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以心灵教育促进灵性健康
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以心灵教育促进灵性健康
作者:刘雅诗 香港教育学院 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
引言
踏入廿一世纪,全球化现象令整体人类社会的科技和物质生活得以高速进步,可是,社会出现的失衡和冲突现象亦令人类社会面对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危机,作为社会重要单元的家庭和学校亦难免有所冲击,儿童和青少年的灵性健康近年亦成为研究焦点。学校教育担当了培育社会下一代的重任,除了智性教育,学生的灵性健康有必要成为学校的重点关注项目。本文将讨论如何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于学校发展全人的心灵教育,提升学生的灵性健康,以化解当前社会上的文明危机,这是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切的重要议题。
一、整体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危机
二十世纪末,由于科技及信息工业的发达,人类社会正式迈向一个新模式--全球化,除了整体社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外,人类的文化及生活模式亦面临重大的改变。社会学家Malcolm Waters认为全球化现象可分为三个部份:包括经济全球化(Globalizing economy)、政治全球化(Globalizing politics)和文化全球化(Globalizing cultures)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步入了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人类面对多元价值,有更多选择,政治上有更多权利参与政事; 经济上可享用更多不同种类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 文化方面,人类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可是,人类的精神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传统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迷失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少价值观混乱和个人道德沦丧的行为,全球化所突显的文化差异亦造成了不少社会冲突和悲剧,无论是个人层面抑或社会层面的现象均值得探讨和积极响应。
(一) 个人精神健康问题
近年有不少医学研究指出,在多元价值及全球化竞争的影响下,过去几十年人类社会的精神健康问题急剧恶化。美国精神科医生Hallowell指出于过往十年间患上专注力缺乏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的人数上升了十倍 ,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不少人被迫在日常生活处理大量讯息和工作,强迫性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提电话、计算机和Blackberry等。对电子通讯设备或产品上瘾的行为,都会削弱专注力(attention),并大大提升抑郁和焦虑的机会。这些电子产品包括MP3、iPod、iPhone等,电子通讯设备包括电邮(email)或上网交友工具如MSN、facebook等,由于产品大多针对青少年市场,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直接影响社会上儿童的灵性成长。
美国医生Dr. Jon Kabat-Zinn指出人类活在恐惧与忧虑的年代 ,他于七十年代末开始在麻省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stress clinic),被转介往这诊所的病人经已被其他专科医生诊断证实没有患上重病,病人只是由于负面情绪而导致病征出现而已,例如过多的恐惧、焦虑和压力会导致头痛、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和出汗等病征,严重的个案则会出现抑郁症、自残或自杀等行为。
(二) 社会的精神文明危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经已达致二亿多人 ,女性病患者比男性病患者的数字更多达两至三倍 。专家预言,于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二号杀手,地位仅次于癌症。以香港为例,过去十年的抑郁症和自杀现象有不断上升趋势 ,当中涉及不同年龄组别,包括教师和学生,原因包括财政债务问题、家庭暴力、疾病、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及工作压力等 。个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不但会造成个人生命的损耗,亦会构成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除了个人精神健康问题,文化差异和冲突亦构成了不少社会问题,近年香港曾发生多宗家庭伦常惨案 ,多宗涉及新移民适应问题;西方社会亦曾发生多宗校园枪击(school shooting)事件及恐怖袭击等,导致多人丧生,为社会营造不安和仇恨。因此普遍的个人精神健康问题不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体人类社会的问题。总括而言,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人类社会出现的精神文明危机,必须得到社会各阶层及各界人士的正视和解决。
