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个人与社会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个人与社会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许多个人的结合体,而这个结合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必须要遵守共同的规范与共同的道德行为。
  人类是群居的,所以谁也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活。不宁惟是,从学术上说,人类不但不能离开社会,而且在人类的天性上,本来就有组织社会的需求。中国的名儒荀子说:“人生而有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这都是说人类的天性,有着组织社会的需求。
  人类要求组织社会,有两个目的:第一,为了要使生活获得改善;第二,为了要使生存得以持续。这两个目的,都不是分居独处所能达到,必须要聚群而居,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够达到。同时,为了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这个由许多个人组织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其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绝对不能够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要知道,人生是以服务为目的,而不是以夺取为目的;如果这个社会上每个人只要享受权利不肯履行义务,大家只顾夺取而不要服务,那么这个社会的秩序就会紊乱了;这个社会不但不能进步,反而要衰退了。所以,人类群居,一定要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要尽到义务,然后才有权利;人生应该要以服务为目的,不应该只想占人家的便宜呀!
  目前的社会,为个人私利的人多,为社会公益的人少;换句话说,以夺取为目的的人多,以服务为目的的人少。其实,这是不懂得个人与社会互不相离的密切关系所致。
  为什么个人与社会会有互不相离的密切关系呢?这就要说到“缘起论”了,“缘起论”的原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放彼灭。”此,是指事物的原因;彼,是指事物的结果。“此有故彼有“和“此无故彼无”,是就空间方面的彼此相依存在及消灭的因果关系上说的;“此生故彼生”和“此灭故彼灭”,是就时间方面的前后相引而生起及消灭的因果关系上说的。清楚一点说,这“缘起论”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于空间的彼此相依和时间的前后相引的密切关系而存在的。现实社会的每一个人,既是由于空间与时间的彼此因果关系而生起和存在的,那么所谓个人,实是全体社会的产物而不得脱离的一份子;而所谓社会,实是许多个人的集团,也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彼此的互相影响也很大!个人的健全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社会也能促进个人的健全;反过来说,个人的懦弱会使社会退化,而退化的社会也会使个人懦弱。所以个人与社会的一动一静,都有彼此相互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意义,乃在求个人的健全,以谋全体社会的幸福与进步。但是,这并不是轻个人而重社会,实在是因为所谓全体的社会已经包括了个人,社会能够得到幸福与进步,个人的幸福与进步也在里面了。如果只是专为个人谋幸福,而不惜妨害到社会的幸福,结果,社会的幸福被害,个人的幸福也得不到了。所以,如果大家明白了“缘起论”,便会知道:利益他人,则成自他两利;损害他人,则成自他两害。搞通了这个思想,便能确切了解到为社会服务,是人生应有的道德行为,实则于己于人都有益处;而自私自利,实则于己于人都没有益处。
  中国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很有礼貌的好孩子,叫孙叔敖。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因为他曾经听人家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他想:我今天看见了两头蛇,不久一定会死去了。当他想到这里,心里立刻联想起一件比自己死去更加重要的事情来,那就是这条蛇还在这里,每天从这条大路经过的人很多,一定还有很多人会看到,那么就有很多人会因此而死亡了。孙叔敖为了要救很多人,避免很多人因此死亡,他便把那条两头蛇打死,然后在路边地上掘一个洞,把蛇理了。他做了这件事以后,回家告诉他的母亲道:“妈!我今天不幸看见一条两头蛇,不久一定会死了。”他的母亲问:“为什么?”孙叔敖答道:“人家都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母亲又问:“那么,那条两头蛇现时在哪里?”孙叔敖说:“孩儿怕过路的人看到,也和孩儿一样的会一个个死去,所以就把那条两头蛇打死,而且把它埋了。”母亲听了这句话,笑着安慰他道:“好孩子!好心的人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你存心救人,一定不会死。”果然不错,孙叔敖后来不但得到长寿,而且做了楚国的宰相。
  根据“缘起论”的哲理说,个人与社会实在是息息相关的,孙叔敖存心救人得到好的结果,这也可以说是利益他人,则成自他两利。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