲属、金刚道友(在精神上给予正确引导的亲密朋友)、好友这样的顺序每一座观修一个,共有十种。十座后又从慈父开始循环往复,如此长期修持,一定会生起极欲令一切众生得安乐之心。这样的慈心要恒时串习,并于定中使之遍满一切众生而修。若依四静虑中的任一者而缘一切众生而安住,即为“慈定”。
在后得(出定)时,需要消除以下九恼:他过去伤害过我、现在正伤害我、将来会伤害我;他过去、现在、将来伤害我的亲友;他过去、现在、将来利益我的怨仇。
有的人认为佛教对人的慈悲心不够,因为似乎佛教徒对放生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人类公益事业的重视,其实这是对佛法的一种误解。佛教的慈悲心非常广大,范围遍及外器世界和内情一切众生,时间也是直到一切众生证得菩提果,因此在人类所能感受到的狭窄范围内,觉得佛法的慈悲并没有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但这恰恰是菩提心的不共殊胜广大处。而且慈悲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真实修持。生起慈爱的修持方法在佛教经典中讲得非常多,真正希望依佛法解决烦恼的人,应有次第地深入学习、修持三藏经教四续部。
如果慈爱心修得好,就能得到慈法八功德:人天爱敬、非人护持、心常安宁、身常健康、毒药不中、刀兵不害、无勤如意、生梵净界。若坚持修持即可超越以上功德,真实生起菩提心,菩提心圆满即可得无上菩提果。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