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我今天要谈的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从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来开始这个讲座。
这个问题就是:我国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过去有一种提法,说大学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研究高科技,为市场经济服务,由此来考量大学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这种提法显然是片面的。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使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什么是人生境界
“境界”就是经常讲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境界”这个概念有好几种不同的含义。最早的“境界”是国土的意思。到了中国文化的环境当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学问、事业的阶段、品位;二是指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意向;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境界,今天讲的“境界”就是这个含义。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冯先生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对人生境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人和动物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可以有所了解,同时,人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知觉到,自己在做某一件事,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
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人的觉解就有意义了。宋代哲学家朱熹,引用一句诗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诗中的孔子,可以作为人的代表,意思就是说:没有人的宇宙,只是一个浑沌,一个无明的宇宙,对每一个人来说,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他的意义也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意义也就构成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觉,这件事对于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冯友兰举例子说:两个人同时去游一座名山,一个是地质学家,他在山里面看到的是某种地质构造;另外一个是历史学家,他在这个山里头看到的是某些历史的遗迹。因此,同样是一座山,对这两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
北大哲学系的张世英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人生境界的问题。张先生用王阳明说的“人心一点灵明”来说明人生境界。张先生说,人和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这一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的世界,于是,世界有了意义,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张先生的这个说法和冯先生的说法非常相似,但是张先生对境界的论述也有一些和冯先生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冯先生没有谈到的地方,我觉得至少有三点:
一、冯先生说的境界,完全是理性层面的东西。而张先生所说的境界,并不限于主观的觉解,他认为,每个人的境界都是由天地万物的无穷关联形成的,这些关联是每一个人形成自己境界的客观因素。所以他说:境界乃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在某些个人的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一种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说,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联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又指引着一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爱好的风格。从张先生的论述可以看出,他理解的境界,是人精神世界的整体,并不限于理性的层面。同时,他比较重视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二、张先生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境界是个交叉点,是一个由过去、未来构成的现在,现实的现在,或者说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这就是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欲望、爱好,以至于环境、自身等等,都积淀在他的这种现在之中,构成现在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构成他现在整个的一个人。他对未来的种种向往、筹划、志向、志趣、盘算等等,通俗点说,就是说他对未来想些什么,也都构成现在整个的一个人。
三、张先生认为,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有一种指引导向的作用。境界指引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实践,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
张先生对精神境界的论述,可以看作对冯先生论述的一种补充,把他们的论述融合后,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境界”就是经常讲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包括冯先生说的觉解,对宇宙人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也包括张先生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
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他内在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称之为胸襟、怀抱、胸怀,当代的法国社会学家称之为“生成心态”。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外在的言谈笑貌、举止态度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人称之为气象、格局,又称之为“生活风格”。胸襟、气象、格局,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
人生境界的品位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
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最低的境界是自然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按照习惯做事,并不清楚做的事情的意义,也可能做出一些大的事业,但是做这些大事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做事情的意义。比这个高一层的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他的一些行为都是对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一点是自觉的,他可以积极奋斗,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比功利境界再高一层的是道德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了行义,所谓行义是为了求社会的利,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境界是“取”,即便有时 “予”,目的还是为了“取”。而道德境界的人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目的也是为了“予”。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最高的觉解: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也应对宇宙有贡献。这就是知天,知天是因为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同天,乐天就是所见所行对于他总是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有一种快乐,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同天,就是自同于宇宙大权,消解了我和非我的分别。
这四种境界从高级的品位或者等级来讲,是一种辩证的发展。冯友兰先生认为,因为境界的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间也有不同的地位。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到的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了解的世界。
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区分是一种大的分类,实际上人生境界可以作更细的区分。比如功利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级和品位。同样,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还可以做更细的区分。而就某一个人来说,这种人生境界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可以既有功利的成分,也可以有道德的成分,而不一定是纯粹的功利境界,或者纯粹的道德境界。冯友兰所说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天地境界,是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个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工作或事业的层面,审美和诗意的层面。
