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论佛教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玉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佛教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杨玉辉

  此文发表于重庆丰都佛教文化论坛,2007年9月26日,丰都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如何更好地发挥佛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则是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佛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作者认为,佛教在社会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确立,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个人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健康,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佛教的这种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于佛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几个积极作用的探讨,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作用则另文讨论。其不当之处,请予批评。

  一、佛教对确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作用

  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思想价值观的指引,而正确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则是一个完整健康的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更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思想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则离不开宗教,可以说,宗教信仰正是各个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来源,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基本来源。对我们中国社会来说,由于佛教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在确立当今国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中的巨大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概括起来,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佛教可以为当今社会提供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任何社会都是以人为主体构成的,而人则是一种精神意识主导下的生命存在,人的一切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对一个社会来说,它的产生和存在必然是建立在某种所有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思想意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也必然是以某种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为基础的。那么,对一个社会来说,这种共同而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准则从何而来呢?自然,它的来源不止一种,譬如哲学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教育思想、科学思想等都是它的来源,但人们不应忽视的是,对中国社会来说,佛教思想则是其最根本的来源之一。这是因为佛教有其独特的思想,这种思想构成了它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看法,传统上它是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今天仍然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佛教认为,对人来说,世界在空间上是由天国、世间和地狱三个部分构成的;同时在时间上,也存在着前世、现世和来世。一个人不仅生活于现实世间,而且还会因其在世间所造之善业或恶业而由世间上升西方极乐世界或下坠地狱。同时一个人不仅生活于现世,在他的现世之前还有前世,在他的现世之后还有来世;现世生活的品质是由前世的业决定的,现世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人生的完结,而是转向来世生活的一个环节。正是佛教的这种世界观导致了信仰者超越现实世界的人生观的产生,并进一步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的思想价值观。如果说在今天的中国,科学世界观对于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寻求各种现实问题的技术解决之道是不可缺少的话;那么,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上则离不开佛教世界观的作用。事实上,真正的人生观必须是能够超越此世今生,而真正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则又必须是超越现实世界的,否则,其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就是有限的,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由佛教世界观所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正符合这一要求,所以它也是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所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

  第二,佛教可以为社会提供终极的思想价值观。佛教因为具有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思想观念。然而对中国社会来说,佛教思想的最重要作用并不是它能提供对社会和人生现实的客观认识,而是它能为社会提供一种终极的思想价值观。所谓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就是有关人们的终极关怀、终极追求和终极理想的思想观点。它体现的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最高理想、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指向。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都有他自身特定的具体生活目标,而且一个社会成员的目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目标往往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要克服这种矛盾和冲突除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忍让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把人们团结起来,使人们能自觉地求大同存小异,并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这样,不仅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会减小,而且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更为健康和有序。但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要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确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目标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在现实之外去寻找这个目标,而佛教正好能提供这种目标。佛教所提供的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追求就是这样的目标。事实上,虽然人们也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确立整个社会的追求目标, 但这样确立的目标往往比较现实而难以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因而其所确立的价值观也很难成为全社会都接受的价值观,而惟有佛教和其他宗教提供的价值观,因为它是超越现实的,是体现人们的终极追求的,也正因为它是超越现实的绝对理想性的东西,所以它才是能够被整个社会真正接受的思想价值观,其所确立的价值追求也才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目标追求,同时它也才成为能够统一各种社会成员思想的共同意志,社会也才能够真正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同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而努力。

  第三,佛教可以为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指明根本的目标和方向。如果说佛教所提供的终极的思想价值观可以为中国社会确立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奋斗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各个社会成员团结起来的话,那么对个人来说,佛教的这种作用则是起到了为他指明生活的最终的目标和方向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对于一个人的健康的社会生活来说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人的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而且精神生活还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所指向的目标是无限的。在每一个人的愿望中,他总是希望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更快乐,而且这种美好、幸福和快乐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人心目中的美好、幸福和快乐总是倾向无限绝对的美好、幸福、快乐。从现实来看,每个人生活中所达到的美好、幸福和快乐总是相对的,总是不满足的,因而他也总是在朝着更高的生活目标前进。对一个人来说,也正是因为在他的前面始终有一个更高的目标激励着他,吸引着他,从而使他的生活更有意义,更丰富,更实在。如果不是这样,一个人的生活就必然会失去动力和方向,生活本身也会失去滋味。人与动物之不同就在于他必须在某种信仰、追求、寄托和希望中生活,没有信仰,生活就会失去根基;没有追求,生活就会失去方向;没有寄托,生活就会失去依靠;没有希望,生活就会失去动力。在这里,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和方向完全不必要由佛教和其他宗教来指明,用哲学、科学、政治学、艺术、道德乃至经济学等其他社会思想亦可以找出人生的根本目标和方向,甚至认为这样找出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更实际更科学因而也更好。殊不知这样找出来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很难摆脱现实的功利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要么是其目标太容易而不得不不断地去调整和确定人生目标,要么就是目标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陷入失望之中,从而使它难以成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和方向。如果真的把它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和方向,生活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荡和迷茫。惟有佛教和其他宗教提供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才可以避免上述缺陷,成为指导整个人的一生的带有根本性的目标和方向。

