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场合,我们经常和他人谈起自己的人生遭遇。可能谈的最多的是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事情。其中,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要提起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人或事。他们是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的引路人。
回想自己的生活之旅,他们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就像放电影一样,以前的场景会经常浮现于我的眼帘。最难忘的是与他们接触、交流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留给我的人生教诲。
经常想起一位英语老师。她在课余时间批改我作业的那一幕幕时常让我对她心存感激。以前的我学习成绩很差,心里多少有些自卑。这样的我最害怕的是被老师选择放弃。可能天下的老师都比较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成绩好、听话、认真、上进。
当时的我是幸运的,我一直这样想。她没有放弃我,因为手臂骨折,我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导致我的英语成绩很差。她会在我做错题的时候,利用用餐时间和休息时间给我补课。所以,我一直很喜欢学习英语。这种学习热情使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当时的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中途没有退学,一直到现在都行走在求知路上的人。
她是我求学路上的第一位人生导师。我求知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大概都是从她那里开始不自觉地形成。她让我明白:虽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人生之路是最理想的人生发展之路。但是,这条道路对每个人来说都没有捷径可走。虽然刚开始的曲折和受挫让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不平,当我们承受了这种挫折以后,我们的发展会慢慢变得更加平和、稳定。我们也会走的更加成熟和自信。
我们需要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都会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不同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人。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对我们的思想成长、性情培养和生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不管我们怎样看待他们。他们会最先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和缺点。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影子,我们经常会参照他们检视自己。
他们也是我们情感的寄托,不管是爱、是憎,这份感情的困扰和期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最在乎的还是身边的他们。我们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生活,一起感受和体验成长和生活的喜悦和悲欢。他们是我们最直接的人生导师,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息息相关,我们的思想状态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们的情感心理需要他们来呵护和滋养。他们是影响我们最深的人。所以,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应该容忍他们的不足。
我时常被一些故事感动。故事里的主人公引导着我的生活态度,指导着我的生活方式。《离春天只有二十五公分的雪兔》就是其中一例。这只兔子被人关进笼子里,惟一可能通往自由的出路就是朝地下打洞。在只有二十五公分就能够获得自由的时候,它忍耐不住饥饿和孤独,又返回了牢笼。之后,快乐的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的生活。我时常被这只兔子感动。
它不像约翰·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一书中的那只“兔子”。虽然都在追逐自由,都很看重自己。但是雪兔明白生活中快乐的真谛:彻底地忘却痛苦的回忆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有时候,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不会选择放弃,不能彻底的和过去令人不快的一切决裂,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庸人自扰。所以,我们生活的不快乐,生活的不幸福。因此,我们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学会忘记不快乐,学会幸福生活。
关心我们的老师、同学、好友以及对我们影响最深的人或事是支撑我们行走在真实的生活中的动力。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生导师。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撑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些人或这些事往往会触动我们内心的情感。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撑和前进的动力。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当选择放弃自己。不要因为环境的改变、一时的失意就耿耿于怀、郁郁寡欢。要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很在乎我们,他们从来没有选择放弃我们。我们很在意他们是否在乎我们,关心我们。其实,他们的爱是朴素的,没有任何喧哗。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和行动诠释着对我们的爱。我们现在需要勇气来承受这种爱,需要智慧来吸收这种爱,需要行动来践行这种爱。
人生导师使我们对生活产生了认同感,对环境产生了归属感。我们都在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环境的要求不一致时,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变得很强烈、很明显。人生导师会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帮助我们弥合个体与生活的差距。同时人生导师也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是我们的社会需求。生活需要认同。认同就是给自己找坐标、找方向、找立足点。寻找人生导师就是在为自己定好坐标、找好方向、找准立足点。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人生导师,能够受到指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需要找寻和发现人生导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
作者任帅军 2008年9月草于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