二、心灵教育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 全球化与教育的整全性(wholeness)
全球化趋势中的文化不平衡,经已导致人类社会病态百出。教育家Miller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开始活在异化(alienation)与断层(fragmentation)的年代 ,在崇尚资本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环境下,人类生活的整全性受到割裂,充斥着疏离感,在个人层面,身心灵被分割,不能整合; 在社会层面,人类弱肉强食; 在文化层面,人类失去了共同的价值观; 在生态层面,人类剥削及污染天然资源。因为源自于我们内心的灵性,经已在这个世俗中无可避免地被忽视和遗漏。Abbey指出社会的断层与异化经已渗入教育制度中,令教育强调个体竞争、统一考评以及课程技术化 ,学校制度的整全性(wholeness)被分割,教育过程过分重视认知理性(cognitive rationality)如逻辑分析,其他原素如感受、情绪、直觉及人际关系则被忽视。
(二) 学生的精神健康和学习状况
作为社会的其中一分子,在学儿童和青少年难免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甚至首当其冲,去年一个跨国调查访问了八个亚洲地区的十五至二十二岁青少年,大部份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处理日常各项活动时均显得难以专注,包括处理家课、做运动、参与余暇活动及聚会等 。在几个受访地区当中,香港受访青少年的专注力(attention)最低,近八成香港受访青少年认为自己在日常各项活动中均难以专注,他们还表示对学习感到乏味和厌倦。除了学习问题外,事实上,透过前线工作者的分享、传媒报导和亲身观察,学生面对很多其他生活上及道德上的问题,在面对压力时未能正确处理,引致不同程度的偏差行为 ,包括自残身体和吸烟问题,例如近来在本地社会热烈讨论的毒品入侵校园问题、少女援交问题、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困难,若然不正视学生的困难,不但令学习效能大减,长远来说,社会面对很大的负担。
随着近年教育改革,教师工作性质转变以及工作量激增,教师压力大为提升。不少教师无法平衡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在2004年一个有关教师压力与情绪病的研究中,在二千名被访教师中,16%患有抑郁症,3%患有严重抑郁 ,部分教师表示有自杀念头或行为。
(三) 以心灵教育解决当代教育困境
要对症下药,必先要寻根究底。Miller认为透过实施重视心灵或灵性(spirituality)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能够解决现时的教育困境,即是在个人、小区及宇宙层面作出平衡与整全的发展。他认为全人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原素: 平衡(balance)、包容(inclusion)及联系(connection)。第一,平衡是指个人与集体之间、理性与直觉之间、量化与质化评核之间的平衡; 第二,不同的教育取向(educational orientation)可以整全地包容; 第三,联系涉及建立身心关系、个人与小区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 。Miller、Abbey及de Souza 均强调学校应该培育学生的觉知(awareness),以有助于发展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自我增值(self-knowledge)、自我了解(self-understanding)和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de Souza建议学校可以安排每天的时间表加入一个时段,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灵性活动如独处(solitude)、省思(contemplation)及静默(silence)。
(四) 灵性的定义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多元信仰和自由的社会里,人类对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非完全一致,尽管如此,人类的共通需要就是灵性(spirituality),每一宗教传统都有丰富的灵性传统。灵性的英文spirit 来源自希伯来文ruach,意谓风(wind)、呼吸(breath)或 神圣力量(divine power) ,希腊文pneuma具较阔的定义,如神圣力量来临时如火和审判,来临时的声音如风 。在西方基督教的传统里,灵性代表了生命或活着,旧约圣经的创世统第二章第七节说神造人时,往亚当的鼻子里吹了一口气,令他成有灵的活人。在东方的传统里,呼吸代表着生命及灵性,印度的瑜伽修习非常重视呼吸节奏,中国道家以修练吐吶法作为养生之道,佛家以出入息禅观(anapanasati)作为修心之法。从巴哈伊教的角度,灵性是面向全人类的,是关于上帝天国的,以获得神圣美德为根本,它的宗旨是令人类认同上帝唯一, 宗教同源,人类一体,世界大同。而灵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净化人的灵魂, 使人达到精神和道德完美的境界。因为巴哈欧拉提及「人既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而教育者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教育人的灵性, 使得他的天使性的一面能战胜其动物性的一面。」 因此,巴哈伊教认为灵性教育比物性教育和人性教育更为重要。
