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节回归历史本意——干干净净表达对教师的感谢
1985年,我国设立了“教师节”,其本意是让全社会尊重教师、重视教育。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教师节一到,给老师“送礼”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节”仿佛变成了“送礼节”。这不禁让人纳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社会现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每到教师节前后,社会上都洋溢着尊师重教的浓厚气氛,学生们都会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敬意,比如登门拜访、联欢会、亲手制作贺卡等等。
曾发出设立教师节倡议的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介绍,最初的几个教师节,全国上下都隆重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成为各级各类部门为教育、教师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当年的教师节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奖励,但精神层面的满足,已经让教师非常欣慰。”
而如今,社会出现了一种“教师节”经济现象,商家们看准了教师节商机,许多商品打着“教师节”旗号促销,教师节俨然染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
更甚的是,许多学生和家长通过物质或金钱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而且这种风气正呈愈演愈烈之势。
有媒体对此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数据显示:70%家长送礼是“想让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65%家长认为“别人都送,为了孩子着想,自己也得送”;选择“对老师表达谢意”和“对老师工作给予认可”的家长却不到三成。
从少数人送礼演变成从众效应甚至攀比,给教师送的礼也越来越重,这种不正之风对于教师形象也已经产生破坏作用。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家长送钱送卡、送贵重礼物,教师收受这些礼物,不但不符合教育的原则,与师德要求相悖,而且破坏了学校教育生态。
从维护人民教师形象以及弘扬尊师重教的角度考虑,送礼风必须得到遏制。日前,全国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财物。社会各界也呼吁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必要时应发布“教师禁止收礼、学生禁止送礼”的条例,从制度上真正清除送礼、收礼存在的根源。
诚然,这是学生和社会向教师发出的声音,那在教师节又如何向教师表达心意呢?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认为,“如果我们真的是尊师重教,就干干净净表达对教师最纯洁的感谢。”向教师表达心意,最好的礼物是如同贺卡、问候一类的祝福,而非物质上的表示。“对于教师而言,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肯定。”
如果说真要从物质上对教师表示肯定的话,那应当是各级政府部门找回设立教师节的历史本意,真正为教育多办实事,为教师多谋福利。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