  二、佛教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维持作用

  在今天的中国,佛教不仅可以为社会确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佛教的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佛教可以为当今中国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建立提供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佛教作为人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走向无限性的形式,它除了阐明从有限走向无限的重要性之外,还提供了一套从有限走向无限的具体方法,这其中就包括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佛教戒律。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些戒律是人修佛走向西方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和必须途径;但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它却为正常社会生活必需的秩序和稳定提供了一套重要的行为规范,为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秩序中进行提供了条件。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佛教清规戒律的基本倾向是善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所以很显然,如果今天中国社会有更多的佛教徒,而且他们都按照这些清规戒律的要求去做,这不仅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秩序,而且还会通过他们影响到整个社会,使整个社会也更有秩序、更稳定。

  第二,佛教可以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奠定终极的思想基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持诚然离不开政治、经济、道德等现实的力量,但如果只是从这些现实的方面来着手,其达到的效果则只能是有限的、暂时的,要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现实的力量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尤其是它只能通过一些人来制约另一些人的方式来起作用,这就难以避免某些人根据自身的利益来确立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标准并不顾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而强制实行。由此也就必然会为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长久维持埋下祸根。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人对人的制约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有权者的制约更是不容易做到,而对于具有绝对权力的人则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制约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还必须借助现实之外的力量,这就是宗教是力量,更确切地说就是超现实的神的力量。宗教通过其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确立起了神的崇高地位,使神成为人的真正的主宰者和统治者。这样,对人来说,由于他对神的崇拜和敬畏,他在社会生活中就必然会按照神的要求,遵循宗教戒律去做。自然,这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持是有利的。在这里,宗教实际上是为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提供了一种终极的思想基础,即把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最终归结为一种神的意志。试想当一个人随时都会意识到天上有神时刻都监视着他的一言一行的时候,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所做事情是否符合神的意志和要求。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向善止恶的约束力量,因而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也必然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第三,佛教是当今中国社会防止和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思想机制。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都有他自身特定的具体生活目标,而且一个社会成员的目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目标往往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要防止和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除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预防和调节机制,能将各种矛盾和冲突化解。这种预防和调节机制并不只是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以解决矛盾和冲突,这在现实中也是很难完全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将人们的追求引向现实之外,引导人们超越现实需求,去追求更具理想性的人生目标或更超脱的人生境界,从而使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得以化解。同时,这种机制中还必须有一种现实之外的强大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预防某些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或扩大。事实上,不管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还是在世界其他的社会中,宗教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就是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化解提供了这样一种思想机制。如果一个社会在价值追求上仅仅是现实的经济、政治等功利追求,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就很难化解,社会当然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和稳定。而佛教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机制作用更是其他宗教所不可取代的。

  三、佛教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保健作用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佛教还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实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的品质,使人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踏实稳定,更有归宿感,也更健康。具体来说,这种积极的作用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佛教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每一种宗教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模式,一个人置身于其中都会得到一种特殊的感受和体验,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经验。对人来说,精神生活既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又是生活中最需要多样化和丰富化的部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同,它最忌讳单一和枯燥,所以人不仅随时需要精神生活来滋养,而且还会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精神生活内容来充实生活,丰富生活。事实上,正是各种宗教的产生和存在使得今天世界上的各个社会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内容。对当今中国社会来说,佛教是人们精神生活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佛教的各种思想文化资源,各种节日庆典,各种法事活动,不仅能使佛教徒获得信仰生活的满足,而且也丰富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内容。