尽管不同宗教对灵性的定义并非完全一致,但是灵性与健康和生命构上密切的关系。在健康的范畴,Banks, Poehler和Russell 认为灵性是:a. 与生俱来的,能统合个人的力量;b. 一种生命的意义,协助个人获得成就感;c. 人与人之间共通的结合力量;d. 个人的感受和信念,以及对超自然和无形力量的认知和看法 。简而言之,灵性关乎人的感知和生命意义,关乎生命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爱、宽恕、信任、和平和希望,并非宗教信仰者所独有,每个人都需要灵性。既然灵性是人活着的一部分,缺乏灵性的人会变得残暴、空虚、无望或冷漠,亦容易生病。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于1948年经已将健康定义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完全幸福(well-being)的状态。」,提倡健康不单是生理的,还包括多重向度,涵盖人类的身、心、社、灵及情绪等五大范畴 。现时学界所讨论的全人健康,除了疾病预防外,更着重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重视整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和灵性健康,因此灵性健康成为全人健康的一个重要范畴。因此,教育家Tacey认为灵性教育应该放在教育系统和教育政策的首位 。
三、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
对静修(meditation)一词,虽然没有一个广泛被认同的定义,Fontana指出东方和西方的丰富宗教传统对于意念性(ideational)和非意念性(non-ideational)静修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专注(concentration)、平静(tranquility)和洞察(insight) 。意念性静修包括集中于一个意念或多个意念以刺激智性活动。例如,在西方基督教的传统里,会透过经验灵性的爱默想基督。在印度教和佛教的传统里,会省思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心灵素质。非意念性静修是指对于一个自然精神状态的纯綷觉察(pure awareness)。在修习一段时间之后,念头出现的次数会较低,心意会变得更加平静和静止。当修习者专注和集中于一个影像或者身体对象时,意念性和非意念性的静修可以培育专注的力量。当心意透过觉察释放对念头和情绪的执着时,平静和洞察就会出现成为意识本身 。因此,透过灵性修习,可以培养身心之间、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感,除了赞叹与想象,幸福感也可以被重新恢复。
近年的科学研究实验指出,灵修活动如静修不但可以改变和训练人类脑部的功能,甚致可以重整其结构 。神经科学家Richard Davidson 在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发现静修明显能增加伽玛电波(gamma wave)的频率,并令位于与快乐和感冒抗体相关的左前额叶皮质区的脑和谐(brain synchrony)活跃 。在过去四十年曾经静修10,000至50,000小时的经验静修者被邀请参与研究,参与者在实验室被接上脑电波扫描仪(EEG)以扫描其脑部功能影像和活动 。静修者的静修时间愈长,伽玛电波的水平就会愈高。美国麻萨诸塞州公立医院的Sara Lazar也曾发表研究结果,指出静修会减慢脑部内象征老化的灰白质(gray matter)自然变薄的过程 。证据显示静修不但与快乐有关,而且能减慢衰老的过程。
麻省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医生Jon Kabat-Zinn首先于1979年创办了一个以修习静修为主的心理治疗课程 ,名为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一般简称为MBSR课程,当时他邀请了末期癌症病人和长期病患者参加课程,这些病人由于长期承受病魔的困扰而一直承受严重抑郁和焦虑等烦恼痛苦,在八个星期的计划里,参加者学习对当下身心状况保持不加判断的觉知,令负面思维和情绪减弱。多次课程研究的结果显示MBSR的参加者的负面思想及情绪明显减少,抑郁症复发率下降 。因此,过去二十年,静修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成为处理情绪忧伤、抑郁以及处理念头和压力惯性行为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觉知修习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在改善心理、生理和身心失调问题如身体痛楚、抑郁、焦虑、上瘾、滥用药物和人格失调等成效显著。因此,精神病学家Hallowell也建议,每天以大约半小时放松或灵修可以有效与自己重建联系。
四、发展全人的心灵教育
因此,于学校发展全人的心灵教育,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重建身心关系、个人与小区、人与地球等和谐关系,提升灵性健康,并滋养校园的灵性,能对治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问题。学校的组织内部由各个不同的关键要素互动整合而成,包括学与教、个体、结构、文化、环境和权力关系等 。以下首先讨论心灵教育的方向,然后分别讨论「学与教」、「文化与沟通」,以及「团队与领导」三方面如何实施心灵教育的理念。
(一) 心灵教育的方向
在讨论儿童灵性的发展方面,Hay和Nye提出了他们的理解和定义 ,分别是灵性感知(spiritual sensitivity)的三大类别,分别为觉察感知(awareness sensing)、神秘感知(mystery sensing)和价值感知(value sensing)。
