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在生活中禅修:请勿活在概念中﹙三﹚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1日
来源:显密文库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Be awake, be aware, just observe. ”    - Godwin Samararatne

“ 觉醒觉知地观察。”       - 葛荣居士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左右做人难的情况。在这情况下又如何禅修呢?

没有应该或不应该

  举一个较常遇到的情况,在公司工作时,有时候是一组同事合作做一件差事,而其中一人的疏懒,可影响整件公事的质素和整组人的士气。若劝告这位疏懒的同事,又怕开罪他。若置之不理,又像眼巴巴的看见公事越弄越糟。

  在未认识禅修之前,往往会盲目追随脑海中的一些概念行为。有时候会有一个概念升起:“我有道理,我不怕开罪别人。”于是便去劝告,这冲动多会弄致不欢而散。有时候又会有另一个概念升起:「算吧,人是不会改变的,劝告是没有用的。」于是便由得这件公事得过且过。有时候却有几种不同的概念同时升起,一分钟叫自己应理直气壮,另一分钟却叫自己无谓做明知没有好结果的事情,一时间脑子内被很多概念充斥,不知如何是好。

  认识禅修之后,渐渐明白到上述脑海中的概念都是一些主见或主观,是不稳定的,因它们会因应自己的心情或某时候的见闻见识而改变;也是虚空的,因世事从来就是没有绝对,没有敢作敢为就一定是对,也没有不作不为就一定是错,所有“对”与“错”都是惟心所虚构的。学习把这些概念放下,当然不是叫自己像木头公仔一样,不会思想思考。放下概念的意思是知道它们的存在,但亦知道它们其实是不稳定和虚空的,所以不随这些概念行为,而是跟随实况而行。

  要知道什么是实况,是不可以单靠思想或思考的,而是先观察而后思考。观察究竟自己在现前这情况下所需要(need)做的是什么,而不是我要(want)做什么,也不是我应该(should)或不应该(should not)如何做。

  换句说话,究竟是出言劝告或是不言不语,要视乎个别的情况而定,并不是凡有同事疏懒的都应该去劝告,亦不是凡有同事疏懒的都不应该去劝告。随个别的情况(实况)而行,不是随概念(应该或不应该)而行。

先观察而后行动

  现在再遇到上述的情况,不会再立刻跟自己说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而是先观察面前个别的情况。观察什么?观察所谓疏懒的同事是否真的疏懒,还是有他的因由。观察他的性向是倾向听取或是倾向抗拒别人的劝告。观察若然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事情是真的会变成想象中这么糟或是事情其实是会自然调节。观察随了劝告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处理好这件事。观察若作出劝告的话,自己究竟有没有耐性去劝告。观察自己在这情况里所扮演的角色和这角色有什么任务。透过观察与了解别人,情况与自己,然后平衡轻重,认识这情况(或角色)有什么“需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到什么。这观察与平衡的过程,不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当渐渐善巧,有时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过程。

  记得有一次,在这观察的过程中,察觉到原来这位所谓疏懒的同事其实并不疏懒,他也很想把公事做好,但碍于经验和知识所限,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工作进度缓慢。了解之后,所“需要”做的便不是劝告,而是看看有什么可以做来帮他的忙。

  另一次,在观察的过程中,察觉到有位同事真的疏懒了,无心办事,迟到早退,而他在整组同事中所负责的任务亦颇重要。平衡轻重之后,在这个别情况下我是有“需要”尝试向他作出劝告。就算这可能把关系弄糟了,对整组同事的合作与整件公事都没有好处,但在这个别的情况下我是有“需要”承担这风险。因劝告之前我是有先观察他的性向和他所能接受劝告的程度,而在劝告的过程中亦有尝试了解他疏懒的因由,也清楚知道我不是“要”他改变,只是履行所“需要”做的任务,所以整个谈话过程都能在平和的气氛下进行,彼此都没有冲动的言行。他最后亦承诺会改进,可惜不久之后他又故态复萌。若这件事发生在未禅修之前,我会很恼火,但禅修帮我明白到改变自己都要付出非常多的耐性与时间,何况是劝告别人。如是者这位同事便成为了我的禅修上的导师,不断在不同的情况下给了我很多机会训练我的耐性与先观察后行事的能力。

  祝愿各位都会训练先观察而后行事,以取代盲从跟随概念行事的习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