  第二, 佛教可以为人的精神生活找到最终的寄托和归宿。

  对人来说,精神生活都是指向无限的,要使精神生活过得充实,就必须有一个指向无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价值来加以指引。在今天的中国,佛教所提供的思想价值就正好可以起到生活的终极价值引导作用。对于一个有佛教信仰的人来说,他可以超越人的现世今生来生活,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价值是超越现世而指向来世的,是无限的,他不会有生活的目标和价值在现世失去的危险,他始终有一种对佛的信仰和对来世西方极乐世界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使他获得了一种人生的根本寄托和归宿感,不致产生对生活的迷茫和失望。总之,佛教能使一个人的人生更有理想、更有追求、更有希望,从而赋予生活以崇高的价值,使精神生活有归宿感。

  第三,佛教生活还有助于人的精神健康。

  对人来说,精神健康是人正常生活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人的精神健康的两个基本要求就是精神意识的自由和宁静。人在本质上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精神意识的超越时空性决定了它有一种摆脱形体束缚的倾向。所以就人的精神意识来说,对事物总是希望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想象;对生活则希望能进行自由地感受,自由地体验,总之一句话,希望能有超越形体及各种客观事物限制的自由空间。也只有在这种精神自由的条件下,人的精神才能舒畅,情绪才能畅达,生活也才能过得轻松、愉快。相反,如果由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因素使其思想不能自由表达,情绪不能自由发泄,精神健康必然受到影响,身心疾病的发生也在所难免。在另一方面,由于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人的生存依赖于人体形神关系的维系,形神分离人就死亡。所以人要生存,神就不能脱离形,必须与形相守。因此,要维持人的健康存在,精神意识又必须保持一种安宁静谧的状态,使神与形相守,不致驰散于外,以维持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关系,保持人的身心健康。否则,心劳于外,情系于物,神躁于中,形神不守,其结果必然是伤精耗气,身心受损,严重者甚至导致形神分离,引起死亡。可见,精神的自由和安宁对人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要使人的精神达到自由和安宁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能使精神达到自由和安宁的环境。但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种环境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佛教恰好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因为佛教的人生追求是超越现实的,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在那个超现实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感受,完全可以不受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束缚,使思想达到充分的自由;同时,在那里,由于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人们之间权力和利益的你争我夺,没有亲亲我我的情感纠葛,也没有生离死别的喜怒悲欢,所以人的心情会更平静,精神会更安宁。正由于佛教生活能给人的精神带来自由和安宁,所以它对于人的精神健康甚至整个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佛教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促进作用

  对当今中国社会来说,慈善公益事业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和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当今中国社会还不富裕,还存在大量的贫困者和需要救助的人。对于社会中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来说,必然需要物质和经济上的扶持和帮助。同时,人们在生活中也可能遭遇到各种不测和意外,或者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也必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救济、关爱和帮助。事实已经很清楚,如果没有建立起一种对社会低层的救济和帮助机制,没有对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的人的关爱和帮助,没有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奉献,那中国社会必然成为一种冷漠的非人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也必然失败。再者,当今社会中有许多事务,它一方面可以惠及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从事这些事务又没有明显的现实回报,像这样的公益事业就需要人们的公心和奉献才能成就。而如果没有人愿意为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和奉献,那这个社会必然是没有爱心的社会,也是一个没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社会,当然也不可能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虽然社会的各个组织和成员都可能对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但真正能按照将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本性将其做好的则只有宗教组织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首先,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能在慈善公益活动中以无私的纯粹的爱心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在实质上,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团体的慈善公益行为,反映的是一种超越自身功利需要的爱心。很显然,只有具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才可能具备这种爱心,而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虽然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爱心,但这种爱心始终是不那么纯粹的。很明显,虽然社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个人和组织来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但其他个人和组织的现实功利特性决定了这种慈善公益事业都多多少少会参入一些自身的利益在其中,很难真正体现慈善和公益事业的纯粹的爱的奉献精神。惟有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因为它的超功利特性,因为它基于信仰的无私奉献精神,能够使它真正体现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精神并使之持续下去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能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去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是一项日常的长期的工作,虽然它也需要社会团体和成员随时随地的参与,但更需要的是普遍的长期的坚持和努力,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一般社会组织和成员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而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因为有超越此世今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撑,有对神圣世界的终身追求,有神的指引和鞭策,从而使其能坚持不懈地将这一事业进行下去。这也正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各地慈善公益事业做得最好多半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组织的根本原因。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佛教可以说是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社会佛教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也可以从当今佛教界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突出表现体现出来,更可以从台湾慈济功德会等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巨大贡献体现出来。很显然,现在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佛教在慈善公益事业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佛教在当今生活慈善公益事业中的重要和主导作用的问题。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