第一种类别觉察感知(awareness sensing)不但指涉心理学家所引用的「专注」,而且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觉察自我的觉察」的反射性过程。在觉察感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能够经历四个自我连系(connections to oneself)的维度,分别是当下(here-and-now moment)、协调一致(tuning)、流畅(flow)和集中(focusing)。赞叹和敬畏(wonder and awe)以及幻想(imagination)两者都源自于神秘感知(mystery sensing)引起的觉察,它引发研究世界的好奇心以及超越生命的经验。至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则可以通过价值感知(value sensing)而达致,它涉及三个维度,即是愉快和绝望(delight and despair)、圆满美德(ultimate goodness)以及意义(meaning)。最后,透过发问类似「我是谁?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感觉及发现生命的意义,能够直接以全人方向发展儿童的灵性。在这个背景下,灵性感知是培育儿童灵性的一个关键条件。
(二) 建立灵性的学与教的环境
学与教(teaching and learning)是学校的核心部份,无论是教学的内容、教学法和学习理论都成为学校的重要决策。学习是一个重要又复杂的认知过程,米勒(Miller)指出现代社会的教育系统大多出现失衡的现象,就是重视理性(reason),忽视直觉(intuition); 重视知识结果如考试分数,却忽视学习过程; 重视老师主导,忽视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量化评估(quantitative assessment),忽视质化评估(qualitative assessment) 。麦柱(Mudge)建议在全人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理性认知(Kataphatic knowing)和直觉认知(Apophatic knowing),理性认知指逻辑、理性分析和评估,感性认知则包括念(mindfulness)、静修(meditation)、作诗、静默等涉及隐藏的和难以说明的真相 。
事实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如阿基米得和牛顿都是以直觉发现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理论,他们并非以理性逻辑获得发现。古希腊的哲学学生都是透过高层次的直接体验(direct experience)发现问题的答案,毕氏(Pythagoras)学派的学生必须花五年时间静修才可以正式上课 。正如前文所论述,修习静修能够培养洞察力,发展创意灵感和解难的智慧,例如在艺术科、数学课或写作课上可以请学生一起静默进行放松练习,让学生的创意思想得以释放; 老师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空间如海底历险、宇宙飞船、植物、身体的奇妙旅程、海洋的浪、沙漠绿洲等; 老师亦可以鼓励学生将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保存一个学习档案 。
静默(silence)是创意学习和心灵成长的关键,可是往往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受到忽视。美国一间学院的拉丁文老师玛利亚(Maria)在课堂上邀请她的学生透过静默发展创意和令思想清晰,她分享道:
假如我有耐性,假如我愿意等待像死寂的沉默,我的学生(迟早)会以说话分享。我学会了静止、聆听、等待、以及欣赏静默,因为我的学生正在思考 。
玛利亚在上课前会邀请学生一起静坐,她请学生以一个放松又舒适的姿势安坐,然后注意观察呼吸,觉知吸气和呼气,让困扰的思绪自然离开。夏天的时候,她请学生在草地上静默安坐,在海岸边安静地漫步,拾起贝壳并细意观察每一个贝壳独特之处。静默观察(silent observation)训练学生认知概念和评论,协助她们与内在生命(inner life)建立联系以学习写作。
于美国华盛顿(Washington)任教数学的李察(Richard)在三十年前经已开始将静默在课堂上应用,在学习创意解难法时(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PS)),他发现了脑激荡(brainstorming)需要一个不批判的心,因此他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了四个原素:专注(centering)、提问 (questioning)、觉知(awareness)和社群(community),他以一个小小的日本小磬邀请学生停止活动和专注于当下,在静止的空间里,学生的创意与灵感都得以释放。
总括来说,在教学及课程加入灵性原素可以平衡过于重视知识和理性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语文、数学、舞蹈和体育课上,包括日记写作、冥想体验、身心放松等都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和灵感 ,以及提升灵性健康。
(三) 建立灵性的学校文化
在个体和科层角色的互动下,组织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即是组织成员共享的理念、价值观、规范、信仰和思维方式,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能与另一组织区分开来 。因此,每一所学校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校内不同的组织亦保存其独特的文化。文化并非存在于规范和条例里,文化呈现于组织内部非文字的感情部份 ,亦呈现于人际沟通里,例如维持互相尊重、友善的文化,抑或是互不信任、相互践踏的文化,文化在无形中主导了组织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学校文化是影响学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力量,不能被忽视。
1. 培养专注
专注是学习必须的条件,经验教师都会明白假如学生未能专注及散乱(distracted),学习必定事倍功半,而且一个散乱心会在课室内传染。课室是一个很忙碌和散乱的地方,上课前进行灵修或静修可以帮助师生集中和专注,例如透过修习瑜伽,行动缓慢下来,可以培养对身体的觉知,心灵得以沈殿,释放思绪和情绪。身心回复平静,专注力得以提升,心灵变得敏锐。
2. 培养放松和愉快的气氛