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最后一个层面是超功利的。人生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人生还要有一种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还应该有审美这个层面。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忙忙碌碌,往往把审美活动忽略了,或者看成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不对的。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却是人生必须的,没有审美活动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人生的三个层面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安排和比例,人不能把个人生活的俗物层面搞得太膨胀,把事业也挤掉了,把审美也挤掉了,整天想着柴米油盐,整天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人也不能把工作和事业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无诗意,这样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当然,一个人也不能把审美的层面搞得过于膨胀,把生活事业层面都挤掉。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渗透、转化。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审美的意味,事业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成为审美的层面。很多大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享受,这就是从事业的层面,升华到了审美的层面。反过来,审美活动可以拓宽人的胸襟,因此,也可以有助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审美层面转化成了事业的层面。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最能反映胸襟和气象。冯友兰先生在90多岁高龄时,依然在写中国哲学史新编,他眼睛不行了,想要翻书找新材料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他可以从以前掌握的材料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他说,“我好像一头老黄牛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把已经吃到胃里的草料再吐出来,细嚼慢咽,不仅津津有味而且其乐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冯先生所说的“乐道”就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愉悦、精神的享受,就是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追求审美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性格,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说具有什么样的深层心态和风格。一个有最高人生境界的人(天地境界)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那么,他同时也在向最高的层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生活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人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和万物之间并没有间隔,而是融为一体的,就是中国美学、中国哲学当中所说的自然,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是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在世俗生活中,又习惯于用主客两方面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一切事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认识的对象,或者说利用的对象,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就有着间隔,人就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就好像关进了一个牢笼。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落入尘网”,用日本哲学家的话就是,“从根本上割裂主观与客观的自我,永远地摇荡在万丈深渊里,找不到立足之处。 ”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博把人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的人生”,一种是“我他的人生”。后者被称为被使用的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都是满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欲望的工具。而“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性格,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说“活着没有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普遍情况下是由于功利的眼光和逻辑的眼光,遮蔽了有意义、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而审美活动去掉了这种遮蔽,照亮了本来的世界。清代的哲学家所说的显现真实,于是世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有灵性可以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演说的诗意。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的人的时候说,“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之美,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带着一种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来体验人生”。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那么美妙,每一朵花都令人喜爱不已,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乐生。一个人能够乐生,享受人生,那么对于他来说,就把握了现在,世界上一些事物的利益和价值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诗意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人说“生生不息”,就是生而又生,创造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创造,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朱光潜先生在 “文化大革命”当中,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但是,“文革”结束以后不到三年,朱光潜先生就把黑格尔美学三大本全部翻译出来,还有歌德的《谈话录》等,加在一起有120万字。这个时候的朱光潜先生已经是80岁高龄了,这是何等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和他的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是创造的人生。马斯洛曾说过,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许多人的确回避了自身的天职、使命、人生的任务等等,大多数人从来不想阐释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基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他们都是在最高的极限上生活着。他们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说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是同一语,创造性和充分的人性也是同一语,自我实现就是开发自己的天资、能力、潜能,这样的人几乎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他们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
一个人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创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
日本有一位画家说过,“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刹那的辉煌”。爱花、赏花,说明人对花无限珍惜。不光是花,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这样。自然的美、生命的辉煌,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马斯洛说过,高峰体验会带来一种感恩的心情,就像那些信徒对上帝的感恩,就像普通人对于命运、自然、人类、过去、父母、世界,对于曾经帮助过他得到成功的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对于每一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回报的渴望、崇高的责任感。审美活动使人感到人生的美好,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己去追求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生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马斯洛说,爱情、情爱和性爱,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使人惊喜、倾慕、敬畏,并且产生一种类似伟大音乐所激起的感恩心情。这些都告诉我们,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总之,追求审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爱的人生。人们在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
作者小传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任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原北大哲学系、艺术学系和宗教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著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