正如前述,每个人的心灵里都有善与不善的部份,在一个组织或学校里,个体与科层的互动之间,难免会出现负面的情绪,破坏人际和团体和谐关系,重点是个体如何面对、响应和处理这些负面思想、感受和情绪。一般人会采用逃避的方法来处理负面情绪,例如以看电视、听音乐、吃零食、尖叫或打架来分散注意力。这些行为不但压抑感受和情绪,而且会强化及制造更多问题,就像不断往火炉放木柴,火永远不会熄灭。透过灵性的修习可以让负面力量自然消失,令心灵回复平静。
例如,在学生测验前,数学教师Richard会以带领学生一起静坐,放松身心,并释放负面情绪如紧张和恐惧等。他又鼓励学生觉知平日的感受、思想和情绪,并写在个人日记里。他会写上正面的字句,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
总括而言,透过在课室或学校环境进行灵性修习,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互信和相互尊重的文化,培养平静和专注对于教学和学习都有莫大的利益。
(四) 建立和谐的团队
一个组织能否完成它定下的目标在于领导的质素和团队的建立。团队内部的关系是团队建立的关键,如果团队经常充满着对抗、斗争和冲突,团队为组织目标可以达成的贡献必然有限; 如果团队维持和谐的关系,团队目标一致,团队就能发挥很大的功能。对于整间学校来说,无论是学与教的方针抑或是文化的形成,都很依赖校长的领导质素和团队的建立;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就是领导,科任教师就是一个团队,班主任、科任老师和班上同学能共同培养班上的学习文化和团体气氛。培育灵性不但可以巩固团队的良性关系,亦可以提升领导的质素。
1. 建立和谐慈爱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从改善日常言行着手建立 。首先营造真实及诚信的环境,说实话是陶冶心灵的一个重点。活在说谎话的环境中,人与人的诚信很易瓦解,信守承诺有助真实行为的建立。与可信任且实在的人相处,会有获授权的感觉,生命能量亦会被提升。此外,灵性的学校能容许人们畅所欲言。学校的领导必须乐意建立一个愿意倾听声音的环境,让发生发声或从更深层的自我发声。非语言行为等不易察觉之处也不能被轻视,如他人的眼神,以及说话的音调等等。教师可以避免只着重知识及语言的交流而忽视静默中的沟通,相反来说,可以带给学生支持与爱的温暖笑容。
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举办灵性的活动或仪式亦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气氛,使人产生相互关联的感觉,例如举办庆祝活动可以包括:音乐表演、诗歌朗读、艺术欣赏、说故事等等。此外,师生可以从学校内的故事或个案分享学校的文化,建立共同意义及价值,故事主题可以包括学术成就、运动成绩、小区服务、环境变化等。
外在的环境必然可以有助于内心的改造,因此,美化学校的外在环境包括建筑物的颜色、走廊或教室内放置植物、墙壁漆上用柔和温暖颜色、墙壁上挂上学生或名人的艺术作品等,都能令学校成为充满爱和温暖的灵性之处所,有助培育学生的心灵素质。
2. 培育优秀的领袖
著名的教育家Howard Gardner建议未来一代的领袖必须培育五种能力,分别是专业心智(disciplined mind)、整合心智(synthesizing mind)、创意心智(creating mind)、尊重心智(respectful mind)和伦理心智(ethical mind) ,他认为能拥有这五种能力的人在职场上将会成为首选。据嘉纳的解释,专业心智即是能学懂至少一门专业知识或一技之长,并知道如何终身学习以及改善专业技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整合心智(synthesizing mind)能够整合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和意见为一体,并且能向人表达和沟通。创意心智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并开拓新思维以响应问题。尊重心智能觉察和欣赏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且能与不同的群体合作。最后,伦理心智明白如何无私地服务社会上的人,并且明白作为地球、国家和地区公民的角色。首三项心智涉及认知范围,最后两项心智涉及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灵性的修习能培育慈爱的言行,可以成为尊重心智和伦理心智的基础训练。
因此,在建立团队方面,灵性的修习不但可以巩固学校的良性关系,建立一个和谐慈爱的教师和学生团队,发挥团队的效能; 在领导方面,灵性修习可以培育领袖的质素,提升对服务社会的热诚,令一个和谐的社会得以建立。
五、总结
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危机,不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均指出灵性对于提升身心灵全人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改善心灵素质。宗教重视人类心灵的教育和发展,并提供了丰富的灵性传统及修习方法,以发展学校的心灵教育。以上我们分别讨论了在「学与教」、「文化与沟通」,以及「团队与领导」三方面如何实施心灵教育的理念。
关心如何在校园回复灵性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考虑以下有关全人方向的实践策略:
在课室引入灵性修习,包括祈祷、伸展运动、步行或静坐等,以建立学习的专注与集中,这是由于静修期间大脑α波会增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灵感;
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每天可以进行灵性修习,增加大脑左前额页皮层的血液流动,促进幸福、快乐和减少压力,并释放如恐惧、压力、羞愧、愤怒、悲伤等损害身体的负面情绪,促进有效的教与学;
重建心、身与灵之间的联系,通过觉知呼吸,可以平静心意并达致安祥和平的状态,对免疫系统和大脑功能有正面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健康;
创造安全、信任和温暖的空间,透过于不同的学习活动如写作、数学、艺术和舞蹈等加入灵性修习如静默,从而获得洞见、直觉认知、创意与想象;
通过修习觉知静修、觉知言语和行为,以及慈心观,在学校建设一个和平和慈悲的群体;营造学校友善慈爱的文化与氛围,建立良好沟通和教育团队;
以加强自我连系、自我觉察、自我管理与自尊的方向进行领袖训练,令人际关系和小区有更紧密的联系。令学生的心灵素质得以提升,重建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结合科学与宗教的智慧,灵性教育应该放在教育系统和教育政策的首位,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灵性健康,发展个人、小区和世界的整全性,亦有助促进全人教育和幸福,建构一个和谐的学校、小区和世界,以化解当前社会上的文明危机。
--------------------------------------------------------------------------------
注释
1. Waters, M. (2001). Glob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pp.1-25.
2. Wallis, C. & Steptoe S. (2006, January). Help! I’ve lost my focus. Time, 4, pp. 32-37. 另参看Hallowell, E. M. (2006). CrazyBusy: overstretched, overbooked, and about to snap: strategies for coping in a world gone AD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3.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Delacorte.
4. 参世界卫生组织网页 http://www.who.int/topics/depression/en/
5. 美国近年的统计表示有80%的人曾找过心理医生,抑郁症发病率为12.5%。据数据显示,中国的精神病发率达八百万人,病发率为1.347%,每年因精神问题自杀者约二十万人。参看陈兵:〈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载释惠敏编:《佛教与二十一世纪》(台北: 法鼓文化,2005),页264。
6. 近年整体自杀率有上升趋势,1999 至 2003年上升了35%,2002至2003上升了16.5% ,自杀亦成为了15至24岁年龄组别的主要死亡原因。参看Yip, S. F., Liu, K. Y., lam, T. H., Stewart, S. M. Chen, E., & Fan, S. (2004). Suicidalit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 SAR.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ur, 34(3), 284-297.
7. 谢永龄:《青少年自杀:认识、预防及危机处理》(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另参Yip, P., Chi, I. & Chiu, H. (2000). An executive summar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n the causes of elderly suicide in Hong Kong, retrieved April 19, 2008, from http://www.elderlycommission.gov.hk/en/download/library/W_020513/annex_e.pdf
8. 于2007年7月在香港,一名有精神病纪录的男子将其六岁女儿抛出十九楼窗外导致当场丧生后,再从高处堕下死亡, 参看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07年7月10日。类似家庭伦常惨剧个案近年时有发生。
9. Miller, J. P. (2007).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Toronto: OISE Press.
10. Abbey, S. (2004). Take Your Soul to School: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Holistic Classrooms, Educational Insights, 9(1). Retrieved March 5, 2008, from
http://www.ccfi.educ.ubc.ca/publication/insights/v09n01/pdfs/abbey.pdf
11. 一个跨国研究于2007年5月于泰国、菲律宾、中国、马来西亚、台湾、越南、印度尼西亚及香港向3,048名十五至二十二岁的青少年进行街头访问,比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个范畴的专注力质素。另参Al-Sudairy, S. Z. (2007, August 17). Lack of focus in youths brought to attention. The Standard. Retrieved from March 25, 2008
http://www.thestandard.com.hk/news_print.asp?art_id=51448&sid=14974736
12. 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青年服务 (2008),《穗、港、澳青少年压力释放及形式比较研究》。
13. 教育局「教师工作」委员会 (2006),《总结报告》。
14. 教育人员专业协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健康情绪中心 (2006),《教师压力与情绪病调查》。
15. Miller, J. P. (2007).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Toronto: OISE Press, pp.3-15.
16. de Souza, M. (2006). Rediscovering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in education: Promoting a sense of self and place,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earning. In de Souza, M., Durka, G., Engebretson, K., Jackson, R. & McGrady A.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in Education. Netherlands: Springer. Vol. 1, pp.1127-1139.
17. 参Exod. 10:13及Gen.6:17,参Oxford Reference Online Premium. (200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参Matt. 3:11 f. 及Acts2: 3,参Oxford Reference Online Premium. (200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巴哈欧拉:《已答之问》
20. R.L. Banks, D.L. Poehler, and R.D. Russell, “Spirit and human-spiritual interaction as a factor in health and in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15, no.5 (1984): 16-18.
21. WHO, http://www.who.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6gchp/hpr_050829_%20BCHP.pdf
搜寻于27/08/2009
22. D. Tacey (2006), “Spirituality as a bridge to religion and faith”. In M. de Souza,, G. Durka, K. Engebretson, R. Jackson & A. McGrady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ligious, Mor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in Education. (Netherlands: Springs). Vol. 1, 201-213.
23. Fontana, D. (2007). Meditation. In Velmans, M. & Schneider, S.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sciousness (pp.154-162). Oxford: Blackwell Publication.
24. 参Fontana, D. (2003).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Oxford: BPS Blackwell.及Wallace, B. A. (2007). Contemplative Scie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5. 参Aftanas, L. I. & Golosheikin, S. A. (2003). Changes in Cortical Activity i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The Study of Meditation by High-Resolution EEG, Human Physiology, 29(2): 143-151.及Jha, A. P., Krompinger, J. & Baime, M. J. (2007). Mindfulness training modifies subsystems of attention.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7(2), 1-11.及 Wallace, B. A. (2007). Contemplative Scie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6. Davidson, R. J., Kabat-Zinn, J., et al. (2003).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564-570.
27. Kaufman, M. (2004, January 4). Study finds benefits of meditation. 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28. Cullen, L. T. (2006, January). How to get smarter, one breath at a time. Time, 4, p.43.
29.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Delacorte.
30. 参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New York: Delacorte. 及 Germer, C. K. (2006). Mindfulness: What is it? What does it matter? In Germer, C. K., Siegel, R. & Fulton, P. (Ed.), Mindfulness and Psychotherapy (pp. 3-27).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31.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McGraw-Hill, p.1-38.
32. Hay, D. & Nye, R. (2006). The Spirit of the Child.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33. Miller, J. P. (2007). The Holistic Curriculum. Toronto: OISE Press.
34. Mudge, P. (2009). Towards a reclaimed framework of ‘knowing’ in spirituality and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holistic learning and wellbeing—kataphatic and apophatic ways of knowing. In de Souza, M. (E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in education to promote holistic learning and wellbeing. Netherlands: Springer.
35. Fontana, D. (1999). Learn to meditate: A practical guide to self-discovery and fulfillment.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Books.
36. Abbey, S. (2004). Take Your Soul to School: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Holistic Classrooms, Educational Insights, 9(1). Retrieved March 5, 2008, from
http://www.ccfi.educ.ubc.ca/publication/insights/v09n01/pdfs/abbey.pdf
37. Gray, Dulce M. (2007). Using Silence to Promote Spiritual Growth. In Shelton-Colangelo, S., Mancuso, C., & Duvall, M. (Eds.) Teaching with Joy: Educational Practic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45-50).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38. Miller, J. P., Karsten, S., Denton, D., Orr, D. & Kates, I. C. (2005). Holistic Learning and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39.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McGraw-Hill, p.1-38.
40. Barnard, C. I. (1938). Functions of an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41. 张淑美:《生命与教育的双修并练-灵性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浏览日期:2008年11月29日, http://www.yct.com. tw/life/97lift/ 97 brainstorm21.pdf 。
42. Gardner, H. (